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斷後

入夜色,雨勢就完全止息,烏雲散去,露出鉛藍色的夜色與圓如玉盤的明月。

趁着月色尚好,浙閩軍鄧禹、王徽所部從夾河防塞撤出,與此同時,浙閩施和金部從北面橫山城撤出。

斷流的杉溪在月光照耀下,暴露出醜陋的河牀。斷流已近二十天,只是斷斷續續的下過幾場雨,河牀還是爛泥滿坑,叫人無法涉足其中。

數以千計的將卒,沿着東岸大道北上,大公子臨別前的訓話,叫諸多將卒心情熱血翻涌。雖說也有些人能認識到奢飛熊的訓話有“相欺”之嫌,但能先一步撤出夾河防塞,總要叫他們少些怨言。

在東面的山林不斷的傳出“啾啾”之聲,彷彿一羣鳥在密切關注着山坡下的夜行軍營伍。看到浙閩軍負責行軍刺探的遊哨拉網式的走過,潛伏在山林裡的三名淮東軍斥候靜悄悄的往山林深處移動,三人在一處林隙裡相互交換着眼神:往北撤出的確實是浙閩軍將卒,非是民夫所扮。

兩名斥候繼續盯住山坡下北撤的營伍,一人往南面的深山密林鑽去,繞往官溪嶺前壘大營報信……

鄧禹、王徽所部一走,夾河防塞駐兵就將減少一半。

明色晴好,極目遠眺,能看見淮東軍設於梅花山巔之上的望哨,奢飛熊心想:既然他能看到那邊,那邊多半也能看到鄧禹、王徽所部從北塞門撤出的情形,如驚濤駭浪的攻勢應該會來臨了吧?

雖說淮東軍很快將在防塞正面的三萬精銳兵力一起壓上來,雖說留下來斷的兵馬才一萬兩千餘衆,眼前所面臨的困境,卻叫奢飛熊有一種血液快要燃燒起來的沸動。

奢飛熊按住腰間佩刀,站在戰棚之下,環顧左右隨他斷後的諸將,問道:“爾等鬥志還有幾斤幾兩,可有膽與我同叫淮東軍死無葬身之所?”

“必叫淮東軍死無葬身之地!”諸將轟然應諾。

在月色之下,站在戰棚下的這些將領,或年輕、或蒼老、或滿臉風霜、或略顯稚嫩,但他們的臉上在這時都沒有一點懼意。

十年東閩戰事期間,他們追隨在大公子的身邊,無論處境多麼艱難,都沒有屈服過,他們相信大公子依舊能帶領大家走出困境,眼前不過是八閩子弟遇到另一個波折而已——爲八閩存,死又何懼!

奢飛熊很是滿意,拔出腰間佩刃,斜指圓月,刀刃在月光下閃着寒光,用一種沉鬱的腔調喝道:“爲八閩存續,死又何懼!”

“爲八閩存續,死又何懼!”諸將相應,城頭的守卒也隨之呼應,在相比較以往靜寂得有些過份的夜裡,這些呼喝聲傳蕩着,彷彿驚浪駭浪,在防塞內防傳蕩!

攻城墁道築成之後,爲防止浙閩軍趁夜毀之,淮東軍在墁道的另一頭,用盾車結營,填以牀弩戰械,駐以精銳,將墁道附近的城頭守兵都壓制住,叫他們不敢接近墁道,更騰不出手來破壞已經接到城頭上的墁道。

防塞城頭守兵的反應,最先驚動墁道另一頭時刻驚惕着的淮東戰卒,很快數點營火在遠山頭燃起,並有高舉火把的傳令兵騎兵在南面的河谷裡飛馳,身影在火光之下隱隱若現——傳令出兵的金角之聲很快響震戰場。

淮東軍果斷不可能將登城作戰的時機拖到天亮之後,幾乎是拂曉之前最靜寂、最黑暗、圓如玉盤的明月也給烏雲遮住的時刻進行登城作戰。

淮東軍將卒登城來肉搏,反而會限制住戰械的應用——看着淮東先遣人馬從墁道攻上來,奢飛熊從左手軍卒手裡接過一面護盾,執刀在手,大步走過去

城頭與墁道相隔的垛牆,是用垛牆車臨時拼接起來的,約齊胸高矮。原先的垛牆,差不多都給淮東的拋石弩打斷、打殘。

看着攻上來的淮東將卒高舉陌刀、刺槍等長器,而在人羣之後,有淮東兵手裡拿着火油罐,正要拿火石打燃——當然不能將淮東兵將火油罐點燃擲來亂了陣腳,奢飛熊一腳將當前的一輛垛牆車踹出去,直接擠在墁道前頭殺來的十數淮東將卒撞去。

