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餌(二)

審食其用豔羨的目光,看着走在前方的劉闞。

劉闞內着一件秦軍制式的黑襦(ru,二聲,音如),外罩用犀牛皮鞣製而成的皮甲,長髮紮成了椎髻。遠遠看去,和傳說中的老秦士卒儼然沒有區別,手挽青銅盾,掌中一柄請銅鉞。

背上有一柄秦軍制式鐵劍,長約四尺。

走起路來,是挺胸腆肚,威風凜凜中更帶着一股肅殺之氣。

而審食其等人顯然沒有這樣的裝備,只能配給一件略顯陳舊的黑襦,手中或矟或箭,唐厲和曹無傷兩個人,還配備了一石半的硬弓,箭囊中裝有二十支狼舌箭,氣喘吁吁的隨軍行進。

“憑什麼阿闞就能配甲?”

審食其輕聲的嘀咕着。要知道,配甲和不配甲的士兵,將會有截然不同的命運。有皮甲護身,總歸是能多一份保障。雖然說未必會遇到什麼戰事,但能多些保障,總歸是一件好事。

曹無傷譏諷道:“想要配甲也容易,過去和阿闞打一架,勝了肯定可以配甲。”

“那我寧可不要護甲。和這傢伙打?我又沒有發瘋……這麼多人當中,可能只有屠子能勝他。”

審食其嘀咕了一句,目光一轉,卻落在了隊伍中,唯一一個騎馬的人身上。

那個人叫做趙佗,是鐵鷹銳士。據傳說,此人年僅二十歲,卻是征戰無數,殺人如麻的主兒。就在去年,這趙佗還因爲戰功顯赫,而被秦王政賜予了護駕御劍的殊榮,在秦國非常有名。

所謂護駕御劍,就是秦王的貼身衛士。

秦王政性情多疑,特別是在荊軻刺殺失敗之後,更不許任何人攜帶利器,靠近他身邊二百步。

而護駕御劍的意思就是說,可以佩戴武器,跟隨秦王政。

若非忠心耿耿,若非秦王政非常信任,又怎麼可能得到如此的殊榮?故而有傳言說,這趙佗將來,肯定是能成爲第二個蒙恬的人物。沒想到,秦王政居然把這麼一個人,派到了沛縣。

唐厲說:“依據秦律,只有伍長以上能配給甲冑。如果你想要阿闞身上的裝備,那就保佑咱們這一路上能遭遇戰事。到時候你如果能殺死對方的甲士,就可以配享軍功爵,升任伍長。”

“我呸!”

審食其忍不住啐了一口,“烏鴉嘴,莫要說這種不吉利的話。我最希望的是,這一路平平安安,千萬不要遇到什麼麻煩。最好是我們到了平陽,那裡的戰事也結束了,然後就能回家……

至於軍功爵不軍功爵,我可沒有想過。

再說了,穿上那一身護甲,少說要增加二十斤的份量。大熱的天,我可不想給自己找不自在。”

劉闞在前面領隊行進,身後衆人之間的話語,卻聽得是清清楚楚。

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審食其啊,有時候真是個活寶。不過有這麼一個人在,倒也多了許多歡笑。

想到這裡,劉闞的目光不自覺的一斜,掃了一眼在側前方行進的劉邦。

劉邦也配有皮甲,同樣是黑襦椎髻,一副秦軍士卒的打扮。似乎感覺到了劉闞的目光,劉邦驀地回過頭,和劉闞的視線相觸。他微微一笑,朝着劉闞點點頭,然後又扭頭,若無其事的行進。

這個傢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啊!

劉闞濃眉一挑,收回了目光。在這數日的行軍之中,劉闞對劉邦又多了幾分認識。這個人……很大氣,也有一股子任俠氣。而且對他身邊的人,也非常的照顧。從他主動爲一個更卒拿兵器的舉動來看,這個人……至少很懂得拉攏人心。同時,他非常有眼色,也很機靈。

但是,劉闞卻看不出半點值得無數人追隨的特質。

那些小手段對於夏侯嬰樊噲之流,也許有用處,可是像蕭何張良這等人物,又怎會追隨他呢?

