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

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

既然都是過程,那最終還是要把復古、激進、帝國、封建、純資等等這一整套的將來的“過去事物的迷信”都破除的。

無非就是先破除哪些、再破除哪些的先後順序、以及過程時間罷了。

一個也不能落。

都得過一遍。

於是,既是皇帝談及什麼“王謝燕、百姓家”;談及“效英法《棉布禁止令》手段,以行政手段建一道阻礙資本和廉價工業品向內衝擊的新長城”;談及太子在湖北的改革、以及讓朝廷頭疼的百姓主動“改稻爲桑”、而朝廷則希望百姓“改桑爲稻”的問題。

那麼,老皇帝的傾向——假使不是故意給劉鈺設扣的話——其實也就相當明顯了。

順着老皇帝的意思,劉鈺敷衍着交流,但又說的多爲皇帝、皇權、江山社稷着想。

在敷衍了老皇帝之後,劉鈺選擇去見了見大順的皇子們。

不管是太子,還是大約有可能做那個“野心家”的其餘皇子。

…………

既然說,這條封建統治者、野心家,可能走通的路,大抵就是個加強版的拿三。

那麼,劉鈺也算是按圖索驥,尋找一下思想上類似拿三的皇子。

這就不免又鬧出了許多哭笑不得的事。

哭笑不得。

尷尬。

無奈。

苦笑。

仔細想想,卻又是如此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爲,“按圖索驥”這麼一找,只說“思想”,大順的這幫子皇子裡,一大羣的“符合圖畫的驥”。

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弄出這麼個哭笑不得的結果,細究起來,終究還是劉鈺自己種下的種子。

…………

既然說“加強版的拿三”。

那麼就不得不提拿三的思想。

用老馬的話講,叫【用青春版的小塊土地所有制思想,解決已經衰老的小塊土地所有制的問題】

換成大順的話,可以叫:用耕者有其田的夢想,解決私有制下耕者有其田發展到衰老的土地兼併問題。

所謂的【青春版的小塊土地所有制思想,來解決衰老版的小塊土地所有制的問題】,即【以爲農民破產的原因不應在這種小塊土地的所有制中去探求,而應在這種土地所有制以外,在一些次要情況的影響中去探求,那麼,他的實驗一碰上生產關係,就會像肥皂泡一樣地破滅】

放在大順,這句話的意思,便是,農民破產的根源,和小塊土地私有制無關。要從諸如貪官污吏、黃河水旱、擴張不足等等這些問題上去找。

因爲這樣理解的話,輪迴的根源,不是小塊土地所有制,而是別的問題。

所以,當這一套衰老的時候,那就繼續用“青春版”來解決問題——均田,但不動小塊土地私有制。

於是,一輪又一輪的輪迴。

理解了老馬說的“小農國度”下,問題的根源。

再知道拿三是號稱、自稱“社”的皇帝;進步主義的皇帝……

那麼,其實很多東西,也就一下子通了。

也就造成了如果“按圖索驥”,會發現大順遍地都是這種“驥”。

既提到拿三,或者加強版的拿三。

那麼,就不得不提拿三在蹲監獄時候寫的一本小冊子,算是他的“主義”的闡述。

而且,基本上,若提及拿三,這本書肯定是繞不過去的。

《論貧困的消滅》

那麼,這本小冊子,到底講的是什麼?

如果說,拿三思想精髓的《論貧困的消滅》,是“圖”。

那麼,在拿一尚且還沒出生的這個時候,爲何大順會出現這麼多合圖的“驥”?

簡單來說,《論貧困的消滅》的想法,非常簡單:

第一點:

開篇明確,要不要發展工商業?

答:要。

所謂:【一個國家的財富取決於農業和工業的繁榮,取決於內外貿易的發展,取決於公共收入的公平和公正分配】

第二點:

小塊土地私有制,是不是農業發展受限的原因?

答:是。

所謂:【事實證明,財產的極端分割往往會破壞農業】

第三點:

那麼,要不要退回去?

