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C

搬到洛陽以後,左思仍然堅持寫作,在讀到東漢班固、張衡所著的描寫當時全國最大的兩個都市——洛陽和長安的《兩都賦》和《兩京賦》的時候,左思有了些新的想法。他覺得它們雖然寫得是文辭華麗,可是有些華而不實,所以他下定決心,要寫一篇《三都賦》,把三國時代的三個國家的首都——洛陽、建業、成都都寫進去,超越這兩位前輩。

主意一定,左思就開始大量收集相關的資料,一邊收集一邊寫,因爲他的水平實在有限,所以只好一邊學習一邊寫,有時候上着廁所突然想起一個好詞,都要趕緊提上褲子回到書房把它寫下來。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三都賦》也一個字一個字的在增多,左思也從小夥子變成了中年人。

十年之後,《三都賦》終於完成。

已經從小左變成大左的左思,興沖沖的把自己十年的心血公佈出來,可當時他什麼名氣都沒有,也沒有什麼炒作手段,所以《三都賦》根本無人問津,偶爾有看的人,也都把它批評的一無是處。

左思不服氣,他認爲自己寫的是好東西,是好東西就必須流傳下去。在一次次的碰壁後,他把文章寄給了當時著名的文學家皇甫謐(蜜)皇甫謐看完以後,對《三都賦》大家讚賞,給他的文章作了序言。有了大文學家的肯定,很多有名的才子都爭着鑑賞這篇文章,然後給它寫序言、做註解。

左思終於成名,《三都賦》也終於出名了。

大街小巷的人們,開始瘋狂的購買各種複寫版本的《三都賦》,而《三都賦》也一再脫銷,不停的再版印刷。於是,因爲紙張被大量耗費,全洛陽城的紙張價格都一再升高,當時的人們管這種現象叫做“洛陽紙貴”,左思的聲望,就這樣隨着《三都賦》的不斷再版而達到頂點。

功成名就的左思在享受鮮花和掌聲的時候,更是時常想起被鎖在深宮之中的妹妹,於是他寫了兩首《悼離贈妹詩》,來送給左芬,以表達自己對妹妹的相思之情,左芬也寫了一首《感離詩》來回贈哥哥。值得注意的是,已經進入皇宮、嫁入帝王家的左芬,在寫給哥哥的回詩裡見不到半點兒高興的意思,反而特別悲傷淒涼,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司馬炎把左芬招進宮來以後,在很大程度是爲了讓她裝點門面,表示自己有文化而已,就像眼下很多大富翁,都喜歡討明星做老婆,這種心理那是一樣一樣的。對於左芬來說,她呆在皇宮裡簡直是個悲劇,一個長得不好看而只有才氣的女人,在擁有成千上萬美女的後宮裡想要得寵,難度可想而知。實際情況是,司馬炎只有在一些重大場合和得到一件好東西的時候,才把左芬叫來現場作詩讚美讚美,作用仍然是裝點門面,顯示一下皇帝本人愛好風雅、有文化修養而已,左芬在司馬炎的眼中,只是一副會呼吸、會活動的名字畫,她不會比這些東西值錢。

中國現代文學大家錢鍾書曾經通過左芬的《感離詩》高度評價左芬本人,說她的詩不僅僅表達了自己獨居深宮的悲傷,更表現出她是一個不甘於淪落爲頂級花瓶、有理想有志向的女人。然而,對於深處皇宮的女人來說,有理想有志向,恰恰是最不應該具備的東西,它只能增加痛苦和憂愁。

左芬沒有兒女,所以我們猜測,她可能從來沒有被司馬炎寵幸過,因爲凡是被司馬炎寵幸的女人,都住在位置相對好一些、離司馬炎的住處稍微近一些的房間裡,但是左芬沒有這個待遇,她只是在皇宮裡有個睡覺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的女人,只能是活着而已,心情絕對不可能好的起來。在這種沒有親人的地方,左芬日夜愁苦,每當夜晚襲來,孤身一人的悲傷情緒更加濃重,她只能是更思念親人、更思念那個有人情味兒的家,而和家人相見,恐怕更是一種幻想了。

在皇宮大殿之中,除了一些給司馬炎篇歌功頌德的文章,左芬幾乎沒有留下什麼有意義的東西。根據《隋書》記載,到了南朝梁代的時候,左芬寫的文章還有四卷,可是到了《唐志》的時候,就只剩下一卷,等到宋朝編寫《太平御覽》的時候,連一卷也不到了。到了今天,我們還能夠看到的,也就是二十多篇了,這就是左芬唯一的遺物。

左芬的遭遇,其實正是中國古代千千萬萬皇帝大小老婆們的縮影。這些所謂的嫁給中國第一男人的女人們,基本只是嫁給了一個極端榮寵的概念而已,真正得到皇帝丈夫些許恩愛的難度,絕對不亞於在千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在這場用女人的青春和肉體做武器的戰爭中,更多的人則是獨坐在深宮之中,在對皇帝愛撫的想象中老去、死去。

所以在此敬告各位憧憬着嫁給皇上的美女們,別老想着皇帝啦,回到現實中來,找個好人就嫁了吧!

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3、廢立大權B1、導火索——封王歸國A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5、舉國歡慶A2、司馬師的大屠殺B3 、空有其名的國學宗師6、楊家黨的興起A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6、接過爸爸的旗幟4 、酒神劉伶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B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6、楊家黨的興起B1、嵇康之死A1、嵇康之死C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2 、裡外不是人的忠臣B3 、決裂5、過於優秀的弟弟A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C1、遙遠的過去1 、短暫的蜜月時期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B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3、永遠的遺憾B6、楊家黨的興起B3 、西晉官職大展出A6、計劃外的輔政大臣2 、最後的平民一品B3 、新新人類阮咸1、無人性的孫皓B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C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A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3、絕代謀臣之路A2、在亂世中崛起A4、含恨而死C2 、裡外不是人的忠臣A4、含恨而死C3、賈家黨三巨頭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1、千年鮮卑人B4 、酒神劉伶5、舉國歡慶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4、魔鬼皇后A4、高平陵政變C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3、賈充的謝幕B3 、廢立大權A2 、醉酒的阮籍B6、 失敗的道德改革1、嵇康之死C3、鍾會鄧艾之亂B2 、司馬炎的禪讓4、高平陵政變C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5、賈南風的政變C5、蓋棺定論——敗家的開國皇帝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C3 、西晉官職大展出B5、流放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B3、賈家黨三巨頭B3、鍾會鄧艾之亂A3 、新新人類阮咸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3 、西晉官職大展出C2 、最後的平民一品B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4、去留之爭E3、虛無之初——玄學的產生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4、含恨而死D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2、三國時代的結束A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1、千年鮮卑人C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5、蓋棺定論——敗家的開國皇帝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B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1、嵇康之死A5、過於優秀的弟弟C6、接過爸爸的旗幟1、千年鮮卑人A2、如願以償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C3、千年西北血淚史C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A3、永遠的遺憾A3、鍾會鄧艾之亂A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4、去留之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