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7)

樂觀地接受上蒼賜給你的孩子你首先應該承認自己是多麼幸運,上蒼賜予了你一個敏感體貼、細緻周到、沉默寡言的孩子,儘管他不太容易親近陌生人、在社交當中顯得小心翼翼,但是總體來說他是快樂的。有這麼一個安靜的孩子,你應該感到慶幸。正因爲有了他,世界將變得更加溫暖、親切。

你越是用力地拉孩子,他越是退縮你當然會滿心想要幫助你那害羞的孩子,但是你必須十分小心,因爲你越是拉他,有些孩子就越是會退縮。你可不能強迫孩子改掉害羞的“毛病”。比較好的辦法是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氣氛,讓他能夠自然而然地培養起他的社交個性。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要是聽到你說他“害羞”,孩子會認爲他自己身上存在着一些不對勁的地方,這會使他更加害羞。如果你一定要用某些詞彙來描述你的孩子,那麼可以說他是“不引人注目的”,或者是“沉默寡言的”,這樣的描述更爲親切,也更爲準確。你給孩子貼上的標籤也會影響到別人對待孩子的方式。如果你把孩子說成是“害羞的”,那就會讓別人過分地關注你的孩子,好像他們必須做些什麼來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似的。如果你們去看望南希阿姨,你希望你那沉靜的孩子給南希阿姨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那你就要避免對他這麼說:“別害羞,南希阿姨又不會咬人。”這樣對他說一定會讓他閉上嘴巴。你應該事先告訴孩子大人對他有什麼樣的期待,你只不過要求他簡單地和別人打個招呼,行爲舉止安靜、有禮貌。對孩子的期望不能超過合理的限度,千萬不要對孩子要求過高。別老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身上,當你不那麼緊張之後,相信南希阿姨是會喜歡上他的。可以鼓勵孩子帶上一樣他最喜歡的東西(比如自己的藝術收藏、遊戲棋,或者他幫你烘烤的餅乾)去看南希阿姨,從而讓南希阿姨可以用這樣東西作爲橋樑來與他進行溝通。

不要硬拉着你們的小演奏家進行現場表演爺爺、奶奶到家裡來看你們,你急不可待地要5歲大的約翰尼彈鋼琴給他們聽。其實,你不應該不作事先安排就向約翰尼提出這樣的要求。這個年輕的鋼琴家會躲得遠遠的,留下你在那裡一個勁地道歉,奶奶也會感到奇怪,爲什麼約翰尼這麼害羞。你應該在私底下先徵得孩子的同意。“你彈得這麼好,奶奶很喜歡聽你演奏,你願意彈一小段給她聽嗎?”這樣的做法充分地考慮到了孩子在大庭廣衆之下展示本領時常常會有的侷促不安的感覺。有些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一有觀衆,他們就會登臺表演。而另一些孩子會小心謹慎地不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本領,只有當他們取得進步之後纔會逐漸地放鬆起來。一開始,他們會爲了自己高興而輕鬆自如地彈鋼琴。後來,他們會爲父母演奏(因爲即使孩子彈錯了,父母也會拍掌喝彩)。只有在信心上有了一個相當大的飛躍之後,他才能像莫扎特那樣爲大家演奏。

