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

“殺!”

歷城之內斷壁殘垣,到處有不服輸的齊軍士卒突然從小巷內竄出,以自殺式的襲擊來換掉一位燕軍士卒,達到一換一的目的。

齊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

自太公受封以來,齊國世代強盛,最爲巔峰之時也曾險些一統天下。

齊國自太公之後,最爲傑出的部隊爲飛熊軍,全軍上下只有五千人,但訓練極其精良,城牆上那八百督戰隊便是飛熊軍的一員。

他們是齊人的驕傲,是不願意臣服於他國的部隊。這是姜齊最後的信念,也是姜齊最後的希望。

雖然,現在只有很少數的齊軍士卒在那裡遵守這項信念了。

城牆上有三萬守軍,其中一萬三千多名齊軍已經戰死在城牆上了,剩下的一萬七千多士卒裡,投降了一萬五千多,剩下的兩千人在八百飛熊軍的帶領下,與燕軍打着巷戰。

孫臏靜靜地待在歷城太守府之中,等候着勝利者的到來。

他的另一旁,是名爲利綜的副將。

利綜很不聰明,有着一腔蠻力,平日裡孫臏很不喜歡這個副將,反倒是十分欣賞天賦驚人的陳湯。

可惜...陳湯在敵軍破城之時就被燕軍俘虜,如今生死不知...而其他副將都已經樹倒猢猻散,要麼逃亡、要麼投降。

只有利綜一人,老老實實的待在孫臏身旁,靜靜地等待死亡。

“本將知道,龐涓最後的結局...是自殺。”孫臏若有所思的開口,對着利綜道。

利綜只是摸着腦袋,憨笑道:“先生說的,綜聽不懂...但綜知道,只要有人闖進來,綜一定打爆他的腦袋!”

“利綜,也只有你這樣憨厚了。”

孫臏嘆了口氣,隨後喃喃自語道:“若不出意外,我孫臏也要走上龐涓的路子...”

魏王待龐涓不薄,龐涓兵敗後願自刎謝罪,敬魏國。

孫臏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齊桓王呂小白,三顧茅廬請得孫臏出山。

齊王呂源,拜孫臏爲上將軍又授予左相職位,讓孫臏成爲了齊國史上第一位文武巔峰的臣子。

這等大恩大德,也就只有自刎敬天了。

“當初師兄弟四人,龐涓師弟最先發家,接着是我,然後是張儀師弟...沒想到最後才被髮掘的蘇秦師弟,竟然成了最後的贏家。”孫臏哈哈大笑,聲音之中有些悲哀,“魏國、齊國、秦國...皆是當世強國也,爲何...比不過一個燕國!!!”

“蒼天何其不公啊!”

孫臏在最後的絕響之中,揮劍自刎,癱倒在血泊之中。

“叮......檢測到敵方有能力值單項超過85的人才陣亡,孫臏——武力值27,統御值98,謀略值92,內政值90,魅力值87,忠誠度等級爲-3。”

孫臏死了,利綜呆呆地望着這一切,突然開口道:“我...我死都不讓任何人進這個屋子!”

“殺!”

利綜忽的聽到屋外異動,猛然提起大刀,衝向屋外...

孫臏死,陳湯俘,歷城破,大齊已是明日黃花,說破就破了。

幾個月後,世上將又少了一個強大的諸侯國。

“全軍原地休整一日,魏文通部原地駐守,其餘將軍隨亮馳援張飛將軍,擊潰齊將王彥章!”

......

燕國,薊城,朝議殿。

“諸位卿家,可有本奏?”

姬衍打着哈欠開口詢問,他對這一套流程已經爐火純青,熟的不能再熟。

“稟王上,公子華已經七歲了,是時候挑選教導先生與伴讀了。”蘇秦首先站了出來,對着姬衍道。

別看之前姬衍給姬華找來蕭何、蘇秦等教導,但這其實不過是臨時老師。

一國重臣總不可能只給姬衍教導皇子而耽誤了政事。

所以,公子華的具體老師,還需要姬衍找一個事兒沒那麼多的大臣。

“魏徵,魏愛卿可願擔此重任?”姬衍只是環視一眼衆多大臣,便一眼挑出了自己心裡的最佳人選。

讓魏徵去教姬華,至少省了兩個麻煩:一是不至於朝廷重臣空缺,畢竟魏徵的官職是禮部尚書;二是可以讓魏徵每天不用來煩自己了!

“臣領命!”

魏徵也是滿心歡喜,要知道公子華可是燕王長子,最有可能成爲太子,繼承燕王位的公子啊!

通過這個事兒,姬衍又回憶了一下次子姬康與長女姬櫻的屬性。

巔峰姬康:武力值81,統御值90,謀略值92,內政值71,魅力值90。

巔峰姬櫻:武力值53,統御值71,謀略值89,內政值88,魅力值97。

對於這對兒女,姬衍是操碎了心。

次子的屬性明顯是有偏差啊,武力、統御、謀略都很高,要是內政到達90以上絕對是個削弱版李世民...但問題是他的內政值只有71!

當個郡守都有些勉強,更不要提治理國家了。

若是謀略值也有60、70點倒也省心,可他的謀略值足足有92點。

換句話說,他肯定會染指王位,與長子華相爭。

所以,給姬康的師父要找一個愚忠之人教導長兄如父。

嗯,海瑞是個不錯的人選。

女兒姬櫻倒是很讓姬衍滿意,魅力值高達97點,雖然沒能繼承他的母親褒姒100點的魅力值,但也是當世美女了。

“稟王上,秦國的錦衣衛傳來消息...秦國近日似乎有些異動。”王越上前一步,對着姬衍道。

十年過去了,王越倒是越來越精神,一點兒看不出他已經78歲高齡。

七十古來稀,王越已經算是活的不錯了。

“秦國...可算是中計了。”

姬衍嘴角閃過一縷微笑:“讓李靖、衛青、樂毅好好準備準備,樂毅反攻函谷關,衛青、李靖率軍從草原走,繞過函谷關,進攻秦國腹地!”

姬衍爲什麼要滅掉匈奴?不是因爲他最近有點跳,而是爲了秦國。

中原列國想要進攻秦國,必須打破函谷關。可函谷關這個關隘,是真的難,特別是駐守函谷關的現在是白起。

但韓信、李靖、樂毅、衛青、狄青等衆多將軍在一次商議下,共同制定了覆滅秦國的戰略。

一支部隊在函谷關吸引秦國注意,另一支大軍繞過函谷關,從草原進攻秦國義渠縣,一路直達咸陽城!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四百零二章 覓封王第二章 奸相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三十章 代燕漁陽之戰(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後主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四百一十七章 項羽戰存孝(上)第一百六十章 破縈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草原雙狼(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九十一章 韓信掛帥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第四十八章 樂毅伐戎第一百零八章 吳漢守勒縣第二百六十四章 倭國使臣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章 公羊舞劍第二百一十九章 遼東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二百零一章 衛青一家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戰(五)第五章 首鸚第四百零二章 覓封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十四章 大婚第九十六章 恆山之戰(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原虓虎第二百章 大秦的策略第二章 奸相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四百零二章 覓封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項羽戰存孝(下)第八十四章 羅藝父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猶豫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四百一十七章 項羽戰存孝(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八章 公羊舞劍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一)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四章 恆山之戰(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金與大清第二百五十九章 伐金(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臨淄城齊王議和第七十五章 代郡之戰(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風驟襲第三百八十六章 樑侯請纓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六十六章 趙使觸龍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騎劫營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三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章 首鸚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一百零二章 靈壽攻防戰(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二百一十章 肅慎鐵騎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攻邯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