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領導權

第574章 領導權

邦加夾在設想中的南洋三鎮正中,又生產錫礦,劉鈺是不希望落入到天主教手裡的。

倒不是劉鈺有極大的成見,而是因爲如果礦工們打着天主教的旗號起事反抗,朝廷若下了南洋,必然會選擇來一場“島原平叛”,殺個精光。

哪怕朝廷很清楚,這邦加島的天主教,只是個幌子,和太平道、白蓮宗、明教都差不多,只是個組織形式,內核還是礦工反抗。

但朝廷也一定會屠乾淨的。

邦加和蘇州的織工齊行叫歇不同,蘇州的齊行叫歇,那是技術工種罷工,可以妥協解決。不是誰能都紡織絲綢的。

邦加一旦起義,人殺光了,再換一批人來幹活就行,毫無顧忌。

可這麼好的機會,朝廷這邊卻實在拿不出一個能在邦加取代天主或者回教的東西,能把離開了宗族的底層組織起來。

沒聽說有打着儒家旗號造反的,對南洋的基層幾乎是毫無滲透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像巴達維亞那邊一樣,派人去組織起義。

可邦加的情況又和巴達維亞不同,這裡……這裡造反太容易了,這不是荷蘭人的領地,劉鈺真想現在就拿到邦加,二十個軍官送一批槍,就能成功。

但若是現在動手,必會引起荷蘭的警覺,整個錫蘭軍鎮以及後續的上黨入趙計劃也就全泡湯了。

可現在不動手,劉鈺感覺就現在這局勢,只怕從澳門那邊販運的廉價奴工、天主教徒就要拿到起義的領導權了。

一旦天主教拿到了起義的領導權,那這件事的性質就變了。

朝廷要是殺光了邦加的礦工,那等於是說朝廷下了南洋,要靠南洋的華人豪紳,更不可能爭取到底層了。

而爭取不到底層的話,朝廷在南洋站不住腳的。

朝廷不缺當官的,也不缺收稅的,更不缺開礦賺錢的,死了一批抓了一批隨便就能找出來一堆願意來的。

缺的是支持朝廷、能當兵、能打仗、能定居、能幹活、數量龐大的底層華人“歸義軍”。

而天主教若是拿到了邦加起義的領導權,必死無疑,朝廷不會手軟的。

這頓飯本就無酒無豬肉,吃起來毫無滋味。如今又想到這些,總覺得這頓飯像是在提前喝幾千礦工的血、吃上萬礦工的肉,不由更是沒了胃口。

放下筷子,劉鈺便問剛纔那個說要治一治刁民的礦主,說道:“常言道,蛇有蛇頭、鼠有鼠王。你既說這裡有不少刁民,想來在那些礦工之中也頗有威望。”

“這種人,留在這裡,你們怕也覺得麻煩。殺又不敢殺,不逼急眼了,你敢動這些有威望的,其餘礦工說不定就和你們拼了。對吧?”

礦主聞言大喜,連聲道:“大人高見!大人高見啊。想來大人是帶兵的,一定見多了這種刁蠻之輩。正是如此啊。殺又不敢殺,不到逼急的時候,確實不好動他們。一動他們,礦工定要作亂。”

劉鈺笑道:“那也簡單。軍中專治各種不服之人,也最喜歡要這種刁蠻有勇力之輩。朝廷不曾下南洋,如今宣慰南洋,爾等態度可嘉,亦算是我這個宣慰使幫你們個忙。你們幾個統計一下,將各自礦上的刺頭都列個表單,我自帶人去把他們抓到軍中,好好教訓一番。”

頓時,十餘個礦主連聲道謝,只覺得都是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這朝廷終究還是向着我們的。

誰家礦上沒有幾個有威望的刁民?或是威望極高、或是有些手段、亦或是能夠服人,這種人極難對付,只能想辦法使壞弄死,卻不可明火執仗地殺。

連聲歌頌,馬屁如潮,劉鈺坦然自受,毫不扭捏,又問道:“此番朝廷派我來南洋,也是因着多聞荷蘭人狡詐殘忍,多有天朝海外遺民受其欺辱,故而特來宣慰,亦爲視察。”

“爾等剛纔說,荷蘭人還算好?”

