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

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

當天晚上,常浩南一行人就住在了科工辦安排的一間招待所。

並沒有需要多開一間房。

因爲洪坤和朱雅丹都表示他們可以住一間,因爲任務期間晚上會輪流休息。

常浩南的房間在最裡面,這樣任何人要過去都必須經過其它兩間房的門口。

他覺得這樣似乎有點過於敏感,而且休息不好也有可能影響明天白天的任務。

不過洪坤卻表示他們經過訓練已經習慣這種休息方式,而且安保工作沒有最小心只有更小心。

考慮到丁高恆安排的安全工作負責人是洪坤,所以在這種事情上常浩南不準備多說什麼。

人家也都是爲了他好。

好在一個晚上過去,什麼都沒有發生。

第二天,常浩南按照原來的計劃,帶着一行八個人正式前往了江城重型機牀廠。

帶隊迎接的自然是江重的副廠長,叫林旭。

這個年頭,國企的管理模式已經改成了廠長負責制,但江重的廠長前兩年因爲業績問題引咎辭職,新任廠長的人選則一直沒下正式文件,因此他就算是江重的一把手了。

“林廠長,你好。”

“常總您好,我們昨天中午才接到通知,說有京城來的技術專家要到我們廠考察,時間倉促,實在是招待不週。”

林旭走上來握了握手,然後一臉不好意思的表示,

“所以橫幅標語這些,一是來不及準備,二麼,您可能不知道,咱們廠現在的收支情況不樂觀,也確實是拿不出太多空餘資金。”

這話差點把跟在後面,本來只是單純作爲司機的秦學明CPU給乾燒了。

他在體制內摸爬滾打了20年,從未見過這種玩法。

過去科工辦下面還有企業的時候,他也跟着去視察過。

那些廠長書記的,無論企業狀況有多差,都恨不得把家底掏出來搞好面子工程。

結果這位林旭廠長,面對上級指定的調研人員,第一句話是“咱們廠現在收支情況不樂觀”?

真有這麼實誠的人?

還想不想在體制內混下去了?

然而常浩南的反應倒是很平常:

“沒關係,我本來也不是搞什麼指示的,只不過航空工業口那邊有個項目,需要一臺15米以上級別的超重型數控立式銑車牀,我聽說國內目前只有貴廠有在產的型號,所以就過來看看。”

其實在昨天到江城的飛機上,他也想過會不會遇到諸如什麼本地廠長看不起上級派來的技術人員妄圖以次充好糊弄了事,結果被自己當場戳穿並小裝一逼,最終在他的指導下帶領整個廠實現扭虧爲盈一路起飛的劇情。

但思索再三之後覺得可能性不大。

一來之前拿五四獎章的時候,他的一部分事蹟都是公開出去的。

雖然沒有實際情況那麼嚇人,但至少也說明肯定是個理工科出身。

二來畢竟某項目總工的名頭掛着,再怎麼年輕也是能唬住人的。

當然,這樣一個廠長期虧損,對方肯定是要在什麼地方糊弄一下。

但不會是那樣生硬的辦法。

今天和林旭見面之後,發現自己的猜測果然不錯。

對方表現出的坦誠令人震驚。

“不管怎麼說,既然常總您都來了,我總要帶您參觀一下咱們江重,雖然眼下是有一些困難,但我們也在想盡各種辦法克服。”

林旭說着把常浩南一行人帶到了離廠區門口最近的一棟建築門口:

“就從我們廠的廠史館開始吧。”

……

常浩南並沒有出言打斷林旭安排的路線,他想看看對方到底準備玩點什麼。

但後者也沒有什麼拖延時間的打算,在流利地介紹過江重的歷史之後,就直接把常浩南他們帶進了生產區域。

江重雖然名字叫做“江城重型機牀廠”,但其實業務範圍早就已經不侷限於造機牀了,所以相關設備極爲繁雜,如果不是他之前在112廠和410廠呆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甚至還特地跟410廠的技術部長鍾世宏學習過一段時間,恐怕真走進來,也是突出一個眼花繚亂。

“我看常總是搞研究出身,以前來過咱們這種傳統行業的工廠麼?”

