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強勢力爭,正位皇后

從墨蘭嚥氣的那一刻至接下來的兩日, 是承乾宮不得安寧的兩日。

福臨尋死覓活的鬧,急火攻心昏厥,醒轉接着又是翻天覆地的鬧。本已是形容枯槁, 身形瘦損, 可他心底卻彷彿冒出源源不斷的熱流, 補足瘋狂, 任憑他一次又一次的瘋魔。

近前伺候的太監們無不提心吊膽, 御前侍衛們更是惴惴不安,承乾宮的宮女們擔驚受怕,就連前來弔唁的後宮妃妾們, 無不是聲聲啼哭外,更多的則是惶惶怯怯。

皇太后曾下令鰲拜、索尼把福臨強行架回養心殿休息, 他整日裡恣紅怒眼像頭困獸, 不準任何人靠近墨蘭。太后心想, 不讓他看見墨蘭的遺體,他是不是能冷靜下來。畢竟人已去矣, 承乾宮也要緊鑼密鼓佈置靈堂,安排後事。

事與願違,這隻會更加激怒福臨,別說太監、侍衛捱打,就連鰲拜都被甩了一耳光。

承乾宮接連不斷傳來的消息, 把穩坐慈寧宮指揮若定的太后逐步推入焦躁難安、心驚肉跳。算準兒子會發瘋, 可沒想到他能瘋到連自個兒的命都不要, 而且一次尋死不夠, 還從早到晚, 入夜天明,一輪又一輪, 沒一刻消停,真就是下定決心要隨墨蘭去嗎?

終於忍無可忍,太后怒氣橫胸來到承乾宮,原本想着要如何如何嚴厲斥責福臨,好把他罵醒,再不要這般胡來胡鬧。

才又是一番呼天搶地的折騰後,福臨精疲力盡坐在墨蘭牀邊的地上,太監、侍衛們又是前仆後繼忙亂一通,這下也都是一個個氣喘如牛。

太后進屋前,大家得令紛紛退出,見這一幫子人的狼狽樣,太后心裡又涌起莫名火氣。

太后一腳踏進墨蘭寢屋,福臨擡眼,警惕又淒厲的目光寒光四射。見是太后,福臨毫不在乎,低下頭,神情恍惚盯着地面。

第一眼看到眼窩凹陷一圈暈黑的福臨時,直驚得太后心寒膽涼,火氣即刻無影無蹤,這心立時疼得就像是擱在了油鍋裡翻騰,一陣疼過一陣。

繞過福臨,太后近前到墨蘭跟前,那牀上的可人顏貌安整,儼如平時,恰似一朵以雪爲膚,以玉爲骨,皎月神態,淨水情懷的淡雅清荷。

霎時,太后的心又被浸入冰水,刺骨的寒冷咬噬她的心房,疼得她發冷發顫,竟忍不住把身子縮緊了些。

太后一直堅守慈寧宮,不來承乾宮,自有太后的難言之語。她不是不難過,她不是不心疼墨蘭,她打心眼裡喜歡墨蘭。從墨蘭進入她的視線,一路曲折走到今天,她對墨蘭的感情最深刻,也最複雜。

失去墨蘭,不止是福臨傷心欲絕,太后亦是悲從中來。她不來承乾宮,那是她怕自己親眼目睹墨蘭斷氣,她會接受不了,同樣會暈厥過去。墨蘭對她意味着什麼,這些年來,她比誰都需要墨蘭,尤其是自己與福臨的關係更多的時候都是劍拔弩張的針鋒相對,而往往每次都是墨蘭的從中調和纔不至於母子倆的關係徹底崩裂。

福臨的發瘋不可避免,她若是再昏昏沉沉,這還了得,局勢方始漸趨平緩,可不能再出岔子,這風雨飄搖的江山無時無刻不讓人繃緊一根弦。外人覺着她冷酷無情也好,惺惺作態也罷,總之,理智隨時幫她排序輕重,又義無反顧把她的感情強行壓制。

心口的疼痛泛紅太后的雙眼,她趕緊拿出手帕,匆促擋住淚光。仰頭壓抑,調息□□,然後轉身站到福臨跟前,垂眼看向福臨。

“福臨,額娘知道你心裡難受,可她已經走了,你這樣守着她也是無濟於事。你就讓開給奴才們進來,幫她拾掇,也好讓她體體面面而去。”

“兒要隨她去,她去哪兒,兒就去哪兒。”福臨頭也不擡,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

太后皺眉,深呼吸,慢慢打開眉間的擰結,儘量和氣,“福臨,額娘還在這,你說這種話,不是一刀捅在額娘心口上嗎?”

