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

第400章 雪中送炭

率先收到試用版軟件的用戶,毫無疑問是近水樓臺的京航大學和華夏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當然,出於公司的正規化流程,以及法律層面的完善度考慮,還是要有一份授權文件經郵政業務寄出去。

畢竟郵戳在民事活動中是期間(期限)和送達行爲的重要的判斷依據,尤其是體現爲合同訂立過程中。

在這個沒有電子簽約的年代,此事尤爲重要。

只不過終究是同城配送,加上優先級又高,因此雙方在試用版本發行的第二天就收到了紙質的授權使用許可。

實際上,它們甚至不需要什麼安裝程序——TORCH Multiphysics軟件本身就誕生於京航和計算技術研究所的機房裡面。

只不過這個授權文件的生效意味着這兩個機構內的研究人員可以在公開發表的成果,或者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使用新的軟件。

隨後,稍晚一些,航空工業總公司和航天總公司等幾家科工委系統內總部的央企和高校也收到了同樣的許可。

按照常浩南設定的方案,提升版用戶會先於專業版用戶大約二到三週收到軟件的安裝光盤,這主要是考慮到前者基本都是體制內的涉密單位,萬一法律條文或者軟件設計上有什麼缺陷,由它們率先發現所導致的影響相對比較可控。

作爲代價,這些單位手裡的項目基本都是週期長投入大的狠活,所以一般來說,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完整的使用情況反饋。

但凡事總有特殊。

幾乎就在相關單位開始批量接收TORCH Multiphysics軟件安裝包的同一時間,冰城工業大學。

李志宏教授的課題組已經爲他們手中的項目困擾了許久。

從1992年起,他們就跟其它幾個高校的同行一起,合作進行高精度螺旋錐齒輪加工的研究。

這是一種在高端的航空航天、裝備製造等領域十分常見的零件,例如常浩南正集中力量摩拳擦掌準備攻關的渦扇10發動機和重型模鍛壓機,就都需要大量高精度螺旋錐齒輪。

由於空間形狀結構複雜,其加工難度相當高,很長時間以來只能由從美國格里森和德國克林貝格進口的數控磨齒機來完成。

但進口磨齒機的功能受限,且很多種產品都被限制不能用於製造不說,生產中如果遇到問題,還要把數據傳到機牀生產廠家,由外方的技術人員來調整參數。

相當於華夏這邊的廠家花費1500-2000萬鉅款買來一臺機器,卻只是在給外國供應商當操作工,不僅不能生產最緊缺的零部件,甚至連相關領域的知識都接觸不到。

簡直是明晃晃地欺負人!

因此,獲得自己的數字化精密加工能力勢在必行。

今年上半年,這個最初目的只是單純針對高精度螺旋錐齒輪的研究被納入了精工計劃的範疇,並擴展成爲了面向更廣的“高性能複雜曲面數字化精密加工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獲得了新的資源和經費之後,李志宏教授終於開始着手把傳統“銑齒-熱處理-研齒”三步法工藝中的最後一步改爲磨齒,並在實驗室環境中試製出了符合要求的成品,但卻始終無法轉入工業化生產。

該工藝中難度最大的部分在於磨齒工序要和熱處理工序進行配合,以修正後者過程中產生的變形誤差,但磨削加工本身就會產生大量磨削熱,影響修正精度和後續的應力釋放過程。

國外相關廠家在這一領域已經深耕了幾十甚至上百年,各自有一套相當準確的磨削加工模型,即便如此,對於不同的具體產品,仍然需要進行大量試驗才能確定加工參數。

而國內的研究才起步不到20年,要想短時間內追趕難度可想而知。

“王傑啊。”

李志宏摘下眼鏡,揉了揉已經有點開始脫髮的頭頂,把旁邊正在埋頭畫圖的一名學生叫了過來。

“你把這個新的工藝要求給加工廠那邊送過去。”

房間另外一邊的王傑放下手中的鉛筆和圓規,走過來從教授手中接過一沓厚厚的文件,翻開之後看了兩眼。

“又是調整了磨削力計算公式裡面的經驗參數麼?”

