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

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

由於盛京到涪城的距離遙遠,因此負責運輸那臺原型機的是一架航程更大,但沒有改裝氣密貨艙的運8基本型。

所以閻忠誠和常浩南等人只好乘坐另外一架波音737,在稍晚的時候趕到了涪城。

南郊機場在這個時候還是一座不對民航開放的軍用機場,但是作爲航空工業系統的工作人員,他們乘坐的飛機自然可以直接降落在這裡。

透過舷窗,常浩南看到之前起飛的那架運8正停在跑道旁邊,一羣穿着迷彩服的人正在從貨倉裡把發動機卸出來,準備裝到旁邊的平板拖車上面。

飛機在跑道末端緩緩停穩,一輛舷梯車慢悠悠地開了過來。

或許是因爲這裡並不經常有客機降落,因此司機嘗試了好幾次纔對準正確的位置。

艙門打開之後,常浩南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急着起身。

一直到其他人都已經離開之後,纔跟在隊伍最後面走出了飛機。

“呼……”

他連續做了幾個深呼吸,感受着空氣中那熟悉的味道。

“涪城,又回來了……”

站在舷梯頂端,常浩南略帶感懷地注視着遠處成片的青山。

這也是重生之後,他第一次來到涪城。

儘管並不是29基地,但終究還是有些觸景生情。

不過這種emo的情緒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一個熟悉的聲音很快把常浩南從回憶中喚醒了出來。

“怎麼感覺師弟你有點興致不高的樣子,還在擔心製造工藝的問題?”

是姚夢娜。

她剛剛一直等在機艙門口。

常浩南搖了搖頭:

“那倒沒有,以渦噴14改進之後的喘振裕度,只要別整出什麼吞水撞鳥之類的事情,可靠性肯定是沒問題的。”

關於發動機試飛工況不夠穩定這件事,他當然也跟姚夢娜說過。

倒也沒指望着對方能給出什麼答案,主要是在計算中心等結果的時候閒聊。

但驚喜總是在無意中出現的。

“你覺得,渦噴14的不穩定工況,跟之前他們提高過的內側掛架發射霹靂8導彈之後可能導致發動機停車的問題之間,會不會有關係?”

一句話讓常浩南剛剛想要邁出去的步子收了回來。

改進壓氣機的這段日子實在是昏天黑地,加上導彈發射相比於渦噴14來說實在是小問題,因此要不是姚夢娜提起來,他幾乎已經忘了有這回事。

“說說你的想法?”

“我也沒有什麼完整的思路,但就是感覺這兩件事情之間應該是有聯繫的,或者說內在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一樣的。”

姚夢娜聳了聳肩。

“唔……”

常浩南嘗試着按照這個思路繼續思考下去,但一時間還是找不到什麼頭緒。

“總之我們先過去吧,別讓閻總他們等太久了。”姚夢娜說着伸出手,似乎想要拉住身邊人的手腕,但動作做到一半還是遲疑了一剎那。

結果抓了個空。

並沒有注意到師姐小動作的常浩南快步走下舷梯,趕上了前面不遠處的人羣。

姚夢娜只好一邊在心中暗罵自己剛纔那一瞬間的優柔寡斷,一邊小跑着跟在對方身後。

一行人分別坐進機坪附近停着的兩輛藍白配色考斯特。

與此同時,另外一邊也已經完成了發動機裝車。 整個車隊開始朝着624所,也就是劉振響之前工作過的燃氣渦輪研究院駛去。

由於時間緊迫,閻忠誠在路上就掏出筆記本,開始給跟他同車的核心成員佈置任務。

“同志們,咱們這次高空臺測試總共有13項任務,按照進行的先後順序分別是校準試驗、空中性能試驗、啓動和再啓動試驗、推力瞬變試驗……”

“這裡面的重中之重是第8項,進氣畸變試驗,也就是模擬可能誘發喘振時的情況,是決定咱們這次發動機改進是否成功的關鍵環節,所以我決定由小常同志來負責進行……”

“小常同志,前六項試驗的內容跟我們這次改進的關係不大,雖然按照規定還是得做,但流程應該會比較快,在這段時間裡伱可以先把進氣畸變試驗的條件設計出來……”

“在完成第八項之後,我們就需要一分爲二,一隊人繼續進行後半部分試驗,尤其是高原和高低溫啓動,必須要做出最嚴謹細緻的數據來,另外一隊去閻良,準備進行空中平臺試驗……”

在閻忠誠有條不紊地指揮下,當一行人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對於自己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任務都已經瞭然於胸。

在624所工作人員的幫助之下,改進後渦噴14的第一臺原型機於當天晚上被固定在了SB101高空臺的推力臺架上面。

由於閻忠誠本人用半條命換來的經驗教訓,航發測試過程中,試驗艙內是絕對不允許有人的。

因此常浩南沒辦法直接看到經由自己改進的渦噴14工作時的場景。

好在數據幾乎是實時讀取的。

測試第一步,也就是高空臺校準試驗很快完成。

推力臺架隨後被送入試驗艙中。

渦噴14發動機的尾噴口對準了後面的排氣冷卻裝置。

高空臺的供氣和抽氣系統同時開始工作,兩臺DA3500壓氣機提供的高速氣流經過降溫之後被送入穩壓室。

發動機成功啓動,即便坐在試驗艙外面的操作室內都能聽到渦噴發動機所發出的尖嘯聲。

空中性能試驗開始。

最先要測出的自然是標準臺架推力。

“海平面高度,來流迎角0°,來流速度0.4馬赫,準備開始測試。”

工程師幾乎是本能地開始按照流程念出測試條件。

對於一臺主要改進是增加喘振裕度的發動機來說,這本應是個相當無聊的步驟。

因爲渦噴14的包線大家實在太熟悉不過了。

在座的所有人幾乎都能閉着眼睛畫出來。

標準臺架推力應該是69.6KN。

儘管渦噴14在設計時的目標是一臺推重比達到6.5的發動機,但實際情況下按照國軍標計算的推重比一直都在6.2-6.3附近。

考慮到我國目前的航空動力現狀,倒也沒什麼不可接受的,只要穩定性過得去就好。

剛剛念出測試條件的工程師正這麼尋思着,面前的屏幕上就出現了推力臺架所讀取到的推力數據。

“讓我來看看……”

“隨着發動機轉速的不斷提高,推力曲線最終穩定在了……”

電腦屏幕前面的工程師不由得瞪大了雙眼。

“啪嗒——”

他手中的筆掉在地上。

清脆的響聲也吸引了附近其他人的目光。

“臺架推力……73.5KN!”

加更照例在下午

(本章完)

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597章 試飛F14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62章 我要上天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38章 學年結束第62章 我要上天286.第286章 神盾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726章 41的大勝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26章 發個專利吧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73章 特別優待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02章 生產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