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巡政之口戶

清晨,林縛醒來早,而劉妙貞擁被甜睡,有如春雨之後的海棠,林縛披衣走到廊檐前,看到宋佳在院角憑窗欄看着清晨的光景。

林縛從後面摟住穿薄衫長裙的宋佳,手貼着她溫熱的腹上,那兒不見起伏,卻着盈巧的肉感,身上透着清冽的香氣,林縛將臉埋在她的脖子梗,貼着如瀑的秀髮,貪婪的嗅着。

宋佳本依着窗欄看晨色,不防備林縛從後面貼過來,她回頭看了一眼,倒也無語,而歪着螓首,貼上林縛的頭,感受他熾熱的小腹緊壓在自己豐滿的臀上,扣住他生着厚繭的手,輕語道:“玉兒的事,還未曾好好謝你……”

“哦,能算多大的事情……”林縛笑了笑,嘴裡說着話,手裡卻沒有停下來,而是往宋佳半襟截口的褙子裡伸手去,摸着那如玉脂一般嫩滑而彈指的膚肉。

荊襄會戰之後,淮水以後還有三處殘敵:

在荊襄會戰過後,據幕埠山反抗的袁州軍殘部徹底絕望,叛卒殺陳子壽等叛將出降。

陳韓三還真是個不死的小強,荊襄會戰,他僅率千餘殘部從鳳離敗走逃入淮山南脈深處,後趁淮東接手信陽、壽州局面混亂之際,使其部分散往北突圍。雖說前後叫淮東抓捉五六百人,但還是叫陳韓三及數十親信渡過淮水,於三月上旬逃往河中府,還得虜王葉濟兒特旨嘉許,封爲洛川伯,許其在洛水東岸招攬舊部、鎮守伊川。

在奢文莊的遺函送往建安後,奢家在閩北的數千殘部走出深山投降;雖說約有六十餘宗姓子弟給列爲戰犯流放南洋,但婦孺及普通將卒皆免其罪,遷往揭陽安置。

雖說奢飛虎的遣孀宋玉及幼子是宋浮的庶女及外孫,但淮東與浙閩這些年來血戰死亡十數萬人,林縛最終決定讓趙青山將宋玉母子秘密送到徐州,叫宋佳安排她們母子改名換姓之後乘船渡海去了濟州。

從此之後,除了參謀部下設的特情司記錄在案,就再沒有旁人知道她們的罪民身份。倒不是說林縛擔心什麼,奢家在東閩立族兩百餘年,免不了會有什麼奸臣孝子想着替奢家復辟。林縛不想將宋玉母子殺了或關進大獄一輩子,只能將她們單獨送往海外安置去……

截止到五月,淮水以南的戰事就算是徹底的平息下來了,進入生產恢復的時期。

壽州雖沒有給戰火直接涉及,但董原叫林縛逐走,壽州約有十萬青壯編入河南諸軍北遷到淮水以往去——對近三五年來生息纔剛剛得到恢復的壽州府來,也是不少的損失;信陽受戰火波及更深,還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這時候侍從遞進一封函報,函報拆封過,想必是高宗庭閱過覺得十分重要,才叫人不解風情的立時遞進來。

“什麼事情?”宋佳湊頭來看。

“呵,看來還是我們之前太保守了,”林縛將函報攤到欄杆,摟宋佳同閱,“平江及丹陽兩府諸縣的丁戶及田畝清查合併數據……”

“多出這麼多來!”宋佳看着合併後的數據,也是大吃一驚。

“不是多出太多啊,是這些士紳隱藏得太狠了!”林縛咬着牙,輕聲說道,“要不是改鹽制,先把三四百名鹽政官派下去,而後再遍立鄉司,怕是一年時間遠不能查出一個實情來;這麼看來,樞密院之前預測江淮、兩浙、閩贛及兩湘六郡的總數爲三千五百萬,還是相當保守了……”

