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樟樹之死想起

大樟樹之死想起……

村口的那棵大樟樹死了,村裡人和過往的行人,都爲之惋惜。這棵樟樹枝濃葉茂了幾十年,給過往的人們納涼和遮風避雨,提供了不少便利。

這棵樟樹一向耐寒耐旱,抵禦大自然的能力極強。本來活得好好的,怎麼會突然枯萎呢?究竟是怎麼死的?人們都弄不明白。

爲了查出死因,有人提議,將樹砍了劈開,究竟是根的原因還是樹幹的原因就一清二楚。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讚許,於是,大家把樹砍了,劈開樹的主幹,原來大樹的主幹之內,聚集了不少的蛀蟲,幾乎密密麻麻幾千條之多。

“真是可惜了,這麼好的大樹就被這小小的蛀蟲折騰死了。”

“要不是這些藤蔓纏着,綠綠的藤葉遮住了樹幹,這棵大樹就不會死。”

“是呀,大家經常在這裡納涼,歇腳,避風避雨,如果真有蛀蟲,大家也會一目瞭然。往蛀蟲發現出塗一點石灰水也就沒事了。”

“要怪就怪這些藤蔓,要不是它們纏着樹幹,蛀蟲就根本沒機會危害樟樹,樟樹也就不會死。”

““是呀,這藤蔓確實可惡,要不是它給大樹穿上這看似美麗的外衣,大樹就不至於受矇蔽,也就會防範於未然了。至少有啄木鳥大夫給它治病,它就不會被蛀蟲害死。”

“……”

人們議論紛紛。

我看了大樹的心臟全部被蛀蟲吃空,也不由得感慨傷情。植物界尚且如此,人類又何嘗不似這樣?

前年,耳聞目睹了離我們家五里路遠的鄰縣有一棵大樹,因貪污受賄數額巨大,被判處死刑。該大樹一倒,他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受牽連之人甚多,而且都鋃鐺入獄。他的父母因經不住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一死一殘。真可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想當初,該大樹正當茂盛的時候,他大筆一揮,批了幾百萬元人民幣給全鄉父老修築了水泥硬化公路,解決了交通問題,又大筆一揮,解決了家鄉父老的飲水問題。他恩澤鄉里,全縣的老百姓都感恩戴德。真是“一人得道雞犬飛昇。”他的一家大小都身價百倍。就連地委、縣委的領導每年都要前來拜訪他在家的父母。然而,風光沒幾年,,該大樹就被無數條大大小小的蛀蟲掏空了心,最後走向了毀滅之路。據說,他貪污受賄數額有幾個億,他在上海、河南等地都有別墅,還有他投資的企業。僅搜出的現金就有幾千萬元人民幣。其數額之大,真是怵目驚心。好一條大蛀蟲,差點把國庫掏空。

筆者曾經走訪了當地百姓和當地的一家新聞媒體,得知真相。原來,該大樹的枯萎,與那些歌功頌德的報道密不可分。而那個爲他吹喇叭的斯文人,則有着不可推諉的責任。據說該大樹貧苦出身,心理素質很好,而且爲人厚道,辦事公正無私。那一年,他回家省親,一位記者採訪了他,寫了一篇洋洋灑灑幾千字的報道,把他奉若神明。該大樹因爲報道的緣故連升三級,真可謂打廣告打出了品牌。然而,由於記者們誇大其詞的讚美,把他捧得飄飄然不知何爲道德?何爲人格/?他的兄弟姐妹們、親戚朋友們,無論是辦廠、結婚,還是購房、辦宴席,那個需要錢找他,他總是有求必應,大筆一揮就辦妥了。久而久之,他對此習以爲常,也從來不去想這樣做該還是不該?違法還是有權不用枉做官?

前不久,我又看到了一篇發人深省的通訊報道,有一條潛滋暗長的社會蛀蟲被說成了廉潔奉公的幹部楷模。這豈非咄咄怪事?通訊報道是寫真文學,寫真豈能亂真。

所謂寫真,就是要寫真人真事,要面向社會,反映生活,披露黑暗,鍼砭時弊,弘揚正氣,而不是打廣告,做宣傳,爲損公肥私、沽名釣譽之輩鳴鑼開道。

當今社會在前進,科學在發展,生產力在提高,人們的思維也在不斷改變,求真務實的精神在不斷的發揚光大。但是,還是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爲了自己的前程,抱着某棵大樹,一面給大樹吹喇叭,一面攀着大樹往上爬,極盡吹捧誇張之能事。

