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凌煙閣

石景芬是嘉慶年出生的人,今年五十五歲,還不服老,因此說完這句話之後,又覺得有些後悔:“我是道光爺欽點的進士,不應該來這啊!”

他二十三歲中的進士,那一年道光皇帝看他書法寫得好,就把他點爲進士,這些年他一直覺得君恩深重,自己非報不可,現在從賊,實是無奈之舉,甚至還生了些悔意。

張玉藻也是降人,自然知道石景芬心裡想着什麼,他對石景芬說道:“石知府,我也是受過道光爺君恩深重,只是光復漢室大室,豈能計較這點滴舊恩,現在天朝興盛,正是用人之際,你來得最好!”

他繼續說道:“現在您只管坐鎮金華府就是,檢點說什麼時候破城,這金華府就什麼時候破城!你多上摺子,請浙閩兩省速調大兵求援金華府。”

這是賣主求榮的行徑,石景芬嘆了一口氣,那邊張玉藻繼續順波逐浪:“還有,我知道石知府有官聲,石頭御史的名號不是白叫的,上任從來不帶家屬,我是佩服得很,但是現在你還坐鎮金華府的話,快點把家人接過來吧!”

“只能如此了!”

石景芬現在算是什麼都明白了,柳暢爲什麼叫留下一個金華縣圍而不攻,甚至到了隨手可得的程度,還是不撕破這層皮,完全是想把金華府作爲誘餌,吸引清軍主力來救援金華府。

清軍主力原來以爲金華府城內還有六千戰兵堅守不出,紅賊頓兵于堅城之下,到時候可以裡應外合,哪料想紅賊根本是以逸待勞,反手就把救援的清軍解決了。

果然是柳絕辣戶啊!出的毒計都是如此之毒辣,只是石景芬下定決心從賊了,只能對不起辛辛苦苦來救援的友軍了:“那麼該怎麼寫,還得麻煩張總裁了,還有,麻煩你開個路引,讓我把家人接過來!”

“還有一點。”石景芬這人倒是囉嗦得很:“我只寫信給浙閩兩省,寫給金陵向項然亦可,但是絕不可寫信給江西,我不能對不起家鄉父老!”

石景芬是江西樂平人,因此他不願意自己在家鄉背一個罵名,張玉藻也明白他的心理:“我知道我知道,我也從來不坑家鄉人!”

石景芬也找了一個藉口爲自己下臺:“若不是今上無道,重用張玉良這等劣將,我何至於從賊啊!”

……

他與張玉藻交流了小半個時辰,同爲降人,兩個人的交流毫無阻礙,張玉藻這才帶了石景芬去見柳暢。

“檢點,這位就是石芸齋石府臺了!”

石景芬的表字是芸齋,因此柳暢也是牽着他的手說道:“實在是石府臺過來的消息暫時還要保密,不然我出大營迎接府臺!”

“不敢不敢!”石景芬也是給柳暢跪下了:“先前抗拒義師,罪大惡級,實在是不敢當啊!”

“何必如此!”柳暢當即笑道:“你與張總裁,可以說是我的孔明與龐統,何必如此謙虛,只是現在還需要石府臺穩坐金華府,四處請援!”

這是給過去的老同事下黑手啊,只是石景芬既然走出了第一步,就難免走出了第二步:“給杭州何根雲還是福州張部堂?”

“給杭州何桂清!”柳暢說得很直接:“我現在在金華府有戰兵不下萬人,不管清妖來什麼部隊,我都有必勝的把握!”

“只要不給江西方面寫信,我都能寫!”石景芬答應下來了:“我不能對不起家鄉人,只是若是張國樑率衆來浙,該如何是好?” щшш⊙ тt kдn⊙ C〇

“我軍初入浙中的時候,向項然派張國樑領大兵援浙,那時候我只能束手就擒,可是現在金處皆爲我有,張國樑若來,也是無事無補了!”

柳暢說的是實話,進入了金處兩府之後,虹軍不但打敗了饒廷選與張玉良軍的主力,而且還繳獲洋槍洋炮上千杆,又新購洋槍近千杆,增加十個營的建制,實力遠非入浙中之初所能比,更不要提現在戰事基本已經結束,這個部隊一邊訓練一邊實戰,戰鬥力提到了很大提升。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張玉樑援浙,也改變不了金處臺三府已經盡爲虹軍所有的事實,只是雙方恐怕有一場苦戰了:“好,我現在就寫,不給江西寫信就行!”

江西?

柳暢沉吟了一下,現在江西是曾國藩系湘軍的地盤,前不久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消息,曾國藩下了狠手,把同鄉兼同年陳其邁趕下了臺,企圖把整個江西都接收過去。

只是現在柳暢雖然做過了湘軍提前入浙的準備,但是湘軍畢竟算是強敵,在這種情況下,雙方越遲交戰,對柳暢就有利些,因此他說道:“曾國藩在江西與太平軍打得熱火朝天,我們就不打攪他了!就不知道這一次向項然在金陵會派誰來援浙?是鄧紹良,還是秦如虎,或是周氏三兄弟?”

這是江南大營有名的戰將,份量比張玉良那個敗軍之將重得多。

那邊石景芬算是對江南大營瞭如指掌:“我看鄧紹良的可能性居多,他在江南大營的份量,僅次於張國樑等二三人,演變到現在這個局面,非得鄧紹良出馬不可!”

“鄧紹良若來,我有全勝之把握!”柳暢笑着說道:“石府臺若立了此功,凌煙閣下,自有閣下的位置!”

凌煙閣?石景芬不由激動起來,當即又給柳暢跪下了:“老臣謝過主公隆恩了!”

