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窺木星

飛船以亞光速飛行,沒有使用耗費能量的蟲洞技術,不到2小時,我們就到達了木星軌道,接下來恢復正常速度,土星號要逐漸滑入木星軌道近60萬公里處,在木衛二登錄。4

等飛船速度慢下來後,我們三個新人都爬到窗口,貪婪的看着眼前的星空景色,天空中逐漸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木星。2

“真的太巨大了!“我們內心一起發出了感嘆。1

真的,你沒有真實見過木星,不知道什麼是大,木星可以容納1000個藍星。 2

從進入木星圈開始,展現給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巨大的,迷人的氣態星球,那種震懾力是無法形容的,張保爾看的嘴巴都合不攏。2

我們第一次近距離觀看到木星,整個木星是由氫氣和氦氣組成,擁有非常厚實的大氣層。

木星的兩級呈現出迷人的藍色,上面佈滿了大型的風旋,每個風旋都比藍星還大,並處於快速的變化中,上面的風速超過每小時400公里,藍星上12級的風速是120公里每小時。

這風速帶動着每分每秒不停變幻的畫面,讓我想起了達芬奇的一句名言,沒有兩個雞蛋是一模一樣的,而呈現在面前的木星的景色,也沒有一秒鐘是一模一樣的,宇宙萬物真的是太神奇了!2

木星的兩級不斷的向外噴射出氣體衝擊波,同時在風旋中不斷的閃現着覆蓋着兩級的巨大的極光,極光的區域都是相當於好幾個藍星的面積,雄偉壯觀。

隨着我們不斷靠近木星軌道,這個龐然大物的身影越來越清晰,2091年的科技已經可以讓宇宙飛船無限接近木星,但是這次我們只進入木星60萬公里處。1

木星的身體中部呈淺紅色,我一眼就看見了著名的大紅斑,大紅斑已經在木星上肆虐了400年,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它的面積縮小到了原來的一半,可速度卻提高到了原來的3倍。 2

