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強音(下)

抵達庫爾勒時,氣溫是零下十五度。黃沙漫漫,北風悲鳴,吹在臉上刮骨般的疼。還好軍用機場已經提前準備,一下飛機秉文就和大家被安排坐進溫暖的中巴車。唯有嶽鵬似乎很不放心,找來基地負責人詳細詢問風速和天氣:“風有多大?能不能保證總統專機起降?”

“元帥放心,已經是十幾天沒降雪,空氣乾燥,機體表面不會結冰,可以保證安全起降。”

兩人的對話,讓秉文更糊塗了,總統怎麼也來了?忙推推身邊的楚南:“參謀長,總統也要來?”

“嗯,總統、總理還有餘磊他們幾個都要來。”

“總理也來?”上機前,秉文還以爲是項目考察,卻怎麼也沒想到連顧維鈞都來了。這就非常奇怪,到底是什麼東西能吸引他們呢?

“到了你就知道了。”楚南故作神秘的微微一笑。

十幾分鍾後,總統專機平穩的降落在機場。“走吧,一路上還有六七個小時呢。”楊秋帶着顧維鈞等幾人上車後,三輛中巴車在幾輛獵犬輪式裝甲車的保護下,向沙漠深處駛去。片刻後,天空出現三架空軍輕騎兵直升機,慢悠悠盤旋在周圍。眼尖的秉文甚至能看到,機艙內荷槍實彈的獵人特種大隊士兵。

“總統,我們到底去哪裡?”

“怎麼,嶽鵬沒和你說?”楊秋看一眼壞笑的嶽鵬和楚南,樂道:“行,你們不說,我也不說,看誰先憋不住,哈哈......。”

車廂裡一陣鬨笑,秉文也被逗樂了,乾脆不問:“得。我也不問了,反正就幾個小時的事。”

沙漠並不平坦,一路顛簸讓大家都有些疲倦。“秉文,你們都準備好了嗎?”顧維鈞這段時間主要精力都在利用戰爭改革國家上,所以對海軍備戰不甚瞭解。秉文將準備情況介紹一遍,說道:“已經全部就緒,明早艦隊就會出發,預計三天後先空襲特魯克。隨後會繼續向西登陸威克島。然後向馬紹爾羣島步步推進。我們預計,最多三到四個月就能結束南面的戰鬥,建立起西南太平洋屏障,並以威克島和馬紹爾爲核心,建立東北太平洋前哨站。至於琉球這邊,計劃是三月中。但也要看當時的具體海況,總之最遲四月初肯定會登陸,配合陸軍在朝鮮的反擊。安達曼那邊,五月才能結束雨季,所以還要等等。”

“呵呵,你們這次的手伸得好長,羅斯福都氣病了。美英國大使也來找過我好幾次,就差沒罵娘。”

楚南在旁邊笑了:“生氣也沒用,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本癱瘓。何況最遲三月初。英美就要登陸北非,所以他也只能暫時放棄亞洲戰略,最多就是先進入澳大利亞,不過所羅門羣島和拉包爾都需要極強的海軍力量才能打下來。美國纔剛剛動員,按照我們的經驗,起碼要到42年年底才能把生產潛能發揮出來。所以我們今年的主要任務就是日本、南洋和波斯,西北那邊將以防守反擊爲主。照目前的情況看,今年內不管是我們還是英美,日子恐怕是最難過的。”

顧維鈞點點頭。西北不是一句防守反擊就能涵蓋的。斯大林憋了一個冬天。肯定要想辦法報仇,必定是一年的消耗戰。但他也知道戰爭不是短期內就能結束的。哪怕是對日本保持全面優勢,也要逐步逐步地從外圍一點點剝掉硬殼,還要兼顧暗戰美國,搶奪未來戰略,有時難免會束手束腳。幸好威克島死局終於解開,起碼半年內美國無力進入西南太平洋和東北亞,這就給自己全力猛攻日本,徹底吃下全部日本遺產的機會。

