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章 張邦昌一箭雙鵰宗留守試探張保

九十章 張邦昌一箭雙鵰,宗留守試探張保

話說張叔夜出城跪迎金兀朮進城,金兀朮簡直不敢相信。

“軍師,你看此人是奸臣還是忠臣?”金兀朮問哈迷蚩。

“微臣聽說張叔夜是一個忠臣。”哈迷蚩說道。

“既然是忠臣,爲何歸降本王?其中一定有詐。待本王再問問他究竟爲何?”金兀朮說罷走上前去問道:“你就是張叔夜?本王聽說張叔夜是一個忠臣,爲何歸降本王?你是在戲弄本王吧!”

“小人豈敢戲弄狼主。只因眼下大宋奸臣當道,忠臣十去八九。潞安州、兩狼關尚且失守,小人區區一個河間府,兵微將寡,豈敢與之抗衡?再說,若你們攻破城池,黎民百姓一定會遭到荼毒。張叔夜不敢貪圖爵位官祿,只希望你們能夠保河間府一郡百姓性命,死也值得。”張叔夜實情相告。

金兀朮聽了感嘆不已:“好一個大忠臣,爲了全城百姓,甘願歸降,受世人唾罵。真是令人敬佩。”

“張某隻是爲了全城百姓,個人榮辱算得了什麼。”張叔夜說道。

“張節度使,你識得天時,宅心仁厚,是個好官。本王成全你,封你爲魯王,仍然駐守河間府。我們的大軍只收受你的犒賞,繞城而過,不許進城打攪百姓,這樣總可以了吧!”金兀朮說道。

“謝謝狼主寬厚仁慈,張某一定率領全城百姓殺豬宰羊、簞食壺漿犒賞大軍。”張叔夜說道。

“傳令官——傳令下去,所有軍隊不許進城擾亂百姓,如有違抗,格殺勿論。”金兀朮下達了命令,傳令官答應一聲依次轉達去了。

張叔夜等人告退,回城準備犒賞的牛羊酒飯。

金兵在城外紮營,張叔夜把犒賞之酒食菜餚送出城,金兵飽餐一頓。一宵無話,次日天明,大軍果然繞城而過。

金兵大舉南下,一路勢如破竹,這一日來到黃河岸邊,因河水洶涌,無法過河,只好在黃河邊紮下營盤,徵集木匠,趕製船隻。按下不表。

再說金兵到了黃河,早有探子飛報朝廷。

宋欽宗聽了,誠惶誠恐,立刻臨朝,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對策。

“各位卿家,金國四太子完顏兀朮率領五十萬大軍侵犯我大宋,出兵才三個月,潞安州被破,陸登夫妻殉國;兩狼關失守,韓世忠夫妻流亡;河間府張叔夜又歸降了番邦,現在金兵已經到了黃河,正在打造船隻準備渡河。若渡過黃河,那汴京就岌岌可危。各位卿家,有什麼破敵之策,速速奏來。”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誰也沒有退敵之策。

“你們今天怎麼了?都啞巴了?火燒眉毛了,你們居然一個個無動於衷?朝廷養你們就是爲了替朕排憂解難。現在,朕遇到了困難,你們卻沒有一人站出來出謀劃策。如此作爲,朝廷養你們有何用?”欽宗皇帝坐不住了,他板着臉說道。

張邦昌偷偷看了一眼李剛和宗澤,看到他們那焦急的樣子,心裡樂開了花。

“李剛和宗澤這兩個老小子一直與老夫作對,我何不趁此機會將他們倆除掉。金兵五十萬人馬,氣勢如虹,諒他們倆不是金兀朮的對手。再說,李剛只會舞文弄墨,手無縛雞之力;宗澤已經年邁,有心保國,無力迴天。我何不向皇上保舉他們倆去迎敵?如果他們輸了,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削職爲民;如果他們贏了,老夫保薦有功,自然回跟着沾光。這一舉兩得之事,老夫何樂而不爲?”張邦昌想到這裡,心裡自然高興。

“皇上,縱觀滿朝文武,只有兩個人堪當此人。一個是諫議大夫李剛李大人,一個是宗留守。李大人足智多謀,宗留守驍勇善戰,只要他們倆一起出馬,大事可成,金兵必敗。”張邦昌出班奏道。

