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院士的青睞

另外一邊,常浩南還不知道自己的“敲門磚”已經取得了遠超預期的結果。

他此時正在宿舍裡面補覺——之前連續肝了半個多月時間,哪怕生理條件已經回到20歲出頭最精力旺盛的狀態,也實在感覺有點遭不住了。

直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他吵醒。

“嗯?”常浩南勉強睜開眼睛,然後花了大概兩秒鐘時間確定寢室裡只有自己一個人,只好不情不願地下牀開門。

門外站着的是負責整個飛機系的輔導員,嚴璐。

好在他並沒有裸睡的習慣。

“璐姐?”

嚴璐的年紀並不比大三的學生們大上幾歲,性格也好,所以平時大家基本都是璐姐璐姐的叫。

沒有哪個女人不喜歡年輕一些的稱呼。

不過雖然在學生面前沒什麼架子,但嚴璐畢竟是分管整個系的輔導員,其實很少直接跟某個具體的學生去對接。

所以她出現在這還是挺少見的。

“常浩南同學,剛剛杜院士把電話打到我辦公室來,說想要你去他辦公室一趟。”

嚴璐的語氣中帶着些許興奮,雖然杜義山剛剛並沒有說叫常浩南做什麼,但從對方的語氣判斷應該不會是什麼壞事。

除了輔導員之外,嚴璐同時還兼着學院的團委副書記,因此如果學生能取得什麼成就的話,她也算是能跟着一起沾光。

至少能寫進這一年的團委工作報告裡面長臉。

“杜院士……杜義山院士?”常浩南聽到這個名字甚至愣了一下。

說實話他之前不是沒想過能靠着課程設計一步登天被杜義山看中,但是當事情真的朝着這個方向發展的時候,他還是恍惚了那麼一瞬間。

“不然還能是誰,你快換身衣服,騎我的自行車過去。”嚴璐看了看常浩南身上被他當做睡衣的籃球服,雖說不是什麼正式場合,但穿成這樣子去見院士還是有點過分了。

“哦……哦好的,我馬上換。”常浩南反手關門,趕緊換上了一套襯衫和牛仔褲,然後把可能會用到的一些東西裝進包裡背在身後。

之前他的計劃是下半年保了研之後先跟着劉洪波教授去給新舟60做改進,但現在拋出橄欖枝的人突然變成了杜院士,這讓常浩南不由得有些期待。

十幾分鍾後,常浩南蹬着一輛女士自行車來到了飛機系樓的樓下。

“常浩南同學!”

還沒等他把自行車停好,就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擡頭一看竟然是劉洪波教授正在樓門口等着他。

“劉老師。”

“唉……”劉洪波看到常浩南之後的第一反應是長嘆了一口氣。

看着面前劉教授複雜的表情,常浩南瞬間有點懵了。

一瞬間很多種可能閃過了他的腦海。

“以後叫我師兄就行了。”劉洪波面露苦色地轉過身往樓內走去:“走吧,我帶你去見杜院士。”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杜院士打個電話就能證明常浩南的清白,我不知道他竟然會搶我的學生……

常浩南自然不知道劉洪波在過去半天時間裡經歷了怎樣的大起大落,只是跟着對方很快來到了杜義山位於四樓的辦公室。

“杜院士您好。”

“常浩南同學,對吧?”杜義山露出一個和藹的笑容,伸出手示意了一下自己面前的另一張椅子:“坐在這裡聊吧。”

旁邊的劉洪波對此早就習以爲常,

自己坐到了靠牆跟的一張沙發上。

“你們組的設計,我剛剛已經看過了,做得非常好。”杜義山開口就給出了一個對他來說堪稱罕見的高評價。

“我看這個設計說明上面寫的分工,你是負責了整體的方案把控,還有所有的計算機模擬工作?”

“是的。”常浩南點頭。

現在絕對不是謙虛的時候。

“說說你的想法,怎麼想到要設計一架戰鬥機的?”杜義山說完,拿起保溫杯悠閒地喝了一口水。

面對這個問題常浩南當然是實話實說:“因爲今年年初的事情,我覺得我們不能老是讓別人欺負,既然空軍不夠強,那我就想着要設計出一種能快速提高戰鬥力的飛機。”

聽到常浩南給出的回答之後,杜義山的眼神出現了微微的變化。

多麼樸素的情感,但是在這個人心思變的年代卻已經不常見了。

更何況面前這個學生不只是有樸素的情感,還能夠把情感轉化成持之以恆的行動。

這讓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候的那幫同事們。

“相比於強敵,我們現在確實還比較弱小。”杜義山把水杯放到一邊:“但只要有你這種精氣神和行動力,我想要追上他們也並非不可能。”

“當然,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並不會很遠。”常浩南語氣堅定地回答。

杜義山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只是笑了笑,繼續問道:“那麼,在你有了改進殲7的想法之後,又如何想到走下頜式進氣道這條路線的?”

“關鍵的時候來了!”

常浩南深吸一口氣,給出了早就想好的說法:

“殲7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超視距作戰能力,因此我思考的出發點是給飛機留出一個安裝雷達的機頭空間。”

“而放大頭錐的思路在米格21bis和我國的殲7C上幾乎已經到了頭, 於是我便考慮直接改掉原本的機頭進氣方式,而下頜進氣道正是對飛機整體結構影響最小的一種。”

“在隨後的模擬中,我發現由於機頭雷達罩的外壓縮流場很難與進氣道的內收縮流場實現匹配,存在進氣道側壁壓縮強於上壁面壓縮的問題。”

“同時,進氣道的內錐形入射激波與圓錐構型的前體相貫生成了月牙型的上側前緣,導致進氣道上側前緣附近的近壁面區域產生了兩側壓力高於對稱面的橫向壓力梯度。迫使由圓錐前體發展而來的附面層向進氣道的對稱面匯聚,進而形成低能渦流結構向下遊發展,嚴重降低了進氣道的總體性能。”

“因此我便考慮,不再將飛行器與動力裝置,內流與外流分開設計,而是將雷達罩作爲進氣道的圓錐前體進行一體化設計,利用縱向對稱面朝向兩側的橫向壓力梯度,實現對圓錐前體附面層的排移,以達到降低前體附面層對進氣道內流道影響的目的,也就是我在設計說明中體現出來的思路。”

常浩南重生之前畢竟是正牌的航空工程師,並不是只會系統教給他的那些東西,因此給出的回答條理清晰且思路完善。

從一開始的指標要求,到隨後的試錯碰壁,然後發現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思維閉環。

這是隻有真正操刀的設計者本人才能說清楚的心路歷程。

任何設計說明或者手冊中都不會寫出來。

而當常浩南解釋完自己的設計之後,杜義山的目光中已經充滿了讚許的意味。

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719章 上閱兵!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49章 殲7F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32章 出結果了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166章 麥道,無了?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2章 我要上天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53章 直道超車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74章 保研面試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777章 種瓜得豆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42章 破格,直博!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286.第286章 神盾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