“歐洲那邊呢?”顧維鈞繼續問道。

“蘇聯正在籌措力量,預計四月底會有一次較強的反攻。德國也成立了北非軍團,兩週前隆美爾還在的黎波里舉行閱兵式。從目前情況看,德軍還不知道英美要登陸,所以重點放在埃及這邊,並未深入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希特勒最近還向南斯拉夫調集兵力,估計是要巴爾幹動手了!因爲意大利在東北非基本被打殘,希臘那邊也進展不順,還被希軍反攻到阿爾巴尼亞境內,據說墨索里尼已經向他求援......。”

車隊開的並不快,趁着這個機會,大家交流了一下對戰爭的預測。一直到下午四點,秉文才發現前方出現一道低矮的“山崗”。抵近後才發現,這是一道酷似防波堤的人工建築,高約四米,長度足有幾十公里。車隊一路開來,見到好幾撥崗哨和戒嚴點,足見防衛很嚴密。通過防波堤的缺口後,大家立即看到幾十輛坦克和裝甲車,其中有全新的36型,也有修復的t34和在印度繳獲的英國坦克,還看到兩輛沒開始投產的41型坦克,正在慢慢開往沙漠深處。除了各式各樣的坦克和車輛外,最讓秉文驚訝的是,士兵搬運的東西里居然有不少動植物。

“總統,總理。歡迎你們前來視察。”下車後,秉文就看到冷傑、俞大維和關玉山等很多在國內甚至世界上都知名的專家,其中還有一對年輕的夫婦。男子戴着眼鏡,斯斯文文,但他看楊秋的目光總給人怪怪的感覺。雖然他知道能來這裡的人,肯定都經過嚴格刪選,但還是下意識向楊秋走近幾步。

“這位是百里校長的女婿,錢學森,去年年底才從美國回來,目前在騰龍項目中任設計師。這位可是我們的大才女,吳健雄,也是去年底帶回來的,現在是女媧項目的副總工程師。”核彈計劃從立項起,就被命名爲盤古,意喻開天闢地。後續的氫彈項目是女媧,火箭項目是龍騰......等等。一名女性能出任氫彈計劃的副總工程師,說明她有多傑出。楊秋更清楚吳健雄的能力,在著名的曼哈頓計劃中,就是她修改了差點讓計劃流產的鏈式反應方程式中的錯誤。

“這位是吳博士的先生,叫......。”俞大維爲大家一一介紹專家組,但走到男子面前時。突然想起楊秋和袁家的恩怨,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說下去。倒是楊秋大大方方,主動地伸出手:“我知道,您是袁家騮先生。有空回家的話,代我謝謝你爺爺,謝謝他推翻封建開創共和,也謝謝他有您這樣一位甘願回國,天寒地凍還待在這片沙漠。將祖國放在胸中的好孫子。”

楊秋說完後,秉文和大家才知道,原來男子是袁世凱的孫子,難怪剛纔看他的神色那麼怪。在場的人都知道袁家和楊秋之間的恩恩怨怨,袁家一直認爲是楊秋氣死了袁世凱,所以退出政壇往商界發展後。私底下卻還是要求任何子女不得加入國社黨,還向民黨提供大量政治獻金。不過即使嘴上不承認,袁家騮心裡也清楚,袁世凱和楊秋差距太大太大了。他的年輕、眼界、對時代的把握、對科學技術的重視,甚至遠遠超出丘吉爾和羅斯福這些人,能在短短三十年內將動亂不安遍佈租界的國家,帶上如今獨立自主,向工業化大步邁進,還能參與這場世界大戰。打得蘇日連戰連敗,是多麼多麼的偉大功績!

用冷傑當年從法國歸來的話說,國有楊秋,民族之幸!

