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下

約半個小時之後,司馬夢求便跟着李向安,走進了睿思殿。

“臣司馬夢求叩見陛下。”

“卿平身吧。”趙頊虛擡了一下手,便直接問道:“卿可知道環州蕃將慕澤叛降西夏,潛入渭州襲擊石越之事?”

“啊?!”司馬夢求臉上的震驚毫不遜於趙頊初聞此事時的表情,“臣早前已接到陝西房的報告,道西夏國相樑乙埋已派遣刺客刺殺石大人,陝西房已將此事知會石大人……”

“樑乙埋?”趙頊與章惇都吃了一驚,趙頊一掌拍在御案之中,怒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陛下息怒。”司馬夢求剛剛起身,又跪了下來,道:“西夏梁氏專政,樑乙埋之心,路人皆知,陛下不必生氣。只要石大人嚴加防範,便不當有事。以陛下之英明,朝廷總有一日要收復靈夏,何愁不能報今日之恨?”

“陛下,司馬純父所言甚是。請陛下息怒。”章惇也跪了下來。

趙頊望着跪在自己前面的章惇與司馬夢求,緊緊咬着嘴脣,臉色鐵青。過了許久,方說道:“司馬夢求,職方館陝西房知事是誰?”

“陛下!”司馬夢求低下頭去,道:“陝西房知事身份特殊,若陛下單獨詢問,臣自當稟報。請陛下恕罪。”

章惇臉色一變,慍道:“陛下,臣請先行告退。”

趙頊擺了擺手,向司馬夢求說道:“章惇可信任,卿但說無妨。”

“陛下!恕臣不能遵旨。”司馬夢求的語氣無比堅定,“朝堂之上,無人不可信任。然職方館重要成員,天下惟陛下、樞密使、臣三人能知。便是尚書省左右僕射、各路安撫使,非有必要,亦不得與聞。臣並非是針對章衛尉,若章大人有必要知道,臣自然會告知。但是眼下之事,臣以爲並無必要讓章大人知道。”

趙頊不料司馬夢求如此堅持,當下搖了搖頭,苦笑道:“罷,罷。不說便不說。卿去命令陝西房知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朕要樑乙埋的首級!”說到“首級”二字,趙頊已是咬牙切齒。

“請陛下三思!”司馬夢求沉聲道,“樑乙埋志大才疏,殺了此人,於大宋有害無利。數日之前,陝西房知事曾至京師,文樞使與臣已經令其將陝西房之重點,放在蒐集西夏重臣之性格習慣好惡、偵知西夏儲糧駐軍地點、策反西夏文臣武將之上。若改變方略,將陝西房的重點放在刺殺樑乙埋之上,臣以爲非智者所爲。”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趙頊怒不可遏,隨手抓起一件玉如意,砸在御案上,呯地一聲,玉片四濺,玉如意竟被趙頊砸成幾段。

司馬夢求的身子卻一動不動,待趙頊稍稍平靜一點,方從容說道:“陛下若是擔心石大人安危,可以派幾個侍衛去陝西,保護石大人安全。下令兵部職方司加緊陝西的安全工作。不必爲一點小事,改變既定之策略。職方館幾年內的責任,是爲收復靈夏作準備,臣以爲不可朝令夕改。”

“朕知道了。”趙頊沒好氣的說道,“狄詠已經和朕說過好幾次想去陝西了,就讓狄詠挑幾個班直侍衛去陝西吧。明日朕會問問吳充,兵部職方司,到底有沒有在做事情!”

“陛下英明!”

從睿思殿出來之後,司馬夢求辭了章惇,騎了馬便往大相國寺走去。其時雖然已是午夜,但是汴京卻是不夜之城,沿御街走去,一路之上皆是燈火通明,店鋪照常營業,行人熙熙,不少酒樓之中,猶自可以聽到歌妓們隱約的歡聲笑語。

到了大相國寺前約二百米左右,司馬夢求便勒馬停下,看看左右無人,忽地閃進一條小巷中,如此般又穿過幾道巷子,終於在一座宅第前停下。司馬夢求方輕叩了一下大門,大門便“吱”的一聲開了一條縫。一個目光警覺的黑衣小廝從門縫裡伸出頭探望,看到司馬夢求,才忙開了門,將司馬夢求連人帶馬,迎了進去。

進了宅中,司馬夢求便將馬遞給小廝,一邊低聲問道:“你家主人已休息了麼?”

“還沒有。”小廝垂着頭,但聲音朗朗的回道:“主人已吩咐,若是先生來此,便請徑直往書房相見。”

司馬夢求微微頷首,也不說話,信步便向書房走去。他顯然對這座宅第十分熟悉,一路走過無絲毫遲疑,遇到的黑衣小廝盡皆向他恭身行禮,卻都並不多一問。穿過一條花徑之後,便到了書房,茜紗窗上,透出房中通明如晝的燈火。

司馬夢求方在門口剛剛站定,便聽裡間有人笑道:“純父,請進吧!”