……

杭州。

浙江的局面是一天比一天敗壞。

到現在,溫處金臺四府二十九縣又一廳,除了金華縣因爲石景芬坐鎮,城中兵勇六千堅守不出,紅賊暫時不能破城之外,已經盡數淪陷了,考慮到台州府的象山縣也落入紅賊之手,紅賊已經據有整整三十個縣級行政單位。

“實在想不到啊!當初若是紅賊初一起事,即從江南大營飛調大兵來援,何至今日啊!”

說話的是按察使晏端書,只是他這麼一說,那邊何桂清就直搖頭道:“現在說這些卻又有什麼用,現在是怎麼樣才能挽回局面,天幸石景芬在金華縣守得甚好!”

紅賊已經拿下了三十個縣,卻還沒侵犯近在咫尺的寧紹兩府,那麼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金華府尚在清軍之手,因此紅賊不敢傾力北犯,可是石景芬告急的血書卻是一封接着一封。

那邊王有齡也在感嘆不已:“現在紅賊還不曾北犯寧紹,曾滌生已經在我們背後插了一刀子,你們說這該怎麼辦?”

曾滌生何止是插了一刀子那麼簡單,何桂清卻是淡然一笑:“這次還是多虧了臬臺。”

“連累了撫臺撤職留任,晏某實在是羞於啓齒啊!”晏端書低下頭去:“撫臺,今天這個局面,已經不是我們浙江一省所能挽回了,誰能料想,不過半年多點時間而已,紅賊竟然勢大至此,那柳絕戶真是漢唐以來絕無僅有的悍賊!”

“我是真要謝你!”何桂清是個絕頂聰明之人:“若非臬臺,我恐怕現在連錢糧都無法籌措了!”

他說的是截留漕米的事,原來最初說截留幾萬石漕米以供軍需,但是軍務緊急,浙省財源已絕,在這種情況下截留的漕米越來越多,現在已經突破了二十萬石。

自從太平軍起事,每年北運的漕米就成了中樞最關心的一件,現在何桂清和晏端書截留漕米超過二十萬石,北京城的旗民就拿不到鐵桿莊嫁,都急得真跳腳,咸豐帝也是動了真怒,加上曾滌生上了幾本攻擊何桂清的奏摺,結果何桂清就落了一個撤職留任的處分。

但這樣的處分對於何桂清來說,只是毛毛雨而已,他反而說道:“臬臺,雪軒,你們都是我的自己人,現在浙省糜爛到這種程度,已經是儘儘人事而已了,就是撤了我的撫臺之職,我也沒有什麼埋怨!我恨的是有些人在背後給我們插刀子,我們在浙省勉強維持局面,他們卻搶在紅賊前面抄我們的後路。”

這說的是自然也是曾國藩,曾國藩與何桂清這兩個政治集團,現在已經是勢如水火,尤其是最近更換浙江布政使的事,更是讓何桂清勃然大怒:“我說句誅心的話,寧可亡於紅賊之手,也不可亡於曾滌生之手。”

那邊王有齡當即問了一句:“撫臺,那浙江布政使的人選,定下來沒有?”

“雖然沒定下來,卻已經是有眉目,果然要來一個湖南人……”

他是雲南人,晏端書是江蘇人,而王有齡是福建人,三個人都對曾國藩這個湖南人沒有多少感情,因此一聽說來了一個湖南人,不由一起皺起眉頭來:“一個湖南人?這可是要抄撫臺的後路啊,布政使接巡撫之職,本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更不要說他背後有一羣湖南人。”

晏端書倒是問了一句:“是哪一個湖南人?現在非得預作準備不可。”

何桂清當即說了:“廣西布政使胡興仁,他一個廣西布政使大老遠跑到我們浙江來當布政使,真是不容易啊!你們可有什麼應對的法子?”

第283章 包美英第438章 戰法第276章 婚宴第464章 被遺棄者第155章 第一擊第160章 勸降更第236章 處州攻略第97章 圍城第400章 新軍第139章 奔襲第528章 躍進第549章 典範第366章 寧失蘇常第543章 隱憂第279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403章 借兵第75章 玉人第127章 女神第188章 反覆第424章 待機第18章 槍林第492章 用兵方向第199章 逆推第149章 暴利第532章 內閣第11章 實力第60章 斬草除根第19章 龍槍第410章 小變故第283章 包美英第521章 勤王第353章 不決第576章 一路同行第418章 救援第543章 隱憂第77章 鄧肯第451章 孟託班的改變第107章 立營第289章 瞿振漢的遺產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264章 胡雪巖第272章 百萬公債第422章 華麗第85章 於村第425章 潰走第101章 威脅第479章 意外第336章 機遇第493章 整軍建政第383章 命第54章 雪恨第244章 早死早脫生第68章 另一種大捷第138章 打兔子第137章 大潮第438章 戰法第384章 萬馬奔騰第14章 隊列第279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503章 秋意第356章 新年第370章 女團長第257章 紅潮第196章 善後第184章 捕俘第192章 豆腐榨油第3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03章 秋意第489章 凝冰第407章 穆拉維約夫第92章 羈縻第507章 停兵第7章 內憂第226章 破竹之勢第127章 女神第325章 騾子第283章 包美英第15章 葛五第247章 馳援第504章 張樂行第65章 奇兵第142章 雙贏第577章 盡情射擊第499章 波瀾第140章 武紅船第339章 北竄第508章 波折第163章 張承志更第3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90章 小事第173章 起潮第475章 福建第36章 分兵第58章 突入第543章 隱憂第473章 封王第246章 鄭義門第460章 燃燒第498章 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