所以聽到他這些話,袁家騮心底豁然坦蕩:“謝謝總統教誨。家騮終不敢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

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也代表着數十年的恩怨徹底彌散。

由於已經是傍晚不利試驗,所以3010總指揮俞大維和盤古項目總設計師冷傑當起了嚮導,爲大家詳細介紹核彈研製的過程和展望。通過望遠鏡。楊秋還看到了三十公里外高達百米的試爆塔。實驗覈彈已經被放置在上面。用厚厚的防水油布矇住。本來楊秋打算去前面看看,但冷傑等人擔心那裡輻射超標。攔住了他。最後聽到此次試爆的核彈當量在三萬噸tnt炸藥時,空軍司令餘磊和秉文均愣住了:“確定那顆炸彈能爆發出三萬噸炸藥的威力?我看也不大嘛。”幾人吃驚地手指試爆塔塔尖。

“我們分五組重複計算過多次,還動用了計算機複合,應該只多不少。”冷傑顯然非常的自信。

三萬噸tnt,以目前威力最大的炸藥算,空軍也要出動2300架轟七才能一次投完,或者讓山東級戰列艦打24580枚純炸藥製成的炮彈!而現在,只需要一枚就可以完成。這個刺激可真是太大了!連顧維鈞都激動地連連點頭,餘磊更是一把抓住俞大維的手詢問具體重量。

“試爆的這枚是11噸重。”

11噸?有些超標了,轟炸機不改進根本帶不起來。“餘司令放心,只要能再給我們一年,肯定能拿出五噸左右的武器級成品。”冷傑說道。

“五噸,呵呵,好好!我的新轟炸機差不多也要一年,正好結合起來。”餘磊眼睛都笑眯了。沒辦法,海軍艦載機最大掛載也才1200公斤,陸軍更不可能捧着核彈去衝鋒。

餘磊們暢想世界扔核彈時,俞大維卻聽得暗暗好笑:“幾位司令,你們可別太樂觀了。目前還無法解決量產,因爲武器級別的鈾需要的純度很高,提純過程非常複雜。鈈可以用來製造核彈,但女媧計劃已經啓動,我們要預留一些下來。按照我的估計,除非是再建幾個反應堆,否則最多隻能製造六到七枚。”

六到七枚也不錯,餘磊拉着冷傑的手,恨不能把試爆塔上的核彈先拉回去。楊秋微微一笑,聽完講解後,又帶大家去看望駐地士兵。與時不時能去外面休假的科技人員不同,駐紮在這裡的將士已經整整兩年沒有離開。在這片爲保密連鐵路都沒有的地方,用雙手將戈壁一點點變成實驗基地。從某些方面說,他們比科技人員更值得尊敬。

總統和元帥的到來,讓整個基地都熱鬧起來,楊秋也不厭其煩的和每名士兵握手交談,還和士兵們同吃同住,享受了一把戈壁大漠的簡易軍營滋味。

第二天上午,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十一點,烈日當空之際,冷傑領着大家走進厚達十米的半埋式觀察掩體內,爲每人發了一副墨鏡。雖然爆點距離這裡還有三十公里。但外面的人都必須撤到沙堤後面,並全部戴上墨鏡,背轉身,以防眼睛被爆炸的光芒灼傷。“安全措施有沒有檢查過?”戴上墨鏡前,楊秋詢問起保密措施。俞大維保證道:“總統放心,半徑三百公里內已經全部撤空,這點當量是不會被外界發現的。不過女媧要是試爆的話,恐怕就瞞不住了。”

楊秋皺皺眉。忽然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問題。在沒有衛星,也沒有輻射監測的年代,塔克拉瑪干沙漠實驗幾萬或者一二十萬當量的核彈根本不會引起外界注意。但那些動輒百萬的氫彈怎麼辦?不等他多想,手持電話,掐着秒錶的指揮員已經大聲倒數。

最激動的一刻來了!

“十九八七.....一,起爆!”

