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

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

突出其來的一個疑問句直接讓樑卓平愣住了一瞬間。

儘管他剛剛就在冥冥中猜到常浩南申請的這個航發產業大會肯定能開起來,但做決定速度會不會太快了一點?

不過想歸想,他還是趕緊點了點頭;

“臨榆當然可以,我回去之後就開始安排會議的相關籌備工作。”

開玩笑,領導把自己的想法都提出來了,然後問你的意見。

難道還能說我不同意?

你不同意,有的是人同意。

“另外,小常啊,現在懷主任那邊正在按照你上次提出來的策略進行談判,進展還算順利,要是D436T1發動機能同步引進我國進行生產,對於航空動力領域的發展也會是一個促進,所以這個會的具體日期,我倒是覺得可以稍微等一等。”

在得到樑卓平的答覆之後,丁高恆又轉向常浩南說道:

“不過伱放心,肯定不會拖很長時間。”

“有這麼順利?”

那個二桃殺三士的計策也是參考了上輩子高鐵引進的談判過程,不過就連常浩南自己都沒想到效果會如此立竿見影。

“是啊,根據老懷前兩天去扎波羅熱出訪之後反饋上來的信息,二毛那邊的情況比我們之前預估的還要更糟一些,所以伊夫琴科-進步公司面對完全失去合作參與機會的風險很快就選擇妥協,後面烏法和莫斯科兩個製造廠也象徵性地讓了一小步,目前雙方已經沒有什麼根本上的衝突,只剩下一些細節需要確定。”

丁高恆點了點頭回答道:

“另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這個發動機對於他們的很多在研型號來說也非常重要,像安東諾夫的安72,別裡耶夫的別200還有雅科夫列夫的雅克42M都需要它,所以希望能借助我們引進時提供的資金做進一步完善。”

實際上,在受到華夏這邊的一系列巨大刺激,尤其是得知華夏和歐洲航空局竟然成功簽署了適航互認協議之後,大毛那邊的思路也飛速完成了自我開脫——

很多人都意識到,以這樣的發展趨勢來看,一些現在還比較值錢的技術,沒準過幾年別人靠自己就給攻克了,繼續坐地起價帶來的風險太大。

反倒不如趁着眼下的領先優勢還在,儘快把看得見的錢掙到手裡,之後再去搞產品迭代。

堅持的時間沒準還能更久一些。

所以從最近幾個月開始,類似性質的談判都變得比以前順利了不少。

而對於常浩南來說,D436T1發動機本身的價值倒還在其次,它的D36核心機纔是尤其值得去吃透並繼續發展下去的東西。

安124使用的D18T、米26使用的D136、安70使用的D27等一系列出自伊夫琴科設計局之手的經典航發產品都衍生於此。

如果真能拿到,那麼其在未來華夏航空動力領域的地位甚至不會亞於渦扇10的核心機。

他已經在考慮如何將其納入到自己的計劃之中了:

“那確實值得等一等,未來甚至可以考慮用我們自己的技術繼續反哺升級,並且它的核心機潛力很大,以後有條件了還可以繼續在此基礎上發展推力其它型號的發動機。”

這句話說的確實堪稱豪氣萬丈。

在此之前,唯一一種被華夏這邊自主改進併成功實現量產的航空發動機型號就是從R11F-300仿製並一路小幅度升級過來的渦噴7/渦噴13,被用作目前幾乎所有國產主力型號戰機的航空動力。

不過那說到底畢竟只是蘇聯在50年代初期的技術,在三四十年後做一些小幅度技術改進並不算困難。

而D436就算放在90年代中期都是一種並不算落後的型號,在某些性能上甚至還要優於西方同類型產品。

其三轉子結構也是華夏這邊此前從未接觸過的。

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這樣一種型號哪怕只是完成國產化,恐怕都要頗費一些周折。

不過這話既然是常浩南說出來的麼……

丁高恆還是在心中暗自調高了一些期待值。

“航空動力,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都是制約我們航空工業發展的最主要命門,要是浩南同志這次能把渦扇10這個推重比8一級的第三代大推給攻關下來,咱們兩種型號的國產第三代戰鬥機就真正意義上沒有了後顧之憂。” 或許是受到常浩南的信心鼓舞,旁邊的樑卓平也不由自主地開始暢想起新發動機定型之後的情況:

