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長安亂象

呂布霸道的溫柔,令含香無法反駁。

反正就是一句話——我,呂布,看上含香了。

這件事情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含香想要反對,然而反對無效。

含香想要說什麼,可是呂布不聽。

呂布想要含香,誰反對都不行。

呂布彎下了腰,對含香說:“上來吧!”

含香問:“這是做什麼呢?”

呂布解釋,這是做給幷州鐵騎看的。

代表着呂布對含香的態度。

畢竟鳳儀亭住的,可是董卓的女人。

如今董卓死了,很多人都對神秘的女主人感起了興趣。

呂布揹着含香出去,就是要認定含香的身份——呂布的女人。

就這樣,含香跟了呂布,再也沒有故事傳出。

……

董卓生前,在朝堂之上變着法子殺人。

然而又留下了許多朝臣遺孤。

在董卓活着的時候,他們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董卓已死,全都跳出來作威作福了。

王允假裝順應民意,把董卓的無頭屍身,交給了那些復仇者。

那些人變着法子折騰,就是想出一口惡氣。

先是臍插燈草,點起了天燈,以董卓的屍身爲燈油,經久不熄。

又重金賄賂過往百姓,凡是憎恨董卓的人,都可以領粟米一升。

就這樣,過往百姓,都用石頭擲砸董卓的屍體。

一時之間,血肉飛濺。

場面一頓混亂。

恰逢皇甫嵩車駕經過,見有人公然在糧店前打出旗號——凡是打砸董卓屍身的人,進店購糧,贈米一升。

百姓憑號購糧,排成了一支近萬人的長隊,場面極其熱鬧。

更有商家爲了招徠顧客,趁機降價促銷,長安城中亂象迭起。

一片虛假的繁榮,令文武百官歌頌太平盛世,即將到來。

皇甫嵩心想,歷來黨爭,都有規矩。

董卓殺人,尚且不辱沒政敵的屍身。

如今奉詔誅殺董卓,卻是殺人辱屍。

長此以往,朝堂規矩盡廢,都由專擅者憑藉着喜好辦事。

今日董卓一黨雖敗,卻有二十萬西涼鐵騎未滅。

要是激怒董卓餘黨,這長安又得亂了吧?

皇甫嵩一時感慨,命令隨行軍士,驅逐吃瓜羣衆,抱着董卓的殘屍慟哭。

一時之間,老淚縱橫。

哭完之後,又命軍士收斂董卓,讓他入土爲安。

……

溫德殿中,王允高踞首位,以獻帝的輔政大臣自居。

溫侯呂布,依舊以執金吾統領大軍。

至於王允本人,一不加官,二不進爵,以示臣節。

王允專擅朝政,事事以獻帝的想法爲先決條件。

然而獻帝年幼,當然沒有什麼見識,全憑王允一番連哄帶騙,獻帝開心得點頭應允。

朝堂諸事都由王允一言而決。

王允擺宴慶功,文武百官,彈冠相慶。

正在高潮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

大臣皇甫嵩,鬧市哭董卓。

隨後又強行替董卓收屍,進行安葬。

王允聞言大怒,讓呂布派人,捉拿皇甫嵩,前來溫德殿中議罪。

呂布派驍將成廉,帶領一百金瓜武士,出了皇宮之後,直奔皇甫嵩府邸而去。

才走出不遠,迎面碰上了皇甫嵩的車駕。

成廉持詔宣讀。

皇甫嵩以爲,董卓已死,朝堂清明,於是就束手就擒。

然而他低估了豪強們內鬥的野心,也低估了文武百官們落井下石的本事。

此時的皇甫嵩,在盧植和朱雋相繼離開了朝堂之後,已經是當之無愧的漢室軍中第一人了。

成廉帶着皇甫嵩,進溫德殿覆命。

王允喝問:“好你個皇甫嵩,董卓橫屍,吏民稱快。你爲什麼要伏屍慟哭,難道是想要替國賊翻案嗎?”

皇甫嵩回答說:“殺人辱屍,千古奇聞。”

縱是作惡多端的十常侍,殺死大將軍何進之後,也不曾毀辱屍身。

後來任縣侯袁紹,盡誅十常侍,也沒有毀屍惡例。

如今王司徒執天下之牛耳,卻要靠着毀屍泄憤。

難道就不怕遺臭萬年嗎?

王允大怒說:“皇甫嵩匹夫,同情董卓老賊,藐視國家法度,誹謗功勳大臣,必須要按罪下獄。”

王允說完,又向獻帝請旨,收監皇甫嵩。

獻帝雖然不恨董卓,但是他怕呀。

如今王允和藹可親,他當然願意做一個聽話的孩子。

就這樣,皇甫嵩下獄待罪,慶功宴無疾而終。

下了朝之後,王允邀請呂布,司徒府議事。

呂布問:“岳父大人,皇甫嵩擁有四海人望,咱們怎麼處置他呢?”

