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恆山之戰(一)

再說韓信那邊,韓信率軍一路急行,朝着恆山郡進軍。

“將軍,前方有異動!”傳令兵策馬來到韓信身旁,下馬行軍禮,道。

“怎麼回事兒?”韓信皺了皺眉頭,開口道,“斥候,查!”

“稟將軍,前方中山軍集結,正在堵截我軍去路。”斥候不一會兒趕回稟告,韓信聽到斥候的稟告後,有些高興。

“真乃天助我也,若是閆相臣拒守不出,我韓信一時半刻還真拿他沒辦法,沒成想他竟主動出擊,真是笑死我了!”韓信哈哈大笑,“林沖、魯達二位將軍,率兩萬士卒分從左、右雙翼進軍,徵蠻將軍趙雲率軍一萬,直刺中軍,歸義將軍高長恭率軍一萬,包邊後路,我韓信坐鎮中軍,靜候各位取勝!”

“末將領命!”衆將抱拳行禮,快速策馬離去,各率士卒開始行動。

“嗚~嗚~”

一陣悠長的號角聲從韓信中軍響起,燕軍士卒朝着中山士卒涌去,勢如潮水。

中山士卒陣中,閆相臣望着飄揚的“燕”字戰旗,默然不語。

閆相臣想的十分簡單,敵軍主將、副將均無名之輩,唯有高長恭有些名氣,還是個降將,因此閆相臣斷定韓信是個無謀之輩,因此閆相臣決定主動出擊。

想到這裡,閆相臣高舉手持一柄方天畫戟,戟尖遙指前方,口中沉聲喝道:“符存審部、秦宗權部,出陣!”

“殺!”

兩名魁梧戰將策馬而出,各帶三千兵馬朝着趙雲奔騰而去。

“吾乃符存審,敵將受死!”符存審使用着一柄鐵戟,二話不說朝着趙雲橫掃而去。

趙雲手中的龍膽亮銀槍一抖,輕而易舉便架住了符存審的鐵戟,符存審暴喝一聲,用盡全力將鐵戟拔出,怒喝一聲:“秦宗權,快點!”

秦宗權手持一杆鐵槊,二話不說朝着趙雲頭顱上斬去,趙雲在馬上翻身,手中的龍膽亮銀槍朝着秦宗權連刺三槍,秦宗權方勉強抵禦。

“給我死!”

符存審暴喝一聲,手中的鐵戟帶着風聲呼嘯而來,趙雲耳聽八方,將龍膽亮銀槍一橫,將鐵戟挑起,但由於力道不足,卻沒有將其掀翻。

符存審與秦宗權冒着冷汗,望着趙雲,感到有些棘手。

他們二人乃是中山國五大猛將之一,沒想到二人合力戰這燕將卻不是對手。

二人對視一眼,同時點了點頭,迎上了趙雲,與之交戰。

“殺啊!”

韓信坐鎮中軍,冷笑的望着前右翼,厲聲喊道:“長弓手……瞄準右翼,射箭!”

剎那間,燕軍中陣中釋放出猶如箭雨一般的密集射擊,那箭勢猶如暴雨傾盆,朝着中山軍士卒射去。

那些中山國士卒生於山地,從來都是與黃巾軍、大順軍作戰,何曾遇到過如此奢侈的打法?瞬間便是死傷一片,負責右翼進攻的林沖大笑一聲,躍馬提槍,猶如戰神一般,高喊道:“殺!”

“我乃中山悍將羅紹威,燕將休狂!”

中山軍中頓時躍出一將,同樣手持長槍奔着林沖便襲來。

“來的好!”林沖大喊一聲,手中的長槍如同一條毒蛇一般,朝着羅紹威咬去,長槍一下子刺破了羅紹威的咽喉,羅紹威氣息不上,頓時墜馬身亡。

“叮......檢測到敵方有能力值超過80的人才陣亡,羅紹威——武力值73,統御值86,謀略值67,內政值44,魅力值56,忠誠度等級-2。”

“羅紹威,字端已,魏州貴鄉人,唐末五代軍閥、將領,魏博節度使羅弘信之子。

後梁建立後,羅紹威被加封爲守太傅、兼中書令,深受梁太祖朱溫信任。

羅紹威病逝,年僅三十四歲,在鎮十七年。追贈尚書令,諡號貞莊。”

“戰爭開始了。”薊城燕王宮中,與趙妍打情罵俏地姬衍突然一愣,冷不丁冒出一句。

“陛下?”趙妍也愣了愣,帶着疑惑的語氣詢問。

“沒事兒,愛妃....”

