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

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

面對這種情況,國王和身邊的近臣,也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現在這局面,議會內的反對派,已經不發聲了。

憂的是,大順玩的這麼“埋汰”,是他們始料未及的,居然支持奴隸起義、居然煽動英國底層反抗?

只不過,雖然大順玩的“埋汰”,卻也還是在之前的接觸中,給英國指出了一條路。

當然,伴隨着現在英國內部的總崩潰,原本並不算重要的北美問題,現在成爲了關鍵的問題。

小國王的導師布特勳爵,一針見血地把英國可能要面臨的情況告訴了小國王。

“陛下,如果按照中國的外交使者透露出的意思,很顯然,我們只能放開關稅和諸多的貿易管制。依靠關稅,來償還國債。這就需要我們大量進口中國的商品。”

“不管是瓷器還是絲綢、棉布還是黃銅……都是如此。”

“很顯然,會有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失去他們謀生的職業。”

“我們必須考慮到,爲這些人找一條活路。”

“因爲如果不給他們找活路,他們就會去找溫斯坦利和托馬斯·莫爾了。”

“那將讓英國,甚至整個歐洲,陷入到一片真正的恐怖當中。”

“所以……北美的重要性,已經遠超從前。”

“我們必須重新考慮北美對不列顛的意義。”

“它可能無法創造一分錢的稅收,但它卻能保證不列顛不會發生恐怖的叛亂。”

“牙買加和巴巴多斯,中國人並不會搶走。他們只是用那裡的奴隸,作爲交易的籌碼,他們並不想要。因爲這對他們,毫無意義。”

“西印度的問題,不必擔心。只要沒有中國人的幫助,那些奴隸無法攻下堡壘、城鎮,他們連大炮都沒有,也不可能會用,是無法獲勝的。”

“所以,只要戰爭結束,中國人撤走,牙買加的起義很快就會平息。”

“真正的問題,不在牙買加和巴巴多斯,而在北美十三州。”

“有消息說,中國人正在北美策動一些反叛活動,這纔是真正致命的危險。”

“如果失去了北美。”

“那麼,像是蘭開夏的紡織工,他們的棉紡織業被中國的鬆蘇布擠壓的根本無法售賣,而他們又沒有自己的份地了……讓他們前往北美,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但卻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因爲,他們還有另一條路,叫叛亂。”

當然,“叛亂”,是布特勳爵的叫法,或者說,是此時全世界內的統治階層的叫法。

實際上,還有一部分不把這個叫叛亂,而是叫起義。

此時還很年輕的喬治三世,雖然肯定有着遺傳的卟啉病,但是因着還沒有大量服用鴉片酊,所以神志還算是正常。

北美的價值,就是一個做加法、還是做減法的運算區別。

如果做加法,稅也收不上來,肯定不如牙買加、巴巴多斯值錢。

做減法,那就大不一樣。真要是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這減去的東西,若是因爲北美泄壓閥的存在而不減去、不爆發,那麼北美的價值可就大了。

當然,之前北美就是一個泄壓閥。

已經把英國非常嚴重的教派衝突,給壓下去了。

大量的不認可英國國教的“異端”,都去北美了,英國的第二場宗教戰爭終於沒打起來。

現在,不是宗教的問題了,那麼這個泄壓閥的巨大價值,也就再度體現出來了。

現實的無奈,使得新國王和他的近臣們,不得不以“接受大順的條件才能結束戰爭”作爲思考的起點。

而不是說,在這種時候,還琢磨着不切實際的“反擊獲勝”、“神風助攻復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故事”。

既然學會了面對現實,那麼很多問題其實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此基礎上,哈利法克斯伯爵也跟着追加了一下北美的另一個意義。

“我的陛下,如果我們接受中國人的關稅條件,和他們所謂的自由貿易。”

“那麼,北美十三州的價值,將會再一步提升。”

“那意味着,十三州的二百多萬人口,將是一個廣闊的市場,而我們將能徵收更多的關稅。”

“不管是茶葉、瓷器、還是絲綢、棉布,十三州的人都會購買。他們購買的越多,那麼我們所得的關稅也就越多。”

“如果售賣的足夠多,我想,1億五千萬英鎊的國債,或許可以在30年內基本償還乾淨。”

“同時,以關稅作爲抵押,我們又能借新的債。”

“實際上,只要我們的關稅額,每年能夠確保這一億五千萬英鎊國債的利息的一半,也就是大約250萬英鎊,那麼我們的財政狀況將極大地緩解。”

