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殺或不殺

張玉伯半夜從山陽縣趕回淮安城,城裡已經全面實行宵禁。

除了值宿巡走的將卒,沒有通行令牌,誰也不許在夜間走街串巷,不然便是清白給射殺也是枉死。

城中僧院、道觀以及庵堂都全面徵用,作爲安置流民的場所。

張玉伯在東城門樓裡拿到通行令牌,沿南河街過州橋去都亭驛見林縛。

小樊樓前還挑着燈火,樓前有一隊兵卒看守,大門緊閉,裡面應空無一人,樓前大攤血還沒有拿清水衝去,與漢白玉所鋪的街地相襯,額外的刺眼。

馬服在淮安城建小樊樓,爲示鉅富,不僅在小樊樓落成之日,從維揚運十車金銀製錢進小樊樓作壓宅錢,更在樓前鋪出大片的漢白玉地。不曉得那壓樓錢還在不在,這樓前的漢白玉地倒是對馬家絕大的譏諷。

不說馬服娶楚王女爲妻,馬家在淮安的勢力也鑿實不弱。張玉伯在山陽縣剛知道消息,知縣滕行遠便來說情,願意將山陽鄉營指揮使一職拱手讓出,細究起來,很有幾分拿山陽鄉營相要挾的意味。

張玉伯騎馬到都亭驛前,轅門前燈籠挑照下也是一攤血,心裡一驚,見趙虎親自帶隊在轅門外守衛,下馬來朝他走去,問道:“這一攤血是怎麼回事?”

“馬服妻山陽縣主帶家丁過來搶人。衝撞大營行轅本是死罪,劉知府代爲求情,大人才收回成命,暫時將山陽縣主拘押起來,說是等天明就押去江寧交江寧宗正院治罪。不過那幾個領頭的家丁就沒有那麼好運,當場砍了幾個,血跡還沒有來得及沖洗……”趙虎說道。

張玉伯頭皮發麻,壓着聲音問趙虎:“大人就不怕淮安城亂了?就算要殺一儆百,怎麼不都帶些兵進城來?淮安會兵馬司左營校尉馬如龍與馬服是堂兄弟,大人就不知道?”

劉庭州不是不想治馬家,張玉伯到淮安後,也不是不想治馬家。

大敵當前,在城中連宵禁都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劉庭州與他張玉伯難道就有顏面?不說楚王府了,不說鹽鐵司了,馬家以及諸鹽商在淮安府的勢力盤根錯節,哪那麼容易撼動?張玉伯怕林縛捅出大亂子,淮安城將守不住。

趙虎說道:“馬如龍與馬家的其他幾人過來請罪呢,剛進去……”

張玉伯一愣,也不曉得馬家人過來是真請罪還是假請罪,他也不跟趙虎在外面耽擱時間,匆匆走進來。

院子裡也嚴陣以待,姚麻子穿着鱗甲在院子裡親自帶隊,看到張玉伯過來,走過來說道:“張大人回城了。大人在明堂呢,張大人直接進去吧……”

張玉伯走進明堂,看到林縛與劉庭州坐在堂前,周普持刀站在林縛身後貼身伺衛,堂下灰跪了一溜十幾號人。

司寇參軍鄭恩、淮安縣知縣樑文展、兵馬司左營校尉馬如龍以及小樊樓大掌櫃馬騰,還有兵馬司右營校尉肖魁安、淮安縣尉何敬德等人都跪在地上。

張玉伯看了一驚,不單單馬家人,執行宵禁不力的官員與將校都跪在這裡請罪。

“玉伯回來了,快過來坐,”林縛讓人給張玉伯搬了一張凳子過來,說道,“你回來正好,我正追查宵禁不行之事。大敵當前,淮安城裡竟然連宵禁都執行不下去,當真是無法無天了,不殺幾個人,怕是無人知道國法嚴峻!”

林縛頓了頓,又說道:“事情已經基本查明,宵禁不行,府司寇參軍鄭恩、左營校尉馬如龍、右營校尉肖魁安、縣尉何敬德等人有不可推御之責任。我與劉大人商議過,暫時奪去他等職守,令其閉門思過,所缺之職從府縣選賢能勇將補上,最終如此何處置,待戰後再奏請朝廷處置……你看如何?”

