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袁天罡

李牧離開之後,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又回到殿內,繼續商量封賞之事。長孫無忌剛要開口,李世民打斷了他,問道:“輔機,玄齡,你們覺得李牧此人如何?”

長孫無忌看了房玄齡一眼,見他眼觀鼻、鼻觀心,不似要發言的樣子,暗罵一聲老狐狸,開口道:“臣以爲,李牧性格過於硬直,做事少有餘地。但其纔有目共睹,出類拔萃,陛下當重用之。”

李世民點點頭,又看向房玄齡,房玄齡想了一下,緩緩道:“陛下,臣同意趙國公所言,但臣對李牧仍心存疑慮,這世上難道真有天賦奇才的人麼?臣只在古籍中看到過類似記載,卻沒有見過類似的人,故此存疑。”

“朕也是一樣啊!李牧還只有十七歲,雖然朕十七八歲的時候,也已經披甲執銳,征戰沙場了。但彼時朕的所思所想,亦沒有達到李牧今日所言之深度。他能在數月之間通讀百餘本書,無師自通,作傳世名篇……朕也難信。”停頓了一下,李世民招來一個小太監,吩咐道:“派八百里快馬,去馬邑城中訪查李牧此人,連同他的家人等,速查速報。”

房玄齡忽然想起一人,道:“陛下何不召袁天罡來詢問一番,傳說他善“風鑑”,即憑風聲風向,可斷吉凶,累驗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八卦等,許能爲陛下解惑。”

李世民皺眉道:“左道旁門,不足以爲信也。暫且不論此事了,等查訪的人回來,就知真相,繼續談論封賞的事情吧。”

“諾。”房玄齡應了一聲,接着前面沒說完的話,道:“臣以爲,論功封賞,其他人都好辦,唯有衛國公李靖難封,他已經是兵部尚書,校檢中書令,一品國公。此番滅國之功,若再加封,只能封王了。可我大唐沒有封異姓王的先例,此例若開,恐致前朝之患。”

房玄齡說的是隋朝末年,各路軍閥都自封爲王,例如王世充等人。羣雄並起,各據一地,天下大亂。這話雖然沒有明確反對,但也是在給李世民提醒,絕對不能給李靖封王。

李世民豈會不知這個道理,但李靖畢竟立下大功,有功不賞也不行,他看向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微微搖頭,沒有說話,顯然也是不贊同封王一事。

李世民倍感頭痛,道:“關於李靖的封賞,容朕再想想。你們先把其他人的封賞定下來,今日就散了吧,朕乏了。”

“臣等告退。”

倆人退出殿外,李世民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叫來身旁侍候的小太監,道:“去把袁天罡找來,朕有事問他。”

小太監領命而去,李世民拿起李牧寫的詩又看了兩眼,忍不住皺眉,疊起來放在了一邊。

袁天罡這個人,在民間一直有很大的名聲。雖多有誇大之言,但相比其他江湖術士,袁天罡的相術,卦術,還是得到過許多驗證的。李世民登基之後,聽聞了他的名聲,召他來長安。袁天罡爲李世民演示了術數之學,又展現了天文曆法方面的才能,被李世民任命爲欽天監監正,負責觀望天文。偶爾遇到不能決斷之事,也會把他召來算上一卦,帝王心思誰也猜不透,李世民是否真的取信了,誰也不知道。袁天罡的嘴巴非常嚴,也從來沒有對外泄露過半句。

不多時,袁天罡來了。李世民看了他一眼,道:“愛卿,朕今日招你來,是想讓你給一個人算卦。”

“陛下想知道什麼?”

李世民驚奇道:“你已經知道朕讓你算的人是誰了?”

袁天罡四望了一下,道:“臣站在殿中,看到清濁兩股氣息殘留。一股氣息老邁腐朽,一股氣息朝氣蓬勃。陛下所問之人,當是其中一個。”

“愛卿望氣之術果然精妙。”李世民稱讚了一聲,道:“朕給你看一樣東西。”

說着,小太監把李牧寫的詩給袁天罡送了過去,袁天罡把紙張展開,看了一會兒,道:“此詩妙之毫巔,絕句也,只是這書法,令人不敢恭維。”

李世民道:“此乃逐鹿侯李牧所作,你看這首詩,能看出些什麼?”

袁天罡微微皺眉,道:“臣能看出,作詩之人,剛識字不久。”

“你不覺驚奇麼?”