就連剛加入課題組才一年左右的王傑都已經對此輕車熟路了。

李志宏沒有出聲,只是點了點頭。

“唉……”

王傑一邊把手中的文件收進書包裡,一邊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

搞工藝研發的項目,說高大上確實高大上,動輒就是幾十上百萬的研發經費,平時接觸的也都是密級頗高的國之重器,逼格拉滿

但另一方面,他們平時做的大部分工作總結起來就是調參數、試製、樣品分析、再調參數、再試製……

哪怕換成一個普通高中生也沒問題。

在度過了最初的新鮮階段之後,王傑儘管仍然會盡職盡責地處理自己的工作,但總歸免不了對自己的價值產生懷疑。

它們也嘗試過用數值計算的方式對於熱處理和磨削過程進行理論計算,以重複迭代的流程次數,但由於整個加工過程中,工件的溫度、受力情況以及計算邊界都在不停發生變化,最終他們算出來的結果跟實際情況簡直風馬牛不相及。

這當然也不算出乎預料——

如果能如此輕鬆地靠計算得出結果,那麼行業內的幾家頂尖企業肯定早就用上了,而不是繼續靠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驗公式吃飯。

但這對於後發國家,尤其是華夏這樣一個經濟水平還不算高的後發國家來說,確實很難。

“也不要灰心嘛,其實我們這半年的進度,無論是相比過去,還是相比國外同行,都已經算是很快了。”

李志宏重新戴上眼鏡,對自己的學生開導道。

“老師,這我知道,我只是覺得這跟我預期的科學研究……不太一樣。”

“唉……我們搞機械製造的就是……” 話才說到一半,辦公室的房間門就被推開了。

風風火火衝進來的是課題組的大師兄兼小老闆,鄭書東。

“李老師,學校計算中心那邊說,他們今天收到了一個全新的數值模擬軟件,可能可以解決咱們的問題。”

話音剛落,李志宏和王傑兩道目光便直直地盯向了他。

尤其是後者。

剛剛纔抱怨過現實跟理想的差距,現在就來了一個實現理想的機會。

“詳細說說?”

身爲導師的李志宏畢竟要穩重得多,但眼神中也透露着興奮。

“前些日子京航大學和科學院計算所那邊聯合搞了一個軟件開發項目,主要是爲了解決多場符合模擬過程中的強非線性問題。”

房間裡的另外兩個人對視了一眼。

顯然,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走,去看看。”

一行三人快步離開實驗室,李宏志教授甚至連他的鋼筆筆帽都忘了扣上。

……

當他們來到機房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個熟人在了。

“老李,今天這個軟件送到我手裡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們,來看看這個,火炬公司一起送來的說明書和宣傳手冊。”

李志宏擠開人羣,鑽到電腦前面。

“TORCH Multiphysics……名字倒是直白得很。”

他推了一下眼鏡,儘管語氣平淡,但目光已經被死死地鎖在了屏幕的一行行文字上。

前面的大段文字對於專業的研究人員來說實在有些基礎,但李志宏又有點不太好意思直接翻到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

“老師,這裡可以直接選擇章節。”

王傑的愣頭青發言很快幫助自家導師找到了臺階。

“急什麼,別人可能還要看呢……”

李志宏嘴上雖然這麼說,但身體卻非常老實地從善如流,直接點進去了“力熱耦合”一節。

“溫度場是一個由各種熱源所引起的磨削溫度在空域和時域分佈的集合……”

他很快就完全投入其中。

大概二十分鐘後,師徒三人互相對視了幾眼。

“這和你預期的科學研究,是不是有點接近了?”

首先開口的自然是李志宏。

他扶了一下眼鏡,對王傑問道。

“接近,太接近了。”

後者不住點頭。

旁邊的超算中心主任見狀才總算開口道:

“其實我本來想要請這個軟件的開發主管,也是京航超算中心的常主任來專門開個講座,但電話打過去之後對面說他最近不在學校,所以就沒成。”

“這不要緊。”

李志宏搖搖頭:

“這個軟件的應用不算困難,哪怕不是計算機專業的人也不難掌握,至於具體效果麼……當然還需要測試才知道。”

說完他用詢問的眼神看向對方。

主任顯然聽懂了他的弦外之音:

“沒問題,今年接下來幾個月,伱們課題組的超算分配時間加倍!”

下一章被審了,等一等

(本章完)

第834章 千年數學會議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95章 國際倒爺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790章 殲11B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317.第317章 巧合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02章 生產籌備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797章 提前佈局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82章 發動機故障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194章 首見殲10(下)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317.第317章 巧合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