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_第六十五章 巡視江淮(一)

楊勇雖然得到了突厥人的賠款,但是他也失去了自己的太子,使得他不得不立年僅七歲的皇長孫楊侑爲大隋的儲君。楊勇的頭髮一夜之間。便全部變的花白,顯得比靠山王楊林還要蒼老,靠山王楊林可是比楊勇大了將近十歲左右啊。自從太子薨了之後,楊勇便無心去問國事了,每日不是在御花園閒逛,就是在後宮寵幸並非,自從楊昊薨後,楊勇已經出了了近二十位皇妃。

靠山王楊林及並肩王楊逸由於上次的前車之鑑,便不敢在朝堂上公然的勸諫楊勇了,而是私底下去勸諫,奈何楊勇是左耳進,右耳出的貨,白白浪費了靠山王父子的苦心,這天,國丈元放重病不醒,楊勇聞到國丈昏迷不醒,便親自帶着御醫去看望國丈,當年要不是元皇后的體貼,楊勇自己都不知道他能不能撐下去了,當年晉王、蜀王*人太甚,楊勇有好幾次想放棄太子的位置,都是國丈元放和元皇后死死的勸諫,才使的楊勇拾起了爭奪之心啊。楊勇登基時,本想好好對待元皇后,誰知道,元皇后竟是無福之人,竟在楊勇登基的第二年,悄然的仙去了,爲了紀念元皇后,楊勇一直未立皇后,現在他又聽到國丈元放病危,便立即帶人去國丈府去看望國丈元放。

國丈府的僕人聞到皇帝楊勇親自駕臨,慌忙的去迎接,楊勇看到慌忙慌忙的元家人,道,不必多禮,朕今天是以國丈女婿的身份來探望國丈,快點讓朕去見見國丈。

這時,突然從元放的屋中,傳出哭聲,國丈府的人知道,他們的老爺元放已經歸天了,頓時元府的哭聲一片,楊勇在袁府的下人帶領下來到國丈元放的遺體前,向元放行了女婿向丈人的禮儀。等楊勇行完禮後,元放的大兒子元嚴向楊勇道,陛下,這是家父臨終前。寫給陛下的信,他希望陛下,那能夠仔細的看完。

楊勇的內侍從元嚴手裡接過信交給了楊勇,楊勇並未在元府打開,而是道,來人加封國丈爲上柱國,饒國公,厚葬在大興城城外的皇族陵。

元府的人聽完楊勇的話,便立即給楊勇下跪,並道,謝主隆恩。

楊勇等他們行完禮後,便在驍果軍的護送下,離開了元府,然後往勤政殿走去,楊勇回到勤政殿,命人全部退下,然後拿出國丈元放臨終的勸諫信,只見上面寫道,臣,元放,不才,竟侍奉大隋兩代君主,也不往此生而來,而且老夫的女兒經能被聖上選中,成爲聖上的髮妻,使得老夫榮升爲大隋的國丈,也使得我們元家迅速成爲大興城的新貴,老夫知道這都是聖上給的,若是沒有聖上,我們元傢什麼都不是?老夫希望在老夫死去後,皇上罷免我們元家所有人的職務,讓他們會幷州老家種田去吧,老夫害怕他們在老夫死後,沒有老夫的管制,他們會觸犯我們大隋的歷法,最後落得家破人亡啊。這些瑣事請皇上務必答應,要不然老夫死不瞑目啊。好了陛下,這一上都是臣的家事,下面便是臣要講的,陛下,明明知道大隋不可少了靠山王父子,可就是心理不能夠容下他們,靠山王是行武出身,他根本不懂的一些禮儀,有事說話可能直接了一點,陛下,應該寬宏大量,不與其計較。而且靠山王是先皇的胞弟,也是陛下唯一活在世上的王叔了,若是靠山王不能夠善終,相信陛下見了先皇也不好交差吧。靠山王可是當年文獻皇后親自帶大的啊,可以這麼說,靠山王的一生,基本上全部奉獻給大隋,皇上若是治罪靠山王,會使得百官離心,這樣,就會給晉王、蜀王他們製造機會。到時陛下有可能保不住先皇的基業啊,就拿上次的事來說,靠山王要不是怒了,也不會在朝堂上公然的直罵聖上啊,他也是爲大隋好啊。然而陛下竟向除去靠山王父子,幸好他們那日未去仁壽宮,要不然