“皇額娘除了朕,還有江山。然兒子,除了墨蘭,什麼也沒有。兒不隨她去,兒活着也沒有意思。”福臨又是毫不猶豫的對答如流。

太后目怒變色,再咬牙,壓下氣怨,諄諄勸誡,“墨蘭可是一位心氣高遠、氣量寬宏的好孩子,她心裡可不只是裝着你,還裝着我大清的福祉昌延。你們倆彼此交心,難道你不清楚,墨蘭向來就是心繫百姓康寧、江山永固。你倒是捫心自問,你若是真了卻自己隨了她去,她到底是願不願理你?”

這一回太后的話問住福臨,福臨的舌頭僵住,一時竟不知如何反駁太后。

太后見勢,本欲蹲下平視福臨,誰知卻又馬上挺直身體,居高臨下,“哀家確實虧欠墨蘭,可墨蘭何曾計較過,該有的孝順、關懷,她哪一樣不是做得誠心誠意。她時常說,皇上操勞國事,只能把孝敬放在心裡,她既然是你的妃子,她就該盡孝敬奉,讓你安心政務,如此才得國順民安,大家小家都和和美美。”

兩行熱淚從福臨眼中涌出滴落,太后雙眼頓時跟着泛酸,“福臨,墨蘭病危尚擔心你貽誤國政,可你這兩日竟然就在她跟前尋死覓活,完全置江山社稷於不顧,置我這個眼巴巴盼着你的額娘於無謂。”

這一次沒忍住淚,太后快速揮拭淚水,語流湍急,“你回頭好好看看她,你這樣的行爲如何對得起她。睜大眼睛看清楚她頸脖子上的傷口,濟度的匕首割向她的頸脖鮮血直流時,她哼都不哼一聲,她這樣忍着都是爲了誰?”

太后的語調升高燎原火勢,“可你呢?你卻抽出自己的匕首,往自己身上扎去。你知不知道,比起濟度行兇,你這樣的行爲更加傷害她,更加令她痛苦不堪。”

太后激動的聲音還在迴盪,福臨卻已是伏在膝蓋上抱頭痛哭,悽切的哭聲起伏不斷,哀怨聲也陣陣催人淚下。

“都是因爲我,她才受了那麼多苦。我怎麼能忍心再讓她一個人孤孤落落而去,我要陪着她,我不能再讓她受到傷害。”

太后飲泣吞淚,溫言安撫,“兒啊,讓她放心去吧,別再拽着她讓她不得解脫。你做得一位好皇帝,那纔是真正告慰她的在天之靈。放手讓她飛吧,別再禁錮着她,給她真正的自由吧!”

“不,”福臨爬起跪倒太后跟前,抱住太后的雙腿,“額娘,我不要放手。我後悔了,不該給她翅膀,我不要她飛走,我要和她永遠在一起。”

太后的淚水默默源源滑落,福臨的哭聲震震號號響徹,而牀榻上的墨蘭,依舊是一潭清澈純淨,一丁點細微的漣漪都點染不上。

***

暗沉的陰天,溼漉漉的空氣裡遊蕩着淒寒,承乾宮院裡的梨樹下、臺階面、月臺上鋪滿霜紅的梨葉,而承乾宮正殿卻掛滿素幃白幔,靈堂的莊嚴白色與地上的熱情紅色既是強烈的對照,又是調和的勻稱。

昨夜整宿颯颯秋雨,福臨總算在秋雨敲擊秋葉的喁喁傾訴聲中沉沉入睡,大家總算鬆了口氣,專心致志佈置靈堂,積極籌備皇貴妃的相關後事。

癡纏一夜細細簌簌的雨絲在灰濛濛的天際泛白時方始截停,福臨忽地醒來。得知承乾宮正殿已經放置符合皇貴妃身份的靈柩,大家正要把穿戴金飾麗服的墨蘭移入靈柩,福臨阻停大家,默默看着被大家拾掇成明豔紅蓮的墨蘭。

雖視線一直溫存在墨蘭臉上,福臨卻面無表情。聽得他喊吳良輔,吳良輔趕緊往他身側站過來,“吳良輔,叫人把靈柩搬走,不能把皇貴妃放進去,這就是皇額娘口中的‘體面’?”