隨着一聲命令。一團刺目的光芒先從墨境內炸開!即使厚厚的,近乎全黑的墨鏡讓人無法視物,卻依然無法遮擋這團透亮到極點的光球!片刻後,光團開始變紅變暗,然後就看到光團下沙暴涌涌,衝擊波裹挾着數以千噸計的黃沙,捲起高達百米衝擊波,如同最猛烈的惡浪,又似萬馬奔騰般向四周滾滾擴散......。隨後。身邊的景物慢慢縮小,讓人感覺彷彿來到了侏儒世界。唯有遠處那朵灰色蘑菇狀雲朵,在戈壁上冉冉升起,越來越高!越來越大!如同一頭被困住萬年的巨龍,直衝雲霄!雲層頂端快速的向外膨脹着、撞擊着、與白雲交相輝映。

此時此刻,即使再不懂行的人也知道,這朵妖異美麗的蘑菇狀雲彩,帶來的是數百平方公里範圍的摧毀殺傷!事後的詳細報告更證明了這一點,當天核爆的準確當量是3點3萬噸。爆炸點半徑八百米內的沙粒全部變成綠色晶體。一公里內用600毫米戰列艦裝甲鋼建造的實驗牆,在高溫高熱下出現融化痕跡。兩公里內的坦克被衝擊波卷翻燃燒,三公里的水泥建築全部倒塌,五公里內普通民居基本摧毀......。

“成功了!我們成功了!成功了!”

也不知誰先帶頭叫喊起來,然後參與項目的所有人都振臂歡呼喜極而泣。沙堤後面的士兵更是紛紛連爬帶拽衝上壩頂,望着蘑菇雲仰天長嘯,又擁右抱。

那一刻,整整十多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那一刻,中華民族站在了世界之巔!連楊秋都興奮地握了下拳頭。靜靜地看着蘑菇雲,看着餘波帶動掩體前方的沙棘不斷晃動,許久後才輕輕地嘆口氣。

大家都沒注意,唯獨秉文耳尖,輕輕地問道:“總統,你?”

“晚了點。”

“晚了?”

“是晚了。”旁邊,嶽鵬也跟着輕輕嘆了聲。

楊秋看他一眼,什麼都沒說,笑着要了支菸,看着煙霧和蘑菇雲一起慢慢變淡。兩人的啞謎讓秉文二丈摸不着頭腦,因爲這麼多人裡,唯有嶽鵬知道他感慨什麼。其實早在第二次阿富汗戰爭前,兩人就秘密問過冷傑,何時才能核爆並擁有核彈。在開羅宣言前,又再次的確認,答案全都是有進展卻不知具體時間。

很多事是無法預測的,尤其是技術這東西。從人才培養、到材料、原理、設計、實驗、定型等等,每一步都可能出錯導致重頭來過。不僅困擾着剛剛剛起步的中國,也影響到國家的決策。就像明知噴氣機能統治天空,他也不得不繼續研究耗資耗時卻用不了多久的活塞發動機。最後的結果也的確如此,在擁有精細圖紙的情況下,依然到戰前才因爲獲得英國的材料技術,稍稍領先,最近因爲戰爭慢慢擴大優勢,所以去賭技術何時突破的概率太小,因爲家底就這麼多。畢竟中國不是美國,沒有能力集合起全世界的核物理專家,集合大半個歐美世界的資源人才和力量。

如果早兩年知道今日能成功,恐怕國家戰略就是另一個局面了。那麼......總統會怎麼選呢?嶽鵬看向靜靜站在玻璃觀察窗前的楊秋,暗暗地想着。直到冷傑和俞大維等人走來,才收回目光,迅速擺出喜悅的表情。“總統。”冷傑的神情有些侷促,似乎很難以抉擇:“我們能不能提兩個要求?”