王允說:“奉先,皇甫嵩必須要死啊!”

如今的漢室朝堂,皇甫嵩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重臣。

如今他又與司徒王允政見不合。

慶功宴上的鬧劇,令王允作賊心虛了呀。

呂布問:“來日大朝會,文武百官們鐵定會替皇甫嵩求情,怎麼殺呀?”

王允回答說:“那就讓他活不到大朝會之期。”

王允更是指出——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與國賊董卓,可是至交好友。

僅憑這一點,殺了皇甫嵩全族也不爲過。

爲了避免夜長夢多,王允帶着鴆酒,親自進了詔獄。

皇甫嵩大驚失色,問王允:“王司徒好大的威風,居然敢不經朝議定罪,就要枉殺朝廷重臣嗎?”

王允說:“你太危險了,我不得不出此下策。”

王允命令隨行軍士,強行灌皇甫嵩鴆酒。

皇甫嵩帶兵多年,勇力不凡。

軍士近不得身,呂布只得親自出馬,一招制服了皇甫嵩。

獄吏之中有一人,是皇甫嵩的心腹,見王允逞兇,不敢相救。

又怕禍及皇甫嵩的家人,於是就悄悄的離開了詔獄,到皇甫嵩府邸通風報信。

王允見呂布搞定了皇甫嵩,親自端着鴆酒,灌入了皇甫嵩的肚子裡。

皇甫嵩無力掙扎,含恨辭世。

……

皇甫堅壽家中獨坐,正在心有餘悸之間,得了密報。

當即就要召集家兵軍士,替父報仇。

獄吏勸說:“公子,大人遭難,無力迴天。”

司徒王允,有執金吾呂布,作爲爪牙,殺之不得,這一去恐怕會是羊入虎口。

皇甫堅壽問:“難道我皇甫家,就只能坐以待斃嗎?”

獄吏回答說:“太師董卓雖然死了,但是他的二十萬西涼鐵騎,可是絲毫未損。”

將來的長安,誰說了算還不一定呢?

皇甫堅壽聽了之後,連夜帶着人出了長安城,去陳倉投奔牛輔去了。

……

再說司徒王允,毒死了皇甫嵩之後,又讓呂布帶着人,去誅殺皇甫嵩的家人。

呂布趕到的時候,皇甫家已經人去樓空了。

呂布只得趕回司徒府,與王允商議對策。

呂布說:“岳父大人,皇甫堅壽這一逃,長安城的虛實,可就暴露了。”

董卓死了,可是他的爪牙還在呢?

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牛輔。

五人統領二十萬西涼鐵騎,就在長安周邊,不得不防呀。

王允問:“奉先以爲,該拿誰開刀呢?”

呂布說:“虎賁將軍李肅,一向反覆無常,不如命他統領五萬董卓軍藍田大營的舊部前往陳倉,討伐牛輔,殺雞儆猴。”

王允點了點頭,畢竟李肅與呂布齊名,對王允來說,也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董卓軍的舊部之中,對王允懷恨在心的,也不在少數。

王允可沒有呂布的本事,還是把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爲妙。

呂布只是想着——天下第一,只有一個。

有了方天畫戟之後,就不再需要畫戟李肅了,這是規矩,只能活一個。

虎賁將軍李肅,正在軍中與李恬議事。

李恬問:“將軍,咱們真的要追隨執金吾大人嗎?”

李肅說:“現在已經別無選擇了。”

幷州鐵騎與西涼鐵騎,已經徹徹底底的決裂了。

李肅命人打出虎賁軍的旗號,大張旗鼓的討伐牛輔。

五萬虎賁軍,在李肅的帶領之下,朝着陳倉進軍。

……

陳倉城中,西涼鐵騎大營。

李儒接納了皇甫堅壽一行人。

當李儒問起董卓的後事的時候,皇甫堅壽忙把王允殺人辱屍,又鴆殺重臣皇甫嵩的事情,說了出來。

牛輔問:“軍師,王允倒行逆施,做出了殺人辱屍的惡行,西涼鐵騎還要袖手旁觀嗎?”

李儒說:“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正在這個時候,心腹李文來報說:“軍師,牛將軍,長安刺候快馬急報!”