嘮叨的母親和膽小的孩子比較內向的孩子如果有一個外向、專橫的母親,那就更容易使孩子形成害羞的性情。

蘇西是一個不引人注目的、有禮貌的5歲女孩,相當容易親近,她和媽媽來到我的診所進行入學體檢。我問蘇西,她是否願意告訴我她有什麼煩惱或問題。我對她說:“蘇西,這是專門爲你進行的檢查。”由此開始與她的交談。蘇西剛要開口告訴我她的憂慮時,她的媽媽打斷了她,對我說:“她感到……”然後滔滔不絕地告訴我詳細的情況。我問孩子道:“蘇西,你的感受是不是像你媽媽說的那樣?”就在蘇西說出第一個音節的一剎那,媽媽又打斷了她:“她還覺得……”就這樣,這次檢查本該是蘇西的,卻變成了媽媽的體檢,起先還活潑、快樂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畏畏縮縮的膽小鬼,隨着媽媽音調的升高,她變得越來越退縮。到檢查快要結束的時候,媽媽呵斥女兒說:“好了,蘇西,別害羞。告訴醫生有什麼東西讓你感到煩惱。”在剩下來的檢查過程中,蘇西一直都一言不發,她的精神已經完全被她那嘮叨的媽媽壓垮了。當蘇西離開體檢室、跟着護士去打防疫針的時候,她媽媽湊上前來告訴我說:“醫生,她實在是很害羞,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蘇西的媽媽是一個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盡心盡職的家長,她並非是有意地要阻礙蘇西社交能力的發展,她只是沒有敏感、體貼地去傾聽孩子、讓孩子說話。蘇西也並不是故意要害羞,她只是受到了媽媽的壓制。媽媽不能充分地讓蘇西講話,這阻礙了蘇西交流能力的發展(至少當媽媽在面前時是這樣),而且也使得媽媽自己不能很好地學會傾聽別人。我向蘇西的媽媽提出建議說,如果她能在有蘇西在場的時候少說幾句,蘇西就會在她面前變得外向、開朗起來。蘇西的第二次檢查就進行得好多了。她媽媽安靜地坐在蘇西的身後,當孩子說話時,她讚許地點着頭。

西爾斯經典鏈接:在家庭面對壓力時如何養育孩子

孩子經常選擇在父母最缺乏應對能力的時機來做出最糟糕的行爲。在家庭面對壓力時,比如在搬家、生病、換工作,或者是在急着要趕去某個地方的時候,你管教孩子的能力以及孩子接受管教的能力都會削弱。爲了能吸引心不在焉的父母關注自己,孩子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出糟糕的行爲、讓父母討厭自己。無論你多麼的專注於自己的日程安排,你都必須保持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應該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告訴他們你對他們有什麼樣的期望。比如:“有一個重要的客人要來看望媽媽,我感到很緊張。我希望你像平時那樣小心謹慎,並且告訴我你需要什麼。”“媽媽的朋友死了,媽媽很想念她。媽媽很喜歡你擁抱媽媽,但是你不必爲了安慰媽媽總是陪伴在媽媽的身邊。我的悲傷會一天天減少的。”

養育膽怯的孩子

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感不僅能夠減輕他們內心的焦慮,而且也爲你們提供了建立起密切親子關係的機會。在你和孩子共同戰勝恐懼的過程中,還可以讓他學會從你那裡得到寶貴的支持。

孩子爲什麼會恐懼孩子們不會像成年人那樣考慮問題。世界上的大多數事物對孩子來說都是未知的,他們害怕這些未知的東西。學齡前的兒童還不能分辨什麼是不用害怕的,什麼是真正具有危險的。真實世界在孩子眼裡可能十分恐怖。在兩歲到四歲之間形成的想象能力爲孩子打開了一個奇妙的想象世界,結果導致了一些令人恐懼的幻想。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夠在自己的心裡想象出各種各樣的人物和動物,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這些形象可以是十分嚇人的。白天讓人感到可愛的恐龍到了夜裡就可能變成了妖怪出現在孩子的夢中,驚擾了孩子的睡眠,這種情況在這個年齡段是十分普遍的。