“呵呵,這有什麼不可以的,說吧。”

冷傑看看俞大維。又看看後面袁家騮等人期待的目光,吸口氣,說道:“總統,我們希望不要催得那麼急,能讓我們多試驗幾次。”好不容易說完,他又怕楊秋誤會,連忙加了句:“當然,您可以放心。最多一年我們肯定能拿出武器型號。”

嶽鵬和顧維鈞等人有些納悶,這算什麼請求?楚南和秉文等軍官雖然很希望將核彈立刻投入戰場,但多等一兩年也無所謂。只有楊秋暗暗猜到了他們的心思,想了想後,點頭道:“行,不過你得給我個保證。別把材料全部炸完了。還有,43年初,起碼給我們的嶽元帥幾枚成品,他要鎮宅子用。”指着嶽鵬,他故意板起臉。

“呵呵......。”衆人全被逗樂了,唯有冷傑和研究員們,卻比剛纔試驗成功還激動。

別人不懂他們的心思,楊秋卻很明白。即使用目前的幣值算,剛纔那次核試驗也已經燒掉至少一億民元!這還沒算隱形的開支。所以美國曼哈頓計劃最後能燒掉高達20億美元也不足爲奇了。當然,這也和美國趕時間有關。不過即使中國採用減慢速度,扎穩根基,拉長研製時間分攤經費等等辦法,實際上也已經花去十多億民元。

所以核爆試驗,其實就是燒錢。

但這個錢又不得不燒!

在軍人眼中,核爆實驗就意味着王牌和巨大殺傷,但在這些科技工作者眼中,每一次實驗。都代表國家在覈物理、量子學、電磁等學科上前進一大步!這點楊秋很清楚。平行世界的共和國就因爲國家貧窮,所以無法進行大量核爆試驗。而歐美蘇因爲大量實驗,積累了無數重要的一手數據,最終纔在軍用核反應堆、高能物理和民用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他們在完成數十、上百次試驗後就立刻擺出嘴臉要禁止大氣層核試驗,爲的就是打壓後來者,不讓共和國有機會利用實驗完成民用結合和軍用深入。最終,因爲計算機模擬技術上的差距,導致無法再進行大氣層實驗的共和國在很多領域慢慢落後。

Wωω ▲Tтká n ▲c o

冷傑他們其實就是想趁着戰爭時期,軍費開支無限量供應的機會,儘可能多的進行核爆試驗積攢數據和經驗,推動國家科技實力的大步邁進!只不過他們擔心軍方太急,生怕一次試驗後就立即將爲數不多的材料全部製成核彈投入戰爭。然後他們要多等幾年甚至更久纔有機會繼續下一次核爆實驗,這樣必然會大大減緩核物理技術的進步速度。

還好楊秋現在不急,和推動國家整體核物理進步相比,幾萬噸的小東西,無非是多搞幾次千機轟炸而已。說不定多試驗幾次,戰爭結束後就能突破軍用安全核反應堆,提早實現核動力化呢。而且他真正的野心,是獲得核大國象徵的氫彈。要知道,三萬噸當量放在對輻射不瞭解,每次戰役要消耗數十萬噸彈藥的目前環境中,未必能嚇到多少人,反而還會讓競爭對手有時間調動國家力量去攻克核技術。

當然,他不是迂腐仁慈的人,所以才提出要製造出幾枚備用後,剩餘的材料才能繼續試驗。衆人哪知道他這麼多心思,冷傑等人還以爲他不惜國力也要優先科學技術呢,所以愈發的敬佩。

“第二個呢?”楊秋繼續問道。

“我們想見見於敏大師。”

“于敏......?”這個名字讓大家滿頭霧水,嶽鵬更是撓頭,他跟着楊秋三十多年,也從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吳健雄見到大家這幅表情,還以爲楊秋不答應,連忙上前補充道:“總統,我們研究了於大師提出的構型方案,真的非常非常成功!所以我們希望請他擔任女媧項目總設計師,帶領我們。您不知道,根據我們初步的實驗,只要能多進行幾次核爆試驗,最多三年,就能保證進行百萬噸級的氫彈實驗!”

也難怪連吳健雄想見於敏,要知道,核彈不稀奇,真正絕密的是構型!平行世界中,那麼多國家尋求核彈,耗費無數,爲何都無法成爲真正地核大國?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鮮都核爆幾次了,爲何無法突破氫彈?就因爲這個構型!目前已知能夠控制核聚變並可以武器化的,只有美國的t-u構型和于敏構型兩種,後者再小型化上甚至還要超出。所以有人開玩笑說,全世界見過這兩種構型全部圖紙的人不會超過五十,而且他們這輩子就算逛個馬路,都會被嚴密監控。

雖然是玩笑,但也能看出氫彈構型是超級機密!