司馬夢求聞言,卻也並不驚詫,而只微微一笑,輕輕推開了門,甫入房中,便見一個錦衣男子,背朝房門,坐在一張黑木案前,一手捧刀,一手握了絲巾,正自極輕柔又極認真的擦拭着那把刀;一個黑衣童子叉手侍立一旁,眉目低垂,腰間卻斜斜的插着一支碧玉簫,雖在燈下,也有剔透溫潤之感,見到司馬夢求進來,不過略看了一眼,神色漠然,也並不行禮。

司馬夢求似乎與錦衣男子甚是熟悉,徑直找了個位置坐了,一邊笑道:“哥哥這是又得了什麼好物什?”

錦衣男子頭也不回,依然慢里斯條的擦拭着手中的刀,一面卻悠悠答道:“正要考考純父,可識得這是什麼刀?”

司馬夢求聞言,便向那刀望去,卻見錦衣男子手中之刀,刀身其赤如血,心中便是一驚,脫口問道:“此物哥哥卻是從何處得來?”

“是我這個童兒過洛陽時,偶然所得。怎麼,純父認得出這柄刀的來歷麼?”錦衣男子伸指拂拭刀身,顯得大是愛不釋手,但聲音卻顯得極爲爽朗。

司馬夢求凝望那刀片刻,卻道:“哥哥卻將那刀與愚弟一觀!”

那錦衣男子朗朗一笑,卻不回頭,只是信手將刀遞給那黑衣童子,黑衣童子雙手恭身接過,上前幾步遞與司馬夢求。

司馬夢求方一接過,便覺這刀之沉大出意外,手指輕撫刀身,便覺出一種難以形容的冰涼之意沁入肌膚,再看刀身所鐫之字,不由大爲驚訝,微一沉吟,才緩緩道:“若愚弟不曾看錯,這柄刀只怕是蜀漢時名將黃忠之物。”他的聲音微微一頓,又道:“哥哥可曾聽說,黃忠隨漢先主定南郡時曾得一刀,其赤如血,黃忠以之於漢中擊夏侯軍,一日之中,竟手刃百餘人。”他一邊說着,一邊便將刀遞還給那黑衣童子。

“哦!”那個錦衣男子似乎沒有料到此物竟有如此來頭,也感驚訝,接過刀來又拂拭刀身,把玩良久,方嘆道:“我本以爲此物不過是一尋常古物,不料竟有如此來歷。只是純父如何這般確定?”

司馬夢求微微一笑,隨手一指刀身,笑道:“哥哥沒留意這刀身所鐫之字?”

那錦衣男子笑道:“我只看是兩個古怪花紋,又是什麼字了?”

司馬夢求微笑道:“哥哥是當世豪傑,自然不留意這些,這卻是兩個篆字,上漢下升的便是!”

“漢升,漢升……”那錦衣男子輕輕重複了兩遍,不由嘆道:“原來這花紋竟是‘漢升’兩字,愚兄本來不得其解,如今才知,這果然是黃忠的寶刀,這‘漢升’兩字不正是黃忠的表字麼?——純父真是博古通今。卻不知這柄刀較之純父的‘昆吾’,又是如何?”

司馬夢求也不直接回答,只是淡淡道:“名刀寶劍,甚難相較。知遇之恩,卻非比尋常!”

“石子明能有純父這樣的人材,真是他的福氣。”

“愚弟之才,比起石學士來,不過是螢蟲之比日月而已。哥哥已見過學士,自然也知道學士之與衆不同。”

“嗯。”錦衣男子不置可否的一笑,道:“純父深夜來找我,想必是有事。”

“不錯。”司馬夢求點頭應道,“方纔皇上深夜召見愚弟,原來是環州蕃部一個叫慕澤的叛逆降夏,率衆千餘潛入渭州,襲擊學士。”

錦衣男子搖了搖頭,苦笑道:“這事我已經知道了。”

“啊?”司馬夢求又驚又疑,盯着錦衣男子的背影,問道:“哥哥是何時得知?”