孩子們具有想象妖怪的能力,但是還不能理解這些妖怪只不過是幻想出來的形象,這使得他們產生了巨大的恐懼。每個孩子的恐懼都是各不相同的,一個孩子恐懼的東西可能讓另一個孩子感到十分迷戀。有些孩子喜歡玩真空吸塵器,而另一些孩子會把真空吸塵器當成是一個發出巨大吼聲的、見東西就吃掉的妖怪。學齡兒童更害怕家庭關係和健康狀況的變化(比如被汽車撞了、呼吸困難、父母離婚、死亡等等)。孩子們在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變得膽怯起來,每個孩子的膽怯程度各不相同,感到害怕的東西也不一樣。由於我們夫婦倆總是在孩子入睡的時候陪伴在他們的身邊,即便是對頭幾個孩子也是這樣,因此孩子們從來都沒有害怕過在我們家的臥室裡出現妖怪,儘管如此,海登和埃琳還是經歷了一個對黑暗感到恐懼的階段。由於馬修並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恐懼,因此我們很想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不感到害怕。在他長大到可以解釋的時候,答案終於清楚了:在他小時候,我們告訴過他,他感到害怕是因爲他在不停地想象。他明白了自己的害怕是怎麼一回事,這讓他很高興,很快他就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感。

恐懼是孩子幼年時的一種情緒。只要照料者稍稍給予一些幫助,這種並不愉快的情緒就可以爲情感上的成長帶來良機。在學習正確地處理自己的情感、尋求外部幫助的過程中,孩子要上的第一課就是學會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在此期間你應該給予孩子理解和支持,這會增進你們之間的親密。

幫助孩子對付內心的恐懼

首先,有些事情是你千萬不要去做的。不要給孩子任何表示、說他感到害怕是不對的。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這樣的錯誤信息會讓他誤以爲“我身上一準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你可不要用下面的這些說法去羞辱孩子:“不要害怕。”“別再像嬰兒那樣。”“男孩子(或女孩子)可不應該感到害怕。”這些話根本不能驅散孩子心中的恐懼,只會讓孩子感到無地自容。這樣,孩子就不但害怕黑暗,他還害怕把自己的恐懼感告訴別人,不願意尋求別人的幫助來克服內心的恐懼。恐懼原本只是童年時期的正常問題,這樣一來反而弄巧成拙地削弱了孩子對別人的信賴能力。因此,你不要去加劇孩子的恐懼,而是要對他們表現出體貼和同情:“在我小的時候,我也很害怕臥室裡一點亮光都沒有。”爲了幫助孩子克服內心的恐懼,你首先要對他的恐懼感加以認可。你還應該努力達到一種平衡,一方面不要去忽略孩子的各種恐懼問題,另一方面也不要過多地糾纏在這些問題上,否則的話,你的孩子會爲了得到你的關注而故意裝出恐懼的樣子。

當你對孩子的恐懼作出響應時,你要向孩子傳遞兩個信息:第一,感到害怕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其二,應該讓大人知道你心裡的恐懼,並且尋求大人的幫助。要讓孩子放心,“爸爸、媽媽(或者其他值得信賴的成年人)會保護你的”。一定要記住,不要用這樣的話去貶低孩子:“沒有什麼好害怕的,”或者“你這樣害怕真是愚蠢。”你千萬不要利用或者製造恐懼來管教你的孩子,別對他說:“如果你不起牀,黑鬼就會來抓你,”或者“你要是頂嘴,上帝會懲罰你的。”

爲孩子做出不膽怯的榜樣如果你和孩子之間相當親密,那麼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就會比較容易。如果某樣東西或者某個人對於你是安全的,那麼孩子會感到對於他來說同樣是安全的。在1歲和2歲時,孩子們一般都會對陌生人感到害怕。你應該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孩子這個陌生人一點兒都不可怕,從而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恐懼感。許多孩子都會害怕昆蟲,這是因爲他看到成年人在一隻金龜子嗡嗡地飛過的時候會驚恐地躲開。對於閃電、雷鳴的害怕也是由於同樣的原因。在暴風雨來臨的時候,爲了使你自己保持鎮靜,你可以唱起“這是我最喜歡的東西”這首歌。即使是到醫生那裡去看病,你也可以讓孩子感到不那麼可怕。在去看醫生之前,首先讓孩子去玩一玩醫療設備的玩具,你可以扮演醫生的角色,和他一起來做檢查身體的遊戲,這樣,孩子就會知道到醫生那裡去將發生些什麼。也可以讓孩子扮演醫生,去給他的寵物、洋娃娃或者動物標本進行體檢。

