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

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

“你要跟我一起過去麼?”

計算中心裡面,常浩南一邊把裝有資料的硬盤小心翼翼地裝進一個盒子,一邊向旁邊正在處理一批力學數據的姚夢娜詢問道。

後者擡起頭猶豫了一會,看得出她也很想趁着機會回一趟京城,但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誠然,跟着常浩南去計算機研發中心肯定還能夠有所收穫,但姚夢娜非常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

ωwш⊕тt kдn⊕¢O

她這段時間已經從常浩南那裡已經學到了不少東西,而瓶頸在於沒有太多機會動手嘗試。

因此現在更需要腳踏實地地把新知識應用起來。

“不了,我準備留在這幫着林工他們繼續推進數字化設計與生產製造工序的匹配工作,另外,我還想趁着這個對八三工程全機優化的機會,把座艙蓋稍微改動一下。”

“座艙蓋?”常浩南有些好奇地擡起頭。

對方之前從來沒透露過有這樣的想法。

“對,我之前看你在天上拍下來的那些照片,發現傳統的的三片式風擋視野非常差,空軍那邊的試飛員同志反應的情況也差不多,尤其安裝了HUD之後就更加糟糕,左右前方几乎都有30°左右的盲區。”

“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把座艙蓋前風擋改成那種整體圓弧式的,視野就會好得多。”

姚夢娜點了點頭,並且從旁邊的筆記本中抽出了兩張照片。

一張是殲8-3的,另一張是蘇27的。

“我特地去諮詢了一下楊總,他跟我透了底,咱們引進並國產化蘇27的十一號工程裡面,就有製造整體圓弧式前風擋所需的AO120型有機玻璃全套技術,至於試飛階段的小批量試製,完全可以靠目前保存的少量成品AO120材料解決。”

顯然,這不是一時頭腦發熱的決定,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並證明了可行性的。

常浩南剛纔也就是隨口一問,並且他也樂見於像姚夢娜和林示寬這樣有能力的科研人員在接受過他的幫助或者指導之後,可以通過學到的能力單獨解決問題。

“好吧,那祝你一切順利。”

“伱也一樣。”

……

楊奉畑派給常浩南的秘書辦副主任楊霞是個四十來歲,看上去非常幹練的女人。

在她的安排之下,常浩南一路上基本無需操心任何事情,十分順利地入住了中科院的一家招待所,並在第二天一早來到了計算技術研究所。

使用超級計算機和普通PC不同,並不是要真的進入到那個擺滿機櫃的數據機房裡面。

實際上,外人也不可能隨便進去那裡。

至於把外面帶來的電腦直接用物理方式連到服務器上……

雖然在技術上不是做不到,但要是真敢這麼幹,估計下半輩子就能直接端牢國家給的鐵飯碗了。

想不要都不行的那種。

不過相比於後世可以直接遠程申請並登陸集羣的操作,這功夫只有特定的電腦才能通過xshell或者ssh連接超算。

“常博士,我在門口的接待辦公室等您,如果有事的話可以打我的傳呼機。”

因爲楊霞並不是技術人員,因此並沒有跟着一起進到二層的工作區域。

在研究所內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常浩南來到了一個擺着幾臺終端計算機的辦公室門口。

不過裡面並沒有人。

幾分鐘後,隨着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挽着髮髻的年輕女性小跑了過來。

“呼……請問您是常浩南博士麼?”

女人看着靠在牆邊等待的常浩南,氣喘吁吁地問道。

“對,我是。”

常浩南點了點頭,然後直接看向了一旁的辦公室裡面。 倒不是他不想打個招呼或者多說兩句話。

而是如果不轉過頭裝作看風景的話,實在很難把視線從對方因爲跑動而洶涌澎湃的胸前挪開……

“抱歉抱歉,我是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徐洋,剛纔機房那邊出了點小問題,所以耽擱了一會。”

這個自我介紹驚得常浩南重新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對方。

中科院的研究員可不是個隨隨便便的稱呼,而是個正經的職稱。

正高級的。

而眼前的徐洋看上去最多最多也不會超過30歲。

擱在二十年以後,不到30歲的正高級或許不算非常稀罕,但這可是1996年。

現在常浩南總算是知道,之前那些聽說自己只是個本科生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感覺了。

當真是恐怖如斯……

對面的徐洋看上去也早就習慣了他人的這種反應,在簡單自我介紹了一下之後就帶着常浩南走進了辦公室裡。

“我接到的任務是協助你完成整個計算工作,那麼你需要我來幫忙完成哪一部分?”

“基本的計算程序我已經寫出來了,不過如果你能幫我用MPI完成一部分並行計算開發的話會更好。”

有了系統的指導,常浩南自己當然也是會寫的,但他效率再高也是個人,如果能多一份力量自然再好不過。”

“你也懂編程的話那就簡單多了,數據是怎麼帶過來的,磁帶,軟盤還是……”

常浩南從揹包裡掏出了裝着硬盤的盒子,以及一份計算說明。

雖然他自己並不需要這東西,但八三工程項目畢竟還有其他人,而且需要留檔,所以總歸需要寫一份。

“豁,硬盤啊,不錯不錯。”

徐洋接過硬盤,把一條像是布條一樣的PATA接口數據線插了上去,然後順手幫着常浩南打開了另外一臺終端。

兩個人可以同時讀取硬盤裡面的文件,因此可以互不影響地同時進行工作。

“遺傳算法?”

在打開常浩南的程序沒多長時間之後,徐洋就看出了一些端倪。

“不對,是另外一種……差分進化算法?”

“你已經開始用差分進化算法做尋優了?”

她的語氣顯然非常興奮。

“你知道這個算法?”

常浩南也是一愣,實際上他甚至不確定這種算法在1996年是否誕生了。

“嗯……實際上我博士是在伯克利讀的,嚴格來說,我參與了這個算法的開發。”

“啊?”

徐洋帶給常浩南的震驚,跟後者之前帶給杜義山的恐怕差不了太多。

“不過我的老師當初想到這個算法的時候,只是爲了求解切比雪夫多項式的擬合問題,而且是在我已經畢業之後,去年才徹底完成的開發,你這個是我第一次看到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國內在智能優化算法領域竟然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麼?”

ωωω¤Tтka n¤C〇

“……”

看着滿臉意外的徐洋,常浩南竟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等會應該還有一次給盟主的加更

(本章完)

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67章 前緣縫翼(25)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17章 院士的青睞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0章 殲8大戰F22?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790章 殲11B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184章 離間計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286.第286章 神盾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469章 貼牌生產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35章 保研名額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