“這哪怕放在整個華夏的工業史上,也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

儘管過去跟常浩南的接觸不多,並沒有直觀感受到過對方的能力,但一種強烈的直覺還是讓他決定回去之後要成立一個專門的籌備小組,除了負責會議相關的後勤和行政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保留一些檔案、圖片和影像記錄。

樑卓平有一種預感,這些東西以後恐怕會成爲非常重要的歷史資料。

然而他還是完全低估了常浩南的目標:

“不只是第三代戰鬥機的動力。”

後者輕輕搖了搖頭:

“這次讓丁主任出面,集中起來全國範圍內的力量,我更進一步的想法是,以此爲契機建立一個系統性的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規劃。”

“以前我們的航發研究,甚至也包括剛剛完成定型的渦噴14,無論性能好壞,在技術上都有很強的孤立性,不同型號航發之間的技術聯繫非常薄弱,每搞一個項目幾乎都要從頭開始造輪子,效率自然高不起來。”

“過去咱們手裡的主機型號少,這麼搞倒也還吃得消,但是未來隨着我們的航空產品種類增加,對於航空動力的多樣性也會有更高的要求。”

說到這裡,常浩南伸出手,開始一項項計數:

“哪怕暫時不考慮民用航空那邊的情況,只算軍用武器裝備,那麼兩種第三代戰鬥機需要加力推力12噸到13噸級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轟炸機和運輸機需要推力13-15噸級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新型教練機需要加力推力7-8噸的中型渦扇、大型無人機又需要推力4-5噸的不帶加力型號、巡航導彈要用一噸推力以下的小型渦噴或者渦扇……”

常浩南的一番盤點讓樑卓平有點遭不住。

其中很多型號別說項目,目前連想法都還沒有。

但後者並未開口反駁——

沒有這麼多型號難道是他不想嗎?

怎麼可能?

是過去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哪個管航空工業的人不希望自己手底下要什麼有什麼?

所以儘管剛一開始樑卓平在心裡還有點吐槽的意思,但到最後已經被常浩南所描繪的美好未來給吸引進去了。

“所以我的想法是,建立一個包括4-6個級別、換算流量從5kg/s到25kg/s、循環功率從1MW到20MW不等的核心機型譜序列,由此足夠派生出推力範圍覆蓋200公斤到25噸的各種發動機型號,再考慮到單發、雙發和四發的不同方案,就完全能滿足未來20-30年內絕大多數航空器對於動力的要求。”

“有了這樣一個核心機體系之後,再需要新航發的時候,就不用像過去那樣從頭開始研究,而只需要在已有型號的基礎上進行小範圍修改,消耗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也都會大大降低!”

丁高恆和樑卓平兩個人都沉默了。

信息量比較大,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

這種事情,低情商的說法叫畫餅,高情商的說法叫描繪宏偉藍圖。

主要看具體講出來的人是誰。

具體到常浩南,那自然是傾向於後面一種情況多些。

“這個過程,恐怕還是要分階段進行吧?”

許久之後,樑卓平試探着問道。

“那當然,目前的計劃,是先把25kg/s流量、20MW功率級別的核心機給搞出來,除了渦扇10以外,還可以順便衍生出一種用在大型飛機上的高涵道比型號,解決我們眼前最迫切的需求。”

常浩南總歸也是腳踏實地的人。

真要是五六個型號齊頭並進,那就算是他也不可能吃得消。

(本章完)

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204章 挑戰米格25!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7章 方案敲定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719章 上閱兵!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132章 上新聞了?317.第317章 巧合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75章 重熔層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