奢飛熊有神力,垛牆車用厚木製成以充當垛牆,壓手極沉,一輛車有三百餘斤,叫奢飛熊踹得橫飛而出,比擂石滾木齊下還要駭然大勢,墁道前頭的七八個淮東將卒頓時給撞倒七腳八歪,還有兩人從墁道兩側滾落下去。

奢飛熊大喝:“淮東兒又非虎狼,有何懼焉?”當下衝出城頭,踏步墁道之上,橫刀劈出,將當前一淮東卒的盔臉劈開,血濺丈餘。

淮東將卒都帶鐵盔,奢飛熊力大刀好,能將鐵盔劈開,將人臉劈開,但刃崩刀毀,下一步相格,刀必然要斷。奢飛熊夷然無懼,喝道:“拿刀來!”手裡沒有停下,一刀沉劈而去,殺在一淮東卒的肩甲之上,刀應聲而斷,但淮東卒倒像是肩骨給打碎一般、嚎叫滾下,這時旁邊恰有扈從替一把刀過來。

奢飛熊近十年來都將兵而戰,已沒有身先士卒的機會,叫旁人忘卻了奢飛熊纔是東閩第一勇將——這一刀劈出,鮮血激濺,叫隨同衝下墁道的精銳扈從也熱血沸騰起來,不再強拉奢飛熊返回城頭,而是嗷嗷直叫隨同着從墁道打殺下去,都激出平日十二分的血勇。

在墁道上,淮東缺乏能與奢飛熊有一戰之力的勇將,而奢飛熊的猝然出擊,又叫淮東附城的將卒措不及防。最先登上墁道的一隊淮東甲卒,又如何能抵擋得住奢飛熊率扈兵如狼似虎的撲下來?接連兩隊甲卒都給奢飛熊殺得丟盔棄甲,連所攜的數十枚火油罐都沒有點燃,從墁道滾落下去,或碎或殘。

奢飛熊連着喊過十一聲“拿刀來”,也接連打毀十一把狹脊戰刀,他的人也已經打到墁道的底端,壕塹就在眼前。淮東軍也不急於過來圍攻,而是從兩翼圍住墁道底端,守住陣腳,以弓弩相射。

奢飛熊肩背各給射中一支箭,更多的箭給鱗甲彈落,即使所中的兩箭也算不上重創。奢飛熊見淮東軍的陣腳依舊穩若金湯,他不能靠打潰一隊淮東卒將淮東軍的整個陣腳打垮掉,只能且戰且退。

奢飛熊連殺十數淮東卒,奪下整條攻城墁道又安然退擊,還叫弓箭手射火箭將墁道角那些打碎的火油罐點燃,使十數淮東卒身上着火,狼狽不堪的滾地滅火。城頭的守兵的鬥志也迅速復甦,甚至還果斷的射殺城下陣腳慌亂的淮東軍卒。

在當世,在殘酷的刀槍血搏中,勇將對士氣的鼓舞是立竿見影的,更何況奢飛熊的身份絕不一般,在他們的心目裡,大公子還未嘗一敗過!

凌晨前爭奪城頭,天亮之後,淮東將拋石弩等戰械也推出來,即使火油罐在過去二十餘天大量消耗,投射的密集程度不如開初,但也叫守兵難以在城頭立足。

在天亮之後,奢飛熊就率斷後兵馬,從城頭撤出,利用事前的部署,誘淮東兵馬進塞,在塞內利用他們熟悉的地形跟淮東軍進行撤退與反擊的拉鋸。

西門、南門早就給奢飛熊派人用磚石堵了嚴嚴實實,非短時間裡能夠了打通,借墁道能上城頭,但下城頭的登城道或毀或殘,無法將戰械運入城頭。

兵馬分散進入塞中,傷亡極重,敖滄海下令將拋石弩調來,貼着外城牆架置,往城裡發射石彈,以限制浙閩軍斷後兵馬對淮東軍反噬式的攻擊。

纏戰到黃昏,夾河防塞的守兵都集中撤到西塞北城內外及西翼。雖說付出極大的傷亡,但奢飛熊成功的將淮東兵馬都封鎖在北城之外,也叫淮東兵馬沒能從兩翼繞過外城穿插到防塞的背後。

