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老狐狸

趙慶被罵得後退連連,忽然腳下一個趔趄,跌坐在地上,趕緊爬起來,面對李世民跪下,口中高呼道:“陛下,這都是污衊,全都是污衊啊,臣冤枉!”

李世民沒有聽他的辯解,對身旁的高公公道:“取他的玉佩來給朕看!”

高公公應了聲諾,走到趙慶跟前,趙慶欲擋,被高公公只一下便推開了,拿了他的玉佩在手。李牧在旁邊看得真真的,原來這高公公是有功夫的。

高公公把玉佩呈上,李世民拿在手裡擺弄了一下,放在了一邊,道:“趙慶,朕本以爲你是一個清廉自守的御史,雖奏對之時,常言辭激烈了些,但不失爲一個好官。可是朕沒有想到,你竟然是一個沽名釣譽之徒!這塊玉佩,你怎麼解釋!”

“臣……此乃臣家傳之寶!”

李牧冷笑一聲,道:“趙中丞剛剛還說自己寒門出身,哪一家的寒門,能有此等寶物,有此等寶物的人家,也能稱之爲寒門?”

“我、我……”趙慶口不擇言,道:“是、臣髮妻的陪嫁!”

“趙慶你放肆!”李世民指着趙慶,痛罵道:“當着朕的面,也敢更改說辭,足見你的嘴裡沒有一句實話!你也配做御史?朕真是瞎了眼睛,養了你們這羣廢物!來人,給朕把他拖下去,重責三十仗,罷官流放嶺南,永世不得返回中原!”

說完,李世民將趙慶的‘傳家之寶’摔在地上,一聲脆響,摔成了八瓣。趙慶見了,直接暈了過去,也不知是心疼得暈了過去,還是被罷官刺激的。

趙御史被拖走,大殿之上鴉雀無聲。李牧舌戰四人,越戰越勇,令百官對他刮目相看。以前不把他放在眼中的人,經此一事,都不再敢輕視了。

李世民顯然被氣得不輕,趙慶被拖走好一會兒,他兀自還在生氣。百官也不敢出聲,還是長孫無忌開口,才化解了這尷尬的場面。

長孫無忌站出來道:“陛下,既然彈劾之事已經處理完畢。該談一談正事了,您不是有事要宣佈麼?”

“對!”李世民聞言想起了今天的正事,叫住了正要站到文臣隊尾的李牧,道:“愛卿慢着,朕今日要宣佈的事情,與你有關。”

“啊?”李牧一愣,不光是他愣,其他大臣一樣愣,纔剛剛處理了四件跟逐鹿侯相關的事情,還與他有關?

李世民把李牧叫過來,道:“逐鹿侯忠君愛民,可不是說在嘴上的。即便在朕罰他禁足期間,逐鹿侯仍心繫百姓,發明了一種新式耕犁。與現在用的耕犁相比,破土更快,效率更高,大大節省畜力。成年男子就可以拉動,對於缺少畜力的州縣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喜訊。經過試驗,綜合起來評判,可以較正在使用的耕犁,提升兩倍以上的效率。”

“逐鹿侯已將此耕犁獻與朕,取名‘貞觀犁’。朕與房相等人商議,將於工部設‘農器監’,大量製造‘貞觀犁’,力求明年開春耕種之時,我大唐各郡縣都能用上貞觀犁!”

此言一出,無異於一顆炸彈爆炸,瞬間點燃了朝堂。

一位老臣出列問道:“陛下,這貞觀犁真的可以提升兩倍的效率麼?”

李世民看了此人一眼,乃是侍中王珪,道:“朕初時也不信,但朕親自試過了,確實如此。”

王珪立刻道:“臣以爲,此物有大功於社稷,逐鹿侯天縱奇才,陛下當嘉獎之。”

“嘉獎?”李世民道:“朕也想嘉獎他,但他年紀輕輕,已經封爲縣侯,再嘉獎恐怕……”

王珪道:“陛下,您嘗言,賞罰分明。逐鹿侯立下如此功勞若不賞,恐惹非議,臣再諫,請陛下嘉獎逐鹿侯。”

百官面面相覷,這王珪出身太原王氏,而李牧剛剛所言沒有給門閥世家一點臉面,他卻出來爲李牧請功,這是爲何?而一些人,則是已經看出些門道,心中暗罵王珪果然是人老成精,事事都能先想到一步。

王珪身爲侍中,乃是門下省的長官。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說的就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的長官,相當於宰相。他說的話,李世民不可不深思熟慮。

李世民沉吟了一會兒,看向長孫無忌,道:“輔機以爲王卿所言如何?”

