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換個國王

在遠征軍休整的時候,符海波連續派出快騎.偵察伯顏之軍的動向,果然和洪福源說大一樣,伯顏之軍一路撤到了甘興裡並在那裡擺開了陣勢。

從郎羅村,到光烈城,再一直遠到平上郡一線,除了零星的高麗軍隊之外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阻擋遠征軍團的力量伯顏這時候的舉動非常明確,他決定放棄這些地方集中起全部力量和遠征軍團決一死戰,以防止背後的平壤落到漢人的手裡。

在這樣地情況下.符海波在和魏元釗商議之後,決心兵分兩路,從左右兩個方面進軍,一直到達甘興裡一線之後,收住進軍腳步,等待朝廷的命令。

伴隨着郎羅村漢軍大捷的消息,大高麗王國以國王王花,王太后王錢氏的名義,再次號召高麗人武裝起來服從漢人領導.將韃子全部驅逐出高麗。

郎羅村大捷就像一根導火索一樣,將高麗人的情緒全部調動了出來一時間,高麗境內風起雲涌各地武裝力量紛紛起事,殺死當地地蒙古“達魯花赤,”驅趕親蒙古勢力在遠征軍團準備進軍前.已有十幾座高麗城池中再無一個蒙古人。

但這樣也同樣出現了對漢軍不利的一面那些起事的高麗人,似乎也並不歡迎漢軍,當遠征軍團的兵鋒到達城下後,城池大門都緊緊地關閉着,任憑漢軍士兵和大高麗王國地士兵如何喊話站在城樓上的那些高麗人,就是冷冷地看着,一點開門迎接的意思也都沒有。

有幾次做爲漢軍先鋒大將的洪福源,帶着部下站在城下喊話那些高麗人也只當沒有聽到一樣.死活也不肯開門。

覺得在漢軍面前大失顏面的這幾個人,紛紛跑到符海波前面要求將火炮調集上來,轟開城門,衝進城去,把那些不知死活地高麗人抓出來一一處死。

但符海波拒絕了這一建議,現在高麗的局勢過於複雜,伯顏大軍尚在虎視眈眈.而在這個時候就和高麗人發生正面衝突,很容易讓遠征軍團處於兩面作戰的不利境地.一旦自己在和蒙古人作戰地時候,高麗人在背後襲擊,將使得遠征軍團努力換來的勝利化爲烏有。而經過了仔細思考之後,符海波認爲,出現目前這種局面的原因,就在於,大高麗王國”並不是高麗人心目中認定地正統王室,那個王愖纔是.王荷和王太后所發出地命令,高麗人是並不認可的。

但“大高麗王國”是漢軍一手扶植起來地.王愖現在只不過是叮,俘虜而已,這是符海波覺得最難辦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符海波下令停止進軍,等待朝廷的進一步指示。

很快.從泉州方面來了皇帝陛下的親筆信,顯然朝廷對高麗出現這樣的局面已經有所準備.皇帝陛下在信中詳細告訴了遠征軍團,如何處置這樣的情況。

看完了信件的符海波,立刻將李光仁、高乾元和洪福源這些高麗的主要大臣召集到了自己這裡這個時候,必須要快刀斬亂麻,否則只會讓高麗地局勢更加混亂。

其實這時地高麗人中,也分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兩派.李光仁和高乾元之間雖然也同樣有矛盾,但當洪福源到來之後這兩人反而前所未有地團結在了一起,而視洪福源爲主要敵人洪福源手握幾萬重兵.爲人又資歷老,心機深沉還在漢人面前立下了大功.要是假以時日,必然會對李光仁和高乾元的地位構成嚴重威脅。

而洪福源打心裡也一點都看不起自己地這個兩個同伴這兩人算是什麼東西,只不過是憑着好運氣纔有的今天的地位.自己只要忠心爲漢人辦事靠着漢人的扶持,很快就會取代掉這二人,將大高麗王國的大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在這樣的鉤心鬥角下,兩派人互相拉攏朝中勢力,竭力討好漢軍將領,爲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好處.而在各種問題地處置上,兩派人從來就沒有相同過地意見似乎總認爲漢人採取誰的意見,誰就佔到了上風一樣。

“諸位,你們對目前地局勢怎麼看待?”看到這幾個高麗人互相瞪着,誰也不服氣水的樣子符海波心裡有些好笑,不過這也正是自己願意看到的。

洪福源搶着說道:“按着我的意見,沒什麼說的,直接調動火炮炸開城門,然後衝進城去,把帶頭鬧事的人抓起來全部處死,看他們誰還敢作怪!”

