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

“查詢蘇秦遇到所有能力值超過70的人才!”

“叮......蘇秦所遇能力值超過70的人才共116人,是否查詢?”

“算了算了,人太多了,查詢蘇秦遇到所有能力值超過80的人才!”

“叮......蘇秦所遇能力值超過80的人才共41人,是否查詢?”

艹,80以上的也這麼多?

“查詢蘇秦所遇能力值單項超過90的人才!”

“叮......蘇秦所遇能力值單項超過90的人才共13人,是否查詢?”

“查詢!”姬衍咬了咬牙,開口道。

“因爲人數衆多,因此係統將省略技能,請宿主見諒。”

“行吧,開始查吧!”姬衍擺了擺手,沒法看見技能就沒法看見技能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藺相如——武力值63,統御值71,謀略值96,內政值92,魅力值87,忠誠度等級-3。”

“藺相如,生卒不詳,今保定市曲陽縣相如村人。戰國時趙國上卿,趙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蹟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這三個事件。

藺相如原爲宦者令舍人。趙惠文王時,秦昭王寫信給趙王,願以十五個城池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和氏璧”來到秦國,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於完璧歸趙。公元前279年,秦王與趙王相會於澠池,他隨侍趙惠文王,當面斥責強大的秦國,不辱國體,使趙王沒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爲上卿,居官於廉頗之上。廉頗居功自恃,不服相如,恥居其下,並揚言要羞辱相如。藺相如爲保持將相和睦,不使外敵有隙可乘,始終迴避忍讓。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爲重、善自謙抑的精神感動了廉頗,於是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二人成爲刎頸之交。”

完璧歸趙的藺相如也不怎麼樣嗎,水平比蘇秦還差。

“叮......查詢完畢,繆賢——武力值53,統御值37,謀略值76,內政值90,魅力值63,忠誠度等級-3。”

“繆賢,戰國時候,趙國的宦者令,藺相如的舉薦者,歷史上的好宦官。”

萬萬沒想到,一個在歷史上僅僅只有一個名字的宦官,竟然有90的內政值。趙國果真是臥虎藏龍啊。

姬衍無奈的想着,想要覆滅趙國,何等困難。

“叮......查詢完畢,寇準——武力值67,統御值91,謀略值93,內政值95,魅力值62,忠誠度等級-2。”

“寇準,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爲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後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爲使相。乾興元年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聖元年,病逝於雷州。

皇佑四年,宋仁宗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諡“忠愍”,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仁宗親篆其首曰“旌忠”。故後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

三項破九十,勁敵,必除之!

“叮......查詢完畢,虞允文——武力值68,統御值91,謀略值81,內政值89,魅力值80,忠誠度等級-2。”

“虞允文,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壽縣人。南宋名臣。

紹興二十四年,虞允文登進士第。累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他出使金國時,見其大舉運糧造船,便在回朝後請朝廷加強防禦。紹興三十一年,以參謀軍事犒師採石,指揮三軍大破金帝完顏亮。次年,任川陝宣諭使,與吳璘共謀進取,收復陝西數處州郡。乾道五年爲相,任用胡銓、王十朋等。乾道八年,再任四川宣撫使。

淳熙元年去世,年六十五。淳熙四年,追贈太傅,諡號“忠肅”。”

媽的,又一個能統兵能治國的人才,趙國這是充錢了麼?!

“叮......查詢完畢,柳宗元——武力值50,統御值37,謀略值88,內政值80,魅力值91,忠誠度等級-1。”

“柳宗元,字子厚,漢族,河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爲“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臥槽,魅力破90也算???行吧,繼續!”姬衍咬牙切齒地說着。

“叮......查詢完畢,裴寂——武力值70,統御值71,謀略值87,內政值92,魅力值74,忠誠度等級爲-1。”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唐朝宰相。

裴寂出身河東裴氏西眷房,隋末曾任晉陽宮副監,與唐高祖交好,後參與策劃太原起兵,將晉陽宮物資充作軍用。唐朝建立後,裴寂擔任尚書右僕射,封魏國公,曾征討宋金剛,雖大敗而回,但仍深受寵信。此後升任左僕射、司空等要職。

貞觀三年,裴寂受僧人法雅牽連,被免官削邑,放歸原籍,後流放靜州,但卻率家僮討平山羌叛亂。不久,裴寂病逝,追贈相州刺史、工部尚書、河東郡公。”

“唐朝的宰相。竟然當過工部尚書,可惜不是我燕國人吶,寡人現在就愁工部尚書。”姬衍忍不住地開口說道,先前一直都是在想,這次倒是說出了聲音來。

“叮......查詢完畢,李兌——武力值80,統御值88,謀略值90,內政值89,魅力值67,忠誠度等級-1。”

“李兌,中國戰國時期趙國政治人物,趙惠文王時期的相國。

於前295年,與安平君趙成合謀擊殺趙武靈王的長子安陽君趙章與其宰相田不禮,史稱“沙丘之亂”。後爲司寇,並在公子成死後,擔任相國,封奉陽君,並實際控制了趙國的朝政,成爲趙國數一數二的權臣。在任相國期間,主張聯齊抗秦,成功完成與魏、韓兩國的合縱之盟,並和蘇秦主持五國合縱攻秦,並藉此爲自己謀取陶邑之地。後因趙國國策改變,加上其貪婪專權,被趙惠文王及大將韓徐爲免相。之後的事蹟無載。”

“終於來了個奸臣,可算是平衡了寡人的心理。”姬衍嘆了口氣,略有微笑。

第三百零七章 進擊的項燕(一)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一百三十章 圍剿梁山(一)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六十九章 漢初三傑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三百零五章 退敵(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二百零八章 趙國羣臣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四十一章 武聖關雲長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一百零一章 靈壽攻防戰(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戰(一)第七十五章 代郡之戰(四)第九十四章 恆山之戰(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一百五十三章 聯姻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戰役(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戰(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猶豫第二百六十四章 倭國使臣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一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國反應第八章 公羊舞劍第三百七十七章 秦人無所畏懼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之戰(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四百章 滅秦!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踏龍城第七十六章 蘇秦使趙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三百五十二章 侯爵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攻邯鄲(一)第四百三十章 仇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雙狼(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讓儒冠誤此生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金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三百零一章 傾國傾城楊玉環第五十四章 伏擊第九十三章 恆山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流萬戶侯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戰(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楊玉環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三百零二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撥亂反正(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薊城風雲第三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戰(一)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二百一十章 肅慎鐵騎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風驟襲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二百零三章 遼東戰役(二)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二百零三章 遼東戰役(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放榜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燕國運之爭第三百章 楚上將軍項燕第九十五章 恆山之戰(四)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七十九章 樂毅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