“不到一個時辰,是我這個童子送來的信。隸屬本房的一個叫慕忠的兄弟,最先得到消息,爲了把這個消息傳遞給石學士,還犧牲了兩名兄弟。石學士與高遵裕的表章已經在路上,慕忠的報告說,學士十分維護我們職方館。”

“原來如此。”司馬夢求放下心來,道:“因爲皇上已經知道是樑乙埋暗中主使,十分震怒。想來朝廷會加緊對西夏的戰爭準備,陝西房不可沒有哥哥主持大局,愚弟此來,便是請哥哥速回西夏,主持大局,若能策反李清,便是大功一件。”

錦衣男子的肩膀微微聳動了一下,道:“如此,我明晨便動身。純父,如何攻下西夏是一件事,攻下西夏後,如何統治西夏,是另一件事。希望純父能將這個意思轉達給皇帝與石學士。若不懂得治理西夏之術,冒然攻打西夏,縱然功成,也只會引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愚弟理會得。”司馬夢求道,“明晨我會着人送來文樞使與我給李清的親筆信,外加一封告身,李清若有歸宋之心,朝廷可以賞黃金五千兩、地五百頃、封侯爵,拜五品武官,蔭其祖宗三代。”

“李清如何會爲這些東西而叛夏?”錦衣男子嘿然說道,聲音中頗有不屑之意。

“這愚弟自然知道。不過這些東西,顯示的是朝廷的誠意。”

“我會竭力而爲。”錦衣男子頓了頓,似乎是猶豫了一陣,終於低聲說道:“純父,哥哥想要你答應一件事。”

“請說。”

但那錦衣男子卻沉默了很久,良久才道:“如果李清歸宋,他的生命必然從此兇險萬分。他若選擇了這條道路,富貴也罷,死也罷,皆是天數,不必多說。惟李清尚有妻兒子女,盼純父能答應我,無論如何,要保住他的血脈。”錦衣男子的聲音,已有幾分悲愴。

司馬夢求低頭沉默了一會,擡起頭來,凝視錦衣男子的後背,慨聲道:“我司馬夢求在此發誓,只要李清歸宋,不論成功失敗,必傾職方館之力,保住李清妻兒的安全。若違此誓,人神共噬!”

“拜託了。”

似乎不習慣空氣中那淡淡的悲涼,黑衣童子走出了書房。不多時,書房之外的走廊中,便傳來嗚咽的簫聲。司馬夢求側耳傾聽,辨出正是一曲《漁家傲》。伴着那有幾分沉鬱悲壯的簫聲,司馬夢求聽到錦衣男子在輕聲歌道:“……濁酒一杯家裡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一直到三月初四,石越在渭州被叛蕃襲擊的事情,在汴京依然只有少數人知道。甚至連魯郡君韓梓兒,都不知道這件事情。此時,她正在狄詠與清河郡主府中的花園中,聽自己的嫂子王倩高談闊論着“墨經”。

“蔡君謨評墨,以李廷珪爲第一,其弟李廷寬、承宴父子次之,張遇次之,陳朗又次之。各家不僅造作有法,松煙也自不相同。李家之墨,已十分罕見,熙寧四年,我從家父處見到一方陳朗墨,家父便已視爲至寶。不料今日竟能見到李承宴所制之墨。”王倩挺着肚子,猶把玩着手中的一方雙脊龍墨,欣羨不已。

清河郡主笑道:“魯郡君府中,便藏有李廷珪所制之墨,你們姑嫂之間竟然不知道麼?”

“真的麼?”王倩不由睜大了眼睛,望着梓兒,問道。

梓兒微笑着點了點頭,道:“去年,以蘇頌同修國史,皇上賜承晏、張遇所制墨,以及澄心堂紙,皇上因與我大哥說起各家之墨,我大哥已將家中所藏之廷珪墨進貢宮中。”

“廷珪之墨,誤墜溝中數月不壞,其墨雖歷數十年,研磨時尚有龍腦氣。一丸墨現今能賣至數萬錢,往往也是可遇而不可求,惟禁中方有少量珍藏。真是黃金可得,李廷珪墨不可得。”王倩的語氣中,竟是頗以爲憾事。

梓兒笑道:“這等身外之物,嫂嫂亦不必過於在意。我大哥常說,墨的用途,是用來書寫,流芳百世的,是我們寫的內容,而不是用的墨。”

王倩撇了撇嘴,略帶嘲諷的笑道:“這話若非是石子明所說,便真要教人以爲是煮鶴焚琴之語。名墨佳文,豈可不相得益彰?”

梓兒早知王倩的脾氣,當下也不爭辯,只是好脾氣的笑笑。

王倩素來自負,一生所服的女子,也不過程琉一人而已。眼下程琉已隨包綬前往渭州,因此言語上,王倩自然是再不肯讓人的,當下不免滔滔的又說些名墨佳文的佳話。

清河郡主心中微覺好笑,她本來就想把這方雙脊龍墨贈予王倩,此時見她說得興起,倒不好打斷,想道:“這樣送她,倒也合她心意!”正想間,忽然卻見園外飄進一朵紅雲,定睛望時,卻是柔嘉風風火火的衝了進來。

清河大吃了一驚,奇道:“十九娘,你怎的來了?”

