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

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

潯陽長江大堤潰口封堵工程僅僅用了不到三天時間就全面完成,對於整個長江流域的防洪工作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鼓舞。

而與之相似的劇情,也發生在幾乎全部長江、松花江和嫩江沿岸——

這也是受到洪水威脅最大的三個水系。

三天前,潯陽這邊的潰口剛剛出現時,江陵地區也正好在迎擊洶涌而來的第六波次洪峰。

儘管那裡的大堤仍然屹立不倒,但也在不少地方發現了泡泉。

也就是在滲流作用下.土體細顆粒沿骨架顆粒形成孔隙,水在土孔隙中的流速增大引起土的細顆粒被沖刷帶走的現象。

顯而易見,在大堤上發現這種情況,說明堤壩迎水面已經出現了裂隙,如果不能馬上處理,就會影響到整個大堤的安全。

潯陽大堤就是在發現泡泉現象之後的很短時間內就出現了潰口。

要想排除隱患,倒也不是沒辦法。

只是難度相比封堵潰口來說也絲毫不低。

由於在水面上無法確定潰口的具體位置,想要在短時間內往下面傾瀉足以覆蓋堤面的大量沙包又不現實,所以一般需要找水性好的戰士帶着沙袋潛入水中,找到具體發生泡泉的位置之後,再去精準填堵。

這裡面的風險,自是不必多言。

光是帶着二十幾公斤的沙袋潛水這件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幾乎不可能做到。

要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條件給這麼多戰士提供專業的潛水設備。

所以幾乎都是全靠身體硬抗。

好在塔山守備英雄團雖然成名之戰是在東北,但建國以後長期駐紮在南部,兵源也普遍來自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區,水性好的戰士數量很多。

但即便如此,形勢也是愈發艱難了。

在這種時候,又得知下游的潯陽段已經出現潰壩的消息,對於防總指揮中心來說,無疑是能夠影響到決策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對,應該說是一塊巨石。

要不要把第六波洪峰泄出去,成了縈繞在每個人腦子裡的一個問題。

如果不放,那麼不僅江陵大壩要面臨巨大危險,順流而下的洪峰還會影響到下游地區。

只不過,作爲統領全局的長江防總,他們所擁有的信息量是潯陽那邊不能比的。

總指揮在從京城趕過來之前,專門聽取了來自總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的彙報。

除了工程機械、直升機和卡車這類常見的救災急需設備以外,丁高恆和曹剛純還重點介紹了另外兩種東西。

一是可以進行信號中繼的高空氣球,。

儘管VHF波段的電離層傳輸在陸地上肯定可以保障江陵到京城之間的通訊,但無論是受災羣衆還是基層單位,顯然都不可能有這樣的專業設備。

因此,當幾天之前,有人上報說衛星通訊電話失效的時候,總指揮覺得自己的心跳都停滯了一瞬間。

信息上傳下達不夠通暢,對於瞬息萬變的局勢來說,簡直要命。

在幾乎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下,他們啓動了對應這個高空信號中繼站的頻段。

然後,接通了。

雖然通話質量稍微有點糙,但聽筒裡面確實傳出了另外一邊的聲音。

報告的內容是“八嶺山鎮的一個村莊出現嚴重內澇,有3戶人家沒來得及撤出,被困在屋頂。”

在隨後的時間裡,前線總指揮部之所以在極其惡劣的通訊條件下,仍然能近乎實時瞭解到江陵,乃至整個鄂省的防汛動態,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這個高空氣球。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之後,總指揮不由得對於另外一種裝備,也就是被命名爲“息壤”的模塊化防洪加固套件抱有了巨大的期待。

由於鄂省的受災情況更加嚴重,大部分本地工廠都無法維持穩定的生產,因此供應到這裡的防洪裝備,有很多都是川陝兩地生產的。

情勢緊迫之下,總指揮甚至直接下令,調動了陸航部隊的兩架直升機,趁着雨勢較小的時候,把一批臨時趕製出來的裝備運到了江陵。

而他本人隨後也跟着這批設備直接來到了大堤附近。

“黃團長,新到的裝備你們試用過了麼?”

