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起落合陰陽

隱鍾道人一禮之後,正清道人平靜也是回有一禮,道:“正清在此領教。”

他沒有如對方一樣報上道傳師承,是因爲當初名義上他已是被師長驅逐出來了,之後哪怕擔任了廷執,也再也沒有見過。所以不必再言。

隱鍾道人看去性情冷淡,也是不在乎這些的,他一點頭,足下法駕踏起,便展開了自身道法,團團晶瑩流光從那裡流溢而出。

此光一出,好似暴洪傾泄,無有止勢,正清道人也是隨之張開自身道法,然而他的道法與那流光一處,那本是仿能清淨一切的清光,竟是眼見着就被迫退了回來,似乎連阻擋一下都是不能。

這一幕,令天夏這裡的許多求全上真都不覺爲之一凜,正清道人的道法在正面戰陣上至今可從沒遇到過真正的敵手,誰知今日非但不能敵住對手,反是被反壓了回來。

隱鍾道人之法名喚“真從合化”,他的道法從陰陽順逆之理,有起落漲回之妙,

特點在於上升之際,無可阻擋,落回收斂之際難以拽止,更其道法之威能,就在一呼一吐、一起一落之間。

張御望着那隱鍾道人,他之前是也見過此人的。其在前次攻打天夏大陣時曾經有過露面,當時這人道法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只是那時候他的交手對象是貞顯道人等幾人,所以並沒有與之正式交手。

雖然一開始正清道人被壓了下來,可從道法變化來說,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此中不講道理的地方在於那道法升勢的時候,除非你能全面碾壓前人,不然難以阻遏正面。

就算他自己站到前面,祭起正御中天應敵,在面對升勢的時候同樣也不會佔到多少便宜。

當然這隻裡是純粹道法的比拼,真正鬥戰起來他的手段絕不止這一種。

正清道人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見到此人的道法,在對陣辛道人之時,他便見識過了,但那個時候,那還只是種在辛道人身上的一縷氣機,遠無法眼前所見相比。

他平靜立在那一片清光之中,任由那流光擠壓過來,看着即將把他整個人包圍進去的時候,他的身影卻是微微一虛,正卻是直接用寶衣虛化之能,那一道清光便直接從他身上透照出去,難以觸及到他分毫。

既然身有寶衣,那自然是要用上,他不會因爲只是兩人間對抗而棄於一邊,而且對方此來與他交手,那也是一定暗藏多種的手段,此刻不用,不等於沒有。

而在對方道法最強盛的巔峰過去,那接下來自是不可避免走向回落,他身上本來近乎熄滅的清光又一次迸發出來,並向着對面反推了回去。

隱鍾道人面對正清道人的反擊,他一樣沒有選擇退避,在道法落空那一瞬,不待正清道人出手,他就已是主動將道法往回收斂了。

如此一來,那清光照來,反而助長了他往回收斂之勢,可這裡若是一個處置不好,那麼清光順勢到來,不定就能直接將他這具假身傾毀,使得這場鬥戰提前結束。

那道法收斂到了身上之後,他身外本來所有的流光都是消失不見,包括腳下法駕同樣變得成了一虛影,好像驟然迴歸到了平淡,沒有了外圍的遮擋,隨即到來的清光自是無遮無掩的涌上來。