如果不是資料機有構型圖紙,除非天上掉下個于敏,否則只有老天爺知道氫彈上中國是不是能繼續保持對世界的領先。于敏當然交不出,楊秋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最後想想後只好繼續撒謊:“於大師是我見過最偉大的核物理科學家,但他已經離開我們了。”

“離開?”

“那怎麼辦?光有設計構型不行,總得論證一下,只有他最熟悉這種結構。”

“要不我們就按照這個構型來模擬,大不了試驗後重頭再來過。”

聽說于敏“過世”衆人都有些急了,楊秋見狀只好板起臉:“諸位,這片沙漠不適合百萬噸級的實驗,所以你們不需要實驗,只要嚴格按照于敏大師的資料和圖紙先製造出來,後續試驗國家會給你們找地方的。”

“可是......。”

“相信我,我不會用國家來開玩笑!”

第88章 殺人不用刀(中)第12章 給大帥磕頭?第405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下)第647章 我是總統(下)第1032章 激戰七月第433章 烏拉爾的財富第48章 崛起的一天(三)第434章 目標還是北方!第119章 一個混成協換一個人第491章 國家的角逐(一)第150章 國家農場和特區第555章 三夫人出馬第410章 工兵先行第1026章 大戰役(十)第253章 北國龍牙(中)第312章 國家的抉擇第195 殺機!第148章 轉折第967章 威克島(二)第406章 摟草打兔子第485章 中亞的風(四)第817章 合圍(1)第571章 再打小螃蟹第701章 瘋狂(三)第638章 亂作一團第758章 日本要南下了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997章 颱風(六)第424章 戰西線!(五)第792章 戰波斯(二)第571章 再打小螃蟹第745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四)第312章 國家的抉擇第893章 湄公河不是天塹(下)第48章 崛起的一天(三)第951章 首戰次大陸(四)第136章 三大新政第1008章 下關第373章 爆炸(二)第901章 開羅(七)第202章 決裂(上)第174章 一戰定西南(四)第877章 鐵流滾滾(上)第981章 火海(四)第908章 獨立辛秘(下)第182章 聯合組閣的暢想第575章 向自動化邁進!第367章 前兆第355章 發動機和杜拉鋁第164章 西南風再起第779章 帝國之瘍(七)第241章 落幕(五)第199章 雙面間諜誕生第185章 悲憤交加第603章 南洋大暴動(完)第994章 颱風(三)第937章 關島,戰旗飄揚(四)第826章 合圍(10)第724章 軍備競賽(一)第137章 南北反應第200章 無視美麗第305章 蓋州,我的命!(一)第520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504章 國家的角逐(十四)第512章 搖旗吶喊的英法第915章 劍指日本第957章 北美驚雷第755章 永田出馬第903章 援英空勤團第639章 大訂單的誘惑第1013章 夜老虎第938章 關島,戰旗飄揚(五)第289章 神話破滅(八)第798章 戰波斯(八)第349章 停戰七十七章 向北第99章 鏖戰第389章 海軍之春第348章 大型重巡洋艦第381章 準備第296章 太慢了!第236章 歷史會不會提前?第874章 嶽鵬出手第325章 男兒向天笑(三)第133章 南北雙刺(中)第236章 歷史會不會提前?第37章 不再遮掩第573章 追逐和趁火打劫第539章 忍着第719章 萌動(四)第657章 連捅三刀(一)第227章 單刀直入第42章 換防令帶來的慌亂第280章 從這裡搶回國運!第878章 鐵流滾滾(下)第919章 突襲(四)第883章 搶(四)第25章 軍人,當爭!第652章 陽謀天下(一)第793章 戰波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