什麼叫退回去?

放在法國,就是要不要退回到法革之前?退回到貴族封建所有制?退回到“嫡長子繼承法”被反封建的“均分繼承法”所取代之前?

放在大順,就是要不要全面復古,覆宗法制、覆宗法制下的封建繼承法,強制取消在民間已經鋪開的均分繼承法?

這裡要注意的是,法革的諸多政策裡,無論如何,取消宗法繼承法、或者叫摩西繼承法,都是具備反封建的偉大意義的:憑啥我大哥比我早出生,地就是他的?我就毛都沒有?

而大順這邊,在民間——尤其是看一下前朝一些地主,分家分家又分家之後,很多從良田萬頃混成了中小地主——便知,在法革具有先進意義的取消嫡長子繼承法的均分繼承法,在大順實質上已經實行了。

當然,對於大順的這些鐘鳴鼎食之家,那又是另一回事了,這涉及到爵位問題。

但,大順的鐘鳴鼎食之家,其於經濟基礎意義上的力量,相對於大順的小農社會而言,就是個狗屁。

這一點,拿三的回答,是非常堅定地。

絕對不會退回舊制度、絕對不會更改繼承法、絕對不會破壞法革的遺產。

放在大順,等同於表示:絕對不會全面復古、絕對不會復古時宗法繼承、也絕對在道義上反對兼併。

第四點:

工商業是不是過於不“仁義”,黑暗、血腥、缺乏把人當人看的情懷?

是不是工業的發展,把人的血肉一點點碾碎成爲利益?是不是商業的發展,叫人唯利是圖,叫人一切向錢看?一切舊的仁義道德,都沒了?

答:顯然,是的。

那麼,工商業這麼多負面的東西,就不發展了嗎?

顯然,不是的。

所謂:【然而,爲了對抗它的缺陷,它是否應該把它掐死,而不考慮它的巨大好處?我們相信,醫治一個人的傷口,只要治療傷口就行】

第五點:

小塊土地私有制下,是不是普遍貧困?是不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不是工商業想要發展又發展不動?

答:是的。

所謂:【國內的問題,主要是幹活的,拿的太少;而農業的生產,又很不足】

【於是,國家由無力銷售的生產者和無力消費的饑饉者組成】

【這種無力銷售的生產者、和無力消費的饑饉者,(要發展工商業)則迫使政府像英國那樣,在存在成千上萬的失去一切的法國人或英國人的情況下,前往中國尋找成千上萬的消費者】

【加入,這些法國人或英國人如果能夠購買食物和合適的衣物,那麼,將能創造出比侵略那中國得到的最有利的條約,還要大得多的商業活動、和工商業的發展】

【讓國土的財富增長,好於去中國尋找市場】

當然,這話從拿三的嘴裡說出來,是非常諷刺的。因爲二鴉,就他媽的是他發動的,而他壓根就沒有解決他說的【國家由無力銷售的生產者和無力消費的饑饉者組成】這個問題。

不過,這些話本身,和大順這些年的改革,包括大順下南洋、打印度、參與一戰……

應該說,邏輯完全一致。

國內由無力銷售的生產者和無力消費的饑饉者組成,在存在成千上萬一無所有的本國人的情況下,去海外尋找成千上萬的消費者。

第六點:

在小地產所有制下,是不是會有大量的“無論在城市和農村都找不到出路”的人口?

答:是的。

的確,小地產所有制下,因爲諸如放貸、抵押、商人投機,以及第四點說的國內貿易無法提供那麼多的工商業崗位,導致出現了大量的“無論在城市和農村都找不到出路”的人口。

這些人,也是人,並且也是社會的一部分。

我們必須要考慮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所有人的普遍福祉。

即要解決和消滅貧困問題。

第七點:

那麼,怎麼消滅呢?

答:去墾荒。

城市容不下這麼多工商業人口、農村的小地產所有制不能動,那就去墾荒嘛。

第八點:

墾荒?墾荒這玩意兒,自古就有。而你現在在一個工商業急速發展的時代,你又要爲全社會、全民謀福祉。你這個墾荒,和過去的墾荒屯田啥的,有什麼跨時代的區別嗎?