長孫無忌身爲吏部尚書,正管此事,想了一下道:“臣附議,李牧此功非同小可,不可不賞。臣以爲,可改授工部尚書段綸爲光祿大夫,工部侍郎李大亮晉工部尚書,升工部郎中李牧爲工部侍郎,這樣安排可爲穩妥。”

段綸怕死,藉着踏查山川的由頭,已經離開長安數年了。他的工部尚書基本就是個架子,李大亮平時做的就是工部尚書的事情。把段綸從三品的尚書升爲從二品的光祿大夫,有品階而無實權,最合適不過。李大亮也可藉此正名,李牧也得以升遷,兩全其美。李世民想了想,點頭道:“甚好,就這麼辦吧。”

“臣還有一言!”見皇帝聽從了自己的諫言,王珪趕緊又說了一句。

李世民皺眉道:“王卿,朕已經聽從了你的諫言,嘉獎了李牧,你還要說什麼?”

“陛下,臣以爲關於設‘農器監’的事情,安排有失妥當。陛下,若貞觀犁只在農器監製造,即便投入全長安的工匠都來做貞觀犁,恐怕也難在明年開春之前供給天下百姓所需。”

李世民一想也對,便問道:“那依卿覺得應該怎麼做?”

王珪趕緊道:“臣以爲,不如讓各郡縣選出一些熟手工匠,來長安學習貞觀犁的製作方法。讓他們回去再於本地教當地工匠製作,這樣可大大提升製作貞觀犁的效率,在明年開春之前,天下百姓必然都能用上貞觀犁。”

聽到這,所有人都明白王珪打的算盤了。若貞觀犁只出自工部,那天下百姓只會感激李牧和皇帝。但若是各州縣的人來長安學了貞觀犁的製作方法,再回去教當地的工匠製作。這個恩情可就指不定記在誰身上了,出了長安到了地方,門閥世家的影響力要大過朝廷。就拿太原王氏來說,他們派來的工匠學成回去之後,會在當地說這個新式耕犁是工部侍郎李牧的發明,皇帝讓推行天下的麼?

那可真就不一定了。

第189章 穩賺不賠第402章 魅力無法擋第366章 教坊變青樓(恭賀“左手的花”榮升盟主!)第885章 年關將至第223章 說到做到(“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401章 爲什麼要這麼對我!第159章 千金買馬第743章 誘之以利第51章 煤爐、火牆、盤炕第101章 清理門戶第744章 息隱之由第661章 黃袍加身第427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弟弟?第999章 投其所好第535章 計中計第700章 替死第321章 如狼似虎第1198章 託付第652章 深情第862章 夾心餅第940章 李重義的心事第212章 一世母子情第187章 賄賂有方第544章 敗家犯法?第176章 意外收穫第761章 公平公正第638章 隱族秘聞第594章 沒錯是我!第327章 火力全開第496章 露出馬腳第121章 長安夜第597章 當仁不讓第987章 諫言第930章 下揚州第945章 分倭第929章 過江龍第1005章 喪心病狂第193章 仇不過夜第161章 槓上了第519章 敢於嘗試第627章 毒藥第923章 熬徒第235章 員工福利第553章 新勢力第827章 箭在弦上第793章 迷幻操作第1201章 死生第137章 叔侄第650章 洛陽盧氏女第53章 “奇謀”第200章 金殿對質(大封推)第944章 定計第129章 戲精第75章 暗流涌動第75章 黃昏戀第297章 摳門第979章 大鍊鋼第1012章 功高蓋主第618章 飛鴿傳書第315章 升官第44章 拜師(爲第二個盟主“想你的柔情”加更)第196章 寒夜第405章 董卓到底死沒死?第516章 李牧有本奏第752章 門派規矩第9章 太真實了第172章 又見瓔珞第305章 投名狀第367章 說幹就幹!第15章 炭火銅鍋第143章 投名狀第156章 一舉數得第768章 交鋒第588章 一枝獨秀第404章 隱族第152章 橫行霸道第793章 迷幻操作第281章 借一步說話第102章 敢給皇帝戴綠帽!第913章 領先一千年!第110章 乞命第277章 魏徵登門第690章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676章 兄弟之盟第800章 時不我待第469章 透露消息第697章 裂痕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874章 闔家團聚第800章 時不我待第304章 招攬第58章 藏寶圖第910章 科學實驗第78章 約法三章第783章 仙風道骨第279章 待客之道第361章 話不投機第30章 驚險過關第108章 裝逼到底第302章 世子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