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緣木求魚

“我爲何要幫你?”

“桃花婆婆不是幫我,而是幫葉前輩洗刷冤屈。”柳尋衣懇求道,“葉前輩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已入土爲安,你也不希望今日有人假借他的名義,在中原武林挑起戰端。”

桃花婆婆緩緩搖頭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何需過多解釋?”

“話雖如此,但中原各派戰端一開,勢必血流成河,生靈塗炭,不知有多少無辜之人死於這場浩劫。而葉前輩,也會因此遭到天下人口誅筆伐,甚至是後人的唾罵。”柳尋衣義正言辭地勸說道,“桃花婆婆,難道你想讓葉前輩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寧嗎?”

“不錯!”洵溱接話道,“葉前輩英明一世,你也不想他的名聲,毀於一羣狗賊之手。”

似是被柳尋衣和洵溱的遊說所動搖,桃花婆婆面露遲疑,幽幽地說道:“那你們可否知道,究竟是何人假借我父君之名,在辰州爲非作歹?”

“雖不敢肯定,但我心中已有懷疑的對象。”柳尋衣眉頭緊鎖,小心思量道。

“誰?”

“蒙古人。”柳尋衣沉吟道,“我在桃花塢外,曾與三位黑衣蒙面人短暫交手,而他們三人的武功,皆不是中原路數,反而更像……塞北大漠的功夫。”

“何以見得?”洵溱反問道。

“還記得在西域時,我曾與赤風嶺的查幹、巴特爾、卓雅交過手。他們的武功雖與三位黑衣蒙面人不同,但路數卻有頗多相似之處。”柳尋衣解釋道。

其實,對於武功路數中極其細微的差別和相似,尋常人根本不會在意,甚至難以察覺。

柳尋衣在天機閣當差多年,曾與各族、各派、各路高手打過交道,因此對打法、路數上的細節差別極爲敏銳。塞北大漠雖分支衆多,但多少會有一些相通之處。

正如中原武林,雖分各門各派,但也有一些墨守成規的潛在套路,比如相互交手必先試探,而且皆會習慣性地有所保留,不會輕易施展出十成功力等。

相對於蒙古高手的桀驁不馴,藐視對手,漢族高手更喜歡故作謙遜,扮豬吃虎。

這些與武功高低無關,而與成長環境和種族習性有關。

“蒙古人?”桃花婆婆眉頭一皺,狐疑道,“他們爲何要插手中原武林之事?”

“蒙古朝廷欲招安中原武林,這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柳尋衣苦笑道,“但他們先後在天山玉龍宮,以及洛陽賢王府吃了大虧,因此不敢再輕易嘗試。所以我料想,他們是想換一種方式,挑撥離間,令我們自行內訌,他們好趁亂取利。”

“不無這種可能。”洵溱思量道,“如若辰州之事,真是蒙古人所爲,那少林十一位僧人之死,也難保不是他們做的。”

“你的意思是……他們假借河西秦氏的名義,伏殺少林弟子?”柳尋衣凝聲道,“繼而挑起少林與河西秦氏的仇殺?”

“難道你不覺得,這件事與這兩日發生在辰州的事,如出一轍嗎?”洵溱輕笑道,“蒙人策馬馳騁、弓弩彎刀尚可,但論設計用謀,運籌帷幄,卻總是粗枝大葉,漏洞百出。”

桃花婆婆插話道:“若非粗枝大葉,只怕也不會被你們輕易找出破綻。”

“若真如此,中原武林各門各派,如今豈不是被蒙古人耍的團團轉?”潘雨音錯愕道,“剛纔我見六大門派弟子,個個如臨大敵,對四大世家恨的咬牙切齒,如身負血海深仇一般。”

柳尋衣嘆息道:“不奇怪!如今各門各派皆死傷慘重,他們又豈能不恨?現在非但六大門派同仇敵愾,我想金劍塢和四大世家也同樣滿腔怒火,盼着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

“蒙古人的陰謀雖不是天衣無縫,但似乎已收到奇效。”桃花婆婆別有深意地說道,“如今距八月初二已不足二十天,你們打算如何解決這件事?”

“我即刻傳書回洛陽,將辰州諸事如實稟告府主。”柳尋衣思索道,“我說的話沒人相信,但以府主在江湖中的地位和聲望,若由他出面調和,或許有機會挽救危局。”

說罷,柳尋衣又將懇求的目光投向桃花婆婆,可不等他開口,桃花婆婆卻已連連擺手道:“不必求我,早在二十多年前,我與夫君已退出江湖,因此絕不會再過問江湖中的任何事。”

“桃花婆婆,茲事體大,還望三思!”洵溱勸道。

潘雨音見柳尋衣與洵溱如此急迫,不由地心腸一軟,轉而向桃花婆婆哀求道:“師父,柳大哥曾對潘家有天高地厚之恩,如今做的又是造福武林的好事,您何不……”

“不必多言。”桃花婆婆臉色一沉,態度堅決地擺手道,“當初我正是因爲厭倦江湖中的爾虞我詐,纔會與葉桐分道揚鑣。如今老了,又豈能失信於先,重蹈覆轍?更何況,你們紅口白牙,無法令天下人信服。我這個老婆子同樣是空口無憑,又如何能說服武林各派?”

