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現身

換而言之,便是說,目前的太攀,對於劉玉而言,就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至少暫時值得信任。

“既然如此的話,那你便好自爲之。”

“只希望嵩明道友的傳承,莫要斷送在了你的手上。”太攀意味深長的朝着劉玉一句,然後其身形,便是消失在了劉玉的面前,任劉玉如何的呼喊,都不曾對他有絲毫的迴應。

徒呼良久未果,劉玉纔是大鬆了口氣,雖然太攀在他看來,暫時值得信任,但一個隱藏了身份的神境大修,依舊是給劉玉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壓力。

細細的收拾了這山腹當中的東西,離開了這山坳,既然有人已經來過這山坳,那於他而言,這山腹當中,就不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至於那一架弩車,許是超過了劉玉的儲物袋所能容納的上限,故思慮一番之後,劉玉便是心痛無比的,將那無法帶走的弩車給摧毀。

等到劉玉離開以後,太攀的身形,纔是重新的在這山腹當中顯現,停在那散碎的弩車旁邊。

太攀伸手,那弩車散落下來零件,便是被元氣託舉着,落到太攀的掌心。

“果然,他背後,還有一位大匠!”一連查看了十多枚散碎的零件,試着拼湊一番無果之後,太攀便是確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測。

太攀拿起來的這十多枚零件材質已經有些年份,但其表面以及各處的接口,卻是有嶄新無比的打磨的痕跡,而且每一處接口,都是嚴絲合縫,不露半點縫隙,被拆下來之後,太攀想要將之再接回去,但因爲那零件上有了裂紋,那接口,就再也無法吻合。

顯然,這一架弩車,就是一位不知名的大匠,用一些舊的零件,細心打磨而出。

——而劉玉先前離開的時候,選擇將這弩車毀損,而不是拆卸下來帶走,就已經證明,這弩車,絕對不會是出自於劉玉的手上。

這也就說明,劉玉的背後,絕對有着一位大匠的存在,而且這大匠對他,頗爲親善,否則的話,這人絕對不可能替劉玉製造出這一架弩車來。

“大匠!”太攀沉吟了一陣之後,便是將衣袖一掃,勁風呼嘯之間,這山腹內部,一應雜物,都是被那勁風給捲了出去,扔到了那山坳之外。

這一處山坳當中,天地元氣甚是濃烈,加之又勾連地脈,故此,太攀也是有意,將這一處山坳,作爲自己在這長安城附近的別府——長安城中,乃是城隍君神域,非修行者久居之地,氣之境的時候,還無所謂,但成就元神之後,那幾乎是凝成了實質的壓力,實在是叫人心頭惴惴,不勝惶恐,唯一在那神域之外的隱市,偶爾暫居到還無所謂,但那十方樓,畢竟是九大宗派掌控之地,若是長居於此的話,耗費倒還是其次,但太攀的身份,卻總歸是有着暴露的可能。

將這山腹內部打理了一番,有從頂上沿着山壁間的罅隙,破開幾條通道,將外面的陽光引進這山腹當中,令這山腹內部,多出幾人明朗都和融融暖意以後,太攀纔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一處別府,除開清幽隱蔽之外,還有一樁好處,那就是容易令劉玉回頭找到自己——雖然已經完成了嵩明三人託付給自己的囑託,也已經取得了天之淚,但這並不代表着,太攀和劉玉之間,就再也沒有了交集。

相反,太攀對劉玉,還有着幾分謀劃——首先,是嵩明三人留下的秘庫,那秘庫當中,藏得有嵩明三人半生的珍藏,別說如今兩袖清風的太攀,便是九大宗派的弟子,如徐求道等人知曉了,只怕也會心動。

太攀相信,那秘庫當中,絕對有着嵩明等人尋覓而來的,待自家弟子成就元神之後,祭煉法器所用的寶材。

光是這一點,就已經是能給太攀省下不少的功夫,除此之外,那秘庫當中,其他的東西,對太攀而言,也未必是沒有用處。

其次,則是此番對自己施加魘鎮詛咒之術的那幕後之人——作爲將嵩明等人牽扯進這事端當中的來的劉玉,有很大的可能,知曉那幕後之人的身份,而這,便是太攀所需要知曉的。

畢竟,太攀還沒有大氣到,有人要置自己於死地,並且付諸行動之後,還無動於衷,這是不死不休的仇怨——很多時候,僅僅這是這樣的想法,就足以是令兩位修行者兵戎相見,不死不休,更不要提,已經付諸於行動了。

然後,便是第三點,便是劉玉背後的那位大匠,這一點,是太攀見了那弩車之後所臨時想到的,但對於太攀而言,也是最爲重要的——若非是想起了這一點,只怕太攀此時,還依舊是處於一葉障目的狀態,在兩種法器之間,舉棋不定。

哪怕這位大匠並非是精通於鑄造之法,但太攀依舊能夠通過這位大匠,和一位精通於鑄造之法的大匠搭上關係——百工相通,一位精通大匠,絕對不是孑然一身,而其之交遊的對象,也必然是其他的大匠。