明朝鄭板橋曾以“難得糊塗”四個字來應對當時貪污、巴結之風盛行的官場。周清源則感慨:“世道宜假不宜真,若要認真便失人。”古之人如此者有之,今人又何嘗沒有呢?溜鬚拍馬者有之,指鹿爲馬者亦有之,他們爲了一己之私慾,不惜喪失人格,昧着良心,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粉飾太平。敝人不才,在文學之路上摸爬滾打三十餘年,至今一事無成。究其因,卻是因爲生性耿直,不好溜鬚拍馬,阿諛奉承,也不善言辭乖張、左右逢源,唯一所好者就是實事求是、就事論事。曾因一首《土地銘》開罪當地土地爺,又因一首《邢三神》而倍受指責。本世紀初,我寫了一篇現實老年生活的文章,先後在地區,縣裡的報刊投稿,可是稿件寄出之後如泥牛入海,音信杳無。我並不氣餒,又將稿件一字不改地擠到了《中國老年報》,投石問路。結果,不到一個月,我的文章就見報了,而且還是獲獎作品。國家級刊物發了之後,市縣級刊物相繼轉載。我嗟嘆不已。由此觀之,不止是官場有黑暗之處,文壇也有黑暗之面。某些地方刊物三天兩頭髮表的都是那幾個所謂的名牌作家的文章,或歌功頌德,或寫自己的閒情逸致,,總之,每次刊登的都是換湯不換藥的佳作、名作,不見有什麼新人新作。從沒有看到那些披露黑暗、鍼砭時弊的好文章見報,偶爾有那麼一絲味道,也是一筆帶過,惜墨如金。而那些專題採訪某領導如何廉潔奉公、如何大刀闊斧改革、如何全心全意爲老百姓辦實事的報道,則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然而,若干年之後,這些受過專題採訪報道的知名人物卻一個個因爲貪污受賄而鋃鐺入獄。那些所謂的幹部楷模,他們的命運一下子從天堂墜到十八層地獄。究其因,卻是因爲當初重用的文人墨客一味地歌功頌德,把他們捧得雲裡霧裡,對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之訓誡拋擲腦後。而“有權不用枉做官”之言卻變成了他們的口頭禪。身爲人們的公僕,不爲百姓辦事,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博取老百姓的信任,去樹立黨的光輝形象,而是給黨抹黑。

只知道一味地伸手索取,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即使是“給予”,有給纔有予。沒有播種,哪有收穫?沒有真本事,單憑一些斯文敗類的幾句吹捧之詞飛黃騰達,只會飛得越高摔得越慘,甚至粉身碎骨。

………

大樟樹雖然死了,但它死得不算冤,至少,它可以喚醒人類引以爲戒。

大樟樹死了,人們把纏繞樟樹的藤蔓也砍得一乾二淨,並且把它碎屍萬段。

樟樹的命運雖慘,但,藤蔓的命運更慘,它不僅死了,而且人們還憎恨它。

四百三十四章 危難之時遇貴人三百四十六章 嶽雷被捕三五三章 漠北四劍客四十一章 岳飛拜見宗留守一一五章 喜從天降一零五章 枯井中的血詔三十二章 飛虎入夢徐仁薦賢二百五十五章 施計謀假王橫喪生二一九章 結識關鈴二百四十八章 楊景夢授殺手鐗三一二章 高宗三試嶽少保一六二章 逐鹿奇遇三三四章 嶽元帥顯聖攔大軍四百三十七章 鮑方老祖破陣法普風妖僧回原形五十七章 馬寶的計謀一零九章 獅子嶺聚義二十四章 花開五朵二百四十九章 楊再興一日擒三寇二百七十三章 大破五方陣一三五章 剿匪的前夜三百四十章 張凡躲進靈隱寺二一六章 岳雲雙錘抖神威二百八十六章 龍虎相鬥一八二章 藏經閣之夜二百八十六章 龍虎相鬥一七零章 五通神顯靈七十六章 戈指潞安州四百三十章 宋軍被阻界牌山一零六章 康王登基二百四十七章 岳飛初戰楊再興第11章 兄弟相見不相認三十章 少林劫難一六五章 一擒何元慶四百三十五章 會師界牌山一七九章 哈迷蚩的毒計二四零章 騙詔書秦檜救主下四百二十章 粘得力貪功丟性命哈迷蚩設計劫糧草三百一十七章 遊西湖高宗試岳雲上靈隱淨空贈紙鴿一八二章 藏經閣之夜二三五章 梁紅玉仗義救岳家第1章 大鵬降臨,貴人出世三一四章 淮西軍叛亂一六一章 英雄出少年第11章 兄弟相見不相認三五五章 相聚太行山一百二十二章 張邦宗的如意算盤一百一十四章 岳飛劃地絕交一百九十章 視力考覈十七章 周侗識破計中計三三九章 功虧一簣二十章 了心願返回麒麟村三二八章 週三畏報信二百七十四章 掃平賊寇又起狼煙二百四十九章 楊再興一日擒三寇九十八章 審舌頭得知真相三八六章 樑王府衆兄弟結義苗王洞李述甫招婿三百六十一章 計破盡南關三零七章 議和使臣秦檜赴金四百五十六章 子鵬醉酒思妻兒孝宗託媒了心願四百三十一章 牛皋用計保糧草第100章 救出康王三七八章 說往事陸文虎傷心察顏色楚天佑執柯男人是一首詩二二一章 張憲救主二百九十八章 施冷箭戚方喪命四百二十九章 衆將揚威大敗金兀朮二二二章 父子重逢第13章 岳飛選馬一六二章 逐鹿奇遇二百九十一章 鐵甲營大破連環陣上二百六十二章 公主勸降伍尚志三十八章 赴京趕考九十二章 蛇鼠一窩二二二章 父子重逢二百七十六章 六路先鋒震賊膽一六七章 杜充降金三二七章 屈死風波亭下二三二章 金兀朮求和九十五章 人質上八十二章 單騎闖營十八章 周侗智鬥四金剛三十九章 陰差陽錯至善圓寂第3章 龍潭山之戰二百七十七章 馬屁拍出尚書郎四百五十六章 子鵬醉酒思妻兒孝宗託媒了心願三百六十章 問月庵兄弟成美事一百四十六章 苦肉計上改選家長三十三章 嫉賢妒能洪先革職一七零章 五通神顯靈三七零章 四劍客不露聲色店小二連過兩關三百一十八章 夜戰一七零章 五通神顯靈二零一章 斧頭山之戰上二百六十五章 金錘對銀錘上二百四十六章 皇后熬夜繡旌旗一七一章 虎穴狼窩一七三章 頒佈軍令四百二十七章 鐵傘道人大破奇門遁甲陣上二百七十六章 六路先鋒震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