我們在飛船上可以清晰的看見大紅斑在高速旋轉,猶如一個巨大的汽車輪子,那裡的風速超過了1200公里每小時,大到可以吹動藍星。

我想即使土星號靠近木星風圈,自身的變形系統經過長時間的壓力,也會被撕得粉碎,燃料和科技的能量再大,也經不住大自然自身系統無窮的力量。1

飛船逐漸駛入木星近身軌道,木星身上的雲層呈線條分佈,遠處看非常美麗,但是隨着距離拉近,恐怖的場景展現的一覽無餘。

每個雲層都在高速翻滾,每朵雲層都是一個藍星般大小的巨無霸,在厚厚的雲層下面,超過藍星1000倍威力的巨型閃電若隱若現。 1

只有靠近木星近地軌道才能看見這種奇特景象,每次閃電爆發,就好比一隻巨龍,亮起了它的身體,隱藏在雲層之中,隨時對你發起攻擊。1

閃電帶動的雲層撞擊,翻滾,充滿氫氣的空氣中因爲閃電又引發了連環爆炸,場景猶如人間煉獄。

我和保爾偷偷的試了一下遠程的聲音傳輸系統,我們把音量調到了合適階度,風聲,爆炸聲,電閃雷鳴聲,震耳不絕。 2

你一定不會希望生活在這種環境當中,太恐怖了,儘快逃離,這是我這輩子目前聽過的最難聽的聲音和最殘酷的環境。

路過着充滿着大小風旋,變幻莫測的木星主體,在木星的68個衛星穿越過程中,迎面而來的出現一個光滑的白色世界,木衛二赫然出現在我們眼前!1

木衛二,藍星人稱之爲歐羅巴,在1610年被伽利略發現,是木星的第六顆已知衛星,是木星的第四大衛星,在伽利略發現的衛星中離木星第二近。

木衛二直徑達3100公里,是太陽系天體系統中的第六大衛星和第十五大天體。

3100公里是什麼概念呢,月球直徑3476公里,木衛二略小於月球。

木衛二空氣中有稀薄的大氣,大氣的成分是氧氣,是由於太陽光中的電荷粒子撞擊木衛二的冰質表面而產生水蒸氣,然後分成氫氣和氧氣,氫氣脫離留下了氧氣形成了大氣層。

這是一個看似光滑無比的世界,木衛二懷疑只有不到兩億年的壽命。

由於離木星主體較近,上面的隕石坑少之又少,只有不到10個隕石坑,木星主體承受了大部分來自外太空的撞擊,很好的保護了木衛二的完整。 1

在光滑的行星上佈滿了紅色條紋,疑是金屬礦物質通過壓力噴射後落在冰面上,紅色是鐵的象徵,這就是格利澤人優先選擇來此的原因。

對於格利澤人來說,一顆衛星的消失無關緊要,能量纔是第一位。

土星號逐漸接近木衛二軌道,先對木衛二進行環繞觀察,檢測着陸點。安其拉艦長根據技術評估報告,將登錄地點選擇在木衛二的北極點。1

衆所周知,木衛二週身被冰雪覆蓋,要想取得冰下世界的樣本就必須開鑿穿其本體的冰蓋。

但是在外星球作業開鑿星球外殼的工作,這可能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後果,有可能引發類似於藍星火山爆發的冰雪風暴,畢竟沒有人明白冰蓋底下到底隱藏了什麼。

自從2012年起,通過衛星以及通過哈勃望遠鏡等手段,藍星人早已發現了在木衛二的兩級存在着間歇性羽流噴射活動,疑是海底冰泉爆發。 1

那麼從木衛二北極登錄不僅可以直接獲取水樣本,找到入海洞口,也可以探測紅色條紋的金屬成分,分析Fe的含量。

根據命令,選擇登錄時間在第二天上午,全員進入休息狀態,大家興奮了一整天,也都鬆懈下來,只有我和張保爾,老杜三人仍然沉浸在興奮當中。

用過晚餐,我們在宿舍的牀上翻來覆去的睡不着覺,都在期待着明天的任務能否被選中成爲登陸木衛二的第一批探險者。

我靜靜的通過牀邊的窗戶緊盯着這顆白色的星球,通過木星反射的太陽光,這顆安靜的星球默默的自轉着。1

技術報告分析木衛二的中間可能存在液體物質,其外殼和內核分別以不同速度自轉着。

中間層由於受到木星引力的牽扯處於液體狀態,那邊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

自從格利澤人出現後,地外生命已經被證明是真實的,對於地外生命的發現雖然沒有以前那麼興奮,但是渴望新事物的興奮感永遠存在於藍星人的內心深處。

默默地,看着這顆白色的星球,我漸漸睡着了。

“滴滴滴!!!“尖銳的警報聲叫醒了我們,緊急會議!1

我們幾個人馬上從牀上蹦了起來,我掃了一眼窗外,我的天,眼前這是什麼怪物,溝壑縱橫,表面高低不平,我們來到了木衛二不到1萬米的地方。 1

我甚至可以看到噴射氣流衝着我迎面而來,在很近的地方跌落回去。

來不及多想,我們幾個人迅速來到了土星艦的作戰會議室。

安其拉站在會議室中間的地圖前方,對全體成員做登陸部署。

“從目前發現的信息數據來看,木衛二並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平靜,我們準備登陸的北極地區雖然有噴射氣流,可以清晰的看到巨型噴射口,但是噴射口處於24小時不停噴射狀態。”安其拉說道。

“噴射口有何可怕,我們的防護不都是一等一的水平了嘛。”我心裡想道。

“噴出的冰柱馬上結冰猶如子彈一般落向地面,由於北極溫度低於負的200度,因此整個登陸的難度極高,能量損耗極大。”安其拉說道:“除噴射口外,整個北極地點還充滿了齒列冰錐。”1

地理學上齒列冰錐是由成片尖刺狀冰組成的陣列,由冰經歷昇華,亦即直接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後形成。

藍星上的“齒列冰錐”分佈在寒冷乾燥的地區,首例觀測記錄當歸於查爾斯·達爾文名下。

1830年代,達爾文在觀測記錄中提到了安第斯山脈的“齒列冰錐”,但他當時錯認它們爲風蝕的產物,說白了就是一座座如山峰般尖銳的高山。

但是眼前的木衛二的這些高山之間根本沒有路,只有一個個大大小小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24小時噴射冰狀物質的噴射口,同時不停落向地面的冰粒子彈。