後果不堪設想啊,陛下身爲天下之主,什麼沒有啊?不就是幾個女人嗎?陛下爲何時常沉溺於酒色啊,你難道看不出大隋的困境嗎?上次若不是並肩王帶兵突襲了突厥人的牙帳,氣死他們的默哆可汗,突厥會向我們大隋臣服嗎?臣知道是不會的,突厥就向一隻餓狼一樣對我們大隋虎視眈眈,現在好了,這支餓狼暫時失去了牙齒,是不會對我們大隋造成什麼威脅了,但是內憂還在啊,晉王、蜀王對皇位還是不死心啊,現在太子剛剛薨,陛下雖然離了皇長孫爲儲君,但是他們還是不死心啊,準備趁機奪得皇位。上次派人刺殺並肩王的事,不就是想挑撥陛下和靠山王的關係嗎?幸好上次高句麗的大軍幫助了陛下,他們在那個時候出兵入侵大隋,靠山王爲了大隋的大業,連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沒有多問一句,只是讓皇上詳查這件事啊。這足以說明了靠山王對大隋的衷心啊,皇上難道還看不出來嗎?靠山王是大隋的軍神,若是他想造反。他早在幸好駕崩是,就造反了,爲何會遲遲的等到現在啊。臣,希望陛下以後能夠對靠山王父子寬容一點,靠山王從來不貪戀兵權,每次他打完仗,便把軍權交給陛下,陛下,難道還要懷疑靠山王父子嗎?

還有,陛下,我們大隋雖然現在得到了突厥人的賠償,使得國庫充實了,但是時間一長,國庫還是會空虛的啊,陛下,可知道這時爲什麼啊?江南是大隋最富庶的地方,每年上繳的錢糧還沒有幷州等地的多呢?這是爲何啊?那剩餘的錢財跑到那裡去了呢?陛下有沒有想一下啊,陛下,聽從晉王等人的建議,按照先皇的部署開通了,大運河,想來稅收會增加的啊,爲何和兩年沒有增加,反而有減少的趨勢啊陛下,應該派人下去探查一下。看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情況啊。這件事,臣可能已經違規祖制了,但是爲了大隋的未來,不得不違規祖制啊。大隋近些年來國庫一直是空虛的,陛下,我們若是不仔細去探查有可能陛下在仙去後,無法向先皇交代啊,即使皇長孫登基後,這也是一個大麻煩啊。

最後,就是晉王他們的爲題了,他們一直對皇位虎視眈眈,若是不盡早除去他們,早晚大隋會因他們而亂的,臣估計,現在漢王楊諒看皇上對蜀王楊秀及晉王楊廣的縱容,使得他也有想篡位的心思了,若是他們三方結盟,後果不堪設想啊,陛下應該早做準備,我看陛下,不如遣人把他們帶回大興城囚禁,這樣也方便皇長孫登基啊。若是一味的縱容他們,早晚會使大隋進入四分五裂的狀態啊。到時,就是皇上去見先皇,也無法向先皇交代啊,雖然他們都是陛下的胞弟,但是有的時候,卻不能軟手啊,聖上,還記得西晉的八王之亂嗎?我們大隋有可能會陷入那種狀態啊?到時,我們高祖辛辛苦苦建立的大隋,就會被別人給推翻了,到時,皇上在九泉之下,如何去見先皇啊。

士族問題也是陛下應該考慮的問題,隴西的士族和河東的士族,發展的他快了,現在朝堂上的官員,大多是此二地的士族啊,這樣形式刻不容樂觀啊,東晉的恆溫,陛下,應該清楚吧,等道他們壯大時,他們會像恆溫一樣對陛下動手的啊,即使他們現在不敢,等靠山王、陛下、並肩王百年之後,他們肯定會欺凌皇長孫的啊。高祖,在登基時,便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便大破遣人實行了科舉制,就是爲了提拔寒族子弟,當官,藉機分化士族的勢力,然而,此效果不是很明顯,有一些思想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若是不投靠士族,他們很難做到京官啊,更不要說朝堂上的高官了。臣在此建議陛下,不僅要實行科舉制,還要不拘一格的錄用人才啊,寒族子弟,大多都是有才之人,就因爲他們出身寒族,才得不到重用,才使得他們紛紛歸隱山