在換衣區的時候,林旭似是無意地問了一句。

“沒來過規模這麼大的。”

常浩南給出了一個語焉不詳的回答。

“這裡是機牀的總裝車間。”

穿上工裝戴好安全帽之後,衆人來到了第一個車間。

讓常浩南有點意外的是,這裡面並沒有他想象中那種一片混亂甚至顯出破敗的場面。

儘管以一個重生者的角度來看,這座車間的佈置還存在諸如原料區和半成品區分類不夠清晰、物流線交叉嚴重、物料搬運距離過長且存在路線重複等問題,但就一座90年代中期的工廠來說,這不算是什麼值得指摘的事情。

唯一的問題是,在這裡工作的工人數量有點少,導致整個車間冷冷清清的。

“您想要購買的超重型數控立式銑車牀,我們廠對應的型號是CKX53160-1,16米級別,過去曾經給桂省和湘省電力部門製造過兩臺,我們手頭有一臺客戶違約棄單的半成品,現在訂貨的話,最快明年上半年可以交貨。”

“林廠長,你們這個主打產品的性能應該相當不錯了,有這麼高的技術水平,怎麼我聽你剛剛的意思,廠子效益還上不來啊?”

“嗐……技術水平高啥啊,我這個人向來有一說一,不向組織上隱瞞情況。”

說到這裡,林旭無奈地嘆了口氣:

“像這幾種拳頭產品,都是我們把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給集中起來,搞生產承包,責任落實到人,用手工作坊的模式一點點搓出來的,否則都有半成品了,哪還需要大半年的時間工期呢?”

“但是這種整法說穿了就是搞生產大會戰,產量少了還行,根本沒辦法用在量產的東西上面,再加上現在老師傅退的退走的走,平時還有人去外面接點私活,新的年輕人心浮氣躁又不願意學手藝,就連這種精工作坊的效率都越來越低了。”

“常總您也是理工科出身,知道現代工業講究的是個標準化生產,像我們這樣精耕細作,每臺設備成本算下來比進口的都高不少,質量也就跟人家差不多平齊,您買的這種機牀進口困難,所以還有銷路,其它一些能從國外買的,根本就沒人來找我們,現在這個車間,已經是我們廠使用率最高的地方了。”

“那伱們有沒有想過通過一些辦法提高管理水平?讓這麼大個廠就這樣荒廢下去,實在有點可惜。”

常浩南化身捧哏,恰到好處地接了一句。

“當然想過,實際上,這也是我擔任廠長這幾年來最主要的工作。”

林旭說着把常浩南幾個人帶到車間外面,這裡有一間小屋子,裡面貼滿了各種宣傳畫。

“我們參考從國外引進的ISO9001質量體系,加強企業質量管理模式的優化,甚至專門請了日本來的專家,在全廠範圍內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讓每個員工,而不只是質檢部門參與到質量管理工作中。”

“除此之外,還引進了目前國際大企業最流行的6sigma理論,將顧客、過程管理和改進中利用數據作出客觀的評價,利用數理統計中的標準差實現數據作爲基礎……”

一連講了四十大幾分鐘。 能聽出來,林旭絕對不是照本宣科死記硬背,他在管理上是有自己理解的。

很多地方他都是直接拿本廠,或者是一些國際知名企業的例子甚至數據舉例。

要知道,這可不是二十多年後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一些中層管理腦子裡沒有點真材實料,只要有搜索引擎一樣可以當PPT戰神,

林旭講的這些東西,在這個年代那都是相當有價值的。

“所以,林廠長,既然你已經引入瞭如此完善的管理體系,你認爲,咱們廠虧損的主要原因會是什麼?”

這個突然問出的這個問題讓林旭表現出了一些沮喪:

“無非是國企的那些老問題。”

“管理辦法再好,說到底也要靠人來幹,國有企業,關係複雜、人浮於事,年輕人抱着鐵飯碗想要混日子,老油子在廠裡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到外面接私活比誰都積極,行政管理人數倒是多,效率卻高不起來,清理出一些沿街店面出租,卻因爲客流量和政策問題沒辦法租高價……”

常浩南表面上擺出認同的樣子,心裡卻已經想明白了一半——

今天就是把西門子給搬過來,管理辦法也跑不出牆上貼着的這些東西。

擱在幾年之前,國企管理體系亂套的時候,還會因爲存在各種掣肘和傾軋而導致束手束腳,而現在廠長負責制下,廠長本人看上去比誰都懂管理懂技術,最後竟然整出這麼個結果?

