第505章 前車之鑑

d

諸葛亮自到襄陽,未逢大戰,自然也無從出謀劃策,他知道關張等人皆心有不服,此次首戰,只有取勝,方能服衆,日後才能令行如山,一路之上,他早已想好方案,高順雖然兵多,但只要自己用兵得當,倒也無懼!

此時賈詡已經離去,諸葛亮心無旁騖,更是鎮定,下令道:“雲長可引兩千軍往豫山埋伏,等高順兵馬趕至,先行放過,其輜重糧草,必在後面,但看南面火起,可帶兵殺出,燒燬其糧草。”

關羽依舊是一臉漠然,上前接令:“遵命!”

諸葛交過將令,又對張飛吩咐道:“翼德可引兩千軍去安林背後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殺出,向博望城舊屯糧草處縱火燒之。”

張飛此時也知道事關重大,倒沒有多說什麼,上前接過將令!

諸葛亮再取令箭:“關平、劉封可引一千軍,預備引火之物,於博望坡後兩邊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

魏延一聽說了半天,還沒自己的事,不由有些急切,正要開口說話,卻見諸葛亮對他笑道:“文長休急,命你爲前部兵馬,遇到高順兵馬交戰,不要贏,只要輸!”

“啊?”魏延張大了嘴巴,沒想到自己等了半天,居然是這樣的將令,不過看劉備也點頭示意,魏延無奈,只好不情願的上前接了令箭!

諸葛亮又道:“命李嚴、胡班率三千兵馬以爲後援,各須依計而行,勿使有失!”

關羽見諸葛亮再無將令發出,這才拂動三尺長髯,臥蠶眉微皺,問道:“我等皆出城迎敵,未審軍師要作何事?”

諸葛亮答道:“我與其餘衆將坐守縣城。”

張飛忽然一陣大笑,環眼滴溜溜直轉:“我們都去廝殺,你卻在城內坐守,好生自在!”

諸葛亮不爲所動,將手中劉備的佩劍雙手舉起,沉聲道:“劍印在此,違令者斬!”

劉備見關張又爲難諸葛亮,面現不悅,起身呵斥道:“豈不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二弟不可違令。”

張飛一聲冷笑,與關羽並肩離去,關羽對張飛言道:“我們且看他的計應也不應,那時再來問他未遲。”

其他將領更不知諸葛亮實力如何,但他們卻不敢像關羽、張飛那般表達不滿,雖然接了將令,卻都疑惑不定。

衆人散去,劉備纔對諸葛亮言道:“吾二弟生性暴躁,太過耿直,言辭頗有偏激,還望軍師勿怪!”

諸葛亮輕笑道:“二將軍外冷內熱,三將軍心直口快,皆爲當世豪傑,況亮新至軍中,寸功未立,諸將自然不服,且待此戰過後,自見分曉!”

劉備在隆中與諸葛亮一番長談,知道諸葛亮胸藏韜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能被龐德公等人讚口不絕,定非浪得虛名,心中還是十分相信,拉起諸葛亮的手道:“你我一心匡扶漢室,順從天意,自無不勝!”

諸葛亮一笑,對劉備言道“主公明日引兵到博望山下屯住。至黃昏時分,敵軍必到,主公便棄營而走;但見火起,便帶兵殺回,定挫高軍銳氣也!”

劉備抱拳道:“軍師吩咐,被自當遵從!”表面上劉備對諸葛亮全力支持,其實他心中也在打鼓,因爲高順帳下也有不少能人,從來都是高順設計,此番不知道諸葛亮之計,會不會被識破!

高順調集四十多萬兵馬攻打來取荊州,並不是對劉備的忌憚和對諸葛亮的畏懼,而是荊州有兵馬三十餘萬,而孫權的動向也十分不明,據使者回報,周瑜的態度不溫不火,郭嘉等人也猜不透周瑜的心思,所以也要稍作防備,高順可不會天真的以爲孫權和周瑜會因爲他與孫堅曾經的約定而不會出兵偷襲!

