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奇襲紀南

昌黎城牆已經被鮮血染紅,薄雲西來,屍骸無數。

樂毅臉色鐵青,嘴裡逐漸吐出幾個字來:“撤兵,明日再戰!”

“嗚嗚——嗚嗚——嗚嗚——”

鳴金收兵,燕軍如潮水般來,也如潮水般退去。

關於昌黎城的攻防戰,已經進行了四天了,四天以來,燕軍竟然連雲梯都沒架起來過。

這支楚軍,大部分爲雜牌糧召兵,但也有三萬士卒乃楚軍中的精銳。

何爲雜牌糧召兵?他們是楚國徵三越、平南蠻後的蠻族、越族人,因爲楚國是以自家百姓爲主,拒絕接納異族。

而異族吃不飽穿不暖,經常給楚國造成混亂。最後楚相姚崇想出了糧召兵這個方案才平息了異族的判亂。

那就是用糧食招募這些異族爲士兵,他們的主要用途就是在正面戰場充當炮灰。

這批楚軍在四天內陣亡了一萬三千人這個天文數字。絕大多數都是這樣的雜牌糧召兵,因充當炮灰而死。

平心而論,楚國的這種做法雖不人道,但出奇的有用。

髒活累活炮灰活全交給了謝謝雜牌的糧召兵,待燕軍廝殺的無所防備之時再讓正規軍給予燕軍一次重擊。

這一點倒是讓燕軍防不勝防,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但也僅僅是措手不及,第三日時燕軍就已經反應過來,開始適應楚軍的戰鬥節奏,這纔有機會接近昌黎城牆。

樂毅臉色有些古怪,嘴脣微微顫動好像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沒有張嘴。

“將軍,項燕孤軍深入,沒有後援,末將建議我軍圍而不攻,待敵糧草耗盡主動突圍!”樂毅沒有什麼話說,狄青就開口了,他神情嚴肅地對着樂毅說道。

“漢臣所言極是。”

樂毅點了點頭:“本將欲率一支孤軍,深入楚國境內,直攻楚國郢都,漢臣以爲如何?”

狄青沉思一會兒,抄了抄下巴開口道:“將軍此計甚妙,但將軍的這支孤軍若人數少了便沒有威懾作用,若人數多了又容易暴露行蹤且圍困項燕的人少了也攔不住項燕...”

“所以,本將需要漢臣以本將的名義駐紮在此,本將將帥旗留在這兒,本將也僅率一萬人。”樂毅接着開口,信誓旦旦,“楚軍十萬士卒處於河西,十五萬士卒處於楚唐邊境,十萬士卒處於昌黎,還有十八萬士卒正在南方伐蠻。”

“此時,楚國內部可正是空虛之時啊!”樂毅頓了頓,將最後的這句話緩緩說出。

狄青點了點頭,這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要是成功了不僅可以逼退項燕,甚至還可以挾楚王以令楚國。

多麼好的計謀啊!

狄青自己都有點心動,想要代替樂毅率領孤軍深入,奇襲郢都。

當晚,就有兩千餘名士卒悄悄離去,楚軍毫無察覺。

就這樣,廢了三個晚上的時間,燕軍一萬多名士卒從陣營中悄悄離去,而項燕沒有什麼察覺。

畢竟狄青冒充樂毅後,第一件事兒就是率大軍將昌黎圍住,不讓一隻蒼蠅飛出去。

項燕也開始堅守,準備跟燕軍耗着。

狄青相信,他們沒有太多糧草,總有一日會兵敗突圍。

而項燕也相信,燕軍不會在這兒等太長時間,雖然晉陽之戰燕國獲得了勝利,但後續卻有些不太完美。

......

紀南,楚國郢都的門戶。

紀南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城,一部分是關。這座城池西面緊靠紀山,城前有一條名爲紀河的河流經過,與長江匯合。可

可以說,紀南城西面據高山之險,北、東、南三面環水,依山傍水,是擁有天然險阻的關隘。

因此,紀南也就被稱爲了郢都的門戶,只有攻破了這裡,大軍才能順利抵達郢都,直面楚王。

近百年來,還沒有哪個國家威脅到過楚國,抵達這裡,因此紀南城的守軍極爲鬆懈。

不遠處,樂毅率領的這支燕軍身着楚國戰甲,一副精銳之師的模樣,開始渡河。

守城士卒愣了一下,他不明白爲什麼他大楚的士卒會出現在這裡,於是趕緊回去稟報守將。

守將姓王,名少譽。他是唐昧的親信,被唐昧舉薦爲守將。

“大楚的軍隊?”

王少譽也是很驚訝,他也不知道爲什麼會有楚軍來到這裡。

“城下的是那支部隊,快快報上名來!”王少譽扯着嗓子開口,對着城下的燕軍喊道。

“我等乃項燕上將軍麾下,上將軍言燕軍極有可能偷襲紀南,令我等回防,有上將軍書信在此!”一名懂楚言的士卒大喊着,順便從懷中摸出一封信件,這等舉動登時讓王少譽信了大半。

“燕軍會偷襲紀南?!”

王少譽被這個消息嚇到了,他的水平自己心裡清楚,他可是走後門送好處當上的守將,可萬萬不是那些名將的對手。

“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

王少譽趕緊開口,生怕耽擱了燕軍入城。在他看來,有上將軍項燕在此,定不會有什麼耽誤。

士卒連忙去打開城門,不敢有絲毫耽誤...王少譽將軍的殘暴之名,可是人人皆知啊。

“嘎吱——”

隨着吱吱呀呀一陣亂響,紀南城的那道厚實的城門,終於緩緩打開。

見狀,樂毅一愣。

他真的沒想到,紀南這麼重要的門戶竟然如此簡單的就把城門詐開,根本就沒費多大力氣。

他還以爲自己需要強攻呢。

“諸君,隨我殺!”

見城門完全打開,燕軍也近在眼前,跟隨樂毅來的張飛哈哈大笑,手持丈八蛇矛暴喝一聲,一馬當先的衝向紀南城,勢不可擋。

“不好,中計了!關上城門,關上城門!”

王少譽登時嚇得臉色發白,他們竟然是燕軍!他們竟然是燕軍!

樂毅同樣拔出利劍,暴喝道:“殺!”

他也不怕去分不開士卒,因爲燕軍的士卒戰甲均是楚國新式戰甲,俘獲項燕軍的。

而鎮守紀南的軍隊戰甲,均是嶄新地禁軍鎧甲。

一個深墨色,一個淡褐色。

傻子才分不出來那個是燕軍那個是楚軍!

“襲擊紀南,下一步就是郢都了...沒想到這等曠世大功會被我樂毅撞上!”

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去自如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戰(三)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攻邯鄲(一)第二十八章 代燕漁陽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三百零四章 退敵(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之戰(二)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四百三十章 仇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三百零八章 進擊的項燕(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霸王之威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霸王之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金與大清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線決戰(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四百二十六章 虞姬的心思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將王翦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雙狼(二)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咸陽(一)第九章 策反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閃電伏擊戰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十六章 齊國公子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殺第一百五十章 臥龍出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從周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佔歷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虞子期的絕望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金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八章 公羊舞劍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讓儒冠誤此生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一百四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一百零一章 靈壽攻防戰(三)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二百零一章 衛青一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一百四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五十章 臥龍出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刺殺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登死士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三百零五章 退敵(二)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三百零七章 進擊的項燕(一)第七章 郭隗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三百六十六章 臨淄之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頓誓破筱商縣第四百零一章 劉皇叔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抵抗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踏龍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葛入燕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戰役(三)第二百零二章 遼東戰役(一)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戰(二)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