修行界中有戲言說,若是結識了一位大匠,便能夠以這位大匠爲紐帶,結識天地當中所有的大匠,此言,雖然略顯誇張,但也並非無稽之談。

至於說找尋大匠的目的,當然是爲了鑄造兵刃,然後以兵刃爲憑,祭煉法器。

——在想起了大匠的存在之後,對於自己要祭煉的法器,太攀就有了決定。

他要選擇的,自然便是以那七修化真道當中所記載的,獨屬於妖靈的法器。

畢竟,在知曉成仙並非修行的終點,於仙人之上,還有這更加莫測的景象之後,太攀的內心,就已經是偏向於那七修化真道了,畢竟,這雲天萬景經當中記載的法門,所祭煉出來的法寶,對於自己而言,也就只能用到成仙而已。

至於說現在該怎麼辦——這自然不是沒有折中的辦法。

若是能有頂級的千折兵刃,那這兵刃在手,縱然是不曾被祭煉成法器,那太攀同樣是可以持劍縱橫,往來無忌。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千折的兵刃,除開其內沒有符文禁制,無法令修行者御劍而動,斬敵於千里之外以外,就威能鋒芒而言,已經是和法器,沒有了太大的區別。

同樣是可以灌注真元,同樣是可以如使臂助,同樣是可以,撕裂修行者的護體真元。

法器,恃之以成道,兵刃,持之以縱橫,一者求道,一者殺伐,二者之間,卻是正好相得益彰,互爲陰陽。

所謂一通百通,在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太攀突然就對那些大匠爲何受無數修行者的尊奉,有了更深一個層次的理解。

毫無疑問,如他這般,內煉法器,外修兵刃的修行者,絕對不止一人,而這些人,都指望着能夠從哪位大匠的手上,獲取一柄趁手的千折,甚至於萬鍛的兵刃。

而這些人,和太攀唯一的區別,只在於,在這些人受傷,他們暗藏的法器,便是他們最大的底牌,而對於太攀而言,自己卻是少了這一張底牌,如此而已。

只是,有沒有哪位想修行者以種種條件,強逼哪位大匠爲其鑄造兵刃,這自然是不可能的——他難道就不擔心,那大匠心意難平之下,在他那兵刃上,留下什麼致命的卻又極其隱蔽的缺陷,等到其依仗兵刃與敵手相爭的時候,猝不及防之下,兵刃陡然折斷,那會是什麼後果?

沒有人願意這事,落到自己的頭上。

至於說會不會有人明察秋毫,能夠察知那兵刃上有沒有什麼隱患,呵,有這樣水準的修行者,自己錘鍊出千折以上的兵刃,也並非是不可能,又何必要強逼哪位大匠,給自己招來無窮後患?

和結識一位大匠就等同於結識了所有的大匠相對應的,是得罪了一位大匠,那在其他的大匠面前,也都沒有了好名聲。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之淚,秘庫暗語第四十三章 再見(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互的試探第一百六十二章 荒蠻第四百零五章 招攬第四百三十章 停屍不顧,束甲相攻 (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仙凡第二百八十八章 釵頭鳳第兩百零二章 蹤跡第三章 危機第四十八章 新一輪的獵殺第四百零六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宣室殿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返程第二百三十九章 妥協第六十二章 妖(第一卷終)第二百三十九章 妥協第三百八十二章 風雷秘咒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劍之力第二百六十七章 恰如天光破層雲第九十二章 羣妖亂舞第二百四十九章 兵刃的區別第一百七十九章 後患(三更求訂閱求推薦)第二百三十三章 法器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五章 餘波暗流第一百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二百八十七章 弘農郡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爭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端第二百七十一章 血祭第一百四十七章 快刀亂麻第六十三章 前兆第十四章 獵人與獵物第三百六十七章 雲澤風雲動第三百八十章 水中游蛇第一百六十九章 七國亂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 九 得失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修第四百三十一章 停屍不顧,束甲相攻 三第六十七章 殺陣橫空,來勢洶洶第九十一章 再聚第二百三十二章 嵩明門下第一百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四百二十一章 甘泉宮中第四十六章 溝通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爭第一百八十六章 各懷心機第二百零三章 師徒第二百五十六章 黽池縣中第四百零一章 合作,藏拙第三百八十章 水中游蛇第一百七十四章 爭鬥第四百零三章 祭煉第三百六十一章 礦母 二第三百三十章 遠走第四百二十四章 見天子地四十七章 贖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劉玉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修第三百零一章 寒露第二百二十六章 呼風喚雨,帝國實力第三百一十章 雷火陣中第二十七章 月夜虎嘯第二百零五章 神祇天籍第一百九十章 暗流第三百二十四章 戰爭 五第七十五章 遊戲第十四章 獵人與獵物第二百三十四章 山坳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落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悲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安侯府第二百八十五章 傳承隱秘第三百五十章 會合第一百零七章 試與煉第一百五十三章 玄武朱雀第三百六十一章 礦母 二到二百八十四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四十五章 再遇第三百五十七章 窮則變第四百一十六章 朔方城中的燈火第三百七十章 入局,太攀說黃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準備第十五章 破圍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見第三百五十二章 船塢 (改)第一百五十四章 勝負,朝堂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餌和魚第一百零二章 劍光 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遊劫起第五十四章 人有殺虎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智子疑鄰 下第五十二章 定局第一百九十章 暗流第一百零六章 印記第一百六十五章 邀約第二百二十一章 接風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