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向着印度進軍

李國勇慢慢走回到了他空曠的辦公室裡,疲憊地坐了下來。來到這個時代有多久了?他自己幾乎都忘記了。究竟是自己改變了這個時代,還是這個時代改變了自己?

門被輕輕地推開了,他的兒子李效挺走了進來。李國勇上下打量着他,自己的兒子穿着筆挺的國防軍少校軍服,肩膀上的一顆星星燦燦生輝。這身打扮,可比自己當年威風多了。

李效挺今年已經二十二歲了,李國勇忽然想起自己當初穿越的時候也就這個歲數吧?一轉眼已經幾十年過去了。

“你老子當年象你這麼大的時候,都被那個老佛爺封爲江蘇巡撫了。”李國勇揮手讓兒子坐下:“不過說句實話,我那個巡撫來得可有點不太光彩,是踩在維新黨人的鮮血中爬上去的。光緒皇帝那雙仇恨的眼光,我到今天還忘不了。”

李效挺以軍人的姿態筆挺地坐在那,說道:“可是如果沒有當年維新黨人的鮮血,我們的國家也不會有這麼強大。我始終認爲這點並不是父親的恥辱,反而是父親最應該值得慶幸的地方,而這,並不因爲您是我的父親,更加不因爲您的國家的元首我才這麼說的。”

“這事過去很多年了,不說了。”李國勇笑了下:“不過你得明白,你這個少校並不是因爲你在戰場上立下了什麼大功而得到的。其實你們這些新提拔上來的校尉級軍官,都沒有經歷過戰場的考驗,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在我看來還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我知道那些軍方的叔叔伯伯們都很器重你,但是我希望你牢牢地記住,只有戰場上的鐵血和刺刀,只有戰場上的鮮血和死亡的洗禮,才能把你打造成一個優秀的軍人。否則,光會書本上的那些東西,可不行!”

其實李國勇未免有點冤枉兒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才十幾歲的李效挺就已經跟隨着父親遠征戰場。他曾經親眼看到戰爭的殘酷,親眼看到那些在血泊中哀號哭叫的士兵……

不過李國勇擔心的倒並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國家的軍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六年,在這六年之中,雖然世界各國之間小的摩擦經常發生,但大型的戰爭卻始終沒有發生過。

而就算這些摩擦,中國也是以一種調停者的姿態出現。國防軍和黨衛軍中那些新入伍的士兵,完全沒有聞過硝煙的味道,完全不知道戰場的可怕,他們狂熱而有激情,但他們卻缺乏着某樣東西。

自己手下的這支戰無不勝的軍隊,是靠着一場又一場的戰鬥積累起來的,而要想永遠保證隊伍的戰鬥力,就必須充分補充進新鮮血液,而如何讓這些新鮮血液保證最大的戰鬥力,是自己目前最關心的事情。

“父親,這些我都知道。”李效挺不動聲色地說道:“所以在我看來,您在次把我們拉到印度去,其目的恐怕也在於鍛鍊軍隊吧,不然,我想您不會將派出去的軍隊以新兵爲主。”

李國勇微笑着點了點頭,自己的這個兒子還是很善於思考的。

印度五國最近鬧得有點不像話了。莫臥兒帝國最近連續對亞魯紐曼王國進行武裝挑釁,並於1924年爆發了最大的武裝衝突。在這場衝突之中,共有兩萬多士兵,十餘萬平民倒了戰爭的血泊之中。

中華帝國曾經進行了幾次調停,但莫臥兒帝國皇帝阿格曼拉卻採取了陽奉陰違的態度,拒不執行中華帝國要求雙方立即停火的要求。

尤其惡劣的是,1925年新年的這一天,帝國調停代表團在回國的路上,突然遭到了不明武裝的襲擊。負責調停代表團安全的帝國一個排的士兵,在經過了浴血奮戰之後,終於寡不敵衆,全部壯烈犧牲。

等駐紮在印度五國的帝國士兵趕到的時候,只在戰場上找到了一個活着的人……

事情是發生在亞魯紐曼王國境內,莫臥兒帝國皇帝阿格曼拉表示出了最大的譴責,並請求帝國出兵懲辦兇手。

但是經過情報局和黨衛軍內部調查署的嚴密調查,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阿格曼拉這位帝國一手扶植起來的皇帝!