答:當然有。

首先,從傳統的角度,是爲貧困人口提供生計。

而從新時代,也即工商業日益發展的時代的角度看,則另有一番“高明”之處。

其一:工商業發展是有周期性的。萬一經濟不景氣,或者新技術採用,那麼就可以把這些失業的人,安置一下。

其二:當私人企業需要勞動力時,它就需要提供比農業拓殖地更有利的報酬,否則無法吸引勞動者。好比說,墾荒的人,一天賺10塊錢,那伱企業想找人幹活,要是出9塊錢,誰去呢?

這兩點,就是站在新時代,而不是站在傳統的角度,去理解的。也就是和過去的墾荒,最大的區別。

第九點:

你既然知道小土地私有制是法國農業發展不足的原因、又不想退回到法革之前,那麼,你準備怎麼保證“墾荒”不會陷入小土地私有制的問題呢?

答:聖西門空想社、農業工廠化。

把未開墾的荒地,視作一個生產農業品的工廠。

在不動國內已有的小土地所有制的基礎上,依靠世界上那些未開墾的荒地,建成一個個由貧困者組成的合作社。

具體操作如下一、二、三、四、五……

工商業發展,需要人的時候呢,開出在墾殖合作社中更高的工資,這些人就會流向工商業。

工商業停滯或者危機的時候,人再往這些合作社裡去做容身之所。

通過合理的分配、百姓的組織、選取的三老鄉賢等等,確保每個人都能得到相當不錯的生活。

根據我的計算,每年將這樣這樣、日後將那樣那樣……

最後:

讓我們暢想這樣的未來:

【當法國沒有足夠的土地以足夠低的價格時,這樣的村社將在阿爾及利亞,美國本身建立分支機構;它有一天可以入侵世界!因爲凡是有一公頃土地需要清理,哪裡有窮人要養活,哪裡就有它的資本、它的工人大軍、它無休止的活動】

【簡言之,我提出的制度是半個世紀以來最稱職的經濟學家所表達的所有思想、所有願望的結果】

【啊,幾年後,我們的組織往往所做的就是使今天最貧窮的階級成爲整個法國最富有的協會】

最終,這樣,貧困就消滅了。

當然,這是“經”。

如果只是把“經”,作爲“按圖索驥”的圖。

應該說,大順這些年的改革,或者說劉鈺改革之下引導的諸多政策,以及實學派的諸多思想、移民墾殖解困的思路;配上大順傳統的“民本思想”、以及傳統的“井田”復古構想。

這麼說吧,這樣的“驥”,真的是一抓一大把。

而只看圖,是不夠的。

還得看神韻。

拿三的神韻是什麼?

簡言之:讓法國再次偉大。

那麼,這種“讓XX再次偉大”的風格,是什麼?

答:

用最高小學水平的算數,來構想未來,描繪大餅。

嘴裡不談那些需要一定文化才能理解的經書。

滿嘴一定要大白話,單詞數量最好少到連外國人都能聽懂的程度。

拒絕任何文縐縐的詞彙,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去理論化、照着“1+1=2”這樣簡單的邏輯去解釋世界。

而要符合這樣的神韻,在大順的諸多皇子裡,似乎……也只有那麼一個人。

(本章完)

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30章 立信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633章 斡旋家第986章 止步(上)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355章 對罵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932章 覺醒(四)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228章 開戰(七)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1170章 備戰(九)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395章 樞密院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794章 憧憬(下)第509章 回報率第1166章 備戰(五)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047章 大改第251章 壓力第1024章 割裂(二)第23章 扎心的話第331章 雷罰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345章 畫餅第1001章 缺陷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1449章 “帝”(一)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000章 扶植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954章 釣魚第1223章 開戰(二)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168章 備戰(七)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973章 名與實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402章 遷徙路(五)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493章 盜火 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