礦主們也確實擔心朝廷下南洋,或者與荷蘭開戰,見劉鈺如此一問,趕忙道:“回大人的話,別處我們不知。但就邦加此地,荷蘭人亦算公正。買賣公平,頗有古之君子國之遺風。”

他們說的……站在他們的角度,倒也不全是假話。

歷史上,直到英、荷牢牢控制住了南洋,開始對南洋進行全面管控的時候,這些人才體會到“背後沒有一個強大祖國”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

論錢,拼得過東印度公司嗎?就算錢拼得過,拼得過東印度公司的二十萬印度士兵嗎?養的那點打手,欺負欺負挖礦的還行,敢跟東印度公司的武裝部隊開幹?捏死你還不是像捏死一隻螞蟻?

拿戰時期,英國短暫地佔據過邦加,一紙命令,就取締了礦場私人承包制,誰敢反抗?

等到日後荷蘭的統治能力加強,才知道西洋人不是什麼好鳥,自是盼着朝廷能夠看在都是同族的面上,恢復舊日的模樣。

但現在,“身旁有個強大的朝廷”,纔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

因爲英國東印度公司現在哪怕在印度,也只能湊出來三五千兵馬,在南洋更是個放屁都不響的角色;荷蘭也就管管巴達維亞以及北部沿海的一些城市,能管管走私和海盜,能遏制一下英國人來這貿易,但內裡卻連華人內部自己發行貨幣都管不了。

這種無政府之地,是商賈資產者們最最最喜歡的。

或有人想象,只要朝廷下南洋,當地華人無不贏糧景從、簞食壺漿。

但,這不是現實。

只是想象。

荷蘭人現在沒有完全控制邦加,不是因爲荷蘭人是好人,而是荷蘭人連巴達維亞周邊都沒管明白,無力完全控制邦加。

讓巴達維亞華人痛苦不堪的人頭稅,沒收到他們頭上。

對巴達維亞華人的經濟管制,也沒有管到他們頭上。

反倒是每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都來買錫,是他們的大主顧。而且有時候有海盜什麼的來騷擾,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給趕走的。

現在荷蘭人還沒有能力完全控制邦加,而且荷蘭也是邦加錫塊出口的重要方向,當地的礦主自然是要爲荷蘭美言幾句,害怕朝廷與荷蘭開戰,影響了他們的生意。

再往深點想,荷蘭現在無力控制整個南洋。

可大順與荷蘭不同,廣州到南洋,和阿姆斯特丹到巴達維亞,在空間上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真要是趕走了荷蘭人,朝廷就來了,萬一要是看上了邦加的錫礦怎麼辦?

朝廷的名聲嘛……在商人心裡,自來就不是很好。

索賄索錢、強迫孝敬、給官員乾股……這些都不提。

萬一遇到了個清官,礦工真去告狀,說不定還真就管了。

礦主心想,萬一遇到個戲本里包青天、海剛峰那樣的官兒,聽到礦工的遭遇,豈不是要拍案而起,速速查辦?

那要是萬一遇到個貪婪無厭的,聽到了這裡的錫礦賺錢,豈不是要當即索賄,先要個三成乾股,再來個冬炭夏冰?

國家是階級的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調和二字,最是關鍵。

封建王朝的主要矛盾是土地的矛盾,朝廷自然知道如何調和;可新時代的新矛盾怎麼調和,就是包青天海剛峰復生,一時間也不會掌握怎麼“調和”資產者和無產者,越是好官反而可能越不知道怎麼調和,調和不好就容易搞成打壓萌芽。

換位思考一下,劉鈺覺得自己要是幹這一行的礦主,在這裡有獨立的公司,那也當然不會盼着朝廷來,如何及得上現在這種三不管的自由?

