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

相比於只是在地面上看個熱鬧的門外漢們,機艙裡面的吳國輝此刻更是大喜過望。

因爲他緊握着操縱桿的手甚至能感覺出來,飛機仍然能根據他手上的細微動作而調整飛行姿態。

也就是說,在這110°左右的大仰角之下,殲教9竟然還是可控的!

這可比單純飛個眼鏡蛇機動有意義太多了。

蘇27也好F18也好,過去雖然也有不少種飛機做出過同樣的動作,但其中大多數在擡頭到最後恢復平飛的過程中,本質上都處在半失控的狀態。

也就是飛機雖然因爲氣動設計雖然還能保持穩定不至於亂飛,但是在一個特定的迎角範圍內沒辦法控制。

無非不同機型失控的階段不一樣。

想要恢復完整的操縱只能等恢復平飛。

當然,其中也有711號驗證機或者HARV驗證機這樣的高段位選手,不過那都是藉着矢量推進技術作弊。

殲教9可沒有這些奇技淫巧,完全是靠着氣動設計維持的大迎角可操縱性。

“我們的飛機雖然是一架教練機,但飛機的機動性絕對已經達到了戰鬥機的水平,幾位剛剛應該也已經見識過了。”

趁着這段空隙,林海軍則恰到好處地開始對自家的產品進行安利。

“而且,殲教9本身也擁有使用武器的能力,其中的戰鬥教練型甚至會裝備火控雷達,可以發射中距彈進行超視距作戰。”

雖然兩個國家之間存在領土爭端,但爭端的原因是他們都認爲兩塊領土應該屬於對方,所以互相之間倒也相安無事。

自動改平功能在90年代末其實已經不算特別稀罕了,但對於一些沒怎麼用過高級貨的潛在客戶來說,還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內容。

在稍微體驗了一番之後,他很快把飛機改平。

殲教9即便經過一番改進,也並不是以能量見長的飛機,需要一段時間的平飛加速,給下一個動作做準備。

他一邊說,一邊拿着一個木質的飛機模型向幾名客戶演示。

考慮到蘇丹空軍幾乎沒有什麼空戰需求,他很快把話題引向了飛機的多用途能力上。

“可操縱性非常好。”

蘇丹空軍裝備着大約20架強5IIA、15架蘇25和4架蘇24M,並且正在採購一批經過升級、可以發射R77主動彈的米格29S,在非洲大區算是一支勉強夠看的空中力量。

總之,蘇丹空軍覺得,自己得建立一家獨立的飛行學校了。

對方几人其實來自蘇丹,本意只是來購買幾架能夠培養飛行學員的高級教練機。

話雖如此,他們剛剛顯然已經被殲教9表現出的性能給震驚到了。

“對於飛行學員來說,操縱性和機動性更強的教練機也有利於他們更快適應真正的作戰飛機,並且減少在飛行訓練過程中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即便發生失速或者尾旋,只要飛行員鬆開操縱桿和踏板,飛控系統就會自動改出恢復平飛……”

過失速機動之所以沒什麼實戰意義,一方面是動作過程中難以控制,另一方面是會導致飛機損失大量速度。

直到其中一塊土地下面發現了石油……

吳國輝此刻已經在心裡給這架飛機打了個不低的基礎分數。

帶隊前來的蘇丹空軍參謀長馬拉特放下望遠鏡,突然覺得對於自己手下這樣一支規模有限的空軍來說,多一些能用來作戰的飛機倒也沒什麼不好。

林海軍很快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對這個型號的興趣。

在過去,他們的空軍飛行員主要由埃及空軍代爲培訓。

“我們的殲教9可以維持最小195km/h的平飛速度,相比貴國空軍過去用過的強5IIA更適合進行對地攻擊,而最大速度可以達到1.2倍音速,相比蘇25又可以更快到達戰場……”

“高級教練型有總共7個武器掛點,而戰鬥教練型則有9個,最多可以掛載總共3噸的武器裝備。”

“我們在機腹的左前方預留了一個帶有數據接口的輕型掛點,可以掛載數據傳輸吊艙或者激光瞄準吊艙,從而使用電視制導或者激光制導的精確制導武器,這也是老型號攻擊機所不具備的……”

帶貨這種事情,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進行拉踩,因此林海軍一番舌燦蓮花,很輕易地把自家產品描述成了最適合第三世界國家空軍的裝備。

實際上他倒也沒說假話,只不過眼下這會,華夏的航空工業還沒辦法提供配套的相關設備罷了。

但沒關係,硬件接口已經留好了,剩下的都可以等OTA。

果然,馬拉特參謀長也沒太在意精確制導武器的事情。

蘇丹的第一個大規模油田還是華夏石油天然氣公司給造的,眼下尚未投產,還沒有財大氣粗到大規模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程度。

再說他們面對的主要對手也就是一些分離主義武裝和薩赫勒地區的恐怖分子,能打個火箭彈就足矣。

“這架飛機的航程如何?”