張玉伯看堂下所跪諸人,皆面色如沮,即使心裡有怨恨,也沒有人敢當場表露出來。林縛兩度開殺戒,雖然有些偏頗,這時候還是能按規矩辦法,將劉庭州推在前面主導其事——見暫時不至於生亂子,張玉伯懸着的心就安了一半,也暗感林縛處事老辣,也不曉得何時林縛竟有如此威望,心想即使當場將馬服殺了,這些地頭蛇也不敢有什麼異動吧?

“既然林大人與劉大人已做出決定,下官自然也是贊同,”張玉伯說道,“只是當前守城事緊要,城裡不能缺知兵守將。右營校尉肖魁安英勇善戰,屢立戰功,爲守淮安給賊人削去左手三指,下面的兵卒都很擁戴他,懇請林大人、劉大人許他戴罪立功……”肖魁安是劉庭州提拔上來的將領,實際也有能耐,張玉伯不想林縛同時將劉庭州也得罪乾淨了,站出來替肖魁安求情。

“劉大人,你看如何?”林縛問劉庭州。

“張大人所言極是,我也正想替肖校尉求情呢。”劉庭州說道。

“既然劉大人與張大人都覺得肖校尉堪用,那就許他戴罪立功,”林縛說道,“給樑知縣與肖校尉搬來凳子,其他人都回去閉門思過吧,無召不得進入官衙、軍營,也不得私自出城去。”

“山陽尉雖說有罪,但也罪不致死,山陽縣主也是救夫心切,才衝撞轅門、冒犯大人,請大人念他們夫妻情深,也許他們閉門思過!”左營校尉馬如龍叩頭給馬服求情,額頭上都有血跡。馬服要是給林縛立威殺了,他也沒有好果子吃,但即使林縛要殺馬服、奪走他的兵權,他也不敢以兵變相要挾。

林縛不是劉庭州。

江東左軍五千精銳在北岸迎擊流寇,近月來如崖石巋然不動,還在陳韓三的眼皮底下築了一座城寨。

淮安城若亂,林縛率兵平亂易如反掌。即使要鬧,也要等戰後這尊凶神離開淮安再說。

雖然馬如龍有把握從左營拉出千餘人來鬧事,但是有什麼用?能將林縛帶進城來四百騎兵吃下去?到最後還不是給林縛找到藉口將馬家九族給誅個乾淨?馬如龍還不敢將全家性命押上去。只是叩頭替馬服以及山陽縣主求情,只要能保住馬服不給林縛殺死立威,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山陽尉可不只這點事,”林縛說道,“我江東左軍從馬家鹽行買鹽,鹽裡摻有一分沙,我軍務官去找鹽行論理,你可知馬家鹽行的掌櫃如何回我的軍務官?”

“……”旁人自然不敢接話。

林縛冷冷一哼,說道:“馬家鹽行的掌櫃回答我的軍務官說,便是豬倌兒過來,也是九分鹽一分沙,天王老爺的面子都不給……”

林縛這話殺氣騰騰,馬如龍只覺得寒氣直竄尾脊,頭皮發麻,除了叩頭請罪求情,也不知道再說什麼。

林縛手一揮,說道:“山陽尉馬服與山陽縣主就拘押在西院,你去告訴他:我林縛今日進城了,倒想當面聽一聽馬家人再說這話!”

馬如龍、馬騰知道事情還有轉機,叩頭謝恩,在護衛監視下去了西院見馬服,其他給去職的官員、將校都誠惶誠恐的離開,不敢留在這裡。就剩下淮安縣知縣樑文展、右營校尉肖魁安還陪林縛、劉庭州、張玉伯在堂上……

林縛擡頭看了肖魁安一眼,說道:“肖校尉守淮之功,我也有了解,知道你也不跟馬家同流合污,姑息養奸之責我就不再追究了,你要好好帶兵協助劉大人、張大人守城,爲朝廷效力,往後有你加官進爵的好日子……”