“可你是葉前輩的髮妻,是桃花婆婆……”

“那又如何?”桃花婆婆嗤之以鼻地說道,“我活到這般年紀,早已對世間萬物無慾無求,名利與我如浮雲,武林紛爭自古至今從未止息,我自問沒本事挽救蒼生。如今我放着清靜日子不過,又何必跑去武林羣雄面前譁衆取寵?自取其辱?更何況,我在江湖中銷聲匿跡二十餘載,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如今除了你們,還有誰會相信我的身份?”

“這……”

“我相信!”

話音未落,房門外陡然傳來一道擲地有聲的回答。

緊接着,伴隨着一陣凌亂嘈雜的聲響,房門應聲而開,只見唐阿富身法靈巧地避開阿保魯的阻攔,如魚入水般閃入房間。

“你……”

“不必攔他!”

阿保魯惱羞成怒,欲要拔刀出手,卻被眼神古怪的洵溱突然揮手打斷,並示意他先行退下。

“唐阿富?”柳尋衣詫異道,“你怎麼……”

“絕情谷唐阿富,見過桃花婆婆!”

唐阿富絲毫不理會柳尋衣的詢問,徑自走到桃花婆婆面前,畢恭畢敬地朝她施禮叩拜。

此舉令柳尋衣不禁大吃一驚,在他的印象中,唐阿富一向孤傲清高,何時對人如此謙卑過?

桃花婆婆對唐阿富的到來,似乎也頗感意外。可當她聽到唐阿富自報家門後,一雙充滿狐疑的老眼中,竟突然泛起一抹難以名狀的激動之色。

“你……來自絕情谷?”桃花婆婆伸手點指着唐阿富,聲音變的有些顫抖,這令柳尋衣三人更加大惑不解。

“是。”唐阿富回道,“奉谷主之命,來辰州尋找葉前輩與桃花婆婆。”說罷,唐阿富還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枚“柳葉銅錢”,並將其雙手送至桃花婆婆面前。

見狀,桃花婆婆竟突然雙眼泛紅,她顫顫巍巍地接過銅錢,眼中涌現着一抹說不出的思念與感傷。

“真的是她……”桃花婆婆面露微笑,但眼角卻是悄無聲息地落下兩串淚珠,“真的是她!”

“師父?”潘雨音見桃花婆婆如此奇怪,下意識地詢問道,“她是誰?”

“我早就知道,無論過去多少年,她一定會找到我的。”桃花婆婆不理會潘雨音,雙手緊緊攥着那枚銅錢,就如同攥着自己最珍愛的寶貝一樣,又哭又笑。

忽然,桃花婆婆臉上閃過一抹急切之色,忙向唐阿富追問道:“柔兒,她如今還好嗎?”

“柔兒?”洵溱黛眉一挑,轉而將狐疑的目光投向柳尋衣,但柳尋衣卻和她一樣,一頭霧水,滿腹疑雲,只是一臉迷茫地朝她搖了搖頭。

“回桃花婆婆的話,谷主一切安好,只是她日夜惦念着葉前輩與桃花婆婆,尤其在得知你們在辰州的消息後,更是茶飯不思,派我晝夜趕赴此地,尋找你們。”唐阿富回道。

“柔兒是……絕情谷主?”柳尋衣詫異道,“桃花婆婆竟稱呼絕情谷主爲柔兒?莫非……絕情谷主就是桃花婆婆之前所說的,那位曾被她救治,並將其視爲孫女的故人?”

“好!好好!”桃花婆婆激動地連連點頭,笑道,“二十多年過去,柔兒竟還沒忘記我這個老婆子。”

“桃花婆婆與葉前輩,對谷主有救命再造之恩,谷主沒齒難忘。”

說罷,唐阿富在房中環顧一圈,疑惑道:“敢問桃花婆婆,今日爲何不見葉前輩?”

“葉前輩已經去世了。”柳尋衣接話道,“而且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已……”

聞言,唐阿富臉色一暗,嘆息道:“谷主本以爲桃花婆婆已治好葉前輩的頑疾,當她得知葉前輩在辰州的消息後,曾欣慰無比。卻不料……”

言至於此,唐阿富突然眼神一變,轉而眉頭緊鎖地望向柳尋衣,凝聲道:“既然葉前輩早已仙逝,那你在辰州見到的……”

“是假的!”洵溱答道,“與伏殺陳雍、許衡的人是一丘之貉。”

“豈有此理!”唐阿富勃然大怒,冷聲道,“什麼人竟敢冒充葉前輩之名,在此招搖撞騙?簡直活的不耐煩了。”

柳尋衣見唐阿富反應強烈,當下心中大喜,他想趁機說服桃花婆婆出面相助,故而匆忙開口道:“不錯!這夥人卑鄙無恥,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我與柔兒已有二十多年未見,也不知她現在是什麼模樣?”