西爾斯經典鏈接:對恐懼的治療

我們家的壁爐最近出了一次事故,這可嚇着了勞琳。當火苗“回到它自己的地方去了”之後,我們馬上就把爐前的鐵箅子和玻璃門關了起來,然後一家人圍坐在壁爐邊,談論着燃燒的火焰在爐子裡時是多麼的美麗、一旦它竄了出來又是多麼的可怕。我們談論着使用火爐的規則,並且讓勞琳儘管放心,我們大家一定會小心地遵守這些規則,不會讓火焰傷害到我們。在那天晚上剩下的時間裡,她一直不停地在講述着剛纔的經歷,她每講一次我們都對她表示出注意和關心。她告訴我們火苗是怎樣“差點燒到我”的。我們和她的交談幫助她克服了受到的驚嚇,我們對她的傾聽幫助她忘掉了剛纔的恐懼。

要始終認真地對待孩子對保姆的畏懼在一般情況下,彼此之間的熟悉會減輕孩子的恐懼。當你要把孩子交給某一個保姆照看,或者是要讓某個親戚來照料時,如果孩子會變得十分的緊張不安,那你就應該換個人來照料孩子。即使看起來不一定會發生虐待孩子的暴力行爲,你也應該耐心地向孩子解釋、消除他的疑慮。

入睡時的恐懼對於小孩子們來說,夜晚是一段可怕的時間。對黑暗的恐懼以及對與父母分離的恐懼相互交織在一起,使許多孩子難以入眠。因此在睡覺的時候,應該將夜燈打開。你應該將孩子摟在懷裡,給他講一個輕鬆的故事,輕輕爲他撓背,哼一段搖籃曲,讓他能夠安然入睡。在他睡着之後,將那些輕柔的音樂磁帶再放上一個小時左右。年幼的孩子需要這些幫助手段,因爲他們自己還不能運用邏輯思維來克服內心的恐懼。對於4歲以上的孩子,你可以幫助他自己去克服對黑暗的恐懼,可以要他告訴你在他心目中“黑暗”是什麼。要鼓勵孩子把他心中的恐懼感用圖畫表達出來:“你來畫一幅圖畫,把黑暗的房間是什麼樣子、給你什麼感覺畫出來。”如果孩子畫出來的是一幅黑色的畫面,裡面有一隻橙色的妖怪躲在牀底下,那你就能夠知道他到底怕的是什麼了。

第2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49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7)第39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7)第58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9)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65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6)第1章 序一 爲了孩子的未來——海闊而天空第6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5)第46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4)第6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1)第6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7)第68章 結束語:養育計劃的一個範例第1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59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0)第2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23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41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9)第48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6)第4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5)第33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第49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7)第62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3)第38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6)第44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2)第68章 結束語:養育計劃的一個範例第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67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8)第59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0)第6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1)第13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3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52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3)第1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4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5)第2章 序二 一位父親的發現之旅第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19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5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3)第39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7)第1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1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3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2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4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5)第68章 結束語:養育計劃的一個範例第35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3)第3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5)第43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1)第6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1)第40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8)第44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2)第2章 序二 一位父親的發現之旅第19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1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1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2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49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7)第65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6)第9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53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4)第2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1章 序一 爲了孩子的未來——海闊而天空第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3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1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58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9)第5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5)第2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2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2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3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2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1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2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6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7)第6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1)第58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9)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6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5)第1章 序一 爲了孩子的未來——海闊而天空第43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1)第1章 序一 爲了孩子的未來——海闊而天空第45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3)第45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3)第18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3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41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9)第1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42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0)第2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49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7)第1章 序一 爲了孩子的未來——海闊而天空第68章 結束語:養育計劃的一個範例第57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8)第3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