轉過身,寒光徹骨的鋒利在他眼中凝霜,“朕現在就去乾清宮,把所有負責的官員通通給朕傳來。”

昨日太后親臨承乾宮,皇上的瘋狂終於偃旗息鼓,他退開一旁,把墨蘭交給婉晴、菱香等人,但他揪住太后口中的“體面”二字,愣是要太后給他細列要如何“體面”?

喪葬的規格自是按照皇貴妃的身份而來,禮部、內廷機構只管照章辦事。按理說費不上太后親自出馬,可福臨擺出追究到底的態度,太后心領神會,這是兒子非要她親自爲墨蘭辦理後事。

既然他的注意力轉向這些,太后倒也願意不辭勞苦擔下,就在兒子跟前,她喚來菱香,先聽取墨蘭生前可有遺言。

“回太后,主子千叮萬囑,勿以華美束體,不戴金銀珠飾,只要皇上抄寫的一紙經文。”

福臨一聽又是低頭啜泣,太后無言以對,只得又讓菱香清點墨蘭的家當。誰知菱香無需移步忙碌清點,當即沒幾句就全數報完,不過就是逢年過節必備的禮服、首飾,以及皇上賜予的書畫。平日裡的俸銀、節慶日所得恩賜,要麼均分下賜承乾宮所有奴才,要麼捐助地方災害的難民,所以名下不留儲蓄。

聽得福臨口裡一聲無奈冷哼,太后一時竟有些吃不準,墨蘭究竟何苦要這般淡薄自己?好歹也是皇帝寵愛至上的皇貴妃,生後遺留怎麼看都是寒酸,她是不求名利,無慾無求?只怕也還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思及這一層,太后即刻沉聲堅定向在場各位宣佈,無論皇貴妃身上穿着佩戴,還是陪葬器物,她都會親自甄選,必定是一場光彩榮耀的喪葬禮儀,保足皇貴妃風風光光而去。

同時,皇太后慈諭,傳令親王以下、滿漢四品官員以上,並公主、王妃以下命婦等,俱於景運門內外齊集哭臨(帝后死喪,集衆定時舉哀叫哭臨)。

並宣佈,皇上輟朝五日。

這樣的宣佈更多的意味倒像是給福臨下保證書,而此時的福臨漠然聽着,那清冷的目光好似與他無關,又好似有關。

***

天空密佈灰暗,秋日的絢爛被阻隔在九霄雲外,半點光澤透不下來,然而太后的心情卻有些沉浸自我羅織的光亮中,忙碌中頗爲自如。

既然自己承辦墨蘭的喪葬,且要給福臨最“體面”的交待,所以一大早皇后及後宮除康妃外的各宮主妃、各位側妃,還有生育皇女、皇子的女主子皆被太后傳召,齊聚慈寧宮。

以太后的爽利風格,心中早有定數,開口下去,自有官員、內官一一照辦,可卻召集皇后等人前來,其實煞費苦心。

後宮主位及衆妃妾不過是陪襯,太后希望藉由自己把墨蘭的葬禮辦好,再把功勞推到皇后身上。如此福臨可否看在皇后爲墨蘭葬禮操持的份上,從此對皇后另眼看待,接着再趁此機會把皇后擡上辦事的桌面,順勢執掌後宮。真可謂是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好一個一舉兩得。

皇后與各宮主位相繼而來,紛紛落座皇太后跟前,不明就裡的各位如何能理解太后的高深莫測,倒是一大清早景運門的消息就傳遍了宮裡宮外。原來是皇上居然親臨景運門,高調獎賞爲皇貴妃哭臨聲氣最大的官員和命婦,顯然,皇上給大家指出了正確哀悼皇貴妃的標準之一。

於是皇后及諸位妃妾打從一進入慈寧宮,就開始哭哭啼啼、傷心落淚,甚至還有泣不成聲。其中不乏有得了皇貴妃照顧,真心緬懷傷悼的,當然也會有裝模作樣、拿腔作勢的。

對於太后來說,現在可不是朝她造作哭聲的時候,誰平時什麼樣,她都看在眼裡。真哭,得不到她的獎賞,假哭,她也不會拆穿責備,她要的是實實在在辦事的成效。可惜自己還沒來得及佈置任務,一堆女人就爭先恐後哭作一團,一下子就把太后的鎮定自若打掉了一半。

如果墨蘭還活着,她不會這樣,那心思機敏的好孩子不知會讓哀家省多少心、成多少事!這樣的想法瞬間冒出時,酸楚不知不覺浪打浪涌來,太后提前裝備的從容徹底被擊退。不由自主就抓握住站在她身旁的索瑪姑姑的手腕,被衆位女主子哭引出淚花的索瑪姑姑扭頭不解地看向太后,卻見太后也是一邊搖頭一邊眼圈紅暈,一知半解的索瑪姑姑只得挨近太后一些。

