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

“北門已經破了,張王,我等該如何是好啊?!”一名文官打扮地中年男子緊緊地抓着陳勝的衣袖,開口道。

“寧愛卿,你帶着百官朝南門跑吧,寡人要在這裡與韓信決一死戰!”陳勝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

“多謝王上,臣等告退!”

寧姓大臣聞言大喜,二話不說便擼起袖子朝着南門逃竄。

陳勝望着寧姓大臣逃竄地身影,嘴角里露出一縷嘲諷般的微笑:“哼,寡人也是瞎了眼讓你做中書令。”

陳勝自然知道不能有南門了,南門有燕軍樂毅。

雖然樂毅還沒到,但向南跑是一定會撞上樂毅的。

正好這一大票文官爲他吸引火力,陳勝與吳廣就趁此機會向西逃竄。

至於爲什麼不向東跑偏要向西跑,這個問題很簡單:暴鳶就是從冬面往西打的,當然不能往東跑。

這樣下來,往東跑不就是找死了麼。

“吳廣兄弟,你打算怎麼走?”陳勝嘆了口氣,開口道。

“嘿嘿,陳勝兄,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吳廣嘿嘿一笑,扔出一個行囊來,行囊裡面是兩件尋常百姓的衣裳,“趕緊換上去走吧。”

“陳勝兄弟,山水有相逢,後會有期了。”吳廣脫下了王袍,換上了百姓服飾,朝着陳勝拱手道。

“後會有期。”陳勝也脫下了王袍,換上百姓的服飾,感嘆道。

“你我從此隱姓埋名不再出現,應該可以保住性命了。”吳廣喃喃自語,隨後混跡在逃竄地人羣中,朝着東門涌去。

陳勝望着吳廣的身影,有所不甘,但是現實容不得他不甘,只能獨自捶胸頓足了一段時間後朝着西門逃跑。

陳勝往西跑,是個很正確的選擇。

但同樣,韓軍也會明白陳勝會向西跑。而吳用朝東跑就有些冒險了,混跡在百姓中,可能會被認出,也可能認不出。

認出來,死罪一條;認不出,海闊天高任鳥飛。

這是個很賭命的選擇,陳勝不敢選,而吳廣卻想要嘗試一二。

燕軍很輕易地就攻佔了清河縣,順利到韓信都始料不及。

“早知道清河郡這麼容易攻下,我還埋伏個什麼勁兒...”韓信想想前兩天經過數日的埋伏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他就覺得蛋疼。

韓信的內心:媽的,陳勝、吳廣你們怎麼這麼弱?!

其實這真的不能怪陳勝、吳廣,他們二人的起義都是倉促起義,完全沒有歷史上的那麼多準備。

什麼“大楚興、陳勝王”的諺語都是不存在的。

而最重要的就是陳勝、吳廣手下的兵全都是平民老百姓,他們會個屁軍陣廝殺。

而且徵召的百姓之中老幼與青壯的比例是3:1,也就是說十萬大軍裡面有七萬五千人是老弱病殘,剩下的兩萬五千纔是壯年。

這樣的組合,韓信、樂毅要是再擊不敗他們,那可真就廢了。

而爲什麼會造成如此大的差距呢?這就得問尚師徒了。

尚師徒將清河郡的兩萬趙軍帶走了,就算陳勝、吳廣想動員這些士卒都沒有辦法動員了。

然而就是因爲尚師徒地倒戈,才導致陳勝、吳廣有今天這般下場。

陳勝、吳廣當時的心裡只有一句話:燕軍真的狠,一點人都不給我們留,真的是有一句媽賣批不知當講不當講。

事已至此,也不多言了。

......

秦國,咸陽。

秦王嬴駟有些無奈,他剛剛得到太醫的消息,他有了第四個孩子。

嬴駟今年三十一歲,長子嬴蕩年十三歲,武力過人,秦國的衆將皆稱讚其力能扛鼎。

嬴駟也對其頗爲寵愛,將其立爲太子,還請了荀子的高徒李斯教授他治國的理念。

次子嬴政,自幼聰慧,如今十歲,深得後宮衆人的喜愛...嬴駟可以看出來,他的這個二兒子似乎有一種可以看穿人心的眼睛。

嬴駟本人也比較中意這個二兒子嬴政,可惜其母是趙國的一個普通歌姬...趙國如今都滅了,更別說一個區區的歌姬又能有什麼作用。

第三個孩子是個女兒,今年九歲,名玖,出落大方,母親是一個在歷史上頗有名氣的女子蜀國大臣之女班昭,嬴玖也頗有其母的風範。

而第四個孩子說來也是無語,嬴駟三個月前迎娶了楚國的兩位公主。

而那位長公主羋姝一直沒什麼動靜兒,而庶公主羋月卻一發入魂,懷了身孕。

嬴駟的內心十分複雜,但也是個好事兒,就沒怎麼細想。

“稟王上,河西之戰大勝,白起將軍殺的曹操丟盔卸甲,直退三百里!”在秦國衆臣向嬴駟道喜之時,一名將領突然站出,開口講道。

“莫非今天寡人是雙喜臨門?”嬴駟有些興奮,可算要拿下河西了。

“嘿,這河西之地怕是穩咯。”羣臣面帶喜色,齊齊祝賀。

“快,把這個消息告訴寡人的公伯,讓他老人家也高興高興。”嬴駟哈哈大笑一聲,開口道,“晉國王齕那邊怎麼樣了?”

“跟晉將韋睿打的有聲有色,但估計短時間內分不了勝負了。”秦國保守派大臣甘龍拱了拱手,開口道。

甘龍雖然反對商鞅變法,但是他也是一名秦人,自然對於秦國的未來十分看重。

“王齕啊王齕。”嬴駟搖了搖頭,王齕可是率軍十萬與晉軍六萬相爭,竟然還是個不相上下,也不知道是這個叫韋睿的晉將太過厲害還是王齕年齡大了,水平退步了。

“王上,義渠最近也有點騷動啊,看來草原出了大事兒,他們想要回來了。”杜預站出,拱手對着嬴駟道。

“義渠,戰敗的民族還有臉回來?”嬴駟霸氣地擺了擺手,“不用理會他們,他們要是敢來,那麼寡人就讓他們知道秦劍是多麼的鋒利!”

“不提這些不提這些,來,諸君共飲!”嬴駟哈哈大笑一聲,繼續道。

“稟王上,張儀認爲我軍應該與魏軍和解,將河西還給魏國!”張儀卻突然站出來,說出了一句話來。

這句話猶如在秦國朝堂突然扔了顆炸彈,掀起了滔天大浪。

“唔...相國能否告訴寡人,爲何要將河西歸還給魏國?”

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六十六章 趙使觸龍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第四百零四章 項燕之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四百二十章 簡單粗暴的李元霸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呂布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戰(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與燕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三百零四章 退敵(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一百二十三章 春蒐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戰役(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七十七章 進攻邯鄲(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九章 策反第一百九十七章 鹹魚翻身第一百四十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唐楚之戰(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二百二十四章 撥亂反正(二)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第六十六章 趙使觸龍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五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一百九十六章 閃電伏擊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原虓虎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一百二十三章 春蒐第三百二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況膠着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五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霸王之威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金與大清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二章 奸相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二百零八章 趙國羣臣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線決戰(二)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國之盾(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圍堵函谷關(下)第五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破高城第一百零八章 吳漢守勒縣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原君趙勝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齊燕會盟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正不阿(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二百五十九章 伐金(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二百六十四章 倭國使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