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

大蒙古國橫空出世

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統一蒙古各部以後,在蒙古國境內的斡難河召開大會,宣佈成立大蒙古國,鐵木真被尊奉爲成吉思汗。這個時候,成吉思汗四十五歲。

成吉思是蒙古語,含意是指大海般的浩瀚遼闊,具有無比強大的力量;汗是蒙古人對君王的尊稱,相當於皇帝。成吉思汗的意思,是指有着大海般寬闊和巨大力量的帝王。也有人認爲,成吉思汗是指堅強、最大,有天皇帝或天汗之意。總之,這是一個具有崇高意義的稱號。

Wшw★ TтkΛ n★ ¢Ο

成吉思汗確實有着雄才大略,他不僅能夠打天下,而且還會治天下,他建國以後,制定了一系列統治制度,形成了以蒙古貴族共和政體爲特徵的強大國家。

成吉思汗最重要的統治制度,是在全國實行了千戶制。成吉思汗把國內所有民衆,編製成了九十五個千戶,由貴族和功臣擔任千戶長。千戶下面設百戶、十戶,分層次進行管理。千戶上面設了左右翼兩個萬戶長,由成吉思汗最信任的大臣博爾術和木華黎擔任。這樣,從上到下,把原來分散的部落和民衆全部組織起來,形成了有效的管理和統治。

千戶制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單位,也是軍事組織機構,取代了過去的氏族部落,形成了新的組織形式。千戶制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長官由朝廷任命,既管軍隊,也管行政事務。老百姓下馬爲民,從事農牧業生產;上馬爲兵,隨時準備對外征戰。

千戶制是大蒙古國基本的組織形式,它把各部落、各民族的百姓有效組合成一個整體,既有利於發展生產,又有利於增強軍事力量,十分符合當時人口稀少、戰事頻繁的社會需要。

成吉思汗與以往少數民族統治者不同的是,他不僅實行兵民合一制度,而且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常備軍。

成吉思汗在戰爭中認識到,過去遊牧民族長期實行的兵民合一制度,固然有利於保證兵源,但缺乏訓練,軍紀不嚴,容易潰散,戰鬥力不強,因而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各部戰爭中,就十分重視建立常備軍。常備軍屬於正規軍隊,專以作戰爲主,軍紀嚴明,訓練有素,戰鬥力很強,這是鐵木真最終能夠征服各個部落、稱霸草原的重要原因。

大蒙古國建立以後,民衆大增,條件更加具備,成吉思汗進一步加強常備軍建設。常備軍分爲三軍,每軍兵力在萬人以上。常備軍的士兵,主要由兩類人員組成,一類是從民衆中挑選出來的勇士,個個體魄健壯,身手不凡,能夠以一當十;另一類是貴族大臣和各級官員的子弟們,他們對朝廷忠誠,而且還有充當人質的作用。

成吉思汗特別重視選拔軍隊將領,常備軍的軍官,都是身經百戰、有勇有謀、對成吉思汗絕對忠誠的優秀人才。常備軍由成吉思汗親自指揮,平時作爲大汗的護衛部隊,戰時充當主力和先鋒。因此,常備軍是一支精銳之師,是成吉思汗軍隊中的核心力量,在征戰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成吉思汗善於用人,尤其善於發現和重用具有軍事才能的人,因而在統一蒙古各部戰爭中,涌現出一批能征慣戰、功勳卓著的將領,著名的有“四傑”、“四勇”、“四弟”、“四子”、等等,使得大蒙古國人才濟濟。

大蒙古國建立以後,成吉思汗自然要大封功臣,級別高的功臣封了八十八名,都當了千戶長以上的高官。這些功臣和蒙古貴族,取代了原來各部落的奴隸主和氏族貴族,形成了新的奴隸主階層,成爲大蒙古國的統治集團和上層社會。

