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怪事

黃景勝走後,李中易順手將桌上的一疊情報,扔進了火盆之中。

李中易瞥了眼漸漸燒成灰燼的資料,嘴角微微的翹起,黃景勝傳來的情報,恰好印證了他此前的疑惑。

柴榮率軍出征之後,留守京師的禁軍部隊,看似異常平靜,實則暗潮洶涌。

趙匡胤雖然人在前線,可是,留守開封城的石守信等人,最近的活動異常頻繁,且詭密。

李重進不顧政事堂的反對,藉口養病,躲回了他的地盤。

據樞密院的密報,李重進回去之後,一直暗中招兵買馬,意圖晦暗不明。

倒是張永德的舉動,令李中易察覺到了,幾許陰謀的氣息。

自從柴榮走後,張永德就託詞身體不適,再也沒有上過朝。而且,張永德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擺在人前的是,一副謹小慎微、與世無爭的模樣。

嘿嘿,點檢做天子,張永德揹負着這麼重的包袱,沒被柴榮砍掉腦袋,已是萬幸。

事物反常即爲妖,一直是李中易篤信的逆推邏輯!

張永德和趙老二之間的瓜葛,簡直是,深不可測,令人大跌眼鏡!

數年之前,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的時候,趙老二就是柴榮安插在軍中,監視張永德的親信。

除了李中易之外,包括柴榮在內,誰都料想不到,派去監視張永德的趙老二,居然和被監視的張永德,早早的就在暗中結成了同盟。

反推回去,張永德和趙老二,都是聰明決頂之人,他們深深的懂得一個道理:狡兔死。走狗烹。

李中易摸着下巴,微微搖頭,養寇自重。纔是最符合張永德以及趙老二根本利益的最佳選擇。

處理完畢正事之後,李中易正欲去看兒子狗娃。卻見李雲瀟回來了。

“爺,魏王府的符郡主,確實病了。”李雲瀟小聲稟報說,“據老太爺所說,符郡主突然停了葵水,實在是世所罕見的怪病,實難立下定論。”

李中易微微眯起兩眼,這個時代的少女。一般十四、五歲的時候纔來月事,和後世比起來,普遍偏晚一些。

只是,未滿十八歲的符茵茵,突然停了月事,李中易首先想到的就是,懷孕。

不過,以李達和久任御醫的豐富經驗,絕不可能漏診女子懷孕的喜脈。

排除了符茵茵私通偷人的可能性之後,李中易暗暗搖頭不已。如果。符茵茵是因爲環境因素,引起的閉經,並不需要特別的擔心。大致在半年之內,就可以恢復正常的月事。

若是卵巢性閉經,或是垂體性閉經,嘿嘿,以現在的醫療條件來說,簡直就是宣告了符茵茵,徹底喪失了生育的能力。

對於名門望族來說,傳宗接代,讓家族的血脈不絕。乃是重中之重。

百善孝爲先!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七出之條的第一條。就是女子婚配後三年之內,如果不能產子。男方完全有理由,一紙休書,就將聘妻趕下堂。

得知了詳情之後,李中易也就十分理解,老父親李達和竟然在魏王府內,待了如此之久。

以魏王符彥卿的身份和地位,符茵茵自然不會愁嫁。問題是,符茵茵將來嫁進婆家之後,難免會被人戳着脊樑骨,指指點點。

家中妾室的子女,卻要喚符茵茵爲孃親,其中的苦楚、心酸,也只有當事人纔有可能明白。

李中易心中有數,如果不是符家人在暗中請遍了名醫,端無可能請李達和前去。

父子連心,李達和知道了符家不可告人的,其實也就等同於李中易也跟着知道了內情。

李中易站起身子,仰天吐了口濁氣,嘿嘿,符家人的最終目的,恐怕是要他這個神醫出馬吧?

李達和是典型的儒家士大夫的做派,李中易只要在家裡,每天的晨昏定省,一家人一起吃晚飯,那是必不可少的,體現孝心的大事。

吃晚飯的時候,李中易照例陪坐在李達和的左側,二弟李中昊,三弟寶哥兒,兒子狗娃,分坐兩旁。

由於家中沒有主母,李中易的妾室們,除了被禁足的金家兩姊妹之外,全都圍坐在薛夫人的身旁。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李達和雖然信奉儒門的那一套生活模式,李家的規矩卻也有着不小的變通之處。

