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

“喲呵,小子,挺狂的!羅成兄弟先退下,讓我裴元慶來會會他!”裴元慶正因爲昨夜秦瓊誇讚蕭摩訶武力無雙而鬱悶着,遇到了正主更是欣喜了,連忙提着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朝着蕭摩訶涌去。

羅成也是年輕氣盛,憑什麼要把眼前的功勞讓給你?因此一柄長槍也朝着蕭摩訶奔去。

“叮......裴元慶使用技能落錘,武力值增加3點,當前武力值爲102點!”

“叮......裴元慶特殊屬性觸發,武力值增加5點,當前武力值爲107點!”

裴元慶力以轟天之勢奔着蕭摩訶砸來,蕭摩訶大驚,連忙舉矛抵禦。

“鏘!”

方一接手便虎口發麻,蕭摩訶顧不得這些小傷,連忙揮手抵禦從左側刺來的長槍。

蕭摩訶現在感覺到十分的棘手,裴元慶主攻,羅成側翼騷擾,加上週圍諸多混戰中的士卒,蕭摩訶實在沒有把握可以勝過羅成、裴元慶二人。

蕭摩訶現在覺得有些棘手,想要退去,又礙不住面子,因此陷入了進退兩難之境。

“徐寧將軍,蕭摩訶將軍有難,還請你入幫幫他吧。”李牧也注意到了蕭摩訶的窘迫,嘆了口氣,當即開口道。

“遵命!”

一旁手持金槍的徐寧拱手道,隨後快步躍出,趙軍兩名士卒頓時就將盾牌向前擎住,徐寧踏着趙軍士卒的盾牌一躍,嘖嘖,逼格滿滿。

“諸位將軍莫動,讓我林沖去會會這人!”林沖也有些憋屈,當即開口道了一聲,提槍而來,攔住了徐寧的去路。

“魯達將軍、楊磊將軍,你們還是一起去吧。”樂毅望着徐寧的身影,“不要耽擱時間了,能斬一將盡量斬,這可是挫敗敵方士氣的大好機會!”

徐寧也是憋屈的,堂堂金槍將軍竟然會被三個同級高手圍毆,這可真他媽的累。

蕭摩訶那邊也是心累,平時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今天一下子出來倆,裴元慶也就罷了,打不過...你一個長得也算堂堂正正的羅成怎麼還靜耍些陰險的把式?

秦瓊也有點蠢蠢欲動,但是想到自己是齊國方面最高統帥,最終還是壓下了自己的好戰之心,轉而統領士卒。

兩兵相交,實在沒什麼技術含量。

也是,不過是一夜的功夫,在這個空曠的中原大地又能有什麼計策?望着節節敗退的趙軍,李牧也是心有不甘,但他知道,此時最好還是保存實力,駐紮在此震懾敵軍。

就在這時,徐寧還是沒有挺過三位同等級將領的圍攻,血濺當場。

“叮......檢測到敵方有能力值單項超過80的人才陣亡,徐寧——武力值92,統御值89,謀略值56,內政值44,魅力值67,忠誠度等級爲-2。”

“徐寧,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金槍手,東京人氏,原是禁軍金槍班教師,善使鉤鐮槍,後被表弟湯隆賺上梁山,大破連環甲馬。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十八位,上應天祐星,是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第二位,把守正東旱寨。徵方臘時在杭州被藥箭射傷,最終死於秀州,追封忠武郎。”

蕭摩訶見情況有些不對,馬上要變成一打五了,頓時虛晃一槍,抽身而逃。

李牧也不傻,當即開口大喊道:“鳴金收兵!”

......

成都郊外,一處桃園之中,劉備滿心歡喜的望着眼前二人,開口道:“今日天公在上,我等三人結爲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我劉備!”

“我徐達!”

“我常遇春!”

“叮......劉備觸發效果桃園結義,劉備、徐達、常遇春的屬性隨機上升1點,劉備武力值增加1點、徐達內政值增加1點,常遇春武力值增加1點。”

“恭喜宿主獲得一次抽獎機會。”

姬衍有些無奈...怎麼這個劉大耳走到哪兒都能拉着人結義?朱元璋運氣不好被自己做掉了,你就立刻拉起明朝的兩位開國功勳結義,算好了吧?

“查詢劉備、徐達、常遇春三人屬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劉備——武力值78,統御值89,謀略值94,內政值96,魅力值91,忠誠度等級爲-3。”

“劉備,即漢昭烈帝,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爲先主。

章武三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後世有衆多文藝作品以其爲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爲紀念。”

“叮......劉備特殊技能仁義,在百姓中頗有聲望,可小幅度提高忠誠度。”

“叮......查詢完畢,徐達——武力值69,統御值97,謀略值68,內政值66,魅力值71,忠誠度等級爲-3。”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封魏國公、中書右丞相,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洪武十八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爲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叮......查詢完畢,常遇春——武力值98,統御值83,謀略值57,內政值36,魅力值68,忠誠度等級爲-3。”

“常遇春,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爲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衆,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國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軍中,年僅四十,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追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

“常遇春特殊技能嗜殺,當戰場上有能力值高於90的武將陣亡時。武力值增加5點。”

所以說......這個桃園三結義比至於原版到底是削了還是強了?

寡人怎麼覺得...加強了?

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三百四十一章 牽扯甚廣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二百零九章 王允之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國大劍士後記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三百零一章 傾國傾城楊玉環第五十六章 攻佔無終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零二章 靈壽攻防戰(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姬衍的顧慮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二百一十章 肅慎鐵騎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三百零四章 退敵(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進攻邯鄲(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國之盾(二)第一百零四章 大唐軍神第九十一章 韓信掛帥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線決戰(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對峙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七十六章 蘇秦使趙第十章 魏忠賢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國大劍士第二百一十三章 冉閔突圍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四百零一章 劉皇叔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九十三章 恆山之戰(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佔歷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原攻略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牽扯甚廣第七十九章 樂毅家眷第三十六章 鬼谷傳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一百七十章 攻破涿縣第三百六十二章 歷城永不淪陷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趙勝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滅韓第二百零八章 趙國羣臣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齊燕會盟第六十九章 漢初三傑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進攻邯鄲(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三百一十一章 龍且戰姜鬆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咸陽(一)第一百零四章 大唐軍神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後主使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戰(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四十三章 冬不動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師伐齊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風驟襲第三十六章 鬼谷傳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