成吉思汗的一個重大貢獻,是爲大蒙古國制定了法律,叫做《大扎撒》,也被稱爲《成吉思汗法典》。《成吉思汗法典》根據當時的需要,對國家制度和人們行爲做出了法律規範,是世界上第一部應用範圍廣泛的成文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憲法意義、包含憲政內容的憲法性文件。

《成吉思汗法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第一次將行政權與司法權分開,建立了具有部落民主色彩的君主政體制度。這種兩權分開並相互制約的制度,比歐洲早六百多年。

成吉思汗還創造了蒙古文字。蒙古族原先只有口頭語言,沒有文字,平時靠結草刻木記事。成吉思汗覺得這樣很不方便,也不符合大蒙古國的形象,於是就在畏兀兒文字的基礎上,創造了蒙古文字。這是蒙古族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正因爲有了文字,大蒙古國纔有條件頒佈法律,撰寫《蒙古秘史》等大量書籍,促進蒙古族的文明發展。

成吉思汗對宗教實行信仰自由、兼容幷包的寬鬆政策。蒙古族原來信仰薩滿教,後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喇嘛教、摩尼教等,也都獲得很大發展。

成吉思汗志向遠大,雄心勃勃。他曾經豪邁地說過,讓普天之下,全都成爲蒙古人的牧場。大蒙古國建立以後,已經不滿足於蒙古草原一地,於是,蒙古鐵騎便衝出草原,馳騁天下,大肆擴張領土。

蒙滅西夏之戰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之後,開始對外擴張,他首先將矛頭對準了自己的鄰居西夏國。

西夏國,是党項族建立的政權。党項族是羌族的一支,原先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後來依附了唐朝,被安置在北方夏州一帶。党項族首領因參加平定黃巢起義有功,被唐朝封爲夏州節度使,並賜李姓。

五代時期,中原混亂,党項族佔據西北五州之地,形成半割據政權。宋朝建立以後,企圖吞併党項地盤,但沒有成功,只好承認它的獨立地位。此後党項族勢力發展很快,奪取了河西走廊,佔據了寧夏全境和甘肅、陝西、內蒙的部分地區,擁有二十個州。

公元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正式建國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李元昊是党項族的英雄人物,能征善戰,使得西夏勢力進一步擴大,與宋、遼、金政權時而和談,時而發生戰爭。西夏領土東到黃河,西至玉門關,南接蕭關,北控大漠,佔地兩萬餘里,國力十分強盛,連大宋王朝都打不過它。

到了成吉思汗勢力興起的時候,西夏已經建國一百六十多年了。可是,在西夏後期,由於皇位更替頻繁,內部混亂,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了。西夏是大蒙古國的近鄰,成吉思汗要想向南、向西擴張勢力,就必須滅掉西夏。

然而,西夏國實力依然不小,西夏人勇武強悍,成吉思汗想吞併西夏,也並非易事。從公元1205年開始,成吉思汗先後六次征伐西夏,其中四次由成吉思汗率軍親征,雙方進行了長達二十二年的戰爭,大蒙古國才最終滅掉了西夏。

成吉思汗第一次出兵攻打西夏,是因爲西夏與克烈部接壤,兩家關係不錯,成吉思汗攻打克烈部的時候,西夏支持克烈部,惹得成吉思汗大爲不滿。所以,當成吉思汗滅掉克烈部之後,就對西夏進行報復。不過,成吉思汗當時的勢力,不足以滅掉西夏,因而只是攻擊西夏邊境的一些城鎮,進行燒殺搶掠。此後,兩家在邊境一帶衝突不斷。

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爲了擴張領土,第二次次出兵西夏,攻打西夏的斡羅孩城,該城在內蒙境內。西夏軍隊頑強抵抗,打敗了蒙軍,守住了城池。經過這次戰鬥,成吉思汗意識到,滅掉西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蒙古的南邊,還有一個更加強大的金國,決不能讓西夏與金國聯合起來。於是,成吉思汗改變策略,打算用武力逼迫西夏與自己聯盟。