原本,妾室非但沒有座位,反而需要站在一旁,伺候李家的主人們,添湯夾菜。

如今,李達和開明的免了這些俗禮。只是,食無語的規矩,卻一直被嚴格遵守着。

飯罷,李達和把李中易叫到他的書房,父子倆一邊品茶,一邊閒聊談事。

“昨日,濟民局的一位同僚,暗中試探着,想給咱們家二郎提親。”李達和笑望着李中易,緩緩提及家事,想徵求下李中易的意見。

李中易點點頭,說:“時間過得真快啊,眨眼間,二弟也該娶親了。”

李達和撫摸着鬍鬚,笑道:“不急。咱們先替二郎選個好人家的閨女,先訂了親,等你成親之後,再給他辦了這樁大事。”

李中易不想摻合李中昊的婚事,這是一件吃力,卻不可能討着好的苦差事。

李達和聽出李中易的推託之意,不由長聲嘆息道:“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李中易想起李達和當年暗中替他準備婚宅,又藏了兩百兩銀餅的私房錢,心頭不由一軟,老父親說的確實沒錯,手心手背都是肉。

站在李中易自己的立場上,他對李中昊已經盡了手足之情,至於李中昊是否領情,他根本就沒所謂。

“二郎能夠進入國子監讀書,多虧了你這個好兄長。”李達和露出欣慰的笑容,“二郎從小被曹氏慣壞了,難免有些惡習。不過,近幾年來,二郎逐漸成年,比起以前,懂事得多。”

大周朝立國,至今不過九年而已,科舉取士,並沒有成爲定製。

所以,李中昊在國子監學習期滿,通過嚴格的課考之後,就可以直接授官。

按照朝廷的規矩,李中昊初入仕,只能授予從九品的微末小官。

當朝副相之弟,和九品芝麻小官,孰輕孰重,不言而喻。

家有尊長在,兄弟不許分家,這是固有的倫理規矩,李家也不例外。

見李達和一直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李中易在心中暗暗一嘆,臉上卻露出笑容,說:“只要父親選好了人家,兒子一定託朝中重臣,前去提親。”

李達和等到了想要的結果,老懷大慰,笑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老話說的好,長兄當父,我去九泉之下,拜見你祖父之後,若是二郎成氣,你就幫幫他。若是他對你忤逆不敬,哼,老夫權當沒有這個逆子,你可開宗祠,大義滅親,免得禍及整個家族。喏,這個你先收好。”

李中易接過李達和遞來的信函,仔細一看,卻是一封痛斥李中昊忤逆不孝的遺書。

周承唐制,做兒子的,一旦被父母告上公堂,指其不孝,只有死路一條!

第1437章 偶遇第722章 不鳥欽使第1016章 進城第509章 謀李第101章 我帶你走(哭求保底月票)第1290章 成長的代價第1157章 抱負第107章 論戰(三更已畢,求月票)第1179章 無恥沒底線第886章 有鳳來儀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1521章 齊射第1351章 南征序幕第103章 女英妹子(哭求月票)第678章 戲碼第674章 心機表第1162章 衝擊第996章 新氣象第1435章 庸官第437章 北進第1109章 禍從口出第509章 謀李第942章 血泉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825章 大丈夫當殺人第501章 追逐第990章 內訌第547章 詭計第1521章 齊射第161章 洗腦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258章 陽謀第288章 奔襲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170章 徵高麗(四更求月票)第731章 誰更愚蠢?第441章 綢繆第1121章 蛾皇女英第594章 序幕第712章 鏖戰第878章 鬥法第163章 收權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1400章 接責第362章 闖禍了!第1223章 南唐換主第1287章 死掐第1299章 搓揉第612章 雷霆!天怒!第1519章 站錯隊第160章 民族大義第85章 胃口(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462章 瓦肆第635章 掃蕩第1345章 大事不糊塗第710章 總攻第1218章 如孤親臨第111章 下館子(3更送上,求月票)第150章 國舅爺第224章 橄欖枝第687章 局變第1512章 坦途第1136章 變起第846章 除李計劃第1364章 平逆第1039章 帝師第1049章 兵不厭詐第541章 有刺客!第1471章 蜀國的反應第920章 羣策羣力第889章 投靠第712章 鏖戰第48章 渣兵(嚎啕求推薦票)第1351章 南征序幕第1139章 動手第122章 敲掉門牙(哭求月票的支持)第1156章 前奏第1495章 烙餅有點硬第1172章 狡內侍第964章 伴食相公第1408章 亂麻第315章 納徵第1048章 監國第1527章 誤殺第936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1515章 鷹犬第1222章 家國千秋第127章 仙紙(月票的鼓勵不能少啊!)第1215章 車軌第953章 烤肉第542章 範相有請第239章 反算計第698章 天亮決戰第196章 天譴(四更,求保底的月票)第1317章 偶遇第335章 偶遇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1132章 黃剝皮第1277章 克范陽第1443章 密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