林,或者投靠士族以尋求庇護啊。

臣只能向陛下說那麼多了,臣已經堅持不住了,臣先去那邊替陛下探路了,臣會在下面庇護陛下,完成統一大隋的事業,使得大隋變得繁榮,讓大隋的屬國紛紛向大隋朝貢,陛下,臣走了,你保重•••••••••••••••••••••••••••••••••••楊勇看完國丈的書信,已經淚流滿面,他此時才知道他皇帝做的是那麼窩囊啊,竟然那麼多事,他卻看不明白啊,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大隋如今已經是千瘡百孔了,先皇留給他的大隋,已經快被他揮霍完了,國丈說的對,自己死去後,不知道怎麼去見先皇及皇考了。自己已經把勤政二字,全部忘掉了。現在回想起來,這幾年做的事,真是糊塗啊。

不巧的是,張朝峰進屋給楊勇送茶,看到楊勇淚流滿面,連忙道,陛下,何事讓你這麼傷心啊?國丈已經先去了,人死不能復生啊,陛下想開一點就好。陛下,若是懷念國丈,不如重賞他的後人。

楊勇好像未聽到張朝峰的話一樣,而是問道,張朝峰,你說朕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皇帝啊?朕的國家,已經千瘡百孔了,朕竟然還不知道,朕還在這坐着春秋大夢呢?若不是國丈臨終前,告訴朕那麼多,朕死後真是無顏去見先皇及皇考啊。

張朝峰道,陛下,你是千古明君啊,先皇是沒法和你比的啊。陛下重視兄弟間的友誼,是史上的帝王無法做到的啊。

楊勇聽到張朝峰的話,怒道,混賬,竟然此時還在欺瞞朕,朕,身旁就是因爲你們這羣人,纔會搞得如今這個樣子啊。你若是不說實話,朕非得殺了你不可。

張朝峰道,陛下,臣要說了。你可不要怪罪老奴啊。

楊勇道,但說無妨,朕是不會怪罪你的。朕,還要賞你呢?

張朝峰看到楊勇都這樣說了,便道,陛下,其實你是一個昏君啊,你可知道夏桀、殷紂是如何亡國的,他們就因爲荒*無度,最後聽信讒言,殺死忠臣,才使得他們的國家滅亡,而陛下也快了靠山王及並肩王多次勸諫,陛下每次都當耳旁風,雖然當時改正了,但是事後,依然我素我行啊。陛下,已經一個月沒有上朝了啊,雖然先皇有規定,後宮不得干政,;老奴就是今天被陛下賜死,也要說完。陛下,靠山王父子是我們大隋的衆臣啊。陛下,可不能在相信小人的讒言,認爲他們想造反了,陛下,你想,靠山王若是想篡位,豈不是在陛下駕崩時,就篡位了,那時京城的軍馬全部由靠山王統領。而且靠山王從軍那麼多年,大隋的將領,多出自靠山王的軍中。若是靠山王篡位,他們必然會響應啊。還有陛下對自己的兄弟太放縱了,他們竟敢不向朝廷進貢,特別是晉王霸佔富庶的揚州之地,他每年向朝廷繳納的稅收竟還不如幷州多呢?蜀王也是一樣?

楊勇打斷張朝峰的話,道,夠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朕想自己靜一靜,你自己去領賞吧,記住,此話不可向別人說起,還有你代替朕往靠山王府走一趟,宣靠山王叔及並肩王弟,來進宮面聖,就說真有大事要和他們商議,記住,此事不可讓別人知道,若是傳出去,小心你的腦袋。

張朝峰聽到楊勇的話,連忙跪下道,陛下,放心,臣會把這件事攔在心裡的,臣之就去靠山王府去傳靠山王父子相見。說完便向楊勇行一禮,便悄悄的離開了勤政殿。

楊勇等張朝峰離開後,腦海裡浮出他們兄弟幾人小時候的一起玩耍的場面,那時他們兄弟之間的友誼是多麼好啊沒想到現在竟要兵戎相見。想着想着,楊勇便進入了夢鄉,完全忘了他剛纔讓人去宣靠山王及並肩王的事了,而是靜靜的進入了夢鄉。

(本章完)