“末將謝大人不罪之恩。”肖魁安行禮道。

“要謝就謝劉大人、張大人吧,是他們替你求情。”林縛假惺惺的說道。

“謝劉大人、張大人……”肖魁安又給劉庭州、張玉伯行禮。

“好了,你先回去吧,這幾天小心一些,不要讓城裡生出亂子來!”劉庭州吩咐道。

劉庭州在淮安還有些威望,肖魁安實際也是劉庭州從底層提拔起來的優秀將領,這些情況,林縛早就摸清楚了。

就算張玉伯不站出來替肖魁安求情,林縛也只打算免他幾天職,就起用他。

強龍不壓地頭蛇,林縛這次硬着頭皮要將馬家這條惡蛇強壓下去,就不能同時再去把劉庭州徹底得罪了。

肖魁安離開後,堂下就剩劉庭州、樑文展以及張玉伯等人,林縛說道:“如今硬捋掉一批人下去,就要新補一批官吏上來,我這個制置使管不這麼多,你們決定吧。我只希望不要再冒出第二個馬家視軍法如兒戲……”

“下官知道,補選官吏必請大人過目,再呈報江寧。”劉庭州自恃身份,樑文展搶先表態。

劉庭州倒是奇怪,林縛已經將馬家徹底得罪了,怎麼還要留馬服一條命?敲詐十幾二十萬兩銀子,哪有抄家沒族爽利?事實既然做到這一步了,還怕找不到抄其家滅其族的罪證?楚王?除寧王有實權外,其他王藩在權宦眼裡只是笑柄。

林縛自然有他的考慮,他的淮東靖寇制置使只是臨時差遣,這時候雷厲風行的拔掉一批人,倒不能直接塞自己的人進來,還是要用淮安人治淮安。所缺官吏的補選、舉薦,當然也是劉庭州、樑文展等府縣主官的權力。

樑文展也是陳韓三叛變後調過來的淮安知縣(淮安縣與淮安府同城而治,爲淮安府首縣),與地方上瓜葛也少。

事實上,馬家售給江東左軍的食鹽都硬要摻一分沙,地方勢力對到任官員能有什麼好態度?在小樊樓前,掌櫃馬騰對劉庭州牽衣拉袖,看上去是親熱,實際上是輕慢——只是劉庭州、樑文展在地方上沒有根腳,沒有能力在淮安削弱馬家的勢力罷了。

這回難得有機會將馬家的勢力從府縣衙門及守軍中一下子清除出去,劉庭州、樑文展當然知道要從馬家的對頭裡挑人扶持上位。

若一次將馬家打死,這裡新補選的官吏、將校,自然只會記住舉薦他們的劉庭州、樑文展等人對他們的舉薦恩情;要是馬家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劉庭州、樑文展的大腿又不足夠粗,這些新補選的官吏自然就會看林縛的大腿纔是他們真正的依靠。

留着馬服有用,林縛這次還只是殺一殺馬服的威風,並不想取他的頭顱。

第9章 郊迎(二)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16章 糧荒第42章 政務第44章 哀兵第22章 月色交心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14章 永嘉第16章 聯兵助伐第81章 渡河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2章 夜觀軍營第60章 偏師奇襲第99章 大勢第104章 兵力算法第17章 準備第1章 兒女情長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78章 回崇州第29章 飛來一城第36章 歪理邪言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66章 東風緊第1章 捍海堤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1章 濟南城外第24章 戰後第83章 兵臨城下第59章 負荊請罪第6章 天下亂局第119章 行軍第66章 東風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154章 歸心第32章 官職第61章 烈陽樓前議招安第23章 銀子第120章 主臣第58章 銀契嫁妝第11章 巢東第16章 滄南大捷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15章 裂痕第41章 冰裂第89章 決斷第26章 糧食第96章 合議第18章 備戰(一)第18章 長亭相迎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76章 密約(三)第17章 以偏師打偏師第七十五章 孰不可忍第3章 投石問路第20章 梟勇無畏第21章 奇襲第57章 虛驚一場第80章 雲崖小鎮第74章 雁過拔毛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70章 豔若桃花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19章 邸報第119章 行軍第39章 特使駕臨第4章 宋家子弟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154章 歸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17章 休整第58章 紅襖妙女第63章 淮西第68章 攻守之謀第114章 殲滅第7章 驚瀾第139章 鐵松溪大捷第120章 降服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36章 受降第41章 體系與築基第60章 分贓擴軍第101章 死地第4章 江寧風潮(四)第九十二章 分贓(三)第6章 天下亂局第47章 先機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5章 黑水洋第154章 歸心第8章 私糧之利第48章 雪天圍獵第88章 夢圓江寧第113章 永嘉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