袁天罡又看了幾眼,把紙還給小太監,施禮道:“陛下請容臣算上一卦。”

李世民點了點頭,袁天罡從袖子裡拿出一個竹筒。這竹筒斑駁不堪,已經掛上了‘包漿’,不知用了多少年。他左手持竹筒,右手排出三枚銅錢,輕輕一抖,銅錢拋進竹筒搖動了起來。

半響,撞擊聲驟停。袁天罡把竹筒倒扣,三枚銅錢落在地上,竟個個豎立。袁天罡面露異色,李世民也目瞪口呆,道:“愛卿,此爲何意啊?”

袁天罡訥訥道:“回陛下,臣算卦數十年,也未見過此等卦象。若按這卦象所示,逐鹿侯此人大有問題,他不應是此界中人。”

李世民道:“不是此界中人,難道他是神仙?胡言亂語。”

袁天罡把銅錢撿起來,道:“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您可還記得,臣曾說過,人有宿慧,或爲前世,或爲後世,卦不能斷。臣觀此卦,這逐鹿侯李牧,應該就是這種帶有宿慧之人了。”

李世民緊皺眉頭,道:“你說他有宿慧?”

袁天罡點點頭,正色道:“從卦象看是如此,應該不差。臣與逐鹿侯素未謀面,臣請問陛下,此人是否原本木訥少言,忽然變得能言善辯,原本碌碌無爲,忽然像開了靈智一般,做出許多大事。而其中緣由,甚至他自己都不知曉。可有類似的事麼?”

李世民眉頭皺的更緊,袁天罡所說,他不能確定。因爲他不知道李牧之前是什麼樣的,但想來也差不多少,李牧若之前也有現在的才能,早就名聲在外了,怎麼可能去參加鄉勇送糧,以致被俘呢?

李世民思忖半響,道:“朕已派人去查了,是否如你所說,過幾日便知了。”

袁天罡道:“臣雖算不出逐鹿侯的底細,但臣冥冥中有所預感,此人會給我大唐帶來諸多改變,陛下得此人,實乃大唐之福。臣想親眼見見逐鹿侯,還請陛下應允。”

“他現在皇城外崇仁坊督工,你想見就去見吧。朕知你相術絕倫,要是看出來什麼,報與朕知。”

“臣領命。”

第763章 發行國債第983章 醫療保障第1014章 陰謀論第149章 奇女子第9章 意外相見第417章 急公好義第499章 乘風歸去?第73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843章 錯位的感情第212章 一世母子情第533章 交友準則第928章 取之有道第159章 系統的基本應用第95章 人力“電梯”第589章 賺點外快第632章 打草驚蛇第538章 真正的殺招第25章 行動起來第861章 斬首行動第60章 撞破好事第929章 過江龍第63章 結爲兄弟(卷終)第461章 有客到!第484章 衆矢之的第688章 君臣再相見第917章 競拍第938章 真正的勇士第570章 邀功請賞第456章 霸氣側漏第424章 借坡下驢第461章 有客到!第818章 基本情況第949章 李佑的改變第713章 小李飛刀!第429章 籌碼貨幣第879章 無可替代第60章 日進斗金第495章 禍水東引第25章 朝堂之上第731章 隔牆有耳第815章 苗疆少女第14章 “思文”縣令第107章 詩中鬼才第34章 禽獸不如第151章 講道理第658章 不愛但不能無義第153章 日上三竿第919章 造船夢第1187章 沙漠中的幽靈第381章 我委屈!第482章 三狗的野望第506章 心在滴血第935章 出海試船第478章 天下門派出我輩第1015章 火燒連營第99章 羣雌粥粥第820章 父子相見第627章 毒藥第872章 歸心似箭第44章 傳國玉璽(2)第440章 賢后諫言第184章 老父親之怒第112章 侯君集的悲慘人生第7章 落腳第146章 假面第729章 新線索第276章 奏摺第673章 賭一個變數!第468章 年根兒第190章 無理辯三分第916章 圈錢第786章 安排上了第19章 賢婿第470章 設計師的思維第75章 暗流涌動第130章 賽馬(1)第576章 一統江湖第435章 緣由第551章 過目不忘第1010章 戰略撤退第959章 因勢利導第103章 連環誤會第95章 人力“電梯”第625章 順手第345章 刨墳掘墓第827章 箭在弦上第117章 侯爺回府第939章 罐頭!第702章 免死牌第229章 副職攻略第763章 發行國債第525章 主意已定第451章 話語權第574章 再出手第104章 刺殺第32章 合夥生意第146章 馬場建成第472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963章 與高句麗的恩怨情仇第149章 錢從哪來(“頑主小王”打賞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