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

“燕國怎麼說?”

耶律德光充滿着希望地看着眼前的這個翻譯官,充滿了期待。

“嗯...燕國...燕國說,給...給我們八百把制式刀具...至於兵馬...燕國說...”翻譯官吞吞吐吐地說着,生怕耶律德光翻臉,“他們說...冬季,不宜出兵。”

“他們不出兵?”

耶律德光表情瞬間就扭曲了,他沒有想到他已經放下尊嚴要臣服燕國,燕國都不出兵。

難不成燕國真的這麼畏懼肅慎,不敢與之交鋒?

不...燕國不出兵,應該是與肅慎有盟約!

至於姬衍的那個冬季不宜動兵的藉口,耶律德光是一百個不信的,他們草原上的民族冬夏不忌,那個戰勝了肅慎數次的燕國又怎麼可能畏懼寒冷。

耶律德光越想越生氣,他已經把思維代入了肅慎與燕國聯盟,共同攻伐契丹的劇情裡,不禁熱血涌動,想要攻城,弄死城內的這些燕軍。

但他強壓住心中的不適,拿上八百多柄制式刀具主,率軍離去。

三日之後,契丹離去的消息傳到了薊城,姬衍也沒有什麼特殊反應。

畢竟要是這些契丹人賴着不走姬衍也沒什麼法子,只能暴力驅逐了。幸虧他們主動退去,不然燕國又要與契丹打上一仗了。

冬去春來,眨眼間冬季過去了,時間平平穩穩地度過了三個月的時間。

正所謂二月春風似剪刀,二月說是春季,依舊有些嚴寒,但燕國的衆臣也早就習慣了。

姬衍的王后,趙妍已經到了臨產期,距離產子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燕王宮上上下下都開始準備,萬一趙妍誕下的是男孩兒,那麼不出意外,這位就是最接近下代燕王的人選了。

因此,宮中的準備自然要齊全。

預產期便預產期,這不關姬衍什麼事兒,姬衍還是投身在批閱奏摺的洪流中無法自拔。

順道姬衍也聽了聽錦衣衛的報告,看看天下大勢如何,各個國家又有什麼動向。

這三個月,最大的事兒無疑是趙國鉅鹿被攻破,薛世雄當場陣亡,司馬尚、虞允文逃離鉅鹿,投奔宋國的事兒了。

現在在這世上,唯一承認趙國的也就只剩下了在匈奴奮鬥的冉閔了。

據探子來報,冉閔也撐不了多久了...匈奴已經反應了過來,先騰出手來把這個肉中之刺給拔了,再去與蒙古決戰。

至於契丹那邊,姬衍感到十分的驚訝:耶律阿保機竟然還沒有敗亡,他一直遵守着游擊戰的真諦,不停騷擾肅慎部隊,在某個落腳點登基爲王,建立遼國。

當然,這個遼國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這個新興國家。

還有就是吳國、越國再起爭端,雙方陳兵邊境,不日之後就得開戰了。

再就是中原各地的見聞,又有誰當了那家那家的官啊,又是誰才疏學淺、不堪重用啊。

對於這種的消息,姬衍大多都是莞爾一笑,不做理會。

當姬衍看完密報,正準備處理公務之時,系統突然傳來了兩道聲音,讓姬衍驚愕無比。

“叮......檢測到有能力值單項超過95的人才死亡,耶律阿保機——武力值89,統御值95,謀略值90,內政值83,魅力值81,忠誠度等級爲-3。”

“耶律阿保機,姓耶律,名億,乳名啜裡只,遼朝開國君主,契丹迭剌部霞瀨益石烈鄉耶律彌里人,遼德祖耶律撒剌的長子,生母爲宣簡皇后蕭氏。

耶律阿保機勇善射騎,明達世務。並契丹餘七部。任用漢人韓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習俗,創造契丹文化,發展農業、商業。916年,羣臣及諸屬國上尊號曰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建元神冊。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廟號太祖,葬祖陵。”

“叮......肅慎滅亡遼朝,檢測到宿主參與過此次戰爭,對此次戰爭擁有貢獻,因此宿主獲得一次抽獎機會。”

“宿主首次參與覆滅歷史朝代戰例,因此抽獎增強。”

“宿主是否使用抽獎機會?”

一大串的聲音傳到了姬衍的耳朵裡,頓時就讓姬衍頭暈目眩,好生煩躁。

姬衍不禁按住了腦袋,換了一會兒後纔開始細細盤算起系統的意思。

讓姬衍沒想到的是,耶律阿保機竟然死了,這個遼太祖前一刻還在自己的密報裡威風凜凜,稱王道寡,這一刻就成了系統裡的“白名單”。

這個訊息讓姬衍有喜有憂,喜的是系統竟然破天荒的給了個抽獎,畢竟自己根本沒有多大貢獻,可以說這個貢獻是有點生硬。要知道,這個抽獎系統可從未讓姬衍失望過啊。

而且,這還是個加強版抽獎,這讓姬衍萬萬沒想到,滅亡王朝竟然還有這種福利。

代國、青國、方國這些國家看來不是王朝,沒這個福利啊。

再說憂,契丹敗亡之後,肅慎就能騰出手來,這就有些尷尬了。

北面蒙古南邊燕國,西面是匈奴東邊是大海,這個肅慎就有點尷尬了。

他肯定是要選擇一個打的,三選一......不,二選一,匈奴是夢遊,他只會在蒙古與燕國兩者中選擇一個。

二分之一的機率姬衍是十分的無語了,早知如此,就應該趁機偷襲一下肅慎的菊花。

“使用抽獎機會!”

後悔也沒用,畢竟沒有什麼後悔藥可以買,姬衍只能嘆了口氣,先把這個獎給抽了。

“恭喜宿主獲得南北朝時重騎兵盔甲製造圖紙!”

南北朝時期,重騎兵橫行,他們往往可以以一敵十,以絕對的優勢碾碎對手。

重騎兵的巔峰不是南北朝,而是蒙元的鐵浮屠。

元朝靠着這樣全副武裝的部隊,征服了歐洲、亞洲等大部分地區,由此可見重騎兵的強大。

這次的重騎兵盔甲製作圖紙,簡直是救火之水,解決了姬衍的一大問題。

北方草原,可都還沒有普及青銅器啊...

如果這個時候,燕國出現了一支重騎兵部隊...嘖嘖,那麼在草原上橫行無阻再也不是夢想。

管他什麼肅慎、匈奴還是蒙古的,在燕國無雙鐵騎的面前,統統都是渣渣!

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頓誓破筱商縣第二十二章 趙家有女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九十二章 恆山之戰(一)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次科舉結果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二百一十九章 遼東之戰(一)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八十六章 婚宴(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楚君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金與大清第一百三十三章 圍剿梁山(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去自如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十一章 武聖關雲長第四章 忠臣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一百章 靈壽攻防戰(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絕命回馬槍第五十四章 伏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七十章 國士無雙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官發財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三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騎劫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功則賞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一章 系統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二百三十八章 肅慎勇士七萬騎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十七章 花刀將魏文通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滅清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戰三敗第三百七十三章 衛青戰王賁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戰(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原攻略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六十九章 漢初三傑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六十九章 漢初三傑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戰(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鋒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第七章 郭隗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二十章 險境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牽扯甚廣第十六章 齊國公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五十章 田地倒臺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線決戰(三)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一百六十九章 姬衍的顧慮第四百三十六章 唐楚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線決戰(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