就在光芒距離他身軀只有分毫之差,即將他淹沒之時,霎時陰盡陽生,那流光又是再度綻放出來,將到來之清光重又反推了回去。

無論元夏還是天夏這裡,兩邊觀戰的求全上真對此都沒有表現出絲毫意外,他們都能看出隱鍾道法大體上的變化之勢。

道理上說,趁着道法回落的時候攻擊那是最妥當的,可事情當也沒有這麼容易,否則這門道法只要他人挺過第一升漲之勢,那就能將之打壓下去了。

而且那一來一回之間看着兇險,那應當都只是雙方的試探,真正對抗,還要往後看。

正清道人看着再次攻來的道法,這一次卻是與上一次攻擊有所不同,多了些許變化在其中,攻來之勢中不再是單一的升勢,而是有升有回,有起有落,滿是生消長化之道。

可是同樣,這也是沒有了先前渾然凝合,一氣去盡之勢,遇到那些清光之時,也半路之上被遮擋了下來。

但他的可不止單純的起落漲合那麼簡單,在陰陽轉化之中,其勢會積蓄起來,若不打破這等變化,那麼每一次變化都是一次增勢,以至趨於無窮。

隨着鬥戰逐漸往後推演,他的道法威能也會隨之攀升上去,甚至突破自身難以容納的界限,正方纔是真正的升漲起落之道,此番整個鬥戰,便是處於那更大的升勢之中!

張御眸光微閃,他一開始就在觀察雙方的道法變動,尤其是隱鍾道人那一邊,此刻也是看出了這其中可能蘊含的變化。

這個時候要破此道,唯有尋找破綻,壞其道法之勢。

只是此人之道不但落於大勢之上,也着意於更爲微小之處。

那流光之中蘊藏有無數縷道法氣機,每一縷都可陰陽輪轉,演化起落之變,此人已然將自身道法運煉到渾還一體之勢,幾乎沒有破綻了。

要單純從道法上破解,那麼唯有在沒有漲勢到極致的時候搶先下手,那麼還有一點機會,越到後面越南破解。

他相信以正清道人的經驗,當也是能夠看到內裡玄機的。可以現在表現出來的情況,正清道人似乎毫無所覺一般。

他轉了轉念,這位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或者道法上還有以前未曾展露出來的玄妙,那倒要看下去,看這位如何破局了。

隱鍾道人見正清道人沒有采取任何阻礙他進勢,略微有些意外。

他也不認爲後者看一點也看不出來自己的道法變化,可他不會因爲對方的不作爲而改變自己的進攻節奏,便有什麼變化,他也一樣能接住,故仍是維持着此前的進勢。

而雙方在對抗了一會兒之後,正清道人這裡終於出現了變化,他似乎是爲了針對隱鍾道人的道法轉化,他也是着意在了細微之處。

當對方每一縷氣機欲要拔高之時,便就主動灌入氣機,助其推高拔升,所謂盈滿則溢,看似是助長了對方,實際上卻是使得道法展現出來的威能稍現即逝,不能起到本應有的作用,

而在那道法落去低迴之際,又是收勢回退,叫其不得借力,儘量拖長回勢,這一來一去之間,自便消弭了諸多威脅。

可是想一時破開對方道法,似也沒那麼容易。雙方很快陷入了僵持。

因爲在現階段,雙方的道法都可以做到出現任何疏漏,只要雙方都不犯錯,那麼誰都沒法於瞬間壓倒對方,如此就會就會持續下去。

可這也是十分兇險的,當中只要有一個不慎,哪怕只是一個微小處的判斷出現了偏差,就會給對面抓住機會,並拿着這一點不放不斷擴大優勢,直至將對面推翻。

這兩人道法碰撞對抗,使得虛空之中光芒流溢,攻守來回之間,也由此演繹出了不同道法對撞時產生的諸多玄妙,讓雙方觀戰之人都是大爲讚歎。

可是相比較元夏那邊衆修士神情較爲輕鬆,在場的天夏諸多求全上真,大多都是一個個神情嚴肅。方纔張御能看出的問題,他們也是一樣看到了。

在他們看來,正清道人選擇很明顯,應當就是想着在對方起勢到無可抵擋之前,找到一絲破綻,進而引發對面全局的崩塌。

此一戰,便看誰先犯錯,看誰少犯錯了。實際上這拼的就是雙方判斷力和各自的鬥戰經驗了。

要是隱鍾道人不犯錯,那麼輸得可能就是正清了。只是聯想到後者身上還有一件寶衣,或者才做出瞭如此選擇。

張御看着場中之戰,與衆人想法不同,他認爲除了鬥戰經驗,還要看兩邊誰的道行更高。

以他如今對道法的理解,能夠居高臨下的俯瞰諸多道法,很多地方的缺陷一辨即明,哪怕在別人看來完滿的地方,在他看來也是有疏漏的。

只是通常他與人鬥戰直接用劍斬過去就是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所以也幾乎不會需要他以道法來爭勝負的情況發生。