平江府丁戶在籍錄有一百五十萬口,這在元越戰前所轄的十六郡、一百零五府裡,以丁口數僅次於燕京、江寧兩個直隸府。

在江寧戰事之後,淮東就實際控制江南七府,林縛則銳意推動對江南七府的田畝、丁戶清查工作,當然估算平江府的口數實在兩百二十萬到兩百五十萬之間。

隨着一年多的清查工作進行下去,雖說林縛屢屢給林夢得他們提醒,對實際數據要有心理準備,但合併數據出來,還是嚇了一大跳。

僅平江府實際錄得人口高達三百三十四萬,不僅遠超在籍數,還要比之前預估的上限還要高出三成有餘。

這裡除了因戰事逃入太湖沿岸的流民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逃徭役丁賦的隱戶、寄戶。

僅前相陳西言在暨陽的家族寄奴就有一千兩百戶、六千餘口;換在偏僻之地,足以抵得上一個小縣的人丁了。

與隱戶、寄戶相對應的,則是僅平江府就有高達三百萬畝寄田給清查出來;暨陽陳氏計有五萬餘畝冊外田,而且都是上熟田。

“你打算怎麼處置?”宋佳看向林縛。

林縛摸着下頷:陳西言已逝,將陳氏餘族拉出來殺雞駭猴,積極影響大過負面還是相反,委實叫人難以判斷——而林夢得他們得到此合併數據之後,加緊往這邊送來,想來也是拿不定主意。

會議治政的核心人物,除了陳華章、陳華文外,其他將臣對江南士紳皆無好感,是不會反對殺一殺江南士紳的。

林縛叫女侍拿來炭筆,在函報批覆意見:“前罪不究、據實錄冊;若有反對者,着令地方嚴懲不貸!”

“行新政,不要立一立威風嗎?”宋佳不解的問道,即使陳西言最後死得很有風骨,但處置此事,也沒有必要將其子侄拉出來砍頭,抄沒田宅就能有以儆效優的效果,林縛不做,她倒是奇怪。

平江府所立田冊還是元越立朝之初,但元越立朝兩百餘年來,太湖沿岸百姓圍湖造田、修塘攔海,新造出數以百萬畝計的新田來,但都在田冊所載之外。雖說兩百多年,有不少大臣意識到這個問題,欲清查田畝以實國庫,但都會給江南籍官員及士紳強烈的抵制。

由於江南的耕讀之風日重,學而入仕者的比例遠遠高過其他地區,吳黨也一貫活躍於中樞內外;早初元越高祖皇帝也是據江南起家,使得江南勳貴之族尤多——這種種因素疊加,就使得江南的諸多弊端積重難返。

也是林縛攜淮東悍卒之軍威,而浙閩軍在江南大肆破城屠地在前,才使得江南士紳勢力對這次清查徹底的閉上嘴。

林縛輕輕一嘆,海陵經他經營十年,包括崇州五縣在內,實際總人口也只有兩百五十萬不到。原以爲平江府實際人口最多也就此數,沒想到還要再多八十萬去。

林縛說道:“其實江南經營之風頗盛,不能輕易打擊啊;我要是將陳氏拎出來殺雞駭猴,怕給下面人會錯意啊。不過也難怪,沒有這麼密集而旺盛的丁口,兩陳也難成商紳之勢力……”

林縛所說兩陳,是指暨陽陳氏與海虞陳氏。

暨陽陳氏以陳西言爲首,海虞陳氏以陳華章、陳華文、陳明澈。他們雖然有着傳統的官紳特點,但實際有着濃烈的商賈經營之風氣,林縛稱之商紳。

以海虞陳氏爲例,陳家經營綢布,除了擁有三四十萬畝的桑園僱人打理外,還有專門的巢絲及織綢作坊,織機兩千餘部、僱織工數千人,並有綢莊沿楊子江及漕道布行天下,已經可以說是將傳統的手工工場做到極致了。