不等柳尋衣滿心歡喜地勸說,桃花婆婆卻突然話鋒一轉,並主動挽住唐阿富的胳膊,輕聲道:“既然你能找到我,便是我與柔兒的緣分未盡。勞煩你帶我去見她吧!”

“如此甚好!”唐阿富面色一喜,毫不猶豫地欣然允諾。

“那就走吧!”

說罷,桃花婆婆不再遲疑,率先邁步朝門外走去。

對此,唐阿富稍稍一愣,而潘雨音則是滿眼苦澀地望了一眼柳尋衣和洵溱,隨之抱起藥箱,快步跟了出去。

“不能走!”柳尋衣一時心急,登時飛身而起,翻身而落,死死攔住桃花婆婆的去路。

“噌!”

唐阿富驟然抽出無情劍,劍鋒直指柳尋衣,冷聲道:“柳尋衣,你太放肆了!”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衆人皆是一愣。

隨即,候在門外的湯聰、阿保魯等人紛紛抽出刀劍,與唐阿富對峙。

潘雨音滿眼惶恐,惴惴不安地望着柳尋衣和桃花婆婆,左右爲難,甚是尷尬。

“我……”柳尋衣並非真想對桃花婆婆用強,他揮手示意湯聰等人將兵刃收起,繼而苦苦哀求道,“桃花婆婆,你來辰州的目的是想查明何人假扮葉前輩,如今已有些眉目,真的甘心離開嗎?若沒有你的幫助,八月初二隻怕……”

“我只是好奇,卻從未想過報復,更未想過與任何人結怨。”桃花婆婆目不斜視地注視着柳尋衣,處變不驚地說道“年輕人,你可以心懷天下,但卻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究竟有沒有那個本事,以免誤人自誤。你……好自爲之吧!”

“唐兄?”柳尋衣又將求助的目光投向唐阿富。

“我雖欠你人情,但昨夜卻並未答應幫你。”柳尋衣話未出口,唐阿富已冷聲回道,“更何況,我來辰州的目的是尋找桃花婆婆,而並非插手你們的事,又豈能捨本逐末?柳尋衣,你若不想與我交手,那便讓開。否則,休怪我劍下無情!”

猶豫再三,柳尋衣終究落寞轉身,主動退讓。

在衆人失落而不甘的目光注視下,唐阿富和潘雨音一左一右地攙扶着桃花婆婆,緩緩離開了辰福客棧。

街上,三人的背影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漸行漸遠。

……

本想活成神話,卻不料變成一個笑話

?

第713章 見風使舵(一)第255章 艱難抉擇第10章 二府相爭第413章 厲兵秣馬第476章 天意弄人第615章 一着不慎第277章 虛驚一場第359章 騎虎難下第729章 雲牙古鎮(六)第452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六十四章 :烜赫一時(一)第615章 一着不慎第495章 狹路相逢第370章 皆非善類第332章 偷天換日第691章 癡心妄想第320章 生死考驗第239章 桃花婆婆(三)第280章 投石問路第280章 投石問路第679章 仗義解圍第13章 拔劍相助第754章 天羅地網(三)第87章 生死由天第38章 武場設擂第104章 各留一線第605章 宿敵不休第290章 絕情谷主第808章 箭無虛發(一)第965章 聚攏人心第236章 起死回生第853章 一見如故第509章 兒女情長第308章 審時度勢(一)第415章 龍盤虎踞第109章 逢場作戲第101章 梅花一曲第五百四十七章 :彎刀所向第78章 趁火打劫第836章 池魚籠鳥(二)第281章 商人之謀第276章 望子成龍第402章 禍起蕭牆(二)第698章 孰能無情第633章 福禍難料第993章 鞠躬盡瘁第419章 無妄之災第449章 龍象榜首(一)第862章 月黑風高(一)第404章 撥亂反治第291章 一脈相承第443章 湘西故人(三)第671章 時過境遷第867章 向隅而泣第606章 苦中作樂第914章 蕙心蘭質(一)第17章 機不可失第223章 各安天命第952章 舉重若輕第726章 雲牙古鎮(三)第401章 禍起蕭牆(一)第646章 生死由命(四)第243章 金陵密會(三)第605章 宿敵不休第243章 金陵密會(三)第955章 畫地爲牢第153章 罕見震怒第339章 九命無歸第217章 螳螂捕蟬第180章 天龍客棧(二)第981章 有驚無險第656章 生死由命(十四)第484章 非常之法(二)第817章 抱憾臨別(二)第187章 秦苦逸事第747章 紈絝子弟第256章 救女心切第435章 遲暮之心(一)第889章 假手於人第756章 天羅地網(五)第355章 琢玉成器第508章 先禮後兵第725章 雲牙古鎮(二)第777章 大漠悲歡(二)第823章 亂象叢生第291章 一脈相承第495章 狹路相逢第920章 畫策設謀(二)第137章 古靈精怪第256章 救女心切第698章 孰能無情第486章 半個時辰第789章 斫輪老手(一)第241章 金陵密會(一)第672章 物是人非第387章 彌天大錯(三)第623章 命懸一線(三)第375章 深夜教誨第191章 迎戰跛刀第915章 蕙心蘭質(二)