在他看來,正清道人的道行比隱鍾略高一線,但使得正清道人在鬥戰的前中期搶佔到優勢,到了後面,這點優勢就會被抹平,若是那個時候仍不發動,結果就不好說了,不過有些變化,唯有對戰雙方纔是知悉的。

在不知不覺間,正清、隱鍾這一場對抗便是持續了十多日。

其實這在求全道人的鬥戰中是十分正常的,要是雙方真身鬥戰,那會更爲長久,彼此可能要反覆滅去對方几次世身,直至找到神虛之地,再追覓到神虛之地和世身之間的漏洞,於同一時刻滅殺,方有可能擊殺對手。

有的時候或還不成功,或可能導致對手遁避。

而若是勢均力敵的對手非要分個生死,不間歇的鬥戰個數十上百載那是難見勝負的。

可眼下不是如此,隨着隱鍾道人的道法蓄勢愈盛,雙方都是知道,勝負當就在眼前了!

……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挪機易主勢第八十六章 避異撫變機第一百一十章 辨察第七十七章 爭言以取位第五百章 身出自遏敵第兩百二十五章 光落取影回第七十五章 武澤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平波終起浪第兩百一十八章 伏流黯光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斷元裂長舟第三百八十八章 鑑道理玄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冷石難及誠第六十八章 尋禮慕文第九十一章 照影化穢塵第二十七章 拂埃庭雲淨第七十三章 天機宣靈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域外擲天戈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勢可憑心第兩百七十章 奉靈復舊脈第兩百二十六章 理道心自明第八十九章 乘道破堅勢第二十四章 驚破雲霄來第九十七章 丹寶第一百五十二章 絕源引神毒第兩百五十二章 投法虛空落第一百八十章 激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魔藤第一百三十七章 光耀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通唯一途第四百七十七章 上邪入元序第兩百五十二章 歸物第三百六十六章 決力玄空對第兩百四十章 欲進先後固第三百八十五章 氣落虛空閉第兩百六十七章 利自各有逐第十章 甄禮獻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靈分各附歸第三百五十章 回渡秘氣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準備第四十四章 補缺第一百四十章 引機逆空落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玄可涉渡第一百六十六章 挪機易主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暴露第三十章 責師申問第五十八章 身份第四章 神尉軍第一百三十章 法通分異途第兩百三十四章 誠意心自正第六十四章 解救第一百二十二章 身落天序外第一百五十六章 接應第兩百一十六章 祭功以求渾第一百零四章 崩塌第一百五十章 追功猶可期第一百九十二章 晝光第兩百一十五章 惑人未惑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引勢此藏身第一百二十章 呼吸通意第兩百八十三章 乘變破堅恆第四百七十一章 廓臺俱收落第六十二章 乘虹攀上流第一百章 問道神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捲雲定舊契第一百七十一章 內部第二十八章 道法第八十四章 璃玉難掩瑕第一百五十七章 霜花第兩百八十七章 辨道去執妄第九十九章 法咒第四章 蘆良鎮第四十八章 氣異道非同第五十一章 霜洲第三百三十九章 補缺應祭求第兩百四十章 厭恕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驗第三百一十章 持機渡微砂第八十五章 熾烈四方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神像第二十七章 曇光第五十三章 落淵回聲至第一百七十二章 承機削寶氣第四百九十一章 對陣敘虛實第六十九章 觀圖第九十七章 瑞光依舊明第三百三十三章 金波試心誠第三百一十六章 沾取青枝翠第兩百五十三章 歸故溯舊觀第一百四十九章 蓄功正待發第一百零七章 斬機絕血氣第四十三章 澄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闡名附神真第一百二十章 發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退返方化生第兩百一十八章 伏流黯光動第五十二章 南域第一百五十二章 神像第一百零六章 尋蹤覓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