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迎賓

這時只聽懸空寺中,傳來咚咚鐘聲。

“兩百招了?”

這時落日的餘暉,黃澄澄地,像照過無數漢家陵關,古道西風的斜陽,照在方歌吟那凜無懼,披血全身的軀幹上,以及背景蒼宏古幽的懸空寺。

“兩百招了嗎?”

其實雪峰神尼可以不承認。

而且把劍尖一送,也不能算是一招,或者可以算是上一招的餘勢。

雖然雪峰神尼明知不是,她那一招沒有這種餘勢。因爲不必。她相信沒有人居然敢用牙齒咬住她的劍鋒。

“二百招了麼?”

時間好似在那暉黃的斜夕下凝住了。

雪峰神尼右臂的袍袖,又無風自鼓,突然“兵”地一聲,劍鋒自方歌吟齒縫自折,雪峰神尼又回覆了她的慈和,把劍“嗖”地飛扔于飛瀑之中。

她合什道:“阿彌陀佛,二百招已過,方少俠可隨桑姑娘下山去也。”

一剎那,愕住的桑小娥、清一,都哭出聲來,飛奔過去,摟住血人似的方歌吟,放聲大哭起來。

方歌吟卻“咄”地跪地,向雪峰神尼道:“晚輩叩謝師太……”

雪峰神尼望長天落日,衣袂飄然:“阿陀彌佛,善哉,善哉……”

如此孓然遠去。

落日將沉。

“觀瀾瀑劍”永埋瀑底。

雪峰神尼其實可以耍賴。但雪峰神尼並沒有這麼做。

方歌吟確實已握過了兩百招,而且還反傷了她一掌一劍。

雖然方歌吟他遍身浴血。

方歌吟一直到雪峰神尼的身於遠去,他才倒下去,呻吟道:“……小娥……我們成功了……我們……終於成功……”

桑小娥忍悲道:“……是……”

方歌吟掙扎把沾血的手,放在桑小娥纖弱的手上,兩人的手握在一起……然後方歌吟平靜地閉上了眼,好似死去一般平靜。

夕陽靜靜地照在恆山上。懸空寺上。夕陽靜靜地照在他們三人身上。方歌吟、桑小娥、以及清一。夕陽靜靜地照在他的臉上,方歌吟緊的眼蓋上、濃眉上。

神蹟似的,方歌吟卻未死。

雪峰神尼默許方歌吟寄存於恆山上,桑小娥、清一,日以繼夜,照顧他湯藥。

然後在第三天方歌吟奇蹟般地醒過來。

他甦醒過來時,說了一句話:“生命真好。”

外面陽光也好。

鳥聲歡唱,蝶旋花開。

生命雖好,但卻是短促的。

桑小娥心裡這樣想可是愛情呢?

她準備萬一方歌吟不幸,地也不要獨自活。

清一卻在一旁垂淚。

她在木條窗子透過來一格一格的陽光中,看到仰臥在牀上方歌吟那偉岸的輪廓,坐在牀沿那纖巧的桑小娥之側面……

她只覺得只要這樣看這天降下來的一對人兒,她就是最幸福的了。

她但願永遠也不要離散。

但她是唯一送走這一對人兒的人。

方歌吟在兩天後再度醒來時,知道這裡是恆山,他便要帶未曾痊癒的傷,離開了這地方。

桑小娥扶持他離去:清一遠遠望他倆自蒼宏古意的山徑上慢慢地走下去,彷彿看到這歷史上的兩個人物,漸漸跟自己隔得遠了,而且毫無相干了,而且自己還在超脫的塵俗之外,未能跟去……

她卻爲此點淌下了兩行淚……

讓風吹去。

方歌吟的日子,只剩下了二十天不到。

江湖上彷彿消失了這一對人間俠侶;但武林中也不時聽聞他們仗義過的傳奇。

他們在那裡,過得好不好呢?