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出動大軍,第三次攻打西夏。這一次,成吉思汗改變了進軍路線,沒有從正面進攻,而是從西邊迂迴,佔領了西州,致使西夏失去了西部屏障。然後,蒙古大軍從河西地區進軍,再次攻擊斡羅孩城,經過激戰,最終攻佔了城池。

斡羅孩城丟失,直接威脅到西夏的都城興慶府,就是現在寧夏的銀川。西夏皇帝驚慌,向蒙古求和。成吉思汗提出條件,要求西夏依附大蒙古國,共同討伐金國。西夏皇帝只好答應了。

西夏被迫與蒙古結成了聯盟,並按照蒙古的要求,不斷出兵征伐金國。成吉思汗成功逼迫西夏爲自己效力,很是得意。西夏與金國爲敵,互相消耗實力,兩敗俱傷,蒙古坐收漁翁之利。這樣的局面,維持了十多年時間。

西夏被綁在蒙古戰車上,軍隊長期作戰,損失很大,疲憊不堪。國內經濟也大受影響,民衆負擔過重,生活貧苦,社會動盪不安。偏偏西夏皇帝又十分昏庸,苟且偷安,沉湎於酒色之中,使得西夏國力每況愈下。

成吉思汗見西夏國力大減,覺得是滅掉西夏的時候了,於是,從公元1217年開始,又數次出兵攻打西夏。這一次,成吉思汗是下決心要滅掉西夏了。

西夏皇帝見蒙古大軍來勢洶洶,驚慌失措,趕緊逃到靈州躲避,而把朝政交給了太子,後來,乾脆把皇位也讓給了太子。太子繼承皇位後,一改前朝政策,與金國聯盟,共同對付蒙古,與蒙古軍隊周旋了好幾年。這個期間,成吉思汗率軍西征,橫掃中亞和東歐,給了西夏政權一個苟延殘喘的機會。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親自率領大軍,最後一次向西夏發動了猛烈進攻,決心徹底消滅西夏,擴大自己的版圖。西夏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只得傾全國之力,奮起抵抗。

蒙古大軍兵分兩路,從東西兩個方向進攻。西夏軍民進行了頑強抵抗,讓蒙軍付出了沉重代價。蒙軍在攻打寧夏隆德的時候,起初認爲這個小小的城池不在話下。不料,隆德守將馬肩龍有勇有謀,膽略過人,他親自登城指揮戰鬥,蒙軍攻擊一天,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到了傍晚,蒙軍疲憊,馬肩龍看準機會,突然率軍殺出,蒙軍猝不及防,死傷慘重。馬肩龍把砍下的蒙軍士兵頭顱掛在城牆上示衆,以鼓舞士氣。

成吉思汗大怒,親自指揮攻城,他把軍隊分成四個批次,輪番進攻,一刻也不停止,使守軍疲於奔命。最終,因寡不敵衆,隆德城陷落,馬肩龍戰死。

經過一年多的激烈戰鬥,蒙古大軍成功實行“黃河九渡”,佔領了西夏大部分領土,最後,只剩下孤零零的都城興慶府了。成吉思汗派使者進城,要求西夏投降,但遭到拒絕。

西夏軍民堅守孤城半年多時間,將士們寧可戰死,也決不投降。蒙軍連續攻城,均被打退,傷亡慘重。最終,興慶府糧草斷絕,將士們死傷殆盡,城池陷落,西夏從此滅亡。

蒙軍在興慶府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惱羞成怒,入城後展開瘋狂屠殺,全城百姓死於國難。蒙軍還不解氣,又縱火焚城,西夏宮殿和城中建築全都化爲灰燼,西夏文化遭受了毀滅性破壞。蒙軍用暴力寫下了極不光彩的一頁。

蒙軍南下伐金

成吉思汗爲了對外擴張,在打擊西夏的同時,對另一個鄰居金國也發動了進攻。不過,金國勢力比西夏強大得多,成吉思汗畢其一生,也沒有滅掉金國,但他率軍征伐,重創了金國,削弱了金國實力,爲兒子窩闊臺滅金鋪平了道路。

