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虎賁徐盛

不知道過了多久,徐盛終於睜開了雙眼,身上傳來了劇烈的疼痛,才讓他感覺到了——活着真好。

負責照顧徐盛的,是一連的戰士項牧,據說是霸王項羽的後人,不過無法考證,也沒有人把他當回事兒。

項牧見徐盛醒了過來,忙替他倒上一杯熱水,才伸手扶住他說:“連長,你醒了?醫部的人說,要是再不醒,就有可能一輩子醒不過來了,真是老天保佑,連長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昨天晚上,校尉大人親自來看你,還說要不惜一切代價救回連長,一直呆了一個多時辰才離開,臨走前還留下了很多慰問品。校尉大人還說了,等連長醒了,要第一時間通知他。”

徐盛剛醒,腦袋還是迷迷糊糊的,根本就聽不清項牧在說些什麼。努力的回憶了一會兒,才問他:“小牧,屈申關守住了嗎?”

項牧回答說:“連長,援軍及時趕到,屈申關,保住了,可是咱們的兄弟……”

徐盛急了,抓住了項牧的手大聲的喝問:“快說,一連的兄弟們都怎麼樣了?”

項牧嘆了口氣,緩緩的說:“除了城牆上的一個排以及修整營地的那個班之外,參加城門洞血戰的人就只剩下連長一個人了。”

……

徐盛沉默了,戰爭真的好殘酷,一百多個丹陽團的戰士,就那樣在缺少護甲的情況下投入了戰鬥。

他們已經用生命和鮮血證明了對興漢軍的忠誠。然而作爲指揮官的徐盛,卻不由自主的對自己卸甲輕裝的決策感到懷疑。

城門洞血戰中,徐盛是唯一的幸運兒,身上所受的傷也全部是皮外傷。

徐盛恢復得很快,體力恢復之後就能下地行走了。

劉正帶着郭嘉來到醫者行營看望徐盛,負責的醫者建議說:“校尉大人,把這裡叫做醫者行營,實在是太麻煩了,普通的興漢軍戰士認字不多,不利於救治傷員。這裡就是醫者駐守的院子,簡稱醫院。醫院的負責人,就叫做院長。負責望聞問切的醫者,就叫醫生。從事雜務的醫者,就叫做護士。這樣就可以把優秀的醫者從雜亂無章的既要診病開方,又要抓藥包紮等雜務中解脫出來。興漢軍的醫部發展至今,舊的管理辦法已經不適應形勢的需要了。畢竟要考慮的東西太多,對優秀的醫生資源是一種浪費,這是對生命的輕視,必須要改革。”

劉正看了一眼郭嘉,問道:“奉孝,你認爲呢?”

郭嘉說:“校尉大人,我們的醫者隊伍已經突破了五萬人,平均五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名是醫者。確實應該再一次分工了。”

劉正說:“這樣吧,把醫部的細化分爲兩步走。興漢軍中率先實行改革:醫部行營正式命名爲興漢軍醫院,負責人爲院長,主治醫者爲醫生,專門負責與病人相關的雜務就叫做護士。醫院共分兩級,軍部設立總醫院,負責人爲總院院長。團級設立分院,負責人爲分院長。營級進駐二十人以上的醫療隊。每個排需要有一名懂得急救的醫護人員。每個班的班長必須要配備醫藥箱。平時都集中在興漢軍駐地醫院,戰時隨軍行動,一律稱爲戰地醫院。先在討逆校尉部進行試點,總結出相關經驗之後立即通報南山城,在各軍之中推廣。”

郭嘉說:“校尉大人放心,我已經記下了。”

劉正又問醫院的負責人:“對了,你叫什麼名字?”

醫院的負責人回答說:“校尉大人,末將董奉字君異,侯官縣董墘村人,人送雅號拔墘。”

劉正說:“奉孝,記錄:任命董奉爲興漢軍討逆校尉部總醫院的院長,負責統籌規劃各級興漢軍醫院的建設。”

郭嘉建議說:“校尉大人,這個名字太長了,不利於宣傳和推廣。既然醫院的設立是在博望坡,不如叫做博望坡軍醫院。”

劉正想了想,對郭嘉說:“今天是中平元年七月初一,又是在博望坡。不如就分成兩種叫法,民間一律叫做博望醫院,總部設立在南山城。軍中一律以成立日期命名。這第一個興漢軍總醫院就叫做七零一醫院,院長董奉。你拿出一個章程來,向子敬報備一下,形成相關制度。”

郭嘉說:“校尉大人放心,我記下了!”