要不是受戰事影響、拖累,陳氏都堪稱第一商族了;經營綢布而得來的實底,要比東陽林氏還要厚重。

而暨陽陳氏,除兼併土地,還經營布業;又如東陽林氏早年經營遍及江淮及兩湘的貨棧、葉氏經營紙業、肖氏經營典當行、西河會以船運爲業、周廣南家族以海運爲業、粟品孝家族則在西嶺礦山有產業——

這些本來就是新政得以實施的基礎,是舊格局走到極致需要尋求新的突破的一個表現,焉能隨便打擊?林縛真要將江淮地區的這種商紳經營之風打壓下去,是不利發展工礦及商貿,

“這看來,江東拆分而治的事情,要加快了……”宋佳感慨道。

“對,要加快了,”林縛說道,“樞密院此前預估江南七府人口是一千兩百萬,從丹陽、平江兩府的合併數據看,一千六百萬都打不做。淮東的工作,我們做得比較扎足,但對維揚府(揚州)府的人口,怕是要再多估一百萬,那淮東包括徐泗、崇州五縣在內的人口,就應該是七百萬,而不是之前預估的六百萬;而淮西壽州、信陽濠州、廬州加上江南岸的池州、弋江兩府在,人口總數也可能達到四百萬之多——這麼一算,僅原江東郡涵蓋的地域,人口總數就高達兩千七百萬;不拆分而治不行啊……”

“戰前,江東郡在籍丁口不過一千兩百萬吧?”宋佳問道,“元越消亡,不是沒有道理的。”

除了從河南、山東、燕薊等地涌入的大量流民外,造成在籍丁口與實際人口相差如此之巨,實際就是元越到後期,對地方已經失去有效的控制,造成大量的隱田、寄戶脫離出中樞及地方官府的掌握。

當然,平江、丹江兩府清查合併數據遠超過之前的估算,是這個一樁好事,意味着江寧直接控制人口,很可能將近五千萬,而非之前預估的三千五百萬。

林縛此時是計劃三年時間,使中樞歲入規模由當前的兩千萬銀元再增加五成;要是實際人口比預估的要高過四成,三年時間,林縛都有信心使中樞歲入增加到四千萬銀元,北伐也許都不用拖到三年之後再進行。

第11章 抵抗軍第116章 斬將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3章 寧王第107章 戰起第82章 大敗第70章 淮山第49章 追敵第63章 炮擊第27章 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31章 求援第63章 寧王一系第66章 請戰第89章 潰敵第92章 言之不預第94章 關門第3章 江寧風潮(三)第八章 江寧有豪宅第33章 滲透第二十三章 顧氏家人(二)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134章 還朝第21章 憂降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127章 俘兵第44章轉折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13章 假冒特使第97章 聯兵拒寇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15章 做賊心虛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32章 餌中餌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6章 去燕南第31章 江島佈局第154章 渡河第54章 庵堂驚情第116章 斬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56章 太行山奇兵第108章 戰黃陂第81章 了無牽掛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27章 鐵山船場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20章 數銀第66章 東風緊第62章 窺一斑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26章 回江寧第41章 勤王北上第33章 危局第5章 幕僚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31章 淮陽初雪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55章 閱事第90章 勸進(二)第85章 鶴城之失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85章 鶴城之失第25章 金箭傳令第19章 鹽銀保糧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169章 誰家貂蟬女第64章 殘城廢土第116章 亂兵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6章 賞匠第32章 蝶翼之陣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70章 豔若桃花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19章 遼西大捷第93章 大婚之夜第68章 海上保險第七十八章 風雲漸涌第159章 鎖喉第7章 驚瀾第49章 逆而取之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15章 借名清匪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十章 夜驚情第69章 江門島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一章 鄉野豪族第145章 惡奴第4章 內府第42章 五虎凋零第51章 驅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