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並非將幹害

公元208年,意欲一統華夏的曹操,揮師進逼東吳,拉開了中國戰爭史上盛名歷久彌新的"赤壁之戰“序幕。戰役實施期間,發生了"舌戰羣儒"、"草船借箭"、"蔣幹盜書"等膾炙人口的橋段。本文擷取曹操聽信謀士將幹之言,怒斬蔡瑁、張允一事中的蔡瑁其人,作一介紹,籍以豐富讀者談資。

蔡瑁,出生年月不詳,字德珪,襄陽蔡州,即時下湖北襄陽市人。蔡瑁出身名門望族,其父蔡諷,乃系東漢末年名士。因於這層身份,蔡瑁的不少至親,與朝廷大臣或地方官員結有姻親。蔡瑁的二姐,就是荊州刺史劉表的繼室。

劉表系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早年因參與太學生運動,受黨錮之禍牽連,逃亡在外。黨禁解除後,重入仕途。公元190年,長沙大守孫堅,聽信誣諂,迫使荊州刺史王睿吞金自殺。其時掌控朝廷的董卓,提議漢獻帝劉協,下旨遣派劉表代理荊州刺史。

劉表到任荊州,發現江南宗賊興盛,亟需剷除,於是啓用蔡瑁與南郡蒯越、蒯良等,共商平定江南諸多盜寇匪霸之策。基於措施紮實,社會治安很快得以改觀。出於感激,劉表先後委任蔡瑁爲江夏、南郡、章陵等太守之職,同時重用蒯越、蒯良等。時隔兩年,因平定江南有功,朝廷封賜劉表爲鎮南將軍。劉表不忘蔡瑁鼎力,任命其爲"鎮南將軍軍師"。

劉表統治荊州期間,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他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劉表爲人多疑,但無跨州吞郡之志。

公元200年,跟隨袁紹的劉備,在其大將文丑死於亂軍之後,感覺袁紹敗相日顯,己然難以依靠,於是決定前往荊州投靠劉表。礙於本家情面,更主要的是防劉備坐大,劉表拔了幾千人馬,打發其去新野駐防。

這期間,發生了蔡瑁、張允欲謀劉備性命的事件。原來,蔡瑁與曹操乃系發小,兩人關係甚好。蔡瑁見戲弄曹操的劉備留駐荊州屬地,擔心他故技重演,架空劉表,自成一霸,因此與張允商議,趁劉表宴請劉備時,滅了劉備。好在有人告密,劉備便騎"的盧"逃命。蔡瑁、張允帶兵窮追不捨。劉備在檀溪受阻,絕望中哭喊:"的盧,的盧!果然害我!"的盧突現靈性,躍過檀溪,救了劉備。

劉表與髮妻育有兩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因劉琦音容笑貌酷似劉表,故劉表對其十分寵愛,傾心培養劉琦。不想後來劉琮娶了蔡夫人堂兄弟之女爲妻,蔡夫人就在劉表面前老是讒言劉琦。劉表非常在乎這個後妻,因此凡是蔡夫人所言,皆予採信。劉琦漸趨失寵。劉琮則在蔡瑁和劉表的外甥張允等將領關照下,日益得寵。

公元208年,曹操率領大軍南征伊始,本來身體有恙的劉表,每日熬受日趨緊張的戰況,病情越來越重。聞知父親病入膏肓,劉琦從江夏趕回襄陽探視。蔡瑁擔心劉琦與劉表相見,觸動父子感情,劉表來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冊立劉琦爲繼承人,故率先攔下劉琦,明裡勸導,暗含恐嚇:"將軍委派你鎮守江夏,責任十分重大。如今你擅離職守,將軍見到你一定會生氣,罵你是個不顧大局的小人。這種傷害親人感情,增加親人病勢做法,根本不是孝順,而是大逆不道。"說罷,蔡瑁就令手下,推搡劉琦出去,嚴禁他與劉表見面。劉琦無可奈何,流着眼淚返程。

劉表彌留之際,不見劉琦前來探視,自然憎恨劉琦無情,不久去世。蔡瑁、張允等就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

這年九月,曹操大軍抵達新野,蔡瑁與張允脅迫劉琮服降曹操。曹操解決了荊州的歸屬問題後,專程前往襄陽,親自拜訪蔡瑁。史載,曹操徑入蔡瑁臥室,直呼要見蔡瑁之妻。見後對蔡妻說,他和蔡瑁是故交,今日再聚,實乃幸會。亦有野史謔傳,說曹操進入蔡家臥室時,只有蔡妻一人,於是有過一段外人不知的真空時間。更有人戲言,說曹操斬殺蔡瑁、張允,源於蔡瑁戴了綠帽後,常對張允發泄不滿,故被人告發,曹操索性借題發揮。

