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渡河

吃罷晚膳後,李中易攜手李七娘,一起在後花園內散步消食。

“爺,您一路上多多保重身子骨,別太累着了自己,奴家和肚子裡的小娃兒,可全都指望着您了。”李七娘一直嘮叨個沒完,千叮嚀萬囑咐,惟恐男人累垮了身體。

李七娘不愧是一汪健康肥沃的良田,前不久剛剛確認,她已經懷上了身孕。

李中易笑眯眯的拉住她的小手,柔聲道:“娘子,你就放心吧,就算不爲了我自己,爲了你肚內的孩兒,我也一定會好好的調養身子。”

李七娘並沒有放心,她勾住李中易的手指,細聲細氣的說:“爺,奴家從來不管您的外務,只是,您身子骨的事兒,奴家總有些說話的餘地吧?”

李中易心裡明白,李七娘初次懷孕,情緒波動較大,難免敏感多疑了一些。

“娘子,咱們的孩兒若是個女孩,我一定把她寵到天上去,要星星絕不給月亮。”李中易只得拐着彎抹着角的分散李七娘的注意力。

“瞎說,奴家肚裡的孩兒,必定是個小男子漢。”李七娘沒好氣的白了李中易一眼,她做夢都想生個男娃,男人卻偏要氣她,真的是豈有此理?

李中易不禁微微一笑,重男輕女的思想,其實他也有。畢竟,偌大的江山,總不能交給女皇吧?

到了李中易的位置上,男孩自然是越多越好,方便他充分挑選合格的帝國繼承人。

歷史上的皇朝末世景象,大多是從子嗣艱難開始的,比如說,嘉慶在矮子裡拔將軍,只能選道光即位。

到了咸豐臨終前,完全沒得選擇的餘地,他只有同治這一個兒子。

李中易目前只有四子,也就是說,帝國的繼承人暫時只有四個選項,可選擇的範圍依然是偏少的。

陪着李七娘溜過彎後,李中易起身離開了她的閨房,緩步走到側門前。

Wωω◆ тт kΛn◆ ¢o

側門前,由貼身親牙組成的精幹隊伍,早就嚴陣以待。

李中易走到“血殺”的身前,溫柔的撫摸着它的鬃毛,輕聲道:“血殺兒,咱們又要上戰場了,開不開心?”

“希律律……”通人性的血殺,興奮的仰頸長嘶,右前蹄狠狠的刨着地面,彷彿迫不及待的要上戰場一般。

李中易跨上“血殺”那高高的脊背,輕聲喝道:“出發!”隨即縱馬奔了出去。

一時間,整個街巷之中,響起了雷鳴一般的馬蹄聲,附近的居民個個驚疑不定,他們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京城的居民們,已經很久沒有聞到過硝煙的味道,街道上驟然響起的馬蹄聲,及時的喚醒了他們過往的慘痛記憶。

當初,契丹太宗擊敗石晉,打進開封城之後,滿城的男女老少一夜之間,變成了契丹人可以任意欺凌搶掠的“草谷”。

然而,中原的漢人王朝,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契丹人擊敗,屢屢被迫稱臣。敗的多了,中原漢民的志氣也就跟着淪喪一空,幾乎是談契丹而色變。

如果,不是李中易接二連三的擊敗契丹人,短短的十餘年間,開封城也不可能被人們視爲安全之城,遷徙入京的人們絡繹不絕。

安全和發財之間,安全永遠排在第一位!

北方的豪強們,大多和契丹人有着說不清楚道不明白的瓜葛,主要是擔心被契丹人搶空了他們的小家底,都想立功以求得自保。

如果不是國民教育的普及和嚴刑竣法的約束,絕大部分的普通人,都不可能做到捨棄小家,而顧全民族和國家的大義!