幾路兵馬齊發,也是郭嘉和徐庶等人的計謀,既然決定要取荊州,就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不給劉備過多的準備時間,讓東吳還在猶豫不決時先擊敗劉備,再順江而下取江東,已定天下!

高順也曾暗自分析,覺得周瑜會勸孫權乘機奪取南郡的機會更大,孫權若是隻有坐守江東的心思,但周瑜卻絕對是一心想要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這種人不會最重時機,這樣的好機會一旦錯過,孫權便只能偏安一隅了,這與周瑜的性格十分不符,而周瑜二分天下的計策便更無從談起!

曹操下江南之時,之所以孫劉能夠聯合,是因爲劉備守不住新野,而劉琮與蔡瑁等人又主動投降,獻了荊州,劉備逃到江夏,曹操乘勝追擊,已經打到東吳門口了,周瑜自然要做出反抗,與劉備聯合也是理所當然!

然而現在時局大不相同,高順的目標是荊州,於江東還未造成威脅,周瑜極有可能乘着劉備在新野和襄陽與自己交戰之時,乘機偷襲南郡,佔據江陵,然後借用水軍優勢攻打巴蜀,取益州完成自己的戰略,就看周瑜如何說服孫權了!

但孫權遵從聖旨,讓高順也猜不透周瑜的心思,兵不厭詐,誰知道周瑜是否是在麻痹劉備,等待時機呢?

不過談南郡爲時尚早,高順這一次便是要徹底打垮劉備,將其消滅,只剩一個孫權,便不難對付,所以就算周瑜將南郡奪走,他也不敢孤軍去取益州,周瑜也擔心高順會斷了他的後路!

高順現在要應付的便是諸葛亮的計謀,諸葛亮想要在劉備帳下一戰立威,懾服衆將,穩定地位,而高順的心思則是完全相反,諸葛亮首次用兵,高順知道許多人都心中不服,就連劉備也有疑惑之心,只要能將諸葛亮之計識破,甚至將計就計,那諸葛亮在劉備軍中的前程就堪憂了!

歷史上之所以劉備得諸葛亮之後能夠迅速崛起,這與那些將領對諸葛亮的計謀十分信服有很大關係,只要瓦解了諸葛亮在劉備軍中的地位,劉備則還是原來那個東躲西藏的劉備,不足爲懼!

博望坡,乃是諸葛亮首戰成名之地,要想攻打新野,兵馬必須經過此地,有了前車之鑑,高順怎會不小心防備,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高順要讓諸葛亮的這一失,失在首戰之中!

兵馬出發,高順以馬超和李通爲先鋒,徐庶隨軍,徐庶本身爲遊俠,隨軍高順也不用太過擔心,這個能文能武之人,在陣前指揮,最是適合不過,臨行之時,高順再三交代,博望坡十分危險,讓徐庶小心行事!

馬超帶兵在前,徐庶隨後緊跟,一路上想起高順的話,將信將疑,大家同看一副行軍地圖,爲何高順偏偏認定博望坡會有埋伏,不過他知道高順絕不會無的放矢,雖然疑惑,但還是派出大量斥候查探前路消息!

不覺間哨馬報告前面已經到了博望坡,徐庶和馬超打馬上前,正自觀看地形,此處左有高山,又有樹林,倒真是伏兵隱藏之地,徐庶心中警惕,提醒了馬超一句,正要安排兵馬,忽然往前前面煙塵滾滾,有人馬殺到!

馬超精神一振,對徐庶言道:“此必是劉備所遣先鋒人馬,軍師且歸陣中,讓俺先會他一會!”

徐庶策馬回到本陣,馬超將人馬擺開,讓李通壓住陣腳,一人立於站前,靜靜等候對方兵馬前來!

不多時劉備的人馬衝到近前,一陣混亂之後,馬超見當先一人手持大刀,面龐發紫,兩道濃眉,一臉鬍鬚,身形壯碩,心中有些疑惑,開口問道:“你莫非便是關羽麼?”

