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抗旨不遵

李牧稍猶豫,規規矩矩跪地接旨道:“臣李牧接旨。”

太監拖長聲調念起來:“詔曰,欣聞王師於塔姆河畔大破韃虜,卿乘時追擊破滅渠魁。備見忠義之氣,通於神明,卻敵興邦,唯卿是賴。然則兵法雲,窮寇莫追。孤軍深入漠北,實乃兵家大忌,望卿切不可貪功冒進,宜早日班師,封功受賞,以解官民相望之苦,朕當爲愛卿親解戰袍,共享太平盛世。遣此親札,想宜體悉。望於見詔之日,即將兵馬交付兵部侍郎崔望,切記,切記,欽此。”

太監不慢不緊的念着詔書上的內容,語調抑揚頓挫,竟也煞是好聽。然則在場李牧的身邊人,卻一個個七情上面、火冒三丈,看上去隨時都可能忍不住,把那聖旨和太監一同撕個粉碎……

李牧的面色漸漸的沉了下來,胸中同樣怒火升騰,他實在沒想到,長安城那邊忌憚自己道這種程度,居然寧肯放棄徹底剿滅西突厥,還西域徹底安寧的天賜良機,也要讓自己把兵權交出去!

交給誰來的?崔望?還兵部侍郎?聽都沒聽過!

不知不覺詔書唸完,李牧還沉浸在憤怒中不可自拔,根本不按套路接旨。

這下小太監就非常尷尬了……他環視着周圍衆人一個個要吃人的樣子,尤其是李牧那鐵青的臉色,他嚇得兩股戰戰、一腦門子冷汗,哪裡還有一點傳旨欽差的威儀?他被人扶着站在那裡,猶豫了好一會,只好硬着頭皮,怯生生道:“公爺請接旨吧。”

誰料李牧眉頭緊鎖,置若罔聞,依然不肯接旨。

小太監心中暗暗叫苦,他是被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旨意送到李牧手裡。見李牧不肯接旨,他只好支撐着上前,將旨意遞到李牧面前。你不肯接,我遞給你總成了吧……

就在雙方相持不下之時,烏斯滿怒氣衝衝上前來,一把奪過小太監手中的聖旨,廢紙一般攥在手裡,雙目圓瞪着他,憤憤的質問道:“這到底是誰的主意,大軍全勝在即,此時卻讓侯爺交兵權?這是什麼意思?能殺盡賊兵卻不殺盡,大唐北境豈得安寧?!那個崔望在哪兒,你把他叫出來,我來問問他到底有什麼本事,能替代得了侯爺!”

小太監冷不防被奪去聖旨,登時愈加手足無措,但他該說的話還是得說,只能迎着烏斯滿要吃人的目光,帶着哭腔道:“咱家只是個帶話的。既然這位將軍已經替公爺接旨,就還請準備一下,奉旨還朝吧。崔侍郎不在此處,他行得慢一些,如今算算,當是剛到定襄吧,咱們現在返回去,就能看到他,肯定能!”

“呸!我接個屁旨!什麼叫我接旨了?!”烏斯滿把那黃綾丟到地上,使勁踩了幾腳,然後拔出寶劍,就要宰了小太監!

“老子殺了你這個閹奴再說,看看你還怎麼跟老子班師回朝!”

小太監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尖叫起來道:“我是傳旨的欽差,殺了我便形同造反一樣。將軍三思啊,你想要被誅九族嗎?!”這廝縱然嚇得魂不附體,依然忘不了自己的身份。可見,這小太監臨來的時候,早就被囑咐過了,到了什麼情況下應怎麼辦,一點也不慌亂。

“老子就殺了!”烏斯滿獰笑一聲,一劍劈向小太監的腦袋。

“住手!”李牧終於出聲了,他一開口,烏斯滿的動作硬生生停止下來,距離小太監的脖頸,只有一個拳頭的寬度。

“哼!”烏斯滿惱火的別過頭去,太監爛泥似的癱在地上,衆人突然問到一陣騷味,原來這廝嚇尿了褲子。

李牧撐着雙腿,緩緩站起身來,拍了拍膝蓋上的草葉和泥土,看也不看那太監道:“你管遠道而來,一路上吃盡了苦頭,還請下去休息。至於軍事自有我等安排,等做了決斷,再與你知道。”

李牧說完,馬上便有侍衛架起太監出去,至於太監帶來的那些隨從護衛,早就嚇的篩糠一般縮成一團,哪個還敢解救自家公公。

太監還想再說點什麼,卻看到周圍的將士各個怒目圓睜的瞪着自己,一個個緊攥着劍柄,恨不得要把自己剁碎的樣子,小太監終究還是惜命,快到嘴邊的話,深深的嚥了回去。

等到太監的背影消失不見,烏斯滿彎腰撿起已經黑乎乎的聖旨,走到李牧面前晃一晃道:“這恐怕不是皇帝的主意,侯爺三思,也許長安有變故?”