也害怕朝廷與荷蘭開戰,自是要主動自發地替荷蘭美言幾句。

屁股決定腦袋,此言不虛。

劉鈺倒也不介意他們現在給荷蘭說好話,心說皇帝如今盯着南洋呢,爲了南洋的香料和貿易、以及杜絕漕運改海運之風險、治療自宋以來的千年奪淮之癌……

別說什麼荷蘭國有古君子遺風,就特麼荷蘭王是周文王轉世,皇帝也非打南洋不可。

朝着北邊拱了拱手,劉鈺順着這些礦主的話道:“人常說,眼見爲實,耳聽爲虛。看來這關於南洋的諸多傳聞,竟非真相?我倒是要仔細看看,萬不能讓一些人的一片之詞,矇蔽了聖上。”

一衆礦主忙道:“大人辛苦,確實是要仔細看看清楚的。耳聽爲虛,有時候一些狡詐刁民,也多行違法之事,卻反咬一口,這也是有的。”

“嗯……本官自會明察秋毫。那既如此,一會宴後,你們便自商議一下,將各家礦上的那些刁民頭目上報上來,我且派人會上一會。若真有勇力,也好在軍中謀個出路。”

待宴會一散,跟着劉鈺的軍官保持着應有的禮數,待離開後,這才破口大罵這頓飯吃的沒意思。

劉鈺則在港口最好的一處宅子裡休息,宅子的主人自將這裡讓出來供劉鈺居住。

礦主這邊辦事倒也麻利,第二天一早來拜見劉鈺的時候,各個礦場上的“刁民頭目”名單就一併送了過來。

劉鈺隨便掃了一眼,問了一下誰家的礦場距離最近,捻出那張寫着“蔡十五,陸豐人,善拳腳,多半殺過人,爲逃朝廷律法制裁,避禍下南洋,素來不服管教”的條子,笑道:“就他了。來人!集結隊伍。”

很快,一個連隊的陸戰隊集結完畢,劉鈺要了一匹馬,帶着隊伍開進了礦場。

一到礦場,就看到一羣黑乎乎的礦工已經在這裡等着了,估計早就得了消息,今日不用上工。

劉鈺雖沒打儀仗,可礦主和公司經理還是命這些人都跪下,恭迎欽差大人。

一衆灰頭土臉的礦工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可戲文總看過,聽到欽差大臣的名號,自是嚇得跪在了地上,也不敢說話,只是不斷磕頭。

等衆人磕完頭,劉鈺眯着眼掃了一圈礦工,問道:“誰叫蔡十五?”

沒人站出來,一旁的礦主卻在劉鈺身邊悄悄指點了一下,劉鈺一眼望去,是個精壯漢子,個子不高,但很粗壯。

直接一揮手,幾個士兵直接衝過去,把蔡十五拖了出來。

劉鈺故意這麼做,就是要看看礦工的反應。果然,蔡十五一被拖出來,這些礦工立刻聒噪起來。

有些覺得欽差大臣多半可能是好人的,喊道:“大人,冤枉啊!”

而有些二楞一些的,便直接喊道:“憑什麼抓人?”

見礦工如此反應,劉鈺也確信這人確實是礦工中的大哥,當即喊道:“警戒!”

真正上過戰場、去過日本京都放過火的陸戰隊立刻列陣,肅然的殺氣和黑乎乎的刺刀,立刻壓住了這些礦工的聒噪。

兩個人架着蔡十五到了劉鈺身邊,劉鈺也不下馬,只是用馬鞭指了指他問道:“你就是蔡十五?”

蔡十五看了一眼旁邊的礦主,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知道這是礦主要弄死他。

於是便扯着嗓子,用有些難懂的官話回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老子便是蔡十五。要殺便殺,老子要是求一句饒,是你養的。”

“嘿!有點意思。”馬上的劉鈺忍不住笑了出來,那些素來敬仰劉鈺的陸戰隊軍官立刻就要抽蔡十五,喝道:“進死恁孃的,你是個什麼東西,敢這麼和鯨侯說話?”

劉鈺揮揮手,指了指遠處的一處房屋道:“押到那去,我要和他談談。把守房門,不準外人進來。”

(本章完)

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863章 妄想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323章 假公正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56章 新思維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734章 咱們(上)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48章 不可抗力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250章 欺瞞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587章 不平等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946章 旗手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398章 主心骨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052章 定性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931章 覺醒(三)第46章 哈士奇第328章 問罪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262章 紙老虎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39章 考察第68章 決心第1207章 守成第682章 打印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314章 綁定第76章 恍然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84章 請別死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322章 五月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0章 找茬第971章 割袍(上)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91章 預想第1406章 遷徙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