戰場上,場面混亂無比,四處都是鮮血屍骸,中山軍簡直是被燕軍壓着打,韓信指揮調調有序,閆相臣指揮的破綻百出,根本不是韓信對手。

“將軍死了,我們逃吧!”

右翼戰場上,不知是哪位中山士卒高呼一聲,頓時受到一種響應,紛紛向着四周逃去,不管中陣。

而中路的秦宗權與符存審在趙雲手下苦苦堅持了三十回合,突然聽到這陣叫聲,一愣,而偏偏是這一瞬間,趙雲的龍膽亮銀槍刺破了秦宗權的胸膛,向右一拉,徑直將秦宗權撕碎。

“叮......檢測到敵方有能力值超過80的人才陣亡,秦宗權——武力值90,統御值83,謀略值68,內政值59,魅力值53,忠誠度等級-2。”

“秦宗權,河南郡許州人,初爲許州牙將。

廣明元年,許州牙將周岌趕走忠武軍節度使薛能取而代之。秦宗權也趁機驅逐蔡州刺史,佔據蔡州。後從監軍楊復光攻擊黃巢,以功授奉國軍節度使。中和三年,黃巢退出關中,入河南。秦宗權迎戰,爲黃巢起義軍所敗,遂降。

光啓二年,稱帝於蔡州,國號大齊。龍紀元年,爲愛將申叢所執,宗權與妻趙氏都被斬於長安獨柳之下。”

符存審大驚,手中的鐵戟也不禁落了分寸,招式凌亂了起來,落敗也只是時間問題。

左翼方向的中山將領,連名字都沒報出腦袋就被魯智深敲得粉碎,魯智深率軍取得勝利也只是時間問題。

閆相臣暗叫一聲不好,有些猶豫,不過隨後便開口喊道:“鳴金,收兵!”

“噔~噔~”

而就在鳴金令響起的那一剎那,後方突然下起了箭雨,連綿不斷,中山軍措不及防,一下子損失慘重。

高長恭只帶了一千步卒,剩下的九千皆爲弓箭手!

而燕軍本次也就只帶了一萬名弓箭手。

至於燕軍的弓箭手爲何這麼多,姬衍表示有錢任性。

一陣箭雨射去,中山國軍中中傳來痛苦地嚎聲與無助地哭泣聲,那一瞬間,中山國中陣屍橫遍野,哀聲一片。

閆相臣也險些中箭,幸虧有親信士卒爲其擋箭方逃過一劫。

閆相臣望着周圍僅剩的幾百士卒,惡狠狠地說道:“突圍,回真定!”

先改封面後改書名,尷尬....

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官發財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三百零九章 進擊的項燕(三)第二百零三章 遼東戰役(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算盤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四百零一章 劉皇叔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臨咸陽(二)第十四章 大婚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戰(五)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二十五章 系統更新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三百三十七章 精打細算吳三桂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流萬戶侯第二百四十一章 草原雙狼(三)第一百三十章 圍剿梁山(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秦特使第九章 策反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四十章 首殺君王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侯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趙國之盾(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諸侯心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侯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一百九十三章 廣開言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國之盾(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八十二章 一夫當關(求首訂√)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之戰(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線決戰(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騎劫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四十五章 鮮卑南侵(三)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後主使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四百五十五章 換將第四百章 滅秦!第二百二十四章 撥亂反正(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四)第四百三十章 仇第三百六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零七章 進擊的項燕(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三十章 代燕漁陽之戰(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後主使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葛入燕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線決戰(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五十四章 伏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鄲之戰(三)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四)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三百一十九章 霸王之威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鄲之戰(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廷商議第三百一十八章 下相項籍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