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現場勘察

第108章 現場勘察

十二月二十八日,上午十點二十八分。

天氣寒冷,氣溫不高。

清河遊樂園施工現場。

清河路派出所的民警已經在現場開始佈置警戒線。

報案的是施工現場的安保人員,一名六十多的老大爺。

行動二組已經先一步到達現場,正在對報案人進行詢問,張輝在具體負責。

“現在是冬天,施工已經停了,工地上就我一個人在看着。”

老頭叫張富貴,沒有想象中的恐懼和不安,也沒有一點緊張的情緒。

“看到屍體,你不緊張嗎?”

“緊張個啥,我以前在殯儀館看過煉屍房,啥屍體沒見過。”

張富貴吸了劣質香菸,眼神沒有什麼波動,只是平淡的敘述。

陸川開着現勘專業車,載着劉國棟、楊森、老白和王長江、沈妍幾人跟在車隊最後。

現場保護的很好,除了發現屍體的張富貴之外,沒有人來過。

秦勇正在瞭解基本情況,但是目前只有張富貴提供的一些信息。

清河遊樂園是一個正在施工中的遊樂場所,周圍人跡罕至,除了大門口有一個監控攝像頭,整個場地就只有張富貴一個人。

“老劉,你們先入場。”

劉國棟點點頭,帶着陸川進入現場。

拋屍地點是正大門東側七百米左右,一處靠近樹林的圍牆邊緣。

十二月份的海州,已經下了幾場大雪,沒有人工清雪的地點,都已經被積雪覆蓋。

帶上三層橡膠手套,陸川扛起現勘箱,跟着劉國棟進入現場。

後面,楊森和老白去了圍牆外圍進行勘察。

王長江和沈妍也已經準備就緒,等陸川他們勘察完足跡,照相結束後就會對屍體進行檢查。

“師父,您看這。”

現場,一具赤裸的女屍成大字型,平躺在雪地上。

皮膚有明顯可見的擦痕,點滴血跡滴落在潔白的積雪上,分外刺眼。

陸川指着圍牆上明顯的擦痕,示意屍體應該是兇手從圍牆另一端,推過來的。

圍牆大概兩米多的高度,是鐵皮板外圍着綠色遮蓋網組成的臨時圍擋。

屍體周圍沒有任何足跡,十米遠的位置是張富貴每天巡邏走出的羊腸小道。

“先拍照,然後採集積雪上的血液。”

陸川點點頭,開始支起照相機。

陸川首選進行方位照相,主要是爲了記錄、固定現場在周圍環境中的位置及周圍環境的狀況。

具體到這個現場,就是屍體在整個可視現場的具體位置。

和細目照相相比,方位照相的拍攝範圍大,陸川使用的是廣角鏡頭加連續拍攝的方式進行。

初級現勘拍照技能,做起這些遊刃有餘。

接下來是概覽照相,也叫做全貌拍照,和方位照相相比,概覽照相以屍體爲中心,拍攝屍體和圍牆的位置關係,和周邊樹木的位置關係。

這次,陸川採用的是相向拍照、多向拍照和迴轉連續拍照。

接下來,陸川進行的微距拍攝,主要是積雪上的血跡殘留物。

進行這一步拍攝,陸川重新給照相機換了鏡頭。

微距拍攝和一般的拍攝有一定區別,大多數情況下,使用固定焦距的鏡頭拍攝出來的效果更好。

在以前,微距拍攝使用的是專門的相機,需要加裝“近拍附加器”。

比如皮腔延伸器,近拍接圈或者半身鏡。

現場比較簡單,張富貴在發現屍體後根本沒有上前查看,直接就報警了。

所以,圍牆內的情況簡單清晰明瞭。

王長江和沈妍也靠近屍體進行初步屍檢。

王長江負責檢查,沈妍負責記錄。

“屍體頸部有明顯出血點,雙手握狀扼痕,初步判斷死者致死原因爲機械性窒息死亡。”

陸川跟在一旁,在王長江檢查屍表的時候,他也在做一些記錄。

掌握了中級現勘技能的陸川,對一些基本的法醫學知識也有了一些瞭解。

比如王長江剛剛說的頸部扼痕,判斷機械性窒息死亡,其實就被掐死的。

人的生命很脆弱,想要殺死一個人,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技巧,一根手指都能把人彈死。