此時李牧才伸手拿過那聖旨,攤開後掃了一眼,負手站在那裡,若有所思。

“怎麼侯爺要遂了他們的意不成?”烏斯滿咆哮起來道:“侯爺怎能受這樣的鳥氣,不如……揮軍南下,但……”

“住嘴,這樣的話,我不想在聽見!”李牧的目光如電,烏斯滿不敢言語了。他現在雖然是大唐的將軍,但是對大唐,卻沒什麼忠誠可言,他的忠誠,全都是對李牧個人的。

“侯爺,咱們還要追麼?”

李牧想了想,道:“等我寫一篇陳情表,讓太監帶回長安去。再分五千兵馬,讓他帶回定襄,剩下一萬人,按計劃繼續追擊!”

……

數日之後,快馬回報長安,李牧所率騎兵並未完全班師,而是追着同娥的蹤跡而去,只帶回了五千人到定襄,跟着消息一起回來的還有一封李牧手書的陳情表。

“自尋死路,自尋死路!”房玄齡在進宮的路上就已知曉李牧並未班師,他喜憂參半,心中卻暗道:‘這下神仙也救不得他了!’

也許李世民在這件事之前,還心中沒有芥蒂,但李牧不尊聖旨,這本身就是一個大事兒!

“吶,房相,你瞧瞧吧?”立政殿內,李泰有些幸災樂禍,房玄齡見他表情古怪,把陳情表接過來一看,氣得差點沒背過氣去,只見那陳情表上一共就一行字,老子是尚書令,什麼破印章都能下聖旨?

敢情人家壓根就不信,這聖旨是出自李世民之手。

房玄齡惱羞成怒,挖坑害別人的時候絲毫不覺,別人一旦不按照他的意思往坑裡跳,登時就火冒三丈!此時此刻,李牧在他的心裡,早已經變成了挨千刀萬剮的亂臣賊子!似乎只有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而且不得有怨言,纔是值得表彰的好臣子。

李泰見房玄齡臉色更加難看,心情更好,嘆着氣道:“本來沒什麼事兒,可房相堅持弄這一出,這下好了,一眼就被人看穿了……房相若有能耐,不妨給父皇寫一道奏摺,討要一個真聖旨來?”李泰嘆息一聲,道:“父皇估計不會下這道旨意吧,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房玄齡也有些後悔,要是料到這樣的後果,他一定不會選擇給李牧下這道旨意,就算是要下,也絕不會用明旨。

好在李牧沒有把這件事徹底挑明,而是返還了五千的兵馬,算是給了個面子,剩下的一萬沒回來,則可用戰機稍縱即逝,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來推搪,不至於說不過去。

否則如果這陳情表也是明發,那朝廷的臉面可就丟大了。

但是到了現在這個局面,房玄齡怎麼也不能承認是自己錯了,他依然自顧自的憤慨道:“李牧竟敢抗旨,膽子大到了什麼程度了?這分明是目無朝廷,擁兵自重、意圖不軌,正中了我的猜測!!”

“房相你怎麼就不說自己假傳聖旨呢?你那旨意,是父皇的意思麼?”李泰實在看不下去了,便要據理力爭。長孫皇后攔住他,插話道:“房相,此事已不可爲,暫且擱置吧,一切等陛下回來再定奪。你說李牧擁兵自重,確實言過其實,他如果真的擁兵自重,也不會在只有一萬五千兵力的情況下,仍然打發五千兵馬回定襄。而定襄的兵馬,河間郡王也都交出來了,太子還因此憤懣,特意寫了信回來質問魏王,你這次真是糊塗了。”

“太子年少啊!”房玄齡痛心疾首道:“心思單純,豈是李孝恭的對手?三言兩語就糊弄了!皇后切不可中了他們的計!”

李泰已經要氣瘋了,這人怎麼死鴨子嘴硬啊!

“本來什麼事兒都沒有,全都是你無中生有。如今大哥還給你一個面子,你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找事兒可就說不過去了!別忘了,父皇指定的尚書令是李牧,不是你房玄齡!尚書令是百官之首,若我大哥祭出尚方寶劍,行使尚書令之權,撤了你的左僕射官職,你當如何?”

“老臣定當自刎,以謝天下!”房玄齡做了二十來年的宰輔,自然也不是被嚇大的。李牧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豈是他的對手?一句話便被擠兌得不知怎麼接了,房玄齡看向長孫皇后,道:“皇后,如今皇子們都年幼,陛下又不在朝中,大事你得做主!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不管李牧有沒有不臣之心,不管老臣是不是弄巧成拙,但是事情做到現在,全局來看是沒錯的!”

房玄齡沉聲道:“李牧的性格,老臣心中有數,他斷然受不了這樣的委屈,如果他是忠君愛國之人,老臣就算是遭到他的報復,也心甘情願,到那個時候,老臣一力承擔,陛下皇后攝政王皆不知情!”

“哎,這話說得,本宮怎會讓你一人承擔?”長孫皇后話雖如此,神情卻放鬆下來,不過還是疑慮重重道:“只是此事成了便罷,若是不成,萬一逼反了,可就……”

“若他李牧受了一點委屈就會造反,那他也算不得忠臣!”