負200攝氏度的低溫以及每小時300多公里的風速,冰錐隨時都存在被風颳斷掉落的情形,登陸車沒法直接登陸。

而人體穿戴的變形設備能量僅僅能維持36小時,即使能落地,但是也無法穿過不停歇噴射口。

“木衛二兩級的地質活動過於劇烈,從噴射洞口進入是不現實了,在這裡的冰錐交界處打洞無疑是選擇在最危險的冰面進行操作,極爲不科學,加上冰面底部算式分析結果也是活動非常劇烈。經過技術總監評估,我建議放棄北極登陸計劃,改爲尋找中部平原地帶低窪地開鑿冰面進去木衛二內部!”安其拉艦長直接命令道。

聽到艦長的命令,底下人一陣議論紛紛。

因爲我知道,出發前,大本營是反對冰面開鑿計劃的,因爲害怕引起星體的地質變化。

你想想一個光滑的氣球,你用針戳個洞試試,會產生爆炸連鎖反應,有可能會引爆整個星球。

可是目前安其拉的態度非常堅決,就是打算不白來一趟,作爲一個藍星人的艦長,她非常渴望獲得更高的榮譽和爵位,因此堅決要採用冒險的方式進行。

說實話,一個木衛二的爆炸,在2091年的今天,對於已經實現宇宙大跳躍的藍星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關鍵是星球爆炸,咱們這一船人的小命,最起碼登陸人員的小命,就有可能送在這裡。

另外引發爆炸失敗而歸,將來史書會怎麼記載?李殘月率領木衛二探險艦隊,探索新行星引發爆炸星毀人亡。。。1

“不妥不妥,極爲不妥。”我心裡想道。

可惜啊,哈哈,我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兵。

這時候技術總監格利澤人戶爵馬爾多出來支持安其拉艦長了:“我們可以派遣一支先遣隊進行登陸,這支先遣隊擔負了創造歷史的使命,在木衛二上鑿洞探索衛星內部。”

“說得真的冠冕堂皇啊。”我內心想道:“看來做領導是會傳染人的,格利澤人在藍星呆久了,也學會了官場那一套。”

馬爾多繼續喃喃說道:“目前的情況是,宇宙大穿越是勢在必行,宇宙中無數的星球等着我們去穿越,一個木星的小衛星在宇宙中根本無足輕重,我們需要的是科學,是技術,是真相,是能量,是未來!” 1

安其拉艦長聽了不停得點頭,高度認同馬爾多的說法。

“所以我支持安其拉艦長的建議,將母艦撤到安全距離,組織先遣隊登陸木衛二,開鑿冰面,進入內部採樣分析,我們經得起失去木衛二的損失。”馬爾多繼續說道。

“其實就是經得起失去我李殘月的損失嘛,”我心裡咕嚕道。1

“總部已經批准計劃,大家爲了格利澤人和藍星藍星人的未來,各自準備,接下來安其拉艦長會安排登陸人員,同時也歡迎探索隊員踊躍報名!”馬爾多很有激情的發言完畢。

馬爾多的宣講結束後,大家都沉默不語,這時候突然不知道內勤人員隊伍中誰帶頭鼓掌,所有人不知所以,也跟着鼓掌。

安其拉艦長非常開心,這是屬於她的歷史時刻,她知道,她的方案得到了通過,可以執行了。

一切準備選人工作就此安排進行中。

我先介紹一下探險先遣隊構成,加上我們三個新兵瓜子,整個土星號先遣隊一共有20名隊員,5個智能機器人,屬於又有智商又能幹活那種,當然外形還是鋼鐵機器人,非常憨厚。

探險隊長陳強,32歲,是一個非常富有經驗和傳統責任精神的男人。

“你覺得會選什麼人做第一梯隊?”老杜問道。

“我覺得肯定選有經驗的隊員先行登陸,效率最高!”張保爾回答道。

“你錯了!”我直接打斷了張保爾的分析。

“怎麼說?你來解釋解釋”張保爾回覆道。

“22世紀都快來了,現在的聯盟世界講究的是什麼?是最優選擇!艦隊不會因爲我們是新人而照顧我們,所有的知識都是複製黏貼而已,而初次探險,對於每個隊員來說風險都一樣,但是不會讓有戰績和爵位的老探險隊員去冒險,一定是讓我們新人去打頭陣。”我說道。