劉正對董奉說:“董院長,帶我們去看看咱們的戰鬥英雄吧!”

董奉帶着兩人走向了徐盛休養的院子。

董奉朝一個渾身上下裹着繃帶的年輕人喊道:“文向,今天感覺怎麼樣?”

徐盛回答說:“醫者大人,好多了,再有兩天,我就可以回到前線繼續戰鬥了。”

董奉說:“文向,醫部要着手改革,以後這裡就是七零一醫院了,我是院長,你直接叫我董院長,或者是院長都行。醫生不應該存在地位上的差別,而是以醫術水平論高下。來我再替你檢查一下,小牧過來扶文向坐下!”

徐盛在項牧的幫助下坐好,對董奉說:“董院長,有勞了!”

董奉檢查得很細緻,足足過了半個時辰,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對徐盛說:“恢復得不錯,沒有留下暗傷,靜養三天之後該幹嘛幹嘛去,不要再來煩我。”

徐盛聞言大喜,忙說:“謝謝院長!”

正在這個時候,項牧突然看見了劉正和郭嘉,忙起身立正,分別敬了一個軍禮並大聲說:“校尉大人好,郭司馬好!”

徐盛見到劉正,忙起身立正,莊重的敬了軍禮,大聲吼道:“校長好!”

禮畢之後,才向郭嘉問好。

劉正問:“你就是城門洞血戰的那個連長?”

徐盛回答說:“末將正是!”

劉正突然來了興趣,就問徐盛:“文向,城門洞血戰的經過,我已經收到了丹陽團的戰報。我來問你,你覺得自己是有功呢,還是有罪?”

徐盛說:“末將不知,全憑校長做主。”

劉正搖了搖頭說:“不,我要你自己來說!”

徐盛說:“從興漢軍的角度來說,末將自認爲有功,畢竟成功的阻止了黃巾軍進入屈申關,順利的完成了上級交給一連的任務。從個人感情的角度來說,全連戰士在沒有護甲的情況下與優勢的黃巾軍展開了浴血奮戰,導致了大部分戰友犧牲,並且還斬殺了兩百一十匹與一連戰士並肩戰鬥近一年的戰馬。確實罪大惡極。”

劉正說:“文向。軍部關於城門洞血戰的判定是:作爲指揮官,徐盛戰前當機立斷,卸甲輕裝,爲阻止趙慈部黃巾軍進入屈申關贏得了至關重要的寶貴時間。戰時頭腦冷靜,指揮若定。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遲滯敵人,爲主力的進駐贏得了最爲關鍵的戰略空間。軍部決定:幽州興漢軍討逆校尉部丹陽團一連連長徐盛,榮立個人一等功。一連榮獲集體一等功,爲了紀念城門洞血戰的英雄,一連特別授予屈申關英雄連,編制五百人。徐盛授予興漢軍勇士勳章,任屈申關英雄連連長。”

徐盛說:“校長,我……”

劉正說:“文向不必多說,我知道你的心結。作爲帶兵打仗的人,必須要牢記一個原則——戰場之上,勝負之間,沒有如果。勝就是勝,敗就是敗。人總是不滿足的,局外人總是站着說話不腰疼。誰都希望一個盡善盡美的結果,可是世界上不盡人意的事情十之八九,秋後算賬只能寒了人心。你必須要承擔起這份榮耀,它是屬於整個一連的,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誰敢質疑你的指揮,就是對陣亡烈士們的褻瀆,你自己也不行,聽明白了嗎?”

徐盛說:“校長放心,文向知錯了!”

劉正說:“每一位烈士的犧牲,都是值得的,誰也不允許給他們的挺身而出潑髒水,興漢軍上下必須要尊重每一位付出生命的英雄。”

徐盛說:“校長,我想去看看兄弟們!”

劉正說:“醫院外面的後山上,天氣太熱了,就沒有等你醒來,去告訴他們,興漢軍上下沒有忘記他們,他們的血沒有白流。”

徐盛大聲說:“是!”

徐盛離開之後,郭嘉問:“校尉大人,城門洞血戰的前後,真的沒有值得討論的地方嗎?”