馬拉特關心的還是續航時間要足夠長,否則別人看見飛機來了躲一會,你找不到目標就得很快返航,那就沒意思了。

而一般的教練機因爲沒有這方面需求,所以普遍不會設置太長的留空時間。

好在殲教9脫胎於一架正經的戰鬥機,又換了油耗更低的發動機。 “帶三個副油箱的情況下,最大航程2600km,遠超大多數同類型號。”

林海軍繼續毫不留情面地diss友商。

說到這裡,他又突然靈光一閃,補充了一句:

“如果貴國特別需要執行一些長時間空中巡邏的任務,那……我們公司其實正在研發一種無人機,類似美國軍隊用的那樣,馬拉特先生可以等到明年再來看看……”

二人說話間的功夫,繞了一圈的01號原型機再次飛了回來。

只不過這一次,是跟那架伴飛的殲教7一起做編隊飛行。

馬拉特再次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

不過這一次,單從視覺上看,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就在他有些疑惑的時候,旁邊的無線電裡面傳出了一段塔臺和飛機之間的對話。

林海軍直接充當起了翻譯的職責:

“這是在測試我們飛機的操縱精確性,塔臺要求跟在後面的殲教9相對位置向前5釐米。”

“奪少?”

如果不是望遠鏡掛在脖子上,馬拉特恐怕已經手一抖把它給摔了。

“5釐米。”

林海軍用英語重複了一遍,然後欣賞着面前阿拉伯老哥目瞪口呆的表情——

對於表演隊專用的殲教9Y,孫惠中創造性地在機頭原本給雷達預留的位置安裝了一臺從電子14所定製的無線電測距儀,可以直接在飛機的HUD上顯示出前半球120°範圍內目標的相對方向和距離。

相比於雷達,這個小玩意的作用距離只有不超過100米,但勝在可以同時追蹤最多五個目標,而且精度更高。

完全是爲了編隊飛行表演量身定製的功能。

結合油門反應迅速且準確的渦噴14B發動機,完全可以讓飛機以釐米級的精度進行編隊飛行。

當然,由於沒有FADEC,發動機還是由油門杆獨立控制,所以這種玩法對於飛行員的手活要求非常高。

以蘇丹空軍的訓練水平來說,恐怕很難有飛行員能夠做到這種程度。

而且。這個設備本身體積不小,所以在戰鬥教練型上面沒辦法安裝。

實際上,就連高級教練型都不太需要。

畢竟除了表演隊以外,也沒有什麼場景需要飛行員做出“接近5釐米”這種離譜的動作。

哪怕是空中加油都不用這麼精確。

但這段對話對於馬拉特造成的心靈衝擊卻是實打實的。

剛剛還有些猶豫的他幾乎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那麼,價格呢?你們這架飛機要賣多少錢?”

馬拉特盤算了一下臨行之前總統給自己批准的預算,有點心裡沒底的問道。

根據他的經驗,如果一個東西看上去哪哪都好,那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貴。

好在華夏方面接受各種靈活的交易方式。

“另外,這畢竟只是第一架原型機,什麼時候可以正式交付量產型號?”

在聽到這兩個問題的時候,林海軍就知道,自己的貴航工業,有救了。

哪怕收不到現金外匯,在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中,也會有國內的其他單位以經費劃撥的形式把錢給到他們。

對於求生存的貴航來說,只要是錢,就是好的。

“包括必要的備件和培訓在內,高級教練型號的單價是850萬美元,戰鬥教練型號是1000萬美元.”

“至於交付,這架飛機上面幾乎所有的子系統都是比較成熟的型號,量產之前需要的試飛科目相對較少,保守估計的話……可以在兩年之內開始交付。”

實際上以目前的時間表計算,殲教9的定型週期還要更短。

只不過說話總要留些餘地。

貴航可實在賠不起延期交付的違約金……

“如果是這樣的話……”

林海軍說出的價格讓馬拉特眼前一亮:

“我想我們可以討論一下更加具體的交易細節了。”

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53章 直道超車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315.第315章 又見殲10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98章 緊急起飛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74章 工藝問題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35章 保研名額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315.第315章 又見殲10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6章 前往盛京!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62章 我要上天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