桑書雲時目送長空歸雁,目光蕭索。

好小子,居然能自素女峰闖下山來!車佔風忍不住逢人便說。

這小子居然未死!天象大師雖是出家人,也如此懊惱。

雖然未死在恆山,但也活不長了。

嚴蒼茫卻如此陰毒地想。

不知與方歌吟交手兩百回合的雪峰神尼,又是何想法?

且不知方歌吟、桑小娥這一對人間仙侶,去了那裡,但是江湖土、武林中,卻在這一段日子裡,發生了驚天動地,膽裂心驚,哄哄動動的大事。

只不知方歌吟、桑小娥知不知道?

“不知爹怎麼了?”桑小娥向重傷未痊癒的方歌吟,幽怨地說。

他們兩人,已到了甘肅古酒泉一帶。

酒泉是通往西域的古道,據說有泉水味如醇酒,故名酒泉。

笆肅蘭州,扼內地西北黃河之咽喉,鎖內陸,並握外西北安危機危。東出湮關,得魯豫燕趙之健兒,兩入巴蜀,挹財富於天府;西倚康藏高原,有天然屏障,北穿草原,可雄據蒙疆邊睡。甘肅西有涼川、甘州、肅州。肅州酒泉南有祁連山(蒙語即是天山),終年積雪,如倒插銀屏;西北扼嘉峪關,橫斷以馬鬃、祁連兩山,形勢險要;北臨討來河,東接高臺荒漠之黃泥堡,是爲關西要塞。

“懷念爹爹是嗎?”方歌吟輕撫他那傷痛末愈的胸口之傷。雪峰神尼那脫手一劍,並未傷及要害,但是雪峰神尼在那閃電般劈掌後藉隙抽拔,劍脫出體內時反而割傷了要脈,較爲嚴重。

這時正是春節近時,瑞雪紛飛,真是“一夜北風寒,盡澳江山舊”,山脈高原,一片銀滿。

“也不。”桑小娥眼睛幻起了晶花,彷佛小時見到了小花園什麼珍奇似的,亮稚氣而幸福若小燭:“小時我在花園,牡丹花開得好大,有八、九十一朵,我好喜歡,爹回來就跟我講外面的故事……他……他幫裡事情忙,很少回來了,只有在我娘死後,他更刻意照顧我……”

“所以寵成你的脾性!”方歌吟溫柔憐惜地笑道。

桑小娥知他指的是以前在長安太白樓上的凌傲,赦然笑啐:“你又來了,人家那時不知道嘛……”

“人家是誰?”方歌吟笑調侃。

“人家不就是……”桑小娥無限嬌羞,道:“人家講正經事嘛。”

“你講、你講。”到最後方歌吟還是得讓她。

“……爹常給我講故事,也有說到蘭州這裡,說水從天上來,水從雲裡過,一點也沒錯,只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遠上白雲間”……又說自望河樓望南北山與東川,俯視黃河滾滾,萬馬奔騰。某偉人有機聯:“萬山不隔中秋月,百年復見黃河清”……爹說氣派好大,有丹心一片,萬古流芳之志,我今日來這裡,纔是見識了。”

“我也是。”方歌吟道,“昨日到五泉山,五泉由石縫涌出,飛花噴雪,宛若長瀑,尤其東龍口與西龍口,西泉由高瀉下,勢驟聲宏。那裡也正是霍去病大將軍自臨洮追逐匈奴,越泉蘭山頂,因無水飲,霍將軍手扶策馬杖五擊,得五泉,雖然是類似神話,但人在這百年前的歷史舞臺上,真是蒼顏斑剝,令人策馬回思時,數不盡的蒼落嘆息。”

“可是我原不喜歡這些。男兒家縱橫天下,方歌吟迎風,決戰天下,原是好事。

我小時最愛無所事事無所思,赤足到小溪水邊,浸得足踝涼沁沁,石河邊的小野花綠油油青背蔥然的草兒,像吃了冰般純潔,哼哼我喜愛的心歌,遠處有鵝在唱歌…

…”

“難怪你叫小娥!”方歌吟雖傷口隱痛,但精神卻很好,微笑又調侃道:

“原來有公鵝叫小娥,哦嘎哥!”方歌吟引頭學叫玩。

“難聽死了!”桑小娥吃吃地笑,笑彎了腰:“那是這樣叫。”

“不然怎樣叫,”方歌吟一副不服氣的樣子,“不然,你叫來聽聽。”

“這樣叫的,”桑小娥一面忍唆一面叫:“哦咿呵……”

聲言悠揚,很是遙遠好聽。方歌吟不由隨那清清細細的歌聲望去,抑見一個蒼白的人,騎馬在雪花紛飛中,往這兒走來。

其實隔得相當遙遠,也不知怎的,方歌吟一看,就覺得對方“非常蒼白”。

至於爲什麼有這種“非常蒼白”的感覺,方歌吟卻不知道。

方歌吟不由自主臉色一繃,抓住了懷中的金虹劍。

他的感覺不知從何而來而昔年大俠蕭秋水,也是同樣有這一種彷佛預知危機的直覺判斷。

“什麼事?”桑小娥見方歌吟攸變的臉色,心田裡也不禁緊張了起來。她多不願意有任何事故來騷擾到她和方歌吟這段嫺靜、幸福,但無多的歲月。

馬得得得得……漸漸走近。

已經很近很近了……得得,得得,依然走來。

馬已經極近極近了,馬上的人卻並沒有勒止。

方歌吟扶桑小娥,戒備的站了起來。

“來者何人?”

馬上的人沒有回答。

馬蹄依舊前行。

“停步!”

方歌吟斷喝:不祥的念頭閃過,他飛掠而起,一抄手,那人落了下來:

是個死人。

死人沒有傷口,卻五官溢血,顯然是中毒而歿的。

死人臉色全白,顯然是已死了很久。

桑小娥不禁掩臉微呼了一聲。

方歌吟撫傷口,俯身探察,見體背後有幾個字:血字敬邀足下及桑姑娘移尊至嘉峪關一會,伏請垂眷。金衣會掌門。

“金衣會……?”桑小娥臉色透白,就在這時,風雪聲外,又聞蹄聲!□□□蹄聲緩緩。

馬上又是一人,不動不言。

方歌吟抄起,那人跌落,死狀、血書,皆是一樣。

這人懷中有日月雙筆,看來還是使奇門兵刃的武林高手。

方歌吟凝注遠方,道:“第二條首!”

桑小娥駭然道:“是金衣會!”

方歌吟疾問道:“金衣會是什麼……”

桑小娥忽然擡頭,遙望遠處,臉色愈變愈白,忽然叫道:“是“九迎賓”!九迎賓!”

這時又有馬蹄聲傳來……

第三具首。

這死者連蕭秋水都認得,是河北名鉤手盧亦飛。

“究竟金衣會是什麼?”方歌吟沉地問:““九迎賓”又是什麼?”

桑小娥好一會才能恢復鎮定,她是天下第一大幫幫主之女,識見過人,思索了一會,婉靜地娓娓道來:“金衣會在中原武林聽來,比較陌生,而在塞外,甘肅、青海、新疆一帶,卻以“金衣會”爲最盛大……他們金衣,拜火、血祭、儀式頻繁,但教徒甚衆,其中金衣長老,武林都十分詭秘高明……他們迎接敵人,越是厲害的角色,所殺的人愈多,便是如此騎馬前來,附上血書相約……”

只聽又一陣“得得”聲響,又一人一馬前來。

第四具首。

“他們奉爲最高的禮儀,爲“九迎賓”,但甚至如此陣仗過,他們曾揚言是要留給大俠蕭秋水的……,他們也自視甚高,昔年擊殺綏遠“青龍偃月”慕長天時,也不過只用了“三迎賓”……”

慕長天是綏遠一帶武林梟雄,使的是“青龍偃月刀”,俠名甚着……而金衣會只對他用了“三”而已。……

桑小娥道:“這幫人極是厲害,而且爲非作歹,利用宗教,使到人們獻奇珍異寶,甚至奉上人身祭品,少女壯男不等……我爹的勢力,也因他們存在,無法延伸到此處……”忽又叫道:“你看,你看,又一具屁體……”

第五具首。

“看來金衣會倒蠻看得起我;”方歌吟聳了聳肩,道:“我值五具骸?”