清末,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頭上蓄着辮子的刁民們,紛紛給洋大人們帶路,甚至搬來梯子幫洋大人們爬進圓明園,這就是典型的朝廷視屁民如草芥,屁民視朝廷如寇仇。

李中易趁夜再次趕到黃河岸邊時,三座浮橋的控制權,已經交到了九門提督李雲瀟的手上。

李雲瀟牽着戰馬,恭身立於橋頭,默默的望着火把光芒中若隱若現的李中易。

“瀟鬆,你肩上的擔着實不輕吶。”李中易驅動“血殺”馳到李雲瀟的身前,笑眯眯的和他打招呼。

“主上,下臣有一請求,俯請您允准。”李雲瀟沒有絲毫的笑意,他肩上揹負的責任,簡直壓得人快要喘不過氣來。

“說吧,只要我能夠做得到的,都答應你。”李中易滿是讚賞的望着面色異常凝重的李雲瀟,如果說誰最不可能背叛他,眼前的九門提督絕對算一個。

“下臣想稱病不朝。”李雲瀟一字一吐的說出了他的心事,李中易微微一楞,隨即欣慰的笑了,點頭應承了下來,“好,就依你。你考慮得非常周全,京城交給你,我是徹底的放心了。”

“我給你的手諭、口令和腰牌,輕易不可示人,到了危急之時再拿出來用。”李中易撥轉馬頭正欲行向浮橋,忽然又勒緊了馬繮,扭頭補充說,“瀟鬆,多多保重。”

李雲瀟望着李中易漸漸遠去的背影,實在忍不住抹了把眼角,如果沒有主上的苦心栽培,哪有他今日的手握重權,並傲立於朝堂之上?

吃水不忘挖井人,飲水要思源,這些膾炙人口的警句,都是李中易手把手教給李雲瀟的寶貴人生財富。

馳騁了大半夜之後,李中易追上了近衛軍的隊尾,廖山河正焦急的等在官道邊,惟恐輕裝前進的李中易,會出什麼意外。

“主上,可把下臣擔心壞了。”廖山河忍了又忍,終於忍不住抱怨開了,“主上,您臨時有事耽擱了,怎麼着也要使人來吩咐一聲下臣吧?”

李中易微微一笑,擺着手說:“好了好了,我知道錯了,你就少嘮叨幾句吧。”

廖山河一時語塞,心裡卻堵得厲害。勇於認錯,就是不改,這一向是李中易的專利。

誰教他廖山河是近衛軍的都指揮使呢,主上安危的千鈞重擔集於他一身,稍微有個閃失,便是粉身碎骨也難辭其咎。

李中易知道廖山河的擔憂所在,他笑了笑,擺着手說:“我身邊有好幾百名精銳勇士護着,又是在大軍的腹地,何怕之有?”

廖山河還欲再勸,李中易卻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搶先問道:“前方可曾捉到遞消息回晉陽的細作?”

第1364章 平逆第107章 論戰(三更已畢,求月票)第343章 去脈第264章 漢第174章 鬥智鬥勇第314章 楊信來投第767章 殺戮第363章 惡賊第855章 遠憂第1399章 鼎革第363章 惡賊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1361章 知情不報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567章 西出榆關第388章 驟然風起第1154章 糧倉失火第782章 陳橋第1456章 栽培第1017章 下毒手第622章 好戲連臺第441章 綢繆第1503章 各有所圖第452章 逆向打草谷第1300章 大風起第900章 求爵第1101章 兵臨城下第534章 內鬥第900章 求爵第1199章 校閱第806章 誤會第1466章 查帳第550章 有鬼上門第234章 柴房第627章 局變第593章 笨死了!第623章 麻煩來了第1108章 雁過拔毛第1040章 孔家的女人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737章 人禍第766章 殺敵第649章 人財兩得第118章 吃拿卡要第1057章 攻與防第876章 密詔第849章 嶄露頭角第1165章 恐嚇第905章 宮亂第756章 開搶第1279章 三軍擁戴第425章 異動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577章 大伴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202章 破開京第869章 重大變數第1016章 進城第1206章 設局第727章 請相公過目第307章 脂粉第1267章 有盼頭第1445章 母子夜談第1113章 鎖院拜相第588章 會師第392章 表態第九章 勇闖虎穴第636章 動怒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984章 巍峨第237章 陰損第857章 刁奴第424章 定帥第293章 翻臉第347章 惹禍了!第567章 誰算計誰?第803章 秘謀變局第342章 莽軍漢第73章 趙匡胤跪了(哭求推薦票)第1379章 選拔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1050章 取天下第1193章 炒成股東!第364章 亂鬥第五章 轉機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1427章 上眼藥第1478章 冷熱不均第449章 鋤奸第238章 計中計第1451章 精簡第592章 軍規第354章 變故第784章 震撼第1335章 大閱兵第808章 發明家第193章 總決戰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1459章 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