而眼尖的妃妾見太后也開始傷感,立刻就提升音量。一下子,哭聲一陣漫過一陣,此起彼伏,整個慈寧宮殿廳陷落哭天抹淚。

也正是這時候,吳良輔的尖嗓子在慈寧門前響起,福臨則昂首闊步而來,行至殿門前,他停住腳步。方纔站在景運門,官員、命婦們的嚎啕大哭勾動他的悲痛,他也是接連掉淚,可現在屋裡的哭聲怎就讓他聽着窩心呢?

嫌惡把福臨的雙眉絞緊,他大踏步一邁進,嘴裡的嚴厲聲也緊隨而出,“都通通給朕閉口,慈寧宮是你們鬼哭狼嚎的地方嗎?”

聽得皇上來,妃妾們本打算再添把勁兒增強哀悼的效果。誰知皇上才進門就是呵斥,反應快的趕緊打住,過於投入的還是泣聲不停。

福臨愈發煩躁,吼聲疊出,“再在這哭哭啼啼就滾出去,皇額娘身體健朗不是好好的嗎?一個個心裡都持不住分寸,瞎哭什麼?”

登時,慈寧宮裡除了福臨的大吼,再聽不到任何聲音,顯是大家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要哭,往承乾宮哭去,”福臨稍壓怒焰,“皇貴妃執掌後宮這些年,視各位爲自家姐妹,真心誠意對待。諸位但凡一點善行之舉,皇貴妃便積極稟報,爲你們加封添賞。而你們的過錯違例,皇貴妃就隱瞞袒護,從寬從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別以爲朕什麼都不知道。”

福臨銳目逐一掃過低頭各懷心事的妃妾們,“若是不知道該做什麼,朕教教你們。來慈寧宮,若是見皇額娘傷泣,反而要好言安慰,以免她老人家痛心傷身。若是見皇額娘忙碌操辦皇貴妃的後事,就該積極主動問詢,儘自己所能省她老人家的心,分她老人家的力。”

“可你們呢?聚到這兒哭聲震天,皇額娘有賞嗎?幫不上忙就縮在自己宮裡愛怎麼着怎麼着,別不識數跑到這兒亂人心,煩人意,討人嫌。”

福臨斥責聲畢,永壽宮主位恪妃當先跪地,雖怯怯喬喬,卻也口齒清晰,“懇請皇上恕罪,懇請皇太后恕罪,妾妃蠢笨至極,只是一頭扎進難受裡暈頭轉向。虧是聽聞皇上此番垂訓,妾妃真是愧悔無地,妾妃再不無知傷泣,只把對皇貴妃的傷念藏入心間。太后有何吩咐,儘管示下,妾妃一定竭盡全力,好好送走皇貴妃。”

到底是來自漢官的書香門第之家,恪妃的言辭舉措霎時就引來福臨的另眼相看,特別是其她妃妾如夢方醒般紛紛跟着下跪請罪。福臨緩緩移視各位,嚴肅提醒大家,都懂得仔細體會他也就不想再計較。

但當福臨的視線去到皇后身上時,不悅又悄然爬上。原來皇后還沒完全理解恪妃的措辭,就見大家接連跪地請罪,皇后慌忙站起身,跪也不是,接着站也看着突兀,好生爲難。

福臨的教訓當真是說到了太后的心坎上,母子倆的默契在那一刻引進甘泉着實寬慰太后的心。誰知風向轉移,恪妃搶先一步領悟,本該是皇后帶頭請罪,卻變成大家跟隨恪妃腳印尾隨,再看到福臨瞅向皇后的眼色變樣,太后的心轉眼就缺水乾旱。

福臨命大家起身站好,他要宣佈一件重要的事情。皇后與諸位妃妾站直,恭敬俯耳聽着,而太后則雙眼灼灼盯住鄭重其事的福臨,心裡莫名跑出不安。

“這些年,後宮庶務,皆皇貴妃盡心經理、檢核,未有不當,朕也因此才能安心朝政,管理國家。雖名分未及,然其所行已是皇后之職責。”福臨故意提高聲氣,“朕意已決,朕要追封皇貴妃爲皇后。”

皇后猛然擡頭,滿臉驚現不可思議,皇上的話聽得是明明白白,要追封皇貴妃爲皇后,不會聽錯。可錯就錯在自己纔是皇后,而且還是活生生的皇后,皇上是要廢了自己這個活人,把皇后之位封給死了的人嗎?