不明白,真是不明白啊!

劉闞想到這裡,輕輕的搖了搖頭。

向遠方看了一眼,道路是那樣的泥濘。此次押送糧草,甚至在出發前,沒能和闞夫人道別。

想必,闞夫人現在也會感到不安吧。

還有呂雉,那個精明的丫頭,此刻又在做什麼呢?從目前來看,呂雉和劉邦之間,還沒有任何交集。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我的出現,而使得呂雉和劉邦,走上了兩條路呢……也許吧。

這一路上,劉闞都在胡思亂想。

傍晚的時候,天上突然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而且在入夜之後,雨勢非但沒有停息,反而越來越大。如果是在平常,大家會非常高興有這麼一場雨,來緩解炎熱的氣溫。可是現在,所有人都開始咒罵起來了。原因非常簡單,這一場大雨雖然令氣溫降下,同時也令道路更加難行。

五月的天氣,說變就變,根本沒有任何的規律。

天亮時,雨更大了。

好像天河決了一個口子似地,黃豆大的雨水噼噼啪啪的落下來,整個前方都被雨霧所籠罩。

糧車幾次陷在了路坑裡,需幾十個人合力才能擡出來。

如果這雨再這麼下上一天的話,肯定無法按時把糧草押送到平陽去。按照秦律,所有押送糧草的人,都將會被治罪。劉闞等人都急了!可是越着急,還就越出事兒,一輛糧車陷入坑中。

軲轆一下子斷開了!

車子就癱倒在路上。十幾個人用力的呼喊,卻擡不動那糧車半分。劉闞和樊噲兩人相視一眼,走上前推開了更卒。二人一人抓住一根車轅,二話不說,硬是把糧車從泥坑中生生拔起。

不過,這一拔,卻讓劉闞的臉色一變,忍不住看了一眼車上的糧食。

不對勁兒,這糧車怎麼如此沉重,怕是要超過千斤的重量吧。

一輛車,最多也就是裝上五百斤的糧食……怪不得軲轆會斷裂開,如此沉重,怕是已經超過了極限吧。另一邊,樊噲的臉色也有點變了。看了一眼劉闞,又看了看糧車,若有所思。

“快點,換上軲轆!”

那個名叫任敖的伍長,大聲呼喊。

劉闞趁着軲轆撐起車輛的一剎那,偷眼看了一下不遠處的趙佗。奇怪了,按道理說趙佗應該非常着急纔是啊,爲什麼會一臉的平靜?看他那模樣,分明是一點都不擔心行程因此而被耽誤。

不對,這裡面肯定有貓膩……

糧車很快被休整完畢,糧隊在雨中泥濘的道路上,繼續行進。

劉邦在這個時候,突然間靠了過來。樊噲任敖兩人有意無意的站在了劉闞的身後,把審食其四個人分隔開來,同時也將劉闞包圍住。劉闞一怔,詫異的看了一眼劉邦,“你想幹什麼?”

“小兄弟,可發覺不對勁兒了嗎?”

劉闞眉毛一挑,“什麼意思?”

“屠子剛纔和我說,車上裝的,很可能不是糧食。”

劉闞一驚,扭頭看了一眼樊噲。卻見樊噲面無表情,見劉闞看過來,他也只是輕輕的點頭。

“不是糧食,那能是什麼?”

劉邦說:“前兩日,糧車肯定沒有這麼沉重。怎麼一遇水,就會變了份量?我推測着,車上裝的恐怕是泥沙之類的東西,所以遇水之後纔會變得這麼重。小兄弟,看樣子這次任務,有問題。”

泥沙?

劉闞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一下子反應過來。

車上不是糧草,這麼說來,此次任務的目的地,怕也不會是平陽。難道說……

劉闞看了劉邦一眼,輕聲道:“你是說……”

劉邦點了點頭,“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我們這次的任務,恐怕是要被秦人當成誘餌來釣魚。”

“釣魚?”

