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皇帝

皇帝將阿九直接抱到了朝暉殿,和他一同住下。

這幾天的生活,實在是讓阿九汗顏,從起牀到穿衣服,再到洗漱吃飯,一點兒都不用她自己動手,宮女會替她安排妥當。

真是腐敗的生活啊!

皇帝下朝回到殿中,環顧四周,沒有看到阿九的身影,問道:“公主呢?”

霍軒正服侍着皇帝換衣服,是另一個小太監在回話:“回稟皇上,公主此時在西邊書房。”皇帝平時批改奏摺在東邊的書房,也就是御書房,而西邊的書房,是皇帝閒時寫字做詩的的地方。

小太監見皇帝半天不說話,試探的問:“皇上,需不需要讓奴才請公主過來。”

小太監用的是“請”這個字,顯然是無比的尊敬,畢竟能夠住在朝暉殿的皇子公主這還是頭一個。

“不用了,你先下去。”

“不過話說回來,小九在書房做什麼,她識的字麼?”皇帝皺了皺眉頭,似是不解,“霍軒。”

霍軒在心裡嘆了口氣,知道皇帝在問自己,他回答道:“皇上,那衛才人也是官家小姐,身邊的心腹丫頭或多或少也是識些字的。”

皇帝向殿外走去,剛到殿門口,又停了下來。

“朕還是不去了,霍軒,你去將小九叫過來。”

“是。”

朝暉殿的主殿離西書房不遠,大約百米左右,霍軒一會兒就到了。

“奴才參見公主。”霍軒站在書房外,沒有直接進入,“皇上讓奴才來請公主過去用早膳。”

霍軒的話音剛落下,書房的門就從內推開了。

阿九走出來還不忘把門關上,對着霍軒微微一笑:“真是勞煩霍公公了,讓公公專門跑了一趟。”

看看人家這會多說話的,怪不得皇帝記掛着。

在皇帝諸多的子女當中,能讓霍軒親自跑一趟的,恐怕沒有幾個。

“這是奴才的本分,不敢當公主如此說。”霍軒邊說,邊將阿九帶着向朝暉殿走去。

等阿九到達朝暉殿時,桌子上已擺滿了吃食,皇帝坐在桌子旁,還沒有動筷,顯然是在等阿九。

霍軒低着頭,嘴角抽了抽,這九公主面子還真是夠大的。在他的印象中,就是儀貴妃也沒這待遇。

“女兒參見父皇,讓父皇久等,是女兒的不是。”

“起來吧。”皇帝等阿九起身後,示意她坐在他身邊的椅子上。

桌子上早餐很是豐盛,紅的棗泥糕,白的蓮子糕,炸的金黃的麻油果子……足足擺滿了一整張桌子。或許阿九之前一直生活在平雲閣,沒有如此用過早膳,她到現在還是不太適應。

所謂“食不言寢不語”,阿九嚴格的要求自己,用飯時一句話也不說。

皇帝這兩天和阿九相處下來,發現阿九的禮儀舉止讓人挑不出一點兒毛病來,語言談吐也很得體,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一點兒也不像一個七八歲孩子。

“朕聽說小九在書房裡,不知道小九在看什麼書啊?”皇帝笑着問道。

喂喂,不能這樣就將孔老夫子的話拋在一邊啊!

雖說心裡這麼想,但阿九還是回答道:“回父皇的話,女兒在看《詩經》。”

“哦,《詩經》?”皇帝挑了挑眉,“那小九有喜歡的句子嗎?”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阿九想了想,纔開口說了一句,“女兒比較喜歡這句。”

“小九真是與旁人不同啊。”皇帝之前也問過其它子女相似的問題,三皇子舒明景回答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八公主舒明芷說的是“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不是關於才華,就是情愛,皇帝都不怎麼看的上。

“小九爲什麼喜歡這句?”

“女兒更多的是同情。連年征戰使得多少人失去了家園,又使得多少人丟掉了性命。”阿九將自己心裡話說出。

他的子女雖多,但阿九是第一個對他說出這番話的人。

“那父皇喜歡《詩經》中的那一句?”

皇帝沒有料到阿九會反問他,他隨口說道:“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阿九聽完後撇了撇嘴,幅度並不大,皇帝眼尖的還是看到了:“怎麼,小九對這句有什麼看法。”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阿九頓了一頓,“父皇應該知道這兩句的意思。”

皇帝從來沒有注意過後來兩句,不過這後面的兩句意思也的確不太好。

我們的生和死都要在一起,這是我們當初所說的誓言。

然而我們的誓言,終究不會實現。

不過更令皇帝驚訝的是阿九的理解能力,沒有人教,便已經能領悟,如果再有名師點撥一二,以後必定成才。

又過了幾天,皇帝去了儀貴妃處,是爲了商議阿九的名字與封號。

“愛妃啊,你說小九的名字該叫什麼好呢?”

儀貴妃溫和的笑了:“難得見皇上爲了一件事而煩心。既然皇上問了,臣妾覺得婧、熙、嘉這三個字都不錯,都很適合九公主,不知皇上覺得怎麼樣。”

皇帝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的敲着手邊的小几,好像是在思考儀貴妃說的字那個合適。

“朕也覺得這幾個字都不錯。罷了,朕再想想吧。”皇帝又問道,“小九的封號朕已經想好了,就叫‘夷安’,愛妃覺得如何?”

儀貴妃在心裡琢磨了一下,纔開口:“臣妾覺得公主的封號很好。”

“皇上,公主住在朝暉殿,實在是不妥……”儀貴妃的話還未說完,皇帝便擺手示意她不用說了。

“朕明白,也已經給小九準備好了宮殿,正在修繕,再過兩日就可住進去。”

儀貴妃得到了皇上的解釋,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和皇帝又談了些別的事情,皇帝才離去。

“唉,皇帝看重九公主,怕是心裡有了讓她爭皇位的念頭。”儀貴妃也是人,也有私念,她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當上皇帝。

“娘娘怎麼這麼想,皇帝不是已經解釋了麼。”聽蘭寬慰着儀貴妃,“祁國曆史上統共就出了兩位女帝,一般公主哪有那樣好的命。”

“但願吧,不過聽皇上說,九公主可是才華過人,聰穎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