其餘所有的妃妾們別說大氣不敢出,這會兒細微的呼吸都要收緊,本就俯下的腦袋又垂下了半分。

震驚從未如此在太后眼中坦白無疑,處心積慮保住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在後宮中的主導地位從來就沒讓太后鬆懈過。賽琪被廢,太后多少無奈,特別是榮親王一事,更是讓太后自責,所以賽琪的被廢太后也看開許多。而嵐珍,秉性溫和質樸,別的不說,絕對服從自己,不會惹出大麻煩,但作爲皇后,那就是一張經不住風雨的薄紙。而恰恰墨蘭在各方面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就像是一把利刃,只要墨蘭有心,輕而易舉就能把那張薄紙捅個蒼白無力底朝天。

愛惜墨蘭的才華,又要想方設法壓制墨蘭,這對太后來說真是步步斟酌,從不敢掉以輕心。失去墨蘭,太后確實痛心失去了得力的左膀右臂,但也禁不住喘口氣,從此不用再爲嵐珍的皇后之位朝憂夜慮。

可現在,福臨清清楚楚當着衆人說出要追封墨蘭爲皇后,而且還提前打了招呼,“朕意已決”。

不止如此,把太后目光盡收眼底的福臨乘勢追擊,“朕來慈寧宮之前,已先在乾清宮召見禮部尚書,皇貴妃淑德彰聞,宮闈式化,倏爾薨逝,皇太后與朕予心深爲痛悼,宜追封爲皇后,以示褒崇。朕還下令趕緊擬定諡號,詳察速議應行的典禮。”

最後,一舉覆滅太后可能反對的強硬力行到底,“既然皇額孃親自承頭墨蘭的後事,那麼從現在開始,就請皇額娘以皇后之禮爲墨蘭籌備喪葬事宜。”

154.避世鴛鴦202.運籌帷幄,調兵遣將143.帝位危機之四面受敵142.帝位危機之禍起蕭牆18.今夕何夕143.帝位危機之四面受敵55.真情流露50.禍咎自招36.各行其道95.癡情兒女210.明月多情,美人如花2.初來乍到17.一見如故67.暴行惡語122.梨花如雪86.春夜喜雨29.親選皇后216.不離不棄,生死相許24.妻上夫下14.空谷幽蘭28.酒不醉人人自醉200.癡情罪過,威迫肅殺25.情竇初開228.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133.漫步雲端148.帝位危機之雙管齊下57.嫁作他婦40.相守之約159.琴瑟調和56.棒打鴛鴦127.母子相爭之傲睨自若51.人面海棠88.一珠兩命180.粉落春蔭,鵲橋歸渡163.避影匿形60.南堂告解34.傳情達意48.轉喜爲悲115.雲亭水月100.子襲父爵128.母子相爭之嚴刑示威144.帝位危機之同心協力82.溫柔陷阱168.朕要菱香52.驀然回首24.妻上夫下226.塵封夙怨,明暗光影124.羞花閉月27.不速之客33.暗香疏影9.窈窕淑女3.皇親國戚206.扶危定亂,伊人歸乎224.銳意掌乾坤,雷厲除貪蠹87.柔腸百轉199.渾水橫流,暗礁險灘138.江寧危機之決勝千里29.親選皇后154.避世鴛鴦195.龍顏大怒,喪心昏智78.天各一方105.冷暖自知72.泰山壓頂5.重新做“人”72.泰山壓頂104.犯顏死諫30.雪舞花事147.帝位危機之險象環生74.芒刺雙心53.人心難測107.一種心結39.風流雲散148.帝位危機之雙管齊下206.扶危定亂,伊人歸乎99.絕望地獄69.一城三主147.帝位危機之險象環生88.一珠兩命221.舌鋒尖利,割發斷義136.江寧危機之御駕親征192.代罪羔羊,滅跡斷線27.不速之客43.歪打正着30.雪舞花事70.生死之間150.帝位危機之清理門戶38.同病相憐117.美目盼兮196.童言無忌,報應各領103.初得《心經》138.江寧危機之決勝千里126.母子相爭之白貓鑽竈坑51.人面海棠102.盡職盡責127.母子相爭之傲睨自若149.帝位危機之暗箭弒君33.暗香疏影209.雲卷珠簾,美人如玉126.母子相爭之白貓鑽竈坑43.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