老杜聽了不斷點頭。

“即使出了事情,對於艦隊和聯盟來說,損失也是最低的,一切以等級排名爲主,不信你們看。”我一口氣表述了我的觀點。

我這一席話說得張保爾和老杜紛紛表示認同。 1

其實對於初次登陸,我和張保爾,老杜都是非常期待的,我們很希望被選中,因爲這是屬於我們的時間。

我們知道,全艦隊,甚至全球有部分熱愛天文學的人都在關注着我們,這個時候,風險和榮譽往往是共存的。

新的會議通知聲音響起,我們飛速的奔向了會議中心。

會議中心的大屏幕上打出了探險隊員名字:陳強,馬爾多,李殘月,張保爾,小明,機器人多多和佳佳。

“哈哈哈。”我內心笑出了聲,果然如我所料啊。

所有的人員中只有馬爾多我沒想到,看來格利澤人也是重視榮譽啊,不想完全被藍星人搶了風頭。 1

至於老杜沒選上,我倒是既意外也在意料之中,畢竟他父親是藍星上的戶爵,第一次就出什麼問題,確實也不好交待。

這支隊伍,算是老中青結合了。1

“組合不錯!”我心裡唸叨道。

就在大家都在默認這次結果的時候。

“我反對!”一個聲音騰空而出。

只見老杜跳了起來:“我要參加第一批探險隊,我的兩個戰友都參加了,我也要參加!”

“看不出這個小子和別的格利澤人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我心裡想道。

22世紀即將到來,我說了都是最優主義,在老杜自己跳出來後,安其拉和艦長決策層商量了幾分鐘,果斷做出了老杜替代小明的決定!小明搞技術的,確實也不適合第一次就派他去。

最終,登陸人員就這麼決定了,三個藍星人,兩個格利澤人,兩個機器人。

第287章 紅色餅乾第399章 過去、現在、未來第50章 吉多族的隱藏技能第237章 火海求生第10章 木衛二的真相第75章 超新星遺蹟第173章 醒來第91章 心靈交流第185章 幻境製造幻境第141章 信任第309章 地心力量第134章 初嘗艦長體會第203章 重逢第404章 時間維度入口第176章 激活求生艙第345章 宇宙最堅硬物體第230章 反方向的鐘第360章 複製星空第254章 死亡恐懼第351章 臨陣分裂第167章 重返太空第344章 逃離監獄第187章 超級積雨雲第270章 時間旅行者第385章 奪命聲波第267章 竊取記憶第10章 木衛二的真相第194章 生物電能第130章 決戰黑白雙煞第382章 微縮星系第250章 毀滅對決第33章 解密預言盒子的線索第239章 援助超級武器第220章 王子歸來第373章 有機晶體核心第144章 時間電影第299章 恐懼第369章 接觸異域文明第243章 飛翼怪獸第106章 密語通信第167章 重返太空第54章 鋼鐵洪流大賽第208章 星核神力第41章 回到過去(下)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104章 出使阿卡琉特星第376章 塞西爾第360章 複製星空第152章 蠻族戰爭第186章 思維戰場第55章 裂變時空第361章 深藍星系第119章 血戰金鋼城(五)第81章 穿越鏡像黑洞第125章 無星人第264章 大林與小林第342章 戰神圍攻第398章 藍龍第178章 隱形跳躍第351章 臨陣分裂第27章 肯多德的故事第184章 水霧機器人第104章 出使阿卡琉特星第288章 區域血戰第151章 滿漢全席第63章 神秘的晶大師第242章 聚合光線第92章 區域幻境狀態第312章 大宗主第54章 鋼鐵洪流大賽第138章 人性的慾望第308章 超級病毒的進化第292章 病毒星球第266章 神聖翼族的震懾力第135章 超級暴雨第21章 決戰巨爪第224章 絕境逢生第45章 流徒星球第257章 思維注入法第153章 凌晨突襲行動第226章 天體相吸第188章 同性相吸第215章 暗星雲第231章 藍星時間第365章 黑矮星第11章 飛出太陽系第245章 捲土重來第79章 失去的痛苦第165章 突出重圍第101章 尋找阿米巴星第19章 藍色的救世主第97章 光影之戰第275章 世界已亂第168章 隱形磁地雷第382章 微縮星系第355章 光年征程第18章 熔岩平原上的巨獸第400章 量子空間第382章 微縮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