“第六具又來了!”桑小娥輕聲呼道。

丙然又一具首,伏在馬上,自雪景中走來。

“好傢伙!”方歌吟恨忿地道:“單止這一點:濫殺無辜,就該先滅之而後快!”

“這一段日子,你也快意恩仇,殲滅了不少胡作非爲的幫派。”桑小娥已經比較鎮定,用冰冰涼涼的心手觸摸方歌吟手腕道:“要小心身體。”

“唉,”方歌吟歎氣:“第七具體!”

再沒有首了。

“是七迎賓!”桑小娥呼道:“他們待你爲“三正四奇”同樣隆重。”

“金衣會”曾揚言日後要入侵中原,以“七迎賓”裡格殺“三正四奇”。

“他們只不過要我死罷了。”方歌吟摸摸傷口道:“難道我還要感謝他們的禮遇,……

何況……”

方歌吟的聲音裡忽也佈滿了殺機:“濫殺那麼多人,爲了我方歌吟,我倒要去會會,他是什麼東西,敢判人之生死!”

桑小娥默默收拾起火堆旁的東西,幽幽地道:“金衣會的會主燕行兇,外號“金笛蛇劍”,是個非常的人物……”忽然“當郎”一聲,一物落下,是桑小娥自己的玉鐲子,不小心敲斷了,桑小娥忽然撲在方歌吟懷裡,哭道:“這般只有我們倆人的日子……我多不願意它過去……”

第十三章 恨天教第二章 驚天第一劍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四章 初遇桑小娥第五章 忘憂林之鬥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十六章 重逢第七章 召集令第十四章 世間第一大狂第十章 快意恩仇第十三章 二百回合第十六章 重逢第十五章 收場第八章 血蹤萬里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一章 西域魔駝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第一章 大俠蕭秋水第十五章 關前一戰第十三章 懸空寺的空中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第十二章 劫餘島第十六章 重逢第三章 大漠仙掌第五章 忘憂林之鬥第六章 忘憂林之搏第十七章 蕭秋水第十二章 劫餘島第四章 初遇桑小娥第十章 快意恩仇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九章 天羽奇劍第九章 天羽奇劍第十二章 死拚七寒谷第五章 忘憂林之鬥第九章 風雲際會第三章 大漠仙掌第一章 劍是好劍。雪是白雪。血血紅。第一章 劍是好劍。雪是白雪。血血紅。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十三章 二百回合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四章 忘憂林之戰第七章 長空神指第十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十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二章 蒙古鐵花堡第五章 忘憂林之鬥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第九章 未到懸空寺前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十章 決鬥七寒谷第十三章 江湖第一大教第十二章 懸空寺的鼓聲第六章 鐵狠銀狐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五章 無情公子序 無枉此生第八章 天下第一大幫第三章 大漠仙掌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十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三章 河車初現第三章 河車初現第五章 忘憂林之鬥第六章 忘憂林之搏第十章 幽冥血奴第一章 劍是好劍。雪是白雪。血血紅。第二十二章 戰二十四羅漢第一章 劍是好劍。雪是白雪。血血紅。第十四章 迎賓第十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一章 劍是好劍。雪是白雪。血血紅。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七章 召集令第七章 勇戰天象第六章 奮闖三十六奇僧大陣第二章 搜索七寒谷第十六章 血河派第二十二章 戰二十四羅漢第八章 指掌雙絕第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十六章 重逢序 義的當爲第九章 武林第一大惡第四章 三正四奇第七章 召集令第四章 血河再現第三章 忘憂林之謎第十四章 世間第一大狂第三章 大漠仙掌第二十一章 鬥十八銅人第十九章 少室山下第九章 天羽奇劍第五章 忘憂林之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