“洪將軍這麼說難道不怕使局勢更加惡化嗎?”高乾元冷冷地說道:“要知道現在那些高麗人興頭正高,連韃子都敢打了,不要說是漢人……”

說到這他立刻發現自己說錯了話.符海波向他冷冰冰地看了兩眼,高乾元只覺得渾身發冷,打了幾個哆嗦,他現在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幾個嘴巴。

李光仁趕緊爲他解圍道:“高大人不是這個意思,我看能不激怒他們最好.要不,明天我親自去城下喊話,宣讀國王的聖旨,或許他們會聽的。”

洪福源冷笑了幾下,他打一開始就沒有看得起那個小孩子一樣的國王王荷,還有那個寡婦王錢氏要不是他們身後有漢人撐腰,自己也不會聽從他們的任何命令。

“這個國王,似乎大多數高麗人都不認可啊……”說到這裡,符海波也沒有往下說下去,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洪福源。

洪福源心中怔了一下,他想了下,似乎隱隱明白了符海波地意思,大着膽子說道:“不錯,王葆的確不得人心……”說着他悄悄向符海波看了一眼,見符海波不但沒有制止反而眼光裡有了鼓勵的神色,洪福源心中大定,說道:“王愖乃是高麗正統國王,當國王的年數又長了,我看高麗人認可地還是他.雖然王愖曾經不知好歹的與蒙古人合作過,但那也是情勢所逼,沒有辦法的事本將認爲王荏應當退位,請王愖重登王位.而後以王,堪之名,讓高麗人打開城門,歡迎天朝大軍入城……”

“放屁放屁!”他話還沒有說完,高乾元已經青筋直冒,紅着眼睛站了起來:“那王愖不過是蒙古人的一條狗,現在都已經成爲了階下囚他有什麼資格重新當上國王?洪福源,我看你這是存着私心還想着爲韃子效力纔是真的。”

洪福源頓時大怒,現在放眼高麗,除了漢人以外,還有誰看在他的眼裡?高乾元的一番話,他唯恐在漢人將軍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立刻“嗆啷”一聲拔出劍來:“高大人,說話要有根據,你這麼憑空誣陷本將軍,打的是什麼主意!”

他終究是個武人,身上多少有些軍人地氣勢,那高乾元被他這麼一來,倒嚇了一跳.不由自主地往後退了一步,求援似地看向了符海波。

“都坐下,都坐下,有什麼好好地說.高大人,你也別罵人,洪將軍,你也別動刀動劍的,都給我坐下來”符海波不緊不慢地說道,等幾個人氣呼呼地坐了下來,他纔開口說道:“這個,我認爲洪將軍說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王葆畢竟年紀太小,王太后也是個婦道人家見識太少了點,所以,洪將軍的話值得考慮……”

李光仁和高乾元對看了一眼,這次他們是真的急了出來,要是王荷被廢,那麼他們這些大臣地地位立刻不保.辛辛苦苦得來地權利.轉眼間就將化爲烏有。

“大將軍請三思啊.”李光仁上前一步.“撲通”一聲跪下道:

“國王雖然年幼但天資聰穎,況且他登基之後,對天朝上邦盡心盡力,舉止並無半點錯處.若是就這麼讓位,只怕天下都都會不服啊.”

關係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高乾元也急忙在他身邊跪下說道:“我也願意以身家性命相保,國王不敢對天朝上邦有任何一點異心……”

看到兩個人地樣子,洪福源在一旁冷笑不止,這兩個蠢材.只想着自己的功名地位,一點也沒有揣摩到漢人的心思漢人只要能儘快的得到高麗,哪裡會去管誰當國王?若是此刻高乾元和李光仁順着漢人將軍的心思說不定還能保住官職.可現在他們這麼做.等於是直接把漢人將軍給得罪了,將來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符海波一時什麼話也沒有說.面前地這幾個高麗人屬洪福源的反應最快,心機也最深沉.目前當然可用,可一旦等到高麗局勢平定着後.第一個想辦法要除掉的就是他.否則等此人將來羽翼豐滿,很難將他牢牢地控制在手裡。

而再看李光仁和高乾元,雖然蠢笨了點,但將來控制高麗最需要的卻是這樣的人。

“這不是我的主意,而是我們皇帝陛下地命令”符海波緩緩地說道這話登時讓洪福源喜動聲色,李光仁和高乾元面色如土渾身顫抖不止。

符海波嘆息了聲:“陛下有旨,王葆年幼失德,不宜再大人高麗國王之職.王愖雖然有罪,不服天朝之令,但終究是形勢所逼。我天朝抱着治病救人之仁慈思想,准許王愖重新繼位。王夜封忠王,回泉州仁駕.王錢氏封‘仁德孝賢太后’,留高麗與王愖一同治理朝政。廢忽都魯揭裡迷失高麗王后.另行在高麗爲王愖擇取王后。”