魏延奉命前來誘敵,心中本就不爽,此時見馬超將他誤認作關羽,心中更是惱怒,大吼道:“某乃虎威將軍魏延是也!”

馬超恍然一笑:“俺就說嘛,那關雲長怎會好端端的割了長鬚,原來是個冒牌貨!”

魏延見馬超輕視於他,不由大怒,揮刀便殺過來,馬超傲然不懼,虎頭槍挽個華麗的槍花,與魏延殺在一處,戰馬奔馳,槍來刀往,二人都是當世良將,一時間也難以分出勝負,還好魏延並未被怒氣衝昏頭腦,殺了二十餘合,心中暗自吃驚,便詐敗而走,馬超一陣大笑,隨後追趕,魏延逃了一陣,又與馬超廝殺,不到十餘合再次逃走!

徐庶和李通怕馬超有所閃失,此時已經進了山路之中,徐庶見馬超殺得興起,還要追趕,急忙上前攔住馬超:“那魏延刀法未亂,故意敗走,恐爲誘敵也,前面必有埋伏!”

馬超臨行之時也被高順再三叮囑,臨陣衝鋒全由他來負責,但必須要聽徐庶之言,此時細想方纔交戰,感覺魏延並未盡力,便停住馬頭!

不多時後軍也追趕上來,徐庶言道:“且緩慢而行,結成陣勢,多派斥候,一旦有變,也好從容接應!”

馬超命李通帶一部人馬向後拉開距離,自己在前帶兵開路,放緩速度前進,只見前面的魏延也放緩速度,似乎在等他追上來,馬超再神經大條,此時也看出來魏延這是故意引誘於他!

【謝謝投票的兄弟】()c

第67章 殺富濟貧第688章 梟雄末路第292章 平定幽州第511章 多此一舉第419章 出謀劃策第287章 連夜奔波第255章 乘勝追擊第511章 多此一舉第520章 可愛的人第204章 嚇死我了第561章 爲君而去第378章 一夜損失第516章 天意弄人第162章 衛氏家醜第518章 樊城守軍第215章 再戰呂布第491章 從何而來第471章 連得二州第431章 孤城難守第67章 殺富濟貧第66章 笑談成敗第458章 公平一戰第655章 神來之筆第286章 背後高人第702章 全線壓進第97章 貌合神離第118章 廣告招商第666章 新式武器第163章 悲涼人生第28章 忠義之士第573章 驕兵之計第429章 乘勝追擊第696章 添油戰術第287章 連夜奔波第721章 後顧之憂第359章 功虧一簣第500章 偏偏是你第222章 西涼馬超第621章 以退爲進第616章 攻守相易第392章 魚死網破暫停兩天第594章 天降甘霖第360章 無力迴天第30章 勇往直前第141章 勾結官兵第611章 第二把火第98章 恩澤四鄰第328章 破陣之人第653章 裡應外合第504章 諸葛設謀第67章 殺富濟貧第159章 江東霸王第4章 陷陣之謎第275章 郭圖獻計第637章 請你上船第290章 身份轉變第646章 大敗蠻軍第63章 怒責袁紹第203章 一進一出第3章 改編陷陣第110章 無奈求援第718章 再下一城第151章 改變歷史第633章 東吳決策第275章 郭圖獻計第374章 急轉直下第684章 護駕出逃第523章 家有喜事第454章 不曾預料第621章 以退爲進第628章 完勝周瑜第300章 龍歸何處第364章 悲喜交加第352章 捉拿奸細第357章 意料之外第428章 搶佔東都第575章 難解疑團第718章 再下一城第465章 智取北海第658章 陣前較量第500章 偏偏是你第249章 過關斬將第76章 龍城三策第315章 影龍衛第89章 胡人放鷹第516章 天意弄人第285章 再破防線第32章 畫一個圈第239章 剪除賊軍第84章 商祖聖廟第607章 黃雀在後第400章 家族爲先第379章 喜鵲報喜第273章 不得不戰第702章 全線壓進第465章 智取北海第313章 圍點打援第662章 結義之情第578章 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