李儒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着:

虎賁將軍李肅,率領五萬虎賁軍,準備攻打陳倉。

經查:虎賁軍的前身,就是西涼鐵騎在長安藍田大營的守城部隊。

李儒把信給了牛輔,隨後就說:“就是這個李肅,幾次三番壞了我的計策,害了太師董卓的性命。”

呂布替父報仇,王允開啓政爭,都無可厚非。

唯獨李肅,只因太師未曾給他加官進爵,便懷恨在心,恩將仇報。

如今李肅大軍來犯。

必須要迎頭痛擊,替董太師報仇雪恨。

牛輔得知李儒五救董卓,只可惜李肅奸詐。

太師董卓,也是利慾薰心,這才遭致了禍事。

如今罪魁禍首李肅,居然敢兵犯陳倉。

那就鬥上一回。

牛輔說:“軍師,仗該怎麼打,我全聽你的。”

李儒命令:

快馬向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報訊,令四人合兵一處,從武關出發,進駐藍田大營,分兵攻打長安城四門。

再命令西涼鐵騎牛輔部,東進岐山,迎頭痛擊虎賁軍和李肅。

在軍師李儒的主持下,牛輔迅速的準備好了一切,西涼鐵騎大軍向岐山一帶運動。

……

弘農城中,興漢軍大營。

郭嘉似乎有意考校楊修,於是就問他:“德祖,董卓死了,天下就太平了嗎?”

楊修說:“奉孝,你這坑也挖得太明顯了吧!”

從來都沒有殺一人而天下太平的先例。

董卓倒下了,二十萬西涼鐵騎,那就是二十萬頭餓狼。

呂布這隻猛虎,不知道能不能頂住一波呢?

劉正說:“我怎麼覺得董卓是故意的。”

李儒五救董卓,董卓又不傻,怎麼可能任由李肅糊弄。

車失輪,馬斷轡。

這不正是西涼鐵騎就要翻車了,大家都要各奔東西了嗎?

董卓作爲軍人,難道會不知道拉車的馬,究竟是什麼意思嗎?

郭嘉問:“侯爺,董卓爲什麼要找死呢?”

劉正說:“兩個理由。”

第一是董卓想要賭一把,萬一受禪是真的,西涼鐵騎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東征西討了。

第二是董卓對西涼鐵騎禍亂天下的能力,很有信心。

他打算用董家全族的性命,勾動天下局勢。

凡是暗害董卓的人,全部都沒有好下場。

楊修說:“董卓無後,這纔是他絕望的真正理由。”

後繼無人的董卓,纔是瘋狂獻祭的開始。

李儒全身而退,就是最好的證據。

董卓居然任由李儒離開長安城,肯定是想好了以身試法。

受禪是真的,李儒可以在外掌握西涼鐵騎。

受禪是假的,長安城中的一切,就得給董卓陪葬。

是生存還是玉石俱焚,這是董卓給王允等人的選擇題。

一羣跳樑小醜而已,真以爲靠着一個女人,就能翻天了嗎?

正在這個時候,趙雲來報說:“侯爺,潼關城門大開。”

雁門鐵獅張遼,帶着徐榮,押運着大量糧草輜重。

一行人朝着弘農城方向而來。

第2045章 鄭林審案第1317章 猴皇突破第727章 寒門士子第923章 沙漠風暴第464章 陳武之死第512章 安民西行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2143章 赤霄出世第1478章 叢林戰場第1308章 漢將雄風第715章 逆臣授首第1138章 勾踐復活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703章 狼山驚魂第1611章 七大地丹第1807章 丁氏亂象第54章 驅逐李典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2166章 帝威初顯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1148章 間諜之戰第309章 聯薛攻陶第1575章 入道因果第1184章 發現敵蹤第1861章 義勇陳泉第2176章 梧桐棲鳳第631章 巧取潼關第1498章 憂傷龍骨第152章 興漢雄師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992章 神座星力第1138章 勾踐復活第2074章 追悔莫及第1755章 康麗打虎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270章 高不可攀【恭喜書友(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第一位執事】第1910章 夷州海戰第232章 半斤八兩第181章 孟津戰役第513章 死中得活第816章 工事成本第1840章 征服必硬第57章 東海糜竺第1583章 衆生爲棋第1654章 威服火種第533章 趙統攻營第1829章 誅殺張舉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6章 除惡務盡第139章 盧門沐雨第377章 探索世界第2071章 熱血兒郎第1636章 要塞攻防第453章 神勇牛金第647章 情何以堪第459章 女將威武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779章 對話郭嘉第2084章 拼命三娘第495章 俘虜之厄第1616章 大道無情第42章 典韋揚名第702章 遷徙朔方第645章 追擊樓績第1097章 窮奇戰隊第663章 街杖黃蓋第1596章 溫柔一刀第651章 師出有名第659章 金家歸漢第1281章 密會申安第95章 狼女小妖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1074章 兔尊道消第436章 蕪湖水戰第1204章 個人表演第1919章 擊退遼山第1007章 星武四友第226章 謀士新榜第1876章 關南亂戰第1181章 日向富山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1440章 兵主羽翼第470章 夾石對決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2013章 不動如山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1254章 東海戰場第1851章 巾幗若蘭第31章 水泥問世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752章 張任伏誅第339章 宛城歸曹第1719章 五方會談第58章 虎妞糜貞第1098章 製造星源第1859章 張角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