但據《三國志》記敘,蔡瑁投了曹操後,歷任曹魏從事中朗、司馬、長水校尉,直至封爵爲漢陽亭侯,平安無事,自然老死。

不過對於此說,有學者認爲破綻甚多。最大的疑點來自魏文帝曹丕對蔡瑁、張允的惡評:"佞邪穢政,愛惡敗俗,國有此二事,欲不危亡,不可得也。何進滅於吳匡、張璋,袁紹亡於審配、郭圖,劉表昏於蔡瑁、張允。匡、璋、配、圖、瑁、允之徒,固未足多怪,以後監前,無不烹菹夷滅,爲百世戮試。"將那麼長的一段古文譯成白話文,只需以下一句話:六人所犯之罪,足可烹煮,即使過了千百年也難解恨。

曹丕之所以對蔡瑁、張允之類如此仇恨,源因他的切膚之痛。當年曹昂戰死、曹衝病死,順勢成爲長子的曹丕,理所當然成爲世子,但朝中一批看好曹植的文武大臣,卻向曹操進言選擇曹植爲接班人。相信那段時間,曹丕的內心煎熬,一定難以言表。及至瓜熟蒂落那天,曹丕失聲痛哭。從中可見,世子之爭給他帶來的傷害。

大家知道,曹丕稱帝於公元220年,六年後駕崩。《三國演義》一書中蔡瑁、張允被斬這個情節,即使真是羅貫中杜撰,兩人也應該難以逃過曹丕的"差評",因此蔡、張兩人要想安享餘年,顯然不大可能。這也是蔡瑁卒年之所以不詳的原因吧。

如此看來,《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一定是充分認同了曹丕的說法,因此在時隔一千多年之後,以演義方式,對蔡瑁、張允再予"烹煮"一回。由於兩人被斬這個橋段,貫穿着周瑜將計就計、蔣幹急於邀功、曹操不分青紅皁白等情節,因此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必要感謝羅貫中演義出這麼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兇手其實是此人哭笑不得手段妙愚忠之才遇庸主這個謀士有點冤假作真時真亦假浪子回頭金不換子不繫父見董允竹籃打水嘆步闡仁爲第一義居次禍國殃民枉爲臣高傲清廉贊鄧芝字讀一半大都錯昏饋靈帝毀江山姜維乃悲情人物救火隊長皇甫嵩恃強凌弱燒自身情到用時方知絕屈指可數一良將內事不決問張昭瘦死駱駝比馬壯英雄難過美人關涼州能安靠張既親人蒙難痛無奈陰溝翻船爲哪般皇親國戚照吳懿蜀漢馬忠多輝煌大儒大義獨盧植烏桓之戰定北方人物性格隨境變父女惡行天地怨男人一半是女人絕處逢生公孫恭這個謀士有點冤坐駕優劣關乎命假仁真奸最是壞人生何謂是成功勇猛大義令人敬劉備是兒壞孫好塗脂抹粉郭皇后傳奇一生看虎侯這個謀士有點冤路人皆知非笨蛋家教事關成與敗妙手回春亦有憾牌技優劣看心態善良暴戾陰陽面三國時期間諜案不勝酒力丟性命人若作孽不可活冢虎韜略隱爲首不識廬山真面目文臣武用屬衛瓘清濁太明害張溫假仁真奸最是壞鐵肩道義宗預擔外斂內放是陳祗明蒙暗混可排憂河東河西輪流嘻人生何謂是成功審時度勢一良將三國鼎立始與滅張遼戲耍三巨頭豔服隱藏羞恥情曹操最恨哪三人文廟武廟都有他惡貫滿盈蓋棺定媳婦變婆惡滿貫冢虎韜略隱爲首人生何謂是成功三國時期龍虎狗絕處逢生公孫恭張遼爲何不打蜀曹豹無涉虎豹騎三國官名今日解文盲將軍戰功傲人心不足蛇吞象鐵肩道義宗預擔高傲清廉贊鄧芝浪子回頭金不換既菜又壞一蠢將情操當可追諸葛身在蜀漢心在魏酸棗會盟後果酸晚節不保名遭辱人生何謂是成功青黃不接是大忌涼州能安靠張既情操當可追諸葛人中完美數高順界橋之戰顯麴義皇親國戚照吳懿人品優劣敗中覓愚忠之才遇庸主現實與理想之別沉默無聲一良將料敵如神看滿寵謀士成堆牌難打一場政變皆改弦坐駕優劣關乎命死後哀榮實堪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