李泰被氣笑了:“真是見識了,大哥從前說,腐儒酸臭,我還當他是胡扯,今日一看,大哥果然都是對的!”

說着,他把‘定命寶’雙手呈給長孫皇后,道:“孩兒自認才疏學淺,當不得攝政職位,朝中大事,還請母親來定奪吧!”

說罷,不顧長孫皇后的呼喚,徑直離去了。

不多時,小太監飛奔來報,李泰竟然徑直出宮,領着魏王府的所有侍衛,約莫一百多人,一路向西去了。

長孫皇后登時覺得天旋地轉,在宮人的驚叫聲中暈死了過去。

……

朝廷來的旨意,很快傳遍了全軍,軍心搖曳,竊竊私語之聲不小。但旋即,衆將士得知李牧寧可抗旨,也要追下去,都被感染了,他們都是戍邊的將士,深知西突厥之患,若能一勞永逸,自然是最好。

李牧的堅定,讓他們也拋掉了一切雜念,心中只剩一個念頭,就是無論如何都要追上同娥,消滅突厥人!

上下一心、衆志成城,軍隊的戰鬥力再次大幅提升,把個同娥攆的狼奔豕突,花招用盡都無法甩掉,反而又折損了兩三千人。此時雙方已經距離定襄千里之遙,過了草原和荒漠的交接地帶,再也看不到一絲綠色,漸漸被黃沙漫天所取代。

眼看着就要被追上,同娥一咬牙,帶着剩下的一萬兩千多人,進入了瀚海戈壁!

此時的突厥部衆雖然嘴上沒說什麼,心裡都在暗自揣測,雖說這瀚海戈壁是生命禁區,唐人不敢妄追,但是己方部衆也陷在沙漠中,朝不保夕,豈不是等死嗎?

看到衆人疑惑不止的樣子,同娥放聲大笑道:“漢人有古語道‘狡兔三窟’,今天本汗就讓你們見識見識,這窟從何來!”說話間,他便命大軍轉向,趨北方而去。

衆人不明就裡,但看着大汗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只能硬着頭皮跟在身後。一路上艱苦跋涉,嘴裡吃了不知多少黃沙,誰知到天黑時斥候來報,前方竟然發現一處綠洲!

此時,衆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大汗真的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早就留了一手!人言道,天無絕人之路,這沙漠戈壁之中,也有水源,只是沙漠廣大,水源很小,找到的可能性極小。同娥徑直帶人過來,顯然這裡他早就發現了,只是一直沒有對人說罷了。

此時突厥人也已經山窮水盡了,看到這綠洲,心中對同娥無比的敬服,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居安思危的,果然能當上大汗的,都有兩把刷子啊!

第575章 系統升級第262章 胖達?!第729章 新線索第745章 忽悠玄奘第883章 命運的相遇第264章 通風報信第232章 老狐狸第640章 欲練神功第893章 未來的接班人第510章 事與願違第792章 下鄉第529章 身份查明第729章 新線索第116章 技高一籌第774章 必殺計第576章 一統江湖第470章 設計師的思維第64章 懵圈第569章 一勞永逸第838章 妖寵第39章 出來吧!四則運算!第283章 竹籃打水第87章 老子曰第115章 斂財之道(限免活動加更)第701章 賢后第674章 坦誠相告第715章 交易市場第958章 刺殺第193章 仇不過夜第37章 遠道而來第135章 脾氣!第263章 西域來客(打賞加更)第646章 戰前準備第310章 馬球新規第857章 庶子之殤第568章 革新之始第527章 尚方寶劍第787章 危機解除第129章 債主上門第798章 按部就班第139章 舌戰(2)第90章 官迷(月票加更)第578章 三日之後第51章 煤爐、火牆、盤炕第933章 沒有中間商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724章 借刀之計第185章 離家出走第381章 我委屈!第973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1001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17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0章 官迷(月票加更)第205章 演員的誕生(“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145章 胡思亂想第12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2)第626章 感懷第370章 要了親命了!第622章 便宜親戚第779章 白馬寺第335章 買奴幹活(恭賀“羽田乙烷狗”榮升盟主!)第131章 簡在帝心(打賞加更)第67章 過山車第184章 老父親之怒第746章 決意西行第383章 兩日間第695章 對峙第205章 演員的誕生(“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452章 小年第455章 來者不善第315章 升官第281章 借一步說話第27章 堯舜之辯第306章 十萬貫到手!第158章 各懷心思第159章 系統的基本應用第632章 打草驚蛇大封推、年底爆更活動預告!第706章 滴血認親第488章 來點新鮮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79章 反轉!第717章 牢籠商賈第119章 聖旨到(1900均訂加更)第450章 結盟第412章 說不通我就自己幹!第703章 留人第930章 下揚州第111章 隱藏任務第142章 賀禮第761章 公平公正第285章 銅畫裡都是騙人的第692章 黃雀在後第3章 返家第744章 息隱之由第998章 戰前準備第645章 開疆拓土第748章 倭國的謀求第228章 腦殘粉第925章 律己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