“實際上,我的陛下,我們不可能增加土地稅,這是托利黨人的底線。”

“事實上,如果可以,我們可以讓中國人幫我們徵收關稅。”

“他們只需要在價格上提前徵收了關稅,事後再交給我們,那麼就可以杜絕走私和逃稅的問題。”

“我認爲,這是可以做到的。”

“因爲,顯然,他們雖然在叫喊呼號着自由貿易,但實際上他們也並不是自由貿易。他們也不會允許他們的商人、私商,攜帶着貨物直接來歐洲交易。”

“所以,實際上他們呼號的自由貿易,仍舊是一種管制貿易。”

“如果他們的天子願意,那麼這種由中國人在價格上提前預徵關稅的辦法,是可行的。”

“在這一點上,我們和法國人是可以合作的。”

“如果,貿易無法帶來稅收,那麼,沒有政府會支持這樣的貿易。”

“之前和中國的外交使者接觸談判的過程中,他們也流露出了類似的想法。我認爲,這個想法,是可行的。”

“實際上,中國人已經明確地拒絕了直接在倫敦貿易的可能。因爲這會導致他們的盟友,可惡的法國人不高興。法國人絕不會允許,東方貿易品的交易中心設置在倫敦。”

“所以,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即讓中國人提前幫我們預徵關稅,那麼北美的走私問題也將極大地解決。”

“糖稅在北美徵收的結果,已然證明,在北美徵稅是需要技巧的,也是極爲困難的。我們必須要用新的辦法,徵收足夠的關稅。”

說到這,哈利法克斯伯爵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喬治三世,很小心地提醒道:“陛下,北美的土地雖然廣闊,但是在北美徵收土地稅,是不現實的。甚至可能激起反叛。”

“在這種關頭,尤其是我們明確知道,伴隨着中國商品的衝擊,將帶來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人失業的情況下,一旦北美反叛,那麼不列顛內部也會發生恐怖的混亂。”

“甚至……”

哈利法克斯伯爵頓了一下,廢了好大的力氣,才把那個可怕的詞說出來。

“甚至……”

“革命。”

這個詞是如此的可怕,也是如此的充滿力量。

即便哈利法克斯伯爵已經很小心地用了非常輕柔的語氣。

但當這個詞從他口裡迸出的時候,還是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打了一個寒顫。

長久的沉默中,喬治三世考慮着布特勳爵和哈利法克斯伯爵的話,許久後才點點頭,用對英國國王來說非常罕見的英語說道:“是的,是這樣的。”

“革命……叛亂……”

“哈,多可怕的詞語。”

“但,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要控制得當,這將極大地加強國王的權威、國王的威嚴。”

“是時候讓那些人知道,危險不只是來自國王了,更可怕的危險來自於貧民。”

“我已經受夠了議會無休止的黨爭了……”

這個可怕的想法,並不是第一天在喬治三世的腦海中出現。

實際上,作爲喬治三世的導師,布特勳爵一直在給喬治三世灌輸一些思想。這些思想來源於博林布魯克,至少,反對無休止的黨爭的想法,是一直被灌輸的。

利物浦、曼徹斯特等地發生的事,看起來可怕,但在喬治三世看來,並沒有那麼絕對的恐怖。

並不是不可控的。

至少,那裡發生的事,使得英國的議會,前所未有地團結了起來。

反對派、宮廷輝格黨、愛國者黨、鄉村黨、託利黨……英國的貴族、大地主、奴隸主、大商人、圈地持有者、金融家……這些人,在利物浦發生的這場叛亂中,都團結起來了。

甚至連一直抨擊國王的《箴言報》,都已經開始爲平叛是合理的而做輿論準備了。

國王不再是可怕的專制者、暴君。

而是一躍成爲英國的“自由”的捍衛者。

(本章完)

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941章 自覺(三)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1438章 分歧(四)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791章 新矛盾(上)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312章 偶然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29章 雪盲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700章 反圍城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780章 抓與放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56章 新思維第233章 壟斷權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152章 入倭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783章 作死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702章 備戰第1078章 爭功(三)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87章 開戰第597章 下西洋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394章 軍費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950章 夢魘第930章 覺醒(二)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1003章 少不入川第940章 自覺(二)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439章 回援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1000章 扶植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34章 買賣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170章 備戰(九)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028章 割裂(六)第1128章 志向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439章 分歧(五)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381章 臚音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