“張愛卿言之有理。李剛、宗澤聽旨。李剛足智多謀,運籌帷幄,宗澤英勇善戰,馳騁疆場。朕特封李剛爲征討大元帥,宗澤爲先鋒,領兵五萬前往黃河退敵,不得有誤。”宋欽宗說罷起身退朝。

李剛本想再說幾句,欽宗早已離去。

“走吧,這是張邦昌這個奸臣一箭雙鵰之計,皇上寵信他,旨意已下,絕無更改,推辭也沒有用。一切就盡人事、聽天命吧。”宗澤苦笑着說道。

話說李剛回到家裡,心裡悶悶不樂。

“老爺,你今天下朝回來,一直唉聲嘆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夫人關心的問道。

“張邦昌這老賊今天在朝堂上向皇上舉薦我爲征討大元帥前去黃河邊迎敵。你想,金兵五十萬人馬,而我只率領五萬人馬。以區區五萬人馬去抵禦五十萬人馬,無異於以卵擊石。這分明要將老夫置於死地而後快。”

夫人聽了,自然也是擔心。

正在這時,忽然傳宣官來報:有一個叫張保的大漢子正在門外侯見老爺。

李剛聽了,立刻命令傳宣官帶張保進來。

張保進來之後,見過元帥,李剛起眼一看,果然高大威猛,儀態非凡。

“你就是張保?你一向在那裡生活?爲何要見本官?”李剛問道。

張保聽了,跪下說道:“大人,草民一向在外面做生意,聽說老爺要征討番兵,特意前來投奔。”

“你有何本事?”李剛接着問道。

“草民沒有什麼大本事,只是有些力氣罷了。草民走長路,能夠挑五六百斤東西不覺得累。”張保說道。

李剛聽了,滿心歡喜。

“老爺,我看這小夥子不錯,就讓他留在你身邊照顧吧。”夫人說道。

“夫人所言極是。張保,你就隨本官一起出發吧。倘若日後建功立業,必有重賞。”李剛說道。

“謝過元帥。”張保欣欣然答應。

次日清早,宗澤來到元帥府請元帥起兵。李剛把宗澤引到屋裡說道:“老元戎,張邦昌這奸臣分明要置我倆於死地,才向皇帝保舉我倆。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老夫是個文官,日後還得靠老元戎多多操勞,老夫這條命就靠老元戎周全。”

“元帥請放心,吉人自有天相。我已經修書一封,派人去湯陰縣請岳飛兄弟幾個前來助陣。岳飛的文韜武略遠在你我之上,若他能出山,我們還有勝算。”宗澤說道。

“如此甚好。老元戎,我這裡也有一位英雄,他叫張保,高大威猛,儀態非凡。據他說,走長路挑五六百斤不覺得累。我想他應該有些本事。”李剛說道。宗澤聽了,心中大喜。

“此乃社稷之福,傳他過來,老夫倒要看看此人究竟如何?”宗澤說道。

李剛命人叫張保過來。

不一會兒,張保來了,彬彬有禮的說道:“張保見過二位大人,不知二位大人喚草民過來所爲何事?”

“張保,聽元帥說你有些本事,不知是真是假?”宗澤開門見山的問道。

“元帥過獎,張保只是有點蠻力罷了。”張保淡然一笑,說道。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考考你,門口的石獅子足足有七八百斤重,你能扛得動麼?”宗澤指着李府門口的石獅子說道。

“試試看吧!”張保走了過去,站穩樁子,卯足力氣,雙手抱起石獅子,喝聲“起”,便抱了起來,然後一手託着石獅子底座,一手託着獅子頭,拿住樁子,再喝聲“起”便把石獅子舉過頭頂。原地轉了一圈,從容放下。

“好!果然好力氣。不知壯士會使什麼武器?”宗澤試探性問道。

“刀劍棍棒,樣樣會點。只是不太熟練罷了。”張保說道。

宗澤又派人把自己兵器庫的鑌鐵棍取來,足足有一百多斤。

張保拿在手裡耍了一通。

宗澤和李剛看了讚不絕口,在場的軍漢們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元帥,有這些英雄們助陣,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裡。”宗澤說道。