劉闞朝着遠處馬上的趙佗看了一眼,“用一個鐵鷹銳士來當誘餌,這魚恐怕不小啊。”

劉邦說:“當誘餌的結果,十有八九就要被魚吃掉。小兄弟,咱們現在是被拴在一條線上,理應相互照應,彼此合作纔是。”

“怎麼合作?”

“我們……”

劉邦向四周看了一眼,“如果情況不對勁兒,逃吧。”

劉闞冷笑一聲,“逃?逃到哪兒去?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我可不想一輩子藏頭露尾,不敢見人。再說了,我就算能逃走,我娘怎麼辦?難不成看着我娘一把年紀,再去爲我受罪嗎?”

“這個……”

“別忘了,秦律之中,可有連坐之法。”

劉邦顯得有些尷尬,笑了一聲說:“小兄弟還是一位孝子,了不起!那我也不瞞你,我想秦人此次要釣的魚,恐怕就是那楚國狂人王陵。你不知道,王陵兵強馬壯,可不容易對付啊。”

劉闞緊了緊手中的銅鉞,“就算那魚兒兇猛,也說不定會被魚餌噎死。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填。大丈夫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因一己之私而累家人受苦,我不屑爲之。若真的有危險,拼死一戰,說不得還能博一生機。未戰而先怯,算不得好漢,我決定留下來一戰。”

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

劉邦眼睛一亮,旋即看了一眼後面的樊噲和任敖。

只見樊噲板着臉,卻用力的點了點頭。那雙眸子裡,露出了一抹讚賞的光亮,緊盯着劉闞。

劉邦一咬牙,“既然如此,拼他孃的!”

————

爲方便大家閱讀,小新做了一個楚漢英雄譜。在書中出現的人物,如果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小新會做專門的介紹,以供大家參考。

第15章 更卒第299章 樓倉之戰(七)第334章 會師關中(二)第9章 他是誰?第361章 江山一盤棋(十)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315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四)第237章 伴駕(七)第138章 大廈將傾,君欲何爲?第212章 上邪第47章 出行第117章 法家門徒第18章 餌(一)第35章 怎一個痛字了得第231章 伴駕(一)第183章 扶蘇另一面(二)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182章 扶蘇另一面(一)第60章 漁村老媼第294章 樓倉之戰(二)第374章 尾聲第42章 鄰家有女初成長(一)第2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二)第241章 平原津(一)第321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二)第350章 高祖末日(二)第98章 豐邑小故事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177章 選擇第291章 狂暴巨熊(三)第59章 鉅野大盜第345章 會師關中(十三)第218章 誰比誰聰明?第172章 決戰河南地(二)第137章 合作(二)第95章 任囂到來第34章 歡宴(二)第28章 始皇帝(一)第227章 周南-關雎第3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一)325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六第257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四)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151章 願爲軍侯馬前卒第198章 執子之手,與子白頭第368章 勢無可擋第90章 博弈(三)第270章 何方神聖(一)第86章 暗藏殺機第20章 昭陽大澤第49章 暴徒灌嬰(二)第4章 沛(二)第208章 巴蜀風雲(三)第210章 巴蜀風雲(五)第96章 樓倉鎮第205章 帝王心思第302章 長征(二)第328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九)第347章 會師關中(十五)第157章 小豬快跑第164章 左賢王威武第116章 養士第227章 周南-關雎第319章 一柄青魚劍第303章 長征(三)第227章 周南-關雎第17章 任務第34章 歡宴(二)第224章 蕭何來訪第198章 執子之手,與子白頭第326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七)第331章 二十萬秦軍齊暴動第292章 秦同第128章 馬耳山(二)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56章 宋子燕人第328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九)第295章 樓倉之戰(三)第40章 封禪樑父山(一)第111章 弓倉是誰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50章 灌家父子第72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二)第70章 徐公壽宴第87章 第二步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2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三)第314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三)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7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一)第109章 血色(三)第244章 九原第260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七)第118章 巴蜀來人第21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一)第374章 尾聲第136章 合作(一)第292章 秦同第228章 始皇帝東巡第278章 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