毫無疑問的是,在帝國的精心扶植下,莫臥兒帝國已經成爲了印度五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而且早就突破了帝國對於他們的軍事限制,軍隊人數已經突破了三十五萬,遠遠超過了當時帝國的要求。阿格曼拉的野心也在一步步的增長之中。

但是企圖挑戰帝國權威的,那個被李國勇一手扶植起來,流浪漢出身的阿格曼拉完全昏了頭。他忽視了自己將面臨一個怎樣可怕的對手。

李國勇需要的不是一個妄圖想要獨立的傀儡皇帝,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決定出手了。其實按照帝國的莫臥兒的佈置,甚至都不必動用到軍隊,就完全可以把阿格曼拉趕下臺,但在李國勇看來這卻是一個鍛鍊新兵的最好時機。

公元1925年1月16日,李國勇下達平叛令。印度五國都是中華帝國的附庸國,所以不必用戰爭令的形式來動員。但是奇怪的是,李國勇並沒有動用駐紮在印度五國的帝隊,而是命令新組建的帝國國防軍108軍、109軍兩個軍前往印度。

而李國勇的兒子,被軍方寄予厚望的少校李效挺,就是108軍之的中一個營長!

這一來,阿格曼拉震驚了,他沒有想到中國的反應會如此快速而又強烈,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的阿格曼拉,他匆匆忙忙派出了自己的特使進行周旋,並且願意答應帝國提出的一切條件,只要能夠平復中華帝國的怒火,來換取他們的撤兵。

但是,什麼都已經晚了,早就準備解決阿格曼拉的李國勇,拒絕了莫臥兒的一切建議,並且告訴阿格曼拉,帝國的戰爭機器已經啓動,那就絕對不會停止下來!

第三百五十章 泉州新年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三百四十章 破圍平壤第二百另三章 計中計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浣玉柳第四百九十一章 決戰正式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草野平見的野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草野平見的野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月部落第一百七十六章 前線第二百五十章 刺殺(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變局 (中)第五十三章 陳墅血戰 (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彈劾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回常州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兒子第四十七章 贛軍和廣軍第七十五章 初進泉州第二百九十七章 滿室生春第八章 狹天子令諸侯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帝國時代第一百十二章 忽必烈的安排第二百九十六章 情報處的力量第一百七十五章 寂寞孤獨的太后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元釗的計謀第四百九十八章 法國內亂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二百五十三章 黃家村的刺殺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巡第三百十一章 和你媽的親第十五章 箭手間的較量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故第二十章 錢的價值第二百八十五章 泄密第三百九十六章 斬帥第一百六十三章 流求美女第三百零一章 一字通天第五十六章 陳墅血戰 (五)第二百四十章 洞中格殺第七十八章 殺機四伏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第二百六十章 殲滅 (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六十七章 斬!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宴風雲 (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二百四十五章 崔斌夫婦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人首領四 領袖的利劍第九十七章 戰爭準備新書開始上傳第一百六十三章 流求美女第一百七十五章 寂寞孤獨的太后第四百六十一章 殲滅殘元第一百五十九章 滅亡第四百零八章 名將對決第十三章 沉默青年鐵殘陽第四百二十三章 合圍巍野軍第四十一章 神秘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舉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個故事第二十七章 激勵士氣第一百零一章 援軍第六章 以殺止殺第一百五十五章 寓言第四百零四章 馳援泉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血洗第十八章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第一百六十五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四百八十一章 熱那亞第七章 堅持第一百一十章 青芝山殲滅戰 (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三百五十八章 換個國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雲南之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秀才手中筆第六十章 紙城鐵人 (下)第四十一章 神秘人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七十四章 定謀泉州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怒火迸發第四百五十八章 血洗倭島 (五)第四十七章 贛軍和廣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屠殺第四百七十八章 殉國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可 波羅遊記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伐終結篇:漢人的榮耀!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胡令第五十四章 陳墅血戰 (三)第三百十八章 蕭浪的打算第十六章 丹陽三十六騎第四百六十一章 殲滅殘元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路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