人的生命也頑強的,不懂方法和技巧,捅上幾十刀也有可能殺不死人。

扼殺,是一種最常見的致死方式。

但是,想要成功完成扼殺,也不是簡單就能做到的。

通過勒頸致人死亡,實際上是通過控制頸部動脈血液流通,實現大腦缺血,造成死亡。

想要對成年人頸部血液迴流造成阻礙,至少要對頸部施加兩公斤的力量。

而當這個數值達到三點五公斤以上,頸總動脈就會完全閉鎖。

但是,這個力度僅僅是閉鎖頸部表層動脈,還不足以致人於死地。

人體頸部,除了頸總動脈給腦部供血外,還有椎動脈也是腦供血動脈。

只有使頸總動脈和椎動脈全部閉鎖,才能造成大腦徹底缺氧。

而能夠使成年椎動脈閉鎖的壓力是十六點六公斤。

並且必須維持五分鐘以上的時間,纔會造成腦死亡。

這就是爲什麼,人被扼頸後,脖頸會留下清晰痕跡的原因。

至少十六點六公斤的力量,持續作用五分鐘以上,肯定會造成皮膚局部出血,形成扼痕。

當然,扼殺不僅能通過頸部皮膚的痕跡判斷,通過舌骨也能判斷。

被扼殺的受害人,由於極力反抗,迫切希望呼吸,掙扎過程中,舌骨會斷裂。

所以,在骸骨鑑定分析中,舌骨斷裂基本上就能判斷死者生前死於扼殺。

不過,事事無絕對,舌骨的斷裂也要看具體的斷裂痕跡才能準確判斷。

王長江繼續觀察判斷:“死亡時間……”

現勘中,判斷死者死亡時間一般通過屍僵程度和屍體溫度來判斷。

人死之後,體內熱量的產生會立即停止,開始產生屍冷。

所謂的屍冷,是指大多數情況下,屍體的溫度會比環境溫度高。

基於熱量擴散原理,屍體的熱量會向周圍的環境繼續擴散,直到兩者溫度達成一致。

關於屍體溫度的降低,在不同季節,不同地域,不同衣着條件下,都是不同的。

比如在春秋季節,成年人屍體在室內空氣中,每小時大概降低不到一攝氏度。

但是在水中,屍體溫度每小時可能下降三到五攝氏度。

但如果在夏季高溫的室外,人體死後溫度在短時間內還有可能上升。

關於屍體的溫度,是有專家做過專門研究的,陸川得到的中級現勘技能中,只有一些技能的應用,但是沒有相應的過程。

“屍體已經凍僵,溫度和屍僵程度參考價值比較小,但是從皮膚的顏色看,死者死亡時間大概率不超過一星期。”

(本章完)

第78章 細思極恐的推理第526章 新的線索第503章 命懸一線第485章 互助會第293章 意外發現第250章 真相大白第93章 宋坤,一路走好第702章 現勘分析的線索第279章 劫後餘生第131章 第二次見面第181章 不打自招第203章 七個人第245章 這不是死者的血跡第668章 辦案遇到的阻礙第260章 技術分析更改作品名稱的聲明第416章 勘察收穫第134章 指紋會戰通知第650章 嶄新的三輪車第291章 提取物證第598章 意外的辦案阻力第218章 術業有專攻第472章 抓了再說第364章 指認現場第724章 跨區域辦案第134章 指紋會戰通知第171章 我沒犯罪第253章 TZ市的求援第647章 重新梳理調查思路第417章 十年跨度第450章 當年的失蹤案第528章 喝茶喝出來的猜測第471章 重要證據第696章 宋鐵柱的交代第249章 逐漸崩潰的趙文軍第484章 不符合邏輯第236章 孫軍的調查結果第214章 陸遙的請求第676章 陸川的鑑定分析結果第431章 順利抓捕第500章 汪峰的房間第207章 第二次表彰第328章 噴灑的血跡第20章 破案說容易也容易第121章 來龍去脈第711章 新官上任第398章 誰的責任第391章 三張照片第375章 會說話的屍體第481章 血洗的現場第133章 浮出水面第118章 內鬼第557章 死鴨子嘴硬第78章 細思極恐的推理第36章 法醫長本事了啊第111章 屍體上的發現第495章 汪峰失蹤第725章 供認不諱第581章 審訊光頭男和奚夢瑤第128章 案中案第65章 三枚指紋第530章 死者身份確定第667章 離奇的墜樓案第73章 晴天霹靂第42章 來自隔壁刑偵支隊的求援第699章 轎車裡的屍體第222章 陸老師,幫幫忙第476章 樹倒猢猻散第551章 案情分析第173章 四人小組第301章 大海撈針第179章 一條一千米的路第701章 婚外戀第618章 宋金福的背景第532章 尋找作案動機第251章 進階任務完成第158章 修理工第179章 一條一千米的路第424章 一觸即發第606章 陸川出馬第410章 新的方向第571章 作案動機第388章 嫌疑目標第272章 後怕的張輝第482章 死因調查第424章 一觸即發第219章 換個方法第630章 一場意外的車禍第596章 參觀療養院第608章 誰是內奸第493章 順藤摸瓜第93章 宋坤,一路走好第219章 換個方法第329章 血腳印第164章 牛刀小試第276章 聲音分析第337章 兇器和犯罪動機第221章 清晰的大頭照第253章 TZ市的求援第378章 案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