李光仁和高乾元嚎啕大哭,句如同死了親生爹孃一般,但洪福源卻怔在了那裡眉頭緊鎖.若有所思漢人皇帝地這道命令,實在太過於奇怪了。

王葆去泉州充當人質看押但王錢氏卻留在了高麗,而且是和王愖一同治理朝政,這是什麼意思?而且王錢氏從輩分上來說,還是王愖的晚輩,現在居然封了仁德孝賢太后,這樣地輩分看起來簡直不倫不類的。

漢人皇帝之所以會這麼做,是一時的疏忽,還是別有所圖?洪福源本來以爲漢人皇帝年紀輕輕的,又遠在千里之外,符海波等漢軍將領又都只是軍人,對政治那是外行.只要自己苦心經營,默默等待,總有一天,自己在高麗地權勢,會讓漢人也不得不依仗着自己但此時看來,也許自己是太過於自大了一點。

“好了,就這樣吧,你們先回去準備下洪將軍,陛下已經同意任命你爲高麗誠信公,高麗軍民大總管,總督高麗兵馬”符海波淡淡地說道。

自己的夢想突然成真,讓洪福源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好半天他才大喜過望什麼樣地想法都暫時拋到了腦後跪下來恭恭敬敬的謝了恩,這才心滿意足地走了出去。

“高大人,李大人,你們留步”符海波叫住瞭如喪考妣地李光仁和高乾元,拉着他們坐了下來:“你們看洪將軍爲人如何啊?”

“狗屁不是,小人得志!”這二人可不敢把氣撒在漢人身上只能將滿腔怒火發泄到了洪福源那:“這個高麗的第一奸臣,我們早晚和他把這條命拼了。”

“我也是這麼認爲地啊.”符海波忽然說道.看李光仁和高乾元怔在了那裡,他站起來走了幾步說道:“可現在高麗的局面,讓我們地皇帝陛下不得不用他但是兩位也不用灰心喪氣,等到高麗的局勢穩定了,他究竟是個什麼下場,現在還難說的很.兩位只管放寬了心耐心等待機會,總有出頭地那一天的。”

李光仁和高乾元對看了眼,張了張嘴.猛然,他們明白了漢人將軍的意思,歡喜地神色浮上了他們地臉.洪福源,洪福源現在儘管讓你得意,早晚都有讓你哭地時候,等到了那會,再看看誰能在誰面前耀武揚威。

符海波看着他們的樣子,微微笑了一下:“李光仁李大人陪伴王葆回到泉州,耐心教導王荏.至於高乾元大人,就留在高麗,好好輔助着那個國王吧,那天很快就會來的!”

第二百六十六章 軍規第二百十九章 割首死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阿留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帳汗國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第二百零八章 大軍凱旋第三百零二章 將軍們的婚禮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一百七十八章 彎石村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誰要見朕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醫第二百五十三章 黃家村的刺殺第一百五十九章 滅亡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一百零五章 蠻人士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第三百七十章 甄師師的苦衷第三十七章 生死若等閒第二百九十六章 情報處的力量推薦一本好書.第二百七十七章 風起浪涌第九十四章 瓜分權利第六章 以殺止殺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三百九十四章 囂張的蒙奸第七十八章 殺機四伏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四百十一章 狼!狼!第六十一章 團體利益第二百一十章 王后有喜第二百七十三章 反間計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三百零六章 據守行宮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四百二十一章 開炮第三十六章 爲大丈夫者第二十二章 軍人本分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三百六十四章 王宮裡的刺殺第八十章 再得大援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第三百十八章 蕭浪的打算第七十二章 男兒當殺人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五十五章 陳墅血戰 (四)第一百零三章 設伏青芝山第二百另三章 計中計 (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聖殿騎士團第二百九十六章 情報處的力量第一章 神秘寶刀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血洗倭島 (一)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一百十九章 法術第二百三十四章 潑天大案件第四百三十章 請降第六十章 紙城鐵人 (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朕在看着你們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忽必烈和脫不花第二十二章 軍人本分第四百七十八章 殉國第九章 丟人丟到宋代第四百十五章 主帥第二百五十章 刺殺(上)第二十章 錢的價值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四百四十一章 逼近太宰府第二百六十五章 吞蝗第三百十四章 嫵媚的女人第九十八章 壽寧大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囂張的蒙奸第五十一章 韃子的計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第八十二章 平叛泉州第四十五章 平江第二百七十七章 風起浪涌第一百零七章 青芝山殲滅戰 (一)第七十六章 醉風樓第四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恥辱第九十四章 瓜分權利第二百十七章 張世傑第二百零七章 滅族第八十五章 廣王益王第八章 狹天子令諸侯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下大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四百七十九章 恥辱日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蘭西情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親自指揮第二百七十三章 反間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寓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怒火迸發第二十二章 軍人本分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