“自是翻牆出來的。”柔嘉吐了吐舌頭,笑吟吟的說道,“姐姐,我可是專程來給你道喜的。”

“道什麼喜?”清河莫名其妙的問道。

“我聽到消息,狄郡馬要派去陝西,聖旨已下,郡馬已經接旨。姐姐終於可以離開京師,去外面透透氣了。”柔嘉興奮的說道,簡直象是自己也能一同前往一般,渾然沒注意到清河的臉色瞬間已經慘白。

“你是從哪裡聽來的消息?”

“我……”柔嘉目光一轉,吐了吐舌頭,“是偷偷聽到的。很多人都在議論,說皇上竟然派郡馬去給石越作護衛,是本朝未有之殊恩,還說奇怪爲何樞院與政事堂都沒有反對呢!”柔嘉說起關於石越之事,便自興致高昂,不知道這一句話已經讓梓兒也緊張起來。梓兒也是心思剔透的人,此時聽到皇帝居然把自己的侍衛長官,派去給石越當護衛,若非有大事,何至於此,當下如何不驚?當下顫聲問道:“是陝西出了什麼事麼?”

“你家石頭斷不會有事的。”柔嘉笑盈盈的說道,“也許是要打仗了吧,郡馬可是名將之後嘛……”

“打仗?”王倩搖了搖頭,道:“不可能。朝廷整軍經武尚未完成,朝廷還在討論章楶的《兵事奏議》……”

“準備打仗而已,又不是馬上開打。”柔嘉也沒聽她說完,便不以爲然的說道,“石越貴爲陝西路安撫使,身邊沒護衛麼?還要郡馬保護什麼?”她轉過身去,也不理王倩,便抱着清河,軟語央求道:“好姐姐,我的好姐姐,你偷偷的把我帶去陝西好不好?”

清河聽說狄詠要去陝西,已然擔心,忽然聽到柔嘉竟然來向自己要求這等荒唐的事情,一時間真是哭笑不得,道:“你?要去陝西做什麼?”

柔嘉此時滿心的熱切,正要說心中的話,忽然間望見梓兒緊張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不自覺暈紅了雙頰,便咽回到了已到口邊的話,吞吐道:“我……我沒去過外面,想看看打仗的情形,在京師天天被關在府中,悶也悶死了!”

“你!真是胡鬧!”清河不知她心事,聽了她這樣孩子氣的話,不由又是好氣又好笑,正待再說,卻見柔嘉的眼圈立時間便紅了,淚水盈上眼眶,楚楚可憐的望着自己悽然道:“十一娘!我們打小就不曾分離,我可捨不得你一個人去那裡。”

清河心中一軟,她全然不知柔嘉的心事,還只道她真是捨不得自己,竟生出這樣荒唐的念頭,不由好生感動,幾乎便要忍不住答允下來。但她終是知道這種事情實在過於匪夷所思,自己縱然答應,那也是萬萬做不得數的,當下便柔聲勸道:“十九娘,我自然也捨不得你。可是既便是我去了,我還會回來的。你若跟了我去陝西,別說於禮不合,娘娘與太后、皇后自然是會生氣的。還有,你爹爹又如何捨得你?”

“我……我回來憑她們處罰便是了。十一娘,你……你捨得我麼?”柔嘉的眼淚似要流將下來,一邊將手緊緊抓了清河的手,似嗔似怨的說道:“我不怕,你怕麼?我要跟你在一起!我也要去陝西!我萬萬不能教你一個人去!”

清河沒料到她竟如此癡纏,一時間目瞪口呆,手足無措,她與柔嘉自幼一同長大,待她比親妹子還親,此時見她一心不肯離開自己,自己的心中,又何嘗沒有不捨,當下哪裡能夠拒絕?只是心中終有一絲理智,不禁望望柔嘉,又望望梓兒、王倩,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2章 上第1章 一聞戰鼓意氣生第13節 婚姻大事(中)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15 汴京杭州2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二)第2節 聲名鵲起上(02)第3節 終南捷徑上(02)第15章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一)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二)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節 下第一章第7章 下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上(1)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8節 離間計上(02)15 汴京杭州5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0節 呂氏復出上(01)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二章第10章 當年師友盡豪英(一)第二十六節第七章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三章 下第3節 終南捷徑中(02)第八章第9節 汴京新聞(下)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三)第六章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一)第十八章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第7節 ?拗相公(下)第四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8節 離間計上(02)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五)第二十章15 汴京杭州5第6節 下第二十五節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八章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8節 上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2)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八章第17章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四)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十九章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五章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三章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三)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四)第2節 聲名鵲起下(02)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中)第七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一)第一章第八章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九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一)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第10節 呂氏復出上(01)第4章 上第1節 下第十五章第6章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