“點火吧!”奢飛熊望了夾河防塞

在北城之前有條橫巷子,奢飛熊叫人在每個院子裡都堆滿柴草,澆上火油;此時,夾河防塞裡倉促帶不走的大量物資,也都集中在這裡燒燬。

這時候一聲令下,自有將卒沿巷引火,很快就有濃煙升騰而起,濃煙之中的火焰,也如惡魔吐出的毒舌在夾河西塞的中間形成一條火帶。

火勢盛燒,奢飛熊果斷率部撤出城去,也叫西翼的兵馬交替後撤,封住西城外的側翼通道,以免給淮東軍借過追上來。

奢飛熊今天三度身先士卒,持刀槍到陣前激戰。雖說成功激勵將卒死戰的勇氣,堅定將卒的作戰意志,但也負傷不輕。

最後撤出時,諸多將領熱血的跳出來留後監視,奢飛熊則率主力全力跑在前面,在月色裡,跑出十數裡,就剩下三五百守兵的橫山城也遙遙可望。

杉溪斷流,但信江裡還有浙閩水軍的戰船,只要跑到橫山城北、信江之畔,那時水陸相依,就更容易擺脫淮東追兵的糾纏!

“稟少帥,”留後監視淮東軍動靜的遊哨馳馬追上來稟報道,“少帥離開後,淮東軍非但沒有派人去撲滅塞中大火,而且城裡的淮東軍正飛快後撤;西翼本有通道,但淮東軍也無追擊之意,而是往其高地營寨收縮……”

“什麼!”奢飛熊今天打得極爲暢快、極爲痛快,少說給淮東軍留下千餘傷亡。但是,他不會相信淮東軍就因爲今天千餘傷亡就會放棄追擊他們。

淮東軍不追,必有蹊蹺的地方,奢飛熊思慮難安,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地方錯漏過去!

這時候,極遠處似有隱雷在滾動。這聲音聽上去怪異,但是入夜後在月下也看不出太遠!就聽見南面有數匹馬奔來,還沒有靠近來,就大聲呼喊:“淮東兒泄湖放水,諸軍避水!”

奢飛熊臉色驚諤,他想不到淮東軍會在他們出塞西撤之後泄湖放水——這對淮東軍有什麼好處?當然淮東軍指望着大水給其前壘營寨及夾河防塞的抵擋之後,還能將隨他斷兵的萬餘兵馬都卷下河嗎?

諸將都倉促軍卒往西端的山坡走,以免給隨時會追來的大水捲走。雖說營伍散亂,但後面沒有追兵過來,奢飛熊倒也不太擔心什麼,當然也派出扈兵去各部督促人馬到高地臨時駐營,謹守陣腳,以免淮東軍在林裡暗藏少量尖兵過來偷襲——

淮東軍或者說東海狐到底想幹什麼?奢飛熊還是百思不解。

雖說大水很可能會將沿河的道路摧毀,增加他們撤往信江南岸的難度,但淮東軍從後面追上來的道路也更有可能會沒於大水啊,林縛爲什麼要堵住他們追擊的道路?

第10章 浙南第35章 落花流水第76章 淮陽鎮第21章 子嗣第84章 牽鼻子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127章 俘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2章 錦上添花事第63章 寧王一系第58章 廟堂第38章 濟南失守第101章 死地楔子第53章 獄島去留第十六章 夫人當家第82章 紅顏禍水第11章 巢東第66章 東風緊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40章 敗仗跟蠢仗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53章 襲東陽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32章 天子氣象第四十七章 治獄(二)第36章 捉虜賞刀第59章 負荊請罪第78章 大勢已去第66章 獻平虜策第65章 徐州圍城第76章 擔憂第73章 西逃路斷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81章 兵分兩路第61章 爭銀第42章 五虎凋零第32章 餌中餌第41章 體系與築基第8章 宴前脣戰第151章 新格局第79章 火中慄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28章 庵堂經聲第54章 四人洞房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3章 江寧風潮(三)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134章 還朝第124章 懸樑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90章 易幟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21章 憂降第143章 分肥第74章 密約(一)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41章 勤王北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餞行受辱第105章 陷阱第26章 殘部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31章 土地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58章 軍功交易第50章 驅狼吞虎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41章 守陽信第147章 崇國公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42章 回崇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75章 攻寨第58章 欲拒還迎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159章 鎖喉第14章 東海形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68章 天下未雨第22章 暨陽堅壁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49章 追敵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11章 肘腋生變第10章 西河驚變第52章 棄第15章 王相第29章 飛來一城第135章 遺計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24章 戰後第72章 遠交近伐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28章 廢除匠戶第57章 京畿密鬥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34章 殺或不殺第56章 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