見到滿身溼透的黃林羣之後,總指揮的第一句話便開門見山。

“正在試,那個膨脹袋的效果跟說明書上一樣,泡過水之後馬上就會變得跟沙袋差不多,我們現在的解決方案是在外面套兩層不透水的塑料袋子,戰士帶着下去找到需要封堵的位置之後,再把塑料袋拆開。”

總指揮點了點頭。

看來短短半小時的功夫,前線單位已經因地制宜地開發出了適合自己的新用法。 接下來,就是看最終的效果了。

也就是黃林羣這邊話音剛落沒幾秒鐘的功夫,便有一個人從水面以下鑽了出來。

“團長,有效果,有效果!”

“再把那個袋子給我幾個,最多再下去兩次,就能完全堵住!”

由於沒吸水之前的袋子一個人就能帶上近十個,反而是在下水之前要進行頗爲複雜的二次處理,還要確保密封性,因此現在壓力反而來到了留在岸上的人這邊。

“黃團長,現在需要下水的人數少了這麼多,是不是可以把潛水裝具利用起來?”

總指揮抹了一把頭上的雨水說道。

“已經讓人去取了,之前封堵一個泡泉口需要一個排的戰士,區區幾套裝備根本不頂用,但現在下去三個人就夠,裝備保障也就能跟上了。”

僅僅二十分鐘後,幾名負責潛水的戰士便完成了全部任務,順利登岸。

Wωω✿ тt kán✿ ¢Ο

很快有人拿來了毛毯和熱水。

“之前連炊事班和後勤科的人都要下水,現在壓力小了,我就讓他們回去負責本職工作,搞好後勤也是戰鬥力的保障嘛。”

黃林羣注意到了總指揮看向那邊的視線,順勢開口解釋道。

後者直接邁開步子走了過去:

“走,去看看剛上來的英雄們。”

眼見着黃林羣和另一個目測身份就不低的人走過來,正在一塊雨布搭成的棚子下休息的戰士們紛紛站起身。

眼尖的總指揮會注意到,幾個人拿着水壺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他最終沒有開口說話,只是看了一會,然後轉過身去。

“多好的戰士啊……”

總指揮摘掉眼鏡,用衣角擦了擦,語氣感慨地說道。

“是啊,我們團還有一個瓊省招過來的戰士,本來是富家子弟,託關係當的兵,結果上堤之前交給我一張入黨申請書,然後就再沒下去過,連續好幾天都負責潛水作業。一直到剛纔,我實在擔心出問題,才把他留在岸上,負責給那些膨脹袋做密封,這才讓他沒鬧着繼續下水……”

軍隊是個大熔爐,最鍛鍊人的地方。

“把表現突出人名字記下來,要宣傳出去,大力宣傳出去!”

總指揮重新戴上眼鏡,然後快步轉身離開。

在看過現場的情況之後,他最終堅定了繼續維持不泄洪的決心。

以及,新型防洪裝備的生產工作,必須加急!

……

遠在京城的常浩南自然沒有辦法也不可能親臨抗洪現場,但得益於技術的進步,他還是可以在帶着孫惠中搞DSI進氣道設計的同時,通過電視看到很多搶險救災的現場畫面。

其中自然也包括潯陽大堤上那堪稱驚心動魄的堵口工作。

除此之外,曹剛純也特地要求總裝備部辦公廳,把送到他手裡的反饋抄送給常浩南一份。

如果涉及到內容敏感的,就會把他接過去。

這讓後者得以看到很多電視新聞上沒有報道出來的內容。

比如各地對於“息壤”的評價。

當然還有一些改進意見。

比如江陵方面就希望能在出廠的時候給每個膨脹袋套上一層防水膜。

“這次救災,雖然亮點很多,但從反饋上來的情況看,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尤其是裝備層面上的。”

曹剛純抽出一支菸放在鼻子下面聞了聞,然後塞回煙盒:

“我們進口的衛星電話,在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搜索不到衛星信號無法接通,要不是那個你和浙省大學聯合搞出來的高空飛艇,鄂省那邊恐怕要出大問題。”

“再有,我們有不少直升機飛行員反應,他們自購的GPS定位設備受到干擾,有些是失靈,有些雖然能用,但位置和高度誤差嚴重增大,甚至鄂省有一個機組在救人之後因爲錯誤的導航直接迷航,如果不是機上有熟悉情況的當地老鄉,差一點就要撞山。”

“這是有人,在利用這個機會給我們上眼藥啊……”

(本章完)

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83章 趕赴閻良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722章 俯衝轟炸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487章 欲擒故縱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42章 破格,直博!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452章 進口替代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09章 抉擇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74章 工藝問題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523章 青出於藍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760章 常氏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