同時常浩南也理解了爲什麼連年虧損之下,這位林副廠長還是一直能坐穩位置。

因爲就以後者剛纔的表現而言,但凡是個別人過來,都會覺得廠子的虧損屬於非戰之罪。

換個不懂行的廠長反而有可能更差。

實際上,從數據來看,前任廠長走人之後,他雖然沒把廠子變得更好,但至少勉強止住了頹勢。

至於林旭剛剛提到的理由……

那些話,可以說服很多人。

因爲90年代末這功夫的輿論風向就是這樣的。

國有企業就是原罪。

沒有人會對此提出異議。

但這說服不了他。

因爲林旭提到的那些問題,實際上是大規模企業的通病。

前世常佳瑤沒有走上招飛這條路,畢業之後換了幾個知名大廠工作。

常浩南可以肯定地說,上面的情況,一樣不缺。

所以,那些當然都是問題,但肯定不是根本問題。

林副廠長確實是有水平的。

面對一個很有可能懂技術的人來視察,他就把花招玩到了企業管理問題上面,搞避重就輕這一套。

如果換一個人過來,被他這麼連環套一蒙,絕對是深信不疑。

而接下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江重的資產負債表到底爲什麼會是之前那個樣子。

5個億的負債肯定假不了,但是哪怕不算地產,就目前看過這幾個車間裡的設備,常浩南怎麼估計也不可能只有幾千萬人民幣。

想到這裡,他裝作無意地問道:

“我聽說,咱們廠好像要歸到兵器工業總公司那邊了?”

林旭一愣,旋即搖了搖頭:

“去年年末是有這麼一說,但後來我們廠把資產負債表提交上去之後,就沒了下文,估計是被我們5個多億的負債給嚇着了……”

“5個億的負債?”

常浩南故作驚訝:

“我搞航空出身不太懂機械,但是就這些廠房,還有設備算一算,怕是也能抵掉相當多一部分了,這麼難脫手麼?”

“您有所不知。”

林旭把常浩南帶到一排蒙着雨布的設備近處:

“廠裡面的很多設備,都是從東德、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這些地方進口的,91年之後好多連廠家都沒了,維護保障也不到位,再加上剛纔說的,國有企業,員工根本不知道愛護設備,之前我剛過來上任的時候,那車間都沒眼看,我花了好幾個月功夫下大力氣整頓,才制止了很多簡直是在毀設備的操作。”

“那這些報廢設備就這麼一直放着?”

常浩南掀開雨布的一角,確實是一臺機牀,從銘牌上看,是羅馬尼亞生產的SC2000立車。

“沒辦法,設備報損容易,但是要報廢,手續麻煩得很,再說這些東西哪怕不值錢,算資產負債的時候也能頂個十來萬塊,總比沒有強吧。”

趁着林旭回答的功夫,他又看了看另外幾臺設備。

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AKODA W250G型數控落地鏜銑牀。

東德的ZSTZ-10H磨齒機。

東德的SI50內圓磨牀。

……

確實都如林旭所說,都是頗有些年頭的老設備。

即便機牀這種東西的使用年限都比較長,但眼前這些型號也確實不太賣的上價格,更何況還壞了。

直到他看見了一臺非常熟悉的設備——

常浩南自己親手設計出來的軟性磨料拋光機。

“這個也壞了?”

他指着那臺設備問道。

“是啊,去年年末才購置的,結果上個月的時候,就出現了過度磨削,以及磨料通過率不足的問題,廠家來人檢修過好多次,一直都沒能徹底修好,就把責任推給我們的技術人員,目前正在跟他們扯皮。”

聽到這個回答,常浩南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該擺出個什麼表情。

他自己搞出來的設備自己有數。

幾個月就出現這種問題,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在PLC程序初始化的過程中用不是對應標號的磨料強行校準。

修起來也簡單,換一套噴嘴,最多再換一套閥門就行了。

決然不可能出現修不好的情況。

常浩南擡起頭,環顧了一下週圍這大幾十臺的機牀設備。

一個車間就是如此,整個廠區下來,這種被劃爲損壞或者報廢的設備,起碼也得有個二三百臺。

他突然悟了。

(本章完)

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466章 硬核狠人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638章 電子偵察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317.第317章 巧合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09章 抉擇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8章 緊急起飛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42章 破格,直博!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61章 閱兵前夕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