金國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權。女真族就是後來的滿族,起源於中國東北地區。女真族原先部落分散,不能凝聚力量,因而長期受契丹人的統治。後來,女真族出了一位英雄人物,名叫完顏阿骨打。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各部,勢力迅速崛起。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東北地區建立了金國,開展了十年伐遼戰爭,後來與宋朝聯合,滅掉了遼國。隨後,金國大軍南下,攻陷開封,滅掉北宋,佔領了中國北方廣大地區。

金國統治的區域幅員遼闊,東到大海,西至關中,南抵淮河,北部包括華北、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國力十分強盛。金國南部與南宋對峙,時常發生戰爭,北部則與蒙古接壤。金國對蒙古部落也時常進行侵擾,每隔幾年就要圍剿一次,掠奪財物和人口,把年幼的蒙古子女賣爲奴婢,還先後捕殺了多名蒙古部落首領。當時蒙古部落分散,力量弱小,對金國無可奈何,但卻埋下了仇恨金人的種子。

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各部戰爭中,借用了金國的名聲和力量,他被金國授予官職,便利用這個身份擡高自己,兼併其他部落。成吉思汗勢力增強、建立大蒙古國以後,就不再跪拜接受金國皇帝的詔令,而與金國分庭抗禮了,後來更是屢次出兵攻擊金國。

這個時候,金國的皇帝叫完顏永濟,是金國第七位皇帝。完顏永濟昏庸,忠奸不分,沒有治國才能,致使朝廷腐敗黑暗,民衆怨聲載道,社會動盪不安。金國雖然統治的地盤很大,卻已經是外強中乾了。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利用蒙古人對金國的仇恨,舉行誓師大會,開始了長達七年的伐金戰爭。成吉思汗出動的兵力約二十萬,而金國僅在北部的軍隊就有四五十萬人。不過,蒙軍驍勇善戰,戰鬥力遠遠超過了金兵。

成吉思汗親率大軍,越過沙漠,進入到汪古族人的地盤。汪古部落是當時的一支少數民族,依附於金國,替金國守護北部邊境。可是,汪古部對金國不滿,轉而投向了蒙古,被成吉思汗封爲八十八功臣之一。如此重大之事,金國居然不知道。

汪古部歸附了蒙古,等於打開了金國的北大門。成吉思汗率軍長驅直入,很快抵達金國的軍事重鎮烏沙堡。烏沙堡是金國用來防禦外敵的軍事防禦體系,築有城牆和堡壘,堡壘以暗道相連,還修建了屯兵城,駐紮軍隊。烏沙堡防禦體系十分堅固,可守軍沒料到蒙軍突然殺到,驚慌失措。蒙軍一舉攻佔了烏沙堡,殲滅了全部金兵,並將防禦工事悉數搗毀。

蒙軍首戰烏沙堡,獲得大捷,隨即馬不停蹄,繼續南下,連續攻佔昌州、撫州、宣州、武州、寧州等地。

金國皇帝聽說蒙軍大舉入侵,慌了手腳,急忙調集北部的幾十萬兵馬,集結於野狐嶺,準備進行決戰。野狐嶺在張家口一帶。

成吉思汗率軍日夜兼程,快速南下,途中正在生火做飯,忽然得到情報,說金軍在野狐嶺集結。此地離野狐嶺已經不遠了,成吉思汗當機立斷,下令倒掉食物,不再吃飯,火速向野狐嶺進軍,迅速佔領了野狐嶺北面山口等有利地形。

野狐嶺之戰,驚心動魄。金軍比蒙軍兵力多一倍,仗着人多勢衆,蜂擁向蒙軍衝殺。蒙軍大將木華黎高聲疾呼:“敵衆我寡,必須拼死決戰,決不能後退半步!”木華黎身先士卒,帶頭衝鋒,蒙軍士兵鬥志高昂,個個奮勇向前。雙方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蒙軍地形有利,士兵勇猛,最終取得勝利,金兵潰敗而逃。