劉正說:“奉孝,各部都可以討論總結,咱們卻不能存在這樣的思想。作爲興漢軍的高層,不要輕易的評判犧牲的烈士,苛責前線指揮官,其實就是在質疑烈士的犧牲是不是值得。一旦埋下了懷疑的種子,就會有人認爲烈士的犧牲是前線指揮官的失誤造成的。這樣一來,那犧牲者的價值就會大大的降低,甚至會被故意貶低。爲有犧牲多壯志,咱們可不能做出這種自毀長城的行爲。”

郭嘉問:“那以後對敗軍之將應該如何處理?”

劉正說:“承認烈士的價值,對於活着的責任人回爐重造,解除兵權之後送入軍校進修,什麼時候想明白了,什麼時候再回部隊。”

再說徐盛在項牧的攙扶之下,來到了屈申關城門洞血戰犧牲烈士公墓前。

徐盛推開了項牧,努力的站好對着衆兄弟敬了一個軍禮,大聲的說:“兄弟們,你們用生命替一連掙來了榮譽。校長獎勵屈申關英雄連一份商機。作爲連長,我決定:拿出總收益的三成,作爲永久性的烈士家屬撫卹金。錢不多,只是想給大傢伙一個念想,我們永遠記得每一位犧牲的兄弟。小牧,你記下了:烈士撫卹金,一個銅板都不能昧下,否則屈申關英雄連只要還存在一個人,都會與貪污者不死不休。”

徐盛沒有說太多,只是許下了這個一直持續了幾千年的承諾。每一位接手這份產業的人,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閱歷代犧牲的烈士及其相關後人的資料,以免發生錯漏。

興漢軍第一支英雄部隊終於誕生了,他們的犧牲很悲壯。

這是討逆校尉部第一次成排建制的犧牲。讓劉正終於明白了,興漢軍也是普通人。上了戰場之後,也會大範圍的流血犧牲。

徐盛揹負着烈士的榮耀成了戰鬥英雄,開啓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第2172章 宋國來使第1974章 升級軍備第2077章 華山論劍第213章 張超復仇第266章 樓桑往事第60章 火燒博望第1142章 破越嶺關第1036章 荊州亂戰第1164章 特授令牌第222章 于禁棄曹第154章 陳留矯詔第2228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2)第1278章 暗棋申蜀第1517章 內部分裂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303章 自作自受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774章 梅花救父第1853章 集齊鑰匙第382章 裡應外合第1252章 不動如山第381章 修路攻關第1274章 有口難言第1021章 叢林烽火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1533章 通元仙槍第2014章 李丹拼爹第2207章 鐵血白起第2122章 月老兇殘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915章 尖兵策略第42章 典韋揚名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1216章 毀樹種花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1467章 力戰萬軍第1780章 倉管發難第656章 智士高一第994章 神座姐妹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1804章 談判交鋒第427章 拙劣表現第1156章 劉氏定位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72章 拜見朱雋第600章 南華遁走第325章 張遼揚威第896章 武侯訓子第1632章 四成原則第1028章 秦楚比武第1654章 威服火種第1103章 隘口爭奪第2141章 趙平首戰第1748章 擊殺一人第296章 盧秀回家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845章 過猶不及第1208章 交換俘虜第1950章 神亭苦鬥第323章 王林來援第2123章 靖武出征第121章 血腥爭奪【恭喜書友(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的第二位弟子】第1303章 自作自受第510章 軍魂之怒第2129章 董宣之死第1618章 重回金陵第1120章 天龍說戰第851章 公平競爭第691章 作弊事件第309章 聯薛攻陶第377章 探索世界第141章 蹇碩之死第1416章 雞飛狗跳第2005章 質量平衡第1956章 鬼嬰寧姝第818章 謀士魯淑第725章 啃老問題第858章 釜底抽薪第328章 陳宮勸進第912章 酒泉糜照第1696章 休兵罷戰第486章 神行之威第1736章 興漢系統第1608章 喜新戀舊第648章 生命共享第2163章 明國分裂第1371章 出嫁從夫第89章 曹操孟德第1427章 百萬水軍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45章 啞巴田豫第683章 強制觀戰第827章 諸葛孔明第293章 公孫一龍第1172章 跨海追兇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1089章 至尊廂車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2011章 德才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