VIP卷_第一百九十一章 回京前的瑣事(三)正文_第五十章 突厥求援(十二)VIP卷_第八十八章 洛陽留守(四)VIP卷_第一百八十九章 回京前的瑣事(一)VIP卷_第一百八十章 平定江南(七)VIP卷_第一百五十一章 義成公主VIP卷_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一)VIP卷_第一百六十二章 科舉(一)VIP卷_第一百零二章 突厥一統(三)VIP卷_第九十三章 洛陽留守(九)VIP卷_第二百一十七章 突厥來侵(二)VIP卷_第七十一章 巡視江淮(七)VIP卷_第九十八章 遇刺(四)VIP卷_第一百六十二章 科舉(一)VIP卷_第六十五章 巡視江淮(一)VIP卷_第二百四十章 狄氏人傑正文_第二十三章 龍遊淺灘(三)VIP卷_第二百章 監國殿下VIP卷_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兵大許VIP卷_第二百二十一章 雁門郡大戰VIP卷_第六十章 廣南大捷(三)VIP卷_第二百零一章 皇孫伴讀VIP卷_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禹正文_第三十四章 大婚(五)VIP卷_第一百三十章 高句麗兵變(二)VIP卷_第一百八十七章 美女硬上弓VIP卷_第六十二章 廣南大捷(五)VIP卷_第八十七章 洛陽留守(三)VIP卷_第一百六十三章 科舉(二)VIP卷_第一百八十九章 回京前的瑣事(一)VIP卷_第二百三十九章 體驗生活VIP卷_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題(一)VIP卷_第一百八十三章 晉王受降(三)VIP卷_第一百五十一章 義成公主VIP卷_第一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正文_第十八章 金鑾殿(一)VIP卷_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食滅亡VIP卷_第二百二十一章 雁門郡大戰VIP卷_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殘陽VIP卷_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王起兵(二)VIP卷_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殘陽VIP卷_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題(一)VIP卷_第二百零二章 拜占庭正文_第十章 宇文述之死VIP卷_第一百六十三章 科舉(二)VIP卷_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大亂(一)正文_第五章 皇家千里駒VIP卷_第七十三章 大運河(二)VIP卷_第一百七十二章 隴西薛舉(二)VIP卷_第一百五十八章 江南攻略(三)VIP卷_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許的敗亡VIP卷_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麗使者(二)VIP卷_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許(二)VIP卷_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蕃的衰落VIP卷_第一百六十章 建德伏誅(一)正文_第二章 楊逸拜師VIP卷_第二百二十三章 美女刺客正文_第十章 宇文述之死VIP卷_第二百三十七章 高宗昇天VIP卷_第一百七十七章 平定江南(四)VIP卷_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許的敗亡VIP卷_第一百三十二章 蜀王之死(一)VIP卷_第五十二章 突厥求援(十四)VIP卷_第六十五章 巡視江淮(一)VIP卷_第六十三章 廣南大捷(六)VIP卷_第二百四十一章 敬宗楊睿歸天正文_第四十六章 突厥求援(八)正文_第十九章 金鑾殿(二)VIP卷_第九十四章 洛陽留守(十)VIP卷_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殘陽正文_第十七章 突厥寇邊(七)VIP卷_第二百二十九章 倭國入侵東南正文_第三十六章 大婚(七)VIP卷_第五十五章 吐谷渾寇邊(二)VIP卷_第一百二十一章 討伐李淵(七)正文_第六章 組建羽林郎(一)VIP卷_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皇登基VIP卷_第九十六章 遇刺(二)VIP卷_第一百三十一章 高句麗兵變(三)正文_第十章 宇文述之死VIP卷_第一百零三章 突厥一統(四)VIP卷_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勇駕崩(一)正文_第二十七章 收將正文_第二十九章 重回大興(續VIP卷_第八十八章 洛陽留守(四)VIP卷_第一百零七章 徐州整軍(一)正文_第四十四章 突厥求援(六)VIP卷_第五十三章 突厥求援(十五)正文_第七章 組建羽林郎(二)VIP卷_五十八章 廣南大捷(一)正文_第三十七章 大婚(八)VIP卷_第一百八十三章 晉王受降(三)VIP卷_第一百三十五章 蜀王之死(四)VIP卷_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女救英雄《兩更求鮮花》VIP卷_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蕃的衰落正文_第十三章 突厥寇邊(三)VIP卷_第二百三五章 大食人退兵VIP卷_第一百八十七章 美女硬上弓VIP卷_第一百七十二章 隴西薛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