成吉思汗不給敵人喘息機會,揮軍追殺,一直追到河北懷安境內,將一部分金軍包圍,全部予以消滅。這樣,經過烏沙堡、野狐嶺、懷安三次大戰,金軍在北方的精銳部隊,幾乎喪失殆盡。成吉思汗率軍在金國北部駐紮下來,進行休養整訓。

蒙軍整訓之後,開始大舉進攻金國,爆發了著名的三路伐金之戰。蒙古大軍兵分三路,南下攻擊中原。皇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率西路軍,沿太行山東麓向南進攻;皇弟哈撒兒等人,率東路軍攻打薊州等地;成吉思汗和小兒子拖雷,從河北向南進軍,直搗黃河。

蒙軍經過整訓,士氣旺盛,兵強馬壯,三路大軍馳騁中原大地,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幾乎侵掠了黃河以北所有的金國領土。不到一年時間,蒙軍相繼攻破九十多座城池,只有金國的都城和十一座城,尚在金軍的手中。

蒙軍這次征伐中原,採取了野蠻的擄掠作戰方法,不長期佔領城池,只滿足於劫殺掠奪,每攻下一城,就大肆燒殺搶掠,然後離去。蒙軍暴虐,把對金人的仇恨轉嫁到中原民衆身上,僅在保州一地,就屠殺民衆數十萬人。蒙軍所到之處,無不生靈塗炭,造成千裡無人煙,中原人民遭受空前浩劫。蒙軍的暴行,在歷史上留下了罪惡的一頁。

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調集大軍,圍攻金國都城大都,就是現在的北京。大都軍民拼死抵抗,蒙軍久攻不下。金國皇帝向成吉思汗奉獻美女、金帛和馬匹,求和停戰。成吉思汗見大都難以攻克,便同意了。

給金國造成重創以後,成吉思汗封大臣木華黎爲太師、國王,把他留在中原,自己則率主力返回,準備西征。

木華黎率領部分蒙軍,繼續經略中原。木華黎有勇有謀,他改變了肆意殺掠的做法,收降了一些地方武裝爲其效力,佔領了中原數十座城池,使得金國領土支離破碎。金國遭受沉重打擊,實力大減,離滅亡已經不遠了。

成吉思汗返回以後,不久率軍西征。蒙古鐵騎在中亞土地上縱橫馳騁,展現出強大的力量,同樣也渲泄了暴力。

57、脫脫力挽危局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46、孫子接了爺爺班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68、朱元璋勢力崛起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67、明玉珍佔據巴蜀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45、江南反抗迭起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56、元惠宗剷除權臣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67、明玉珍佔據巴蜀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69、朱元璋掃平江南25、乃馬真後攝政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20、拖雷離奇去世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46、孫子接了爺爺班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56、元惠宗剷除權臣68、朱元璋勢力崛起43、蒙古諸王叛亂56、元惠宗剷除權臣64、紅巾軍威震天下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45、江南反抗迭起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5、權臣控制朝廷64、紅巾軍威震天下2、北方興起蒙古族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1、《元史》與《新元史》13、經略中原木華黎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57、脫脫力挽危局64、紅巾軍威震天下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46、孫子接了爺爺班68、朱元璋勢力崛起41、元朝也有“蘇武”47、元成宗守業有成29、蒙軍第三次西征43、蒙古諸王叛亂29、蒙軍第三次西征1、《元史》與《新元史》69、朱元璋掃平江南29、蒙軍第三次西征68、朱元璋勢力崛起41、元朝也有“蘇武”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66、陳友諒弒主稱帝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9、蒙軍南下伐金57、脫脫力挽危局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23、窩闊臺征服吐蕃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25、乃馬真後攝政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69、朱元璋掃平江南20、拖雷離奇去世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25、乃馬真後攝政2、北方興起蒙古族48、元武宗創治改法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43、蒙古諸王叛亂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48、元武宗創治改法49、元仁宗推行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