“但願蒼天有眼——”李剛仰望昊天悠悠說道。

二百四十九章 楊再興一日擒三寇二一二章 曹榮夜逃四百二十章 粘得力貪功丟性命哈迷蚩設計劫糧草一九七章 患難見真情一七六章 福將進金營二零六章 新岳家軍的任命和章程四百一十一章 秦檜遊魂歸地府胡迪幽夢知因果下二百九十一章 鐵甲營大破連環陣上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破敵設奇謀中三百三十三章 韓家莊結義四百三十七章 鮑方老祖破陣法普風妖僧回原形三十二章 飛虎入夢徐仁薦賢三三四章 嶽元帥顯聖攔大軍三百一十五章 岳雲救主五十八章 宗澤削職四百三十五章 會師界牌山二一九章 結識關鈴散人詩詞選錄之一找子鵬病倒相州城四百二十九章 衆將揚威大敗金兀朮三百四十章 張凡躲進靈隱寺二百九十八章 施冷箭戚方喪命四百二十四章 陸文虎中計慘死楊鐵心破陣立功一百三十一章 血戰愛華山上第11章 兄弟相見不相認二二九章 消滅鐵甲營下四十二章 考覈上三八九章 楚天佑單刀赴會一三六章 牛皋被擒三九零章 賽諸葛一石二鳥王子鵬叔侄相認一五七章 乞丐張立第300章 八大錘大鬧金龍陣,嶽鵬舉留有殺手鐗三十二章 飛虎入夢徐仁薦賢一零三章 張叔夜慷慨赴死二百四十一章 秦檜回國三百二十章 王橫慘死七十四章 牛頭山戰役下一七九章 哈迷蚩的毒計二零二章 斧頭山之戰中二百六十五章 金錘對銀錘上一百三十二章 血戰愛華山下一百三十二章 血戰愛華山下一零七章 高宗祭旗一九四章 張勝男的疑惑七十五章 金兀朮九十一章 夜探金營火燒船廠三六七章 客店裡兄弟相逢昭慶寺嶽霆打擂下三百四十二章 臨江村結義一九五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七十章 草廬結義四百二十一章 妖僧混元珠傷人牛皋穿雲箭顯威二零六章 新岳家軍的任命和章程四百二十二章 普風施法宋軍損失慘重諸葛設計駝龍葬身火海四百一十三章 岳家軍結伴返臨安棲霞嶺君臣祭忠魂二零八章 借刀殺人三七零章 四劍客不露聲色店小二連過兩關九十一章 夜探金營火燒船廠二一二章 曹榮夜逃三十二章 飛虎入夢徐仁薦賢七十一章 楊家槍法四百四十二章 西雲做了糊塗鬼郡主獻城保軍民二百九十二章 鐵甲營大破連環陣下三十七章 重返故里二百五十七章 最毒婦人心一五一章 山東好漢孟邦傑上四百一十三章 岳家軍結伴返臨安棲霞嶺君臣祭忠魂二三九章 騙詔書秦檜救主上一四三章 餘化龍挑戰二百八十九章 曹寧弒父三十二章 飛虎入夢徐仁薦賢三六五章 小英雄上墳一七一章 虎穴狼窩四十章 他鄉遇故人三七一章 誤打誤撞過三關將計就計見故人三零八章 十二道金牌催命七十一章 楊家槍法一七三章 頒佈軍令二百八十一章 生死關頭遇救星一六四章 初會何元慶四百五十四章 最後一戰二四百五十九章 論功行賞岳家仙及雞犬看淡名利英雄歸隱山林二零六章 新岳家軍的任命和章程七十一章 楊家槍法第8章 周侗贈弓二二九章 消滅鐵甲營下四百五十二章 設妙計圍城打援六十九章 少林俗家弟子四百一十八章 襲宋營番兵落陷坑打頭陣冷雲立頭功二十五章 危難之時遇貴人第4章 變故四百一十四章 張文達奉旨來嵩山王子鵬應詔去臨安三百四十六章 嶽雷被捕三百二十六章 屈死風波亭上一百四十五章 嶽元帥收服餘化龍第3章 岳飛題詩五十五章 旦夕禍福一四零章 耿明達兄弟投誠下一七一章